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名媛

《名媛[View] [Edit] [History]

晉》

晉·蘇蕙》

1
施德操北窗炙輠錄》:「蘇蕙織錦回文詩,所傳舊矣,故少常沈公復傳其畫,由是若蘭之才益著。」

唐》

唐·薛媛

1
范攄雲溪友議》:「濠梁南楚材旅游陳穎。穎守慕其儀範,將欲以子妻之。楚材諾之,遂遣家僕歸取琴書,似無返舊之心。其妻薛媛善書畫,妙屬文,亦偵知其意,乃對鏡圖其形,并詩四韻以寄之。楚材得妻真,及詩,甚慚,遽有雋不疑之讓,夫婦遂偕老焉。裡語曰:『當時婦棄夫,今日夫棄婦。若不逞丹青,空房應獨守。』薛媛《寫真寄夫》詩曰:
2
欲下丹青筆,先拈寶鏡端。
3
已驚顏索寞,漸覺鬢凋殘。
4
淚眼描將易,愁腸寫出難。
5
恐君渾忘卻,時展畫圖看。」

唐·張夫人》

1
張說《李氏張夫人墓志銘》:「李伯魚妻,范陽張氏女,諱德,性孝梯柔婉。能日誦數千言,習禮明詩,達音妙繪。德容言工,蓋出人也。」

唐·王美人》

1
唐梁鍠《觀王美人海圖障子》:
2
宋玉東家女,常懷物外多。
3
自從圖渤海,誰為覓湘娥。
4
白鷺棲脂粉,赬魴躍綺羅。
5
仍憐轉嬌眼,別恨一橫波。

唐·姚月華》

1
伊世珍《瑯嬛記》:「姚月華筆札之暇,時及丹青。花卉翎毛,世所鮮及。然聊復自娛,人不可得而見也。嘗為楊生達畫芙蓉匹鳥,約略濃淡,生態逼真。楊喜不自持,覓銀光紙裁書謝之。其大略云:『連枝欲長,忽阻山蹊;比翼將翔,遽乖雲路。思結章臺垂柳,心馳普救啼鶯。幸傳尺素之丹青,豈任寸心之銘刻。江湖恍在案,波浪忽翻窗。植寫斷腸,繭情交頸。憐紙發其枝幹,兔管借之羽毛。雌戲蘋川,雄依苔石,色與露華同照爛,翼將風葉共低昂。明鏡曉開,苦憶文君之面;疏螢夜度,遙思織女之機。所冀吾人,獲同斯畫。越溪昊水之上,常得雙開;漢樹秦草之間,永教對舞。』」

後唐》

後唐·李夫人》

1
圖繪寶鑒》:「李夫人,西蜀名家,未詳世胄。善屬文,尤工書畫。郭崇韜伐蜀得之。夫人以崇韜武弁,嘗鬱邑不樂。月夕獨坐南軒,竹影婆娑可喜,即起揮毫濡墨,模寫窗紙上。明日視之,生意具足。或云:『自是人間往往效之,遂有墨竹。』」

南唐》

南唐·童氏》

1
宣和畫譜》:「婦人童氏,江南人也。莫詳其世系。所學出王齊翰,畫工道釋人物。童以婦人而能丹青,故當時縉紳家婦女,往往求寫照焉。有文士題童氏畫詩云:
2
林下才華雖可尚,筆端人物更清妍。
3
如何不出深閨裡,能以丹青寫外邊。
4
後不知所終。今御府藏六隱圖一。」
5
《鐵網珊瑚》:「童氏六隱圖,今藏山陰王之才監簿家。乃畫范蠡與張志和等六人,乘舟而隱居者。山水樹石,人物如豆許,亦甚可愛。」

前蜀》

前蜀·黃崇嘏》

1
金利用玉溪編事》:「黃崇嘏臨邛人。周庠知邛州,崇嘏上詩,稱鄉貢進士,年三十許,只對詳敏,復獻長歌。庠益奇之,召與諸生侄同游。善琴奕,妙書畫,翌日薦攝府司戶參軍,胥吏畏服,案牘一清。庠美其風采,欲以女妻之。崇嘏袖封狀謝,仍貢詩曰:『幕府若容為坦腹,願天速變作男兒。』庠覽詩驚駭,召見詰問,故黃使君女也。乞罷歸臨邛,不知所終。」

宋》

宋·盧氏》

1
圖繪寶鑒》:「盧氏,許州人。能作墨竹,梅聖俞嘗賦詩題之。」
2
梅堯臣宛陵集·墨竹詩》云:
3
許有盧娘能畫竹,重抹細拖神且速。
4
如將石上蕭蕭枝,生向筆間天意足。
5
戰葉斜尖點映間,透勢虛黏斷還續。
6
粉節中心豈可知?淡墨分明在君目。

宋·李夫人》

1
王十朋梅溪後集·遊楞伽》詩:
2
藏書閣在已無書,山色依然滿舊居。
3
留得婦人三墨竹,金鐘聲裏尚扶疏。自注:鐘樓有李夫人墨竹,公擇女兄,山谷母也。

宋·李氏》

1
畫繼》:「朝議大夫王之才妻,崇德郡君,米芾《畫史》作南昌縣君李氏公擇之妹也。能臨松竹木石,見本即為之,卒難辨。文與可作一橫絹丈餘著色偃竹以貺。子瞻過南昌,山谷借而李臨之。後數年,示米元章於真州。元章云:『非魯直自陳,不能辨也。』作詩曰:
2
偃蹇宜如李,揮毫已逼翁。
3
衛書無遺妙,琰慧有餘工。
4
熟視疑非筆,初披颯有風。
5
固藏惟謹鑰,化去或難窮。」
6
黃庭堅《姨母李夫人墨竹二首》:
7
深閨淨几試筆墨,白頭腕中百斛力。
8
榮榮枯枯皆本色,懸之高堂風動壁。
9
小竹扶疏大竹枯,筆端真有造化壚。
10
人間俗氣一點無,健婦果勝大丈夫。
11
又《題李夫人偃竹》:
12
孤根偃蹇非傲世,動節臞枝萬壑風。
13
閨中白髮翰墨手,落筆乃與天同功。
14
又《題崇德墨竹歌》:
15
夜來北風元自小,何事吹折青琅玕?
16
數枝灑落高堂上,敗葉蕭蕭煙景寒。
17
迺是神工妙手欲自試,襲取天巧不作難。
18
行看歎息手摩拂,落勢夭矯墨未乾。
19
往往塵晦碧籠紗,伊人或用姓名通,未必全收俊偉功。
20
有能能事便白首,不免身為老畫工。
21
豈如崇德君,學有古人風。
22
揮毫李衛讓神筆,衛夫人,尚書郎李充母。以夫姓,自稱李衛彈琴蔡琰方入室。
23
道韞九歲能論詩,龍女早年先悟佛。
24
弈棋樵客腐柯還,吹笙仙子下緱山。
25
更能遇物寫形似,落筆不待施青丹。
26
本知賞異老蒼節,獨與長松淩歲寒。
27
世俗寧知真與偽,揮霍紛紜鬼神事。
28
黃塵汙眼輕白日,卷軸無人得覘視。
29
見我好吟愛畫勝他人,直謂子美當前身。
30
贈圖索歌追故事,才薄豈易終斯文。
31
所愛子猷發嘉興,不可一日無此君。
32
吾家書齋符青壁,手植蒼琅千數百。
33
一官偶仕葉公城,道遠莫致心慘戚。
34
我方得此興不孤,造次卷置隨琴書。
35
思歸才有故園夢,便可呼兒開此圖。
36
又《題崇德君所畫雀竹蜩螗圖贊》:
37
蒿下啼閒,斥鷃飲啄。
38
爭雄穹枝,竿網將作。
39
蟬嘒竹間,自謂得已。
40
螗螂從之,雞鳴不已。
41
洪朋《李夫人堰竹歌》:
42
袖中倏忽生絲竹,眼底鮮飆起寒綠。
43
妙手誰能寫此真,偃蹇一枝生氣足。
44
夫人故有林下風,歲寒落落此君同。
45
映窗得意偶揮灑,寫出筼簹谷裏千秋之臥龍。
46
夜來風雨吹倒屋,但恐踴躍變化入水渺無蹤。朋,山谷之甥

宋·郭氏》

1
歐陽脩居士集》:「郭氏曾祖恕,祖遵式,父昭晦。聰明孝謹,能讀書史,善書畫,以選歸於皇從孫、右監門衛將軍世覃,封武昌縣君。」

宋·張昌嗣母》

1
畫繼》:「文氏湖州第三女,張昌嗣之母也。居鄲湖州,始作黃樓障,欲寄東坡未行,而湖州謝世,遂為文氏奩具。文氏死,復歸湖州孫,因此二家成訟。文氏嘗手臨此圖於屋壁,暮年盡以手訣傳昌嗣。今昌嗣亦名世矣。」

宋·章煎》

1
畫繼》:「章友直女名煎,能如其父,以篆筆劃棋盤,筆筆相似。」

宋·鮑夫人》

1
周密《癸辛雜識》:「趙孟堅《梅譜詩》:
2
僧定花工枝則粗,夢良意到工則未。
3
女中卻有鮑夫人,能守師繩不輕墜。」

宋·王氏女》

1
曹勛《松隱集·題王氏女自寫渡水羅漢》:
2
尊者暫離方廣間,神通游戲山水閒。
3
女郎夙植窺其藩,妙筆寫出尊者顏。
4
甚知此意大廓落,直與世塵解纏縛。
5
須錫飛與杯渡,政恐有僧敲折腳。

宋·謝夫人》

1
鄭俠西塘集》:「譚文初妻謝夫人,穎川汝陰人。居家雞晨以興,家之事無不遍視。舍此則讀書,觀古文,無事則書畫。二事皆精至,而於水墨,尤有閑淡之趣。」

宋·李清照》

1
《才婦集》:「易安居士能書能畫,又能詞,而又長於文藻。迄今學士每讀《金石錄序》,頓令心神開爽。何物老摳,生此寧馨,大奇大奇。」
2
陳繼儒《大平清話》:「莫廷韓云,向曾置李易安墨竹一幅。」
3
《宋學士集》:「樂天《琵琶行》,李易安嘗圖而書之。」

宋·朱氏》

1
咸淳毗陵志》:「蔣重珍良貴《題常州朱氏畫草蟲卷》:
2
常州草蟲天下奇,女郎新樣不緣師。
3
未應好手傳輪扁,便恐前生是郭熙。
4
筆端生意巳如生,點綴紗蟲機不停。
5
淺著鵝黃作蝴蝶,深將猩血染蜻蜓。」

宋·胡夫人》

1
周密齊東野語》:「黃子由尚書夫人胡氏與可,元功尚書之女也。俊敏強記,經史諸書,略能成誦。善筆札,時作詩文亦可觀。琴弈寫竹等藝尤精。自號惠齋居士,時人比之李易安云。」
2
董史皇宋書錄》:「夫人號惠齋,有文章,兼通書畫。吳人多相傳其嘗因几上凝塵戲畫梅一枝,題百字令其上云:
3
小齋幽僻,久無人到此。滿地狼藉。几案塵生多少憾,把玉指親傳蹤跡。畫出南枝,正開側面,花蕊俱端的。可憐風韻,故人難寄消息。非共雪月交光,這般造化,豈費東君力。只欠清香來撲鼻,亦有天然標格。不上寒窗,不隨流水,應不錮宮額。不愁三弄,只愁羅袖輕拂。」按:此詞上半闋第五句誤,多一字
4
圖繪寶鑒》:「胡夫人畫梅竹小景,俱不凡。」

宋·湯夫人》

1
圖繪寶鑒》:「湯夫人,叔雅之女,趙希泉妻。寫梅花,每以父閑庵圖書識其下。」

宋·方氏》

1
畫繼》:「陳暉晦叔經略子婦,桐盧方氏,作梅極清遠。又臨蘭亭,並自作草書,俱可觀。」

宋·祝次仲女》

1
萬廷謙《龍游縣志》:「祝次仲女,嫁常山徐堪,善畫。」

宋·朱淑真》

1
杜瓊《東原集·題朱淑真梅竹圖》:「右梅竹圖并題,為女子朱淑真之跡。觀其筆意詞語皆清婉,似夫女人之所為也。夫以朱氏,乃宋氏能文之女子,誠閨中之秀,女流之傑者也。惜乎恃其才膽,擬古人閨怨數篇,難免哀傷暖悼之意,不幸流落人間,遂為好事者命其集曰:斷腸詩。又謂其下嫁庸夫,非其佳配而然,不亦冤乎哉。嗚呼!人之一念,不以自防,則身後之禍,遂致如此。若夫程明道先生之母,訓女子惟教識字讀書,不可教之吟詠,可為萬世良法焉。是圖乃吳山青蓮裡陸允章家者,厥父士昂,厥祖孟和,謂其遠祖所蓄,為真跡無疑。孟和士昂隱居耕讀,不妄人也,其言蓋可信。允章求志,當無誣辭。」
2
沈周《石田集·題朱淑真畫竹》:
3
繡閣新編寫斷腸,更分殘墨寫瀟湘。
4
垂枝亞葉清風少,錯向東門認綠楊。

宋·韓希孟》

1
吳其貞《書畫記》:「賈節婦水仙圖紙畫一小幅,紙墨如新,畫法高簡,文秀潔淨,如寒潭水月。識小楷六字曰:『韓氏希孟戲寫。』婦則韓魏公五世孫女,《宋史》作巴陵人,或曰丞相琦之裔襄陽賈尚書子瑾《輟耕錄》作瓊之婦,為元兵所掠,知不免,遂賦練裙詩,投水而死。越三十年英爽不昧,復托夢趙魏公,為書練裙詩,而清節之名更彰於世。圖上有唐伯虎方正學題。正學題中略述其練裙詩。噫!作畫人後來死節;題畫人,後來死忠,二事屬在一紙之上,流芳千古,豈偶然哉!余披覽此圖,心目凜然,如登忠臣廟,如入節婦祠,稽首下拜,不敢作等閒圖畫觀。」
2
借閒漫士曰:希孟練裙詩,見《宋史·列女傳》。託夢趙魏公事見陶宗儀輟耕錄》。詩各不同,《宋詩紀事》兩載之。

金》

金·謝宜休妻》

1
圖繪寶鑒》:「謝宜休妻,遺其姓氏,小字阿環。山水學李成,精妙合格。竹學黃華,亦可觀。」

金·秀隱君

1
繪事備考》:「秀隱君,不詳其姓氏。貞祐中,於某州善果寺,畫初祖面壁圖。觀者雲集,歡喜贊歎,因求再畫,笑而不答,明日訪之,已無跡矣。」
2
圖繪寶鑒》:「秀隱君善山水。」
3
元好問遺山集·秀隱君山水為范庭玉賦》:
4
萬壑松煙入座寒,六株仙帔想驂鸞。
5
多少金閨畫眉手,吳山纔得鏡中看。
6
又《秀隱君山水》:
7
烏鞋踏破軟紅塵,未信溪山下筆親。
8
圖上風煙看瀟灑,畫家亦有魏夫人。
9
《中州集·劉仲尹謝孔遵席後堂,畫山水圖詩》:後堂號秀隱君
10
家在龍沙弱水東,朅來塵世笑春風。
11
都將海外蓬壺景,漏作人間畫手工。
12
玉腕雪回犀管細,寶煤香散鳳綃空。
13
只因大地山河影,常記飛鸞下月中。

元》

元·管夫人》

1
圖繪寶鑒》:「管夫人道升,字仲姬,趙文敏室,贈魏國夫人。能書,善畫墨竹梅蘭。」吳其貞《書畫記》:「管夫人竹石圖粉壁一堵,在湖州瞻佛寺殿之東壁,高約丈餘,廣有一丈五六尺。畫上坡上一巨石,作飛白勾皴法,只有數筆劃。識石之前後左右,有數竿脩竹,高有三四尺,是為晴竹。亭亭如生,使人望去,清風徐來,寒氣襲骨。抑且用筆熟脫,縱橫蒼秀,絕無婦人女子之態。偉哉!古今一奇畫也,謂之神品。其壁四隅稍有剝落,粉色微暗。時壬子正月既望,驟雨盆傾,同沈湛之長兒振啟泛舟往觀。」
2
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攷》:「管夫人長明庵圖。庵居曠野,垣內有屋三層,橫廊通門,徑豎竿懸一燈,所謂長明也。旁有石蓮臺,作施鳥食者。垣外二長松下蔭,又一樹參之。門外坡臨水際,水間復有坡樹。墨氣高古,無兒女子態。款書:『大德九年冬十一月廿又五日仲姬管道昇作。』其上題云:
3
松樹陰陰落翠巖,一燈千古破幽關。
4
也知諸法皆如幻,甘老煙霞水石間。
5
比丘尼沙湛
6
此尼想即庵中人也。」
7
又《管夫人墨竹圖並書》。楊萬里《此君賦卷董宗伯》題云:「管夫人畫山樓繡佛圖,與鷗波公在伯仲間。至其書牘行楷,殆不可辦同異。衛夫人後無儔。此卷竹枝縱橫墨妙,風雨離披,又似公孫大娘舞劍器,不類閨秀本色。奇矣奇矣。」
8
孫承澤庚子消夏記》:「管夫人畫竹,風格勝子昂。此幀凡三竿,極其蒼秀,自題一詩:
9
春晴今日又逢晴,閑與兒曹竹下行。
10
春意近來濃幾許,森森稚子石邊生。
11
字法似子昂。」
12
郁逢慶《書畫題跋記》:「管夫人懸崖朱竹。楊維禎題云:
13
網得珊瑚枝,擲向筼簹谷。
14
明年錦繃兒,春風生面目。
15
朱竹古無所本,宋仲溫在試院卷尾以朱筆埽之,故張伯雨有『偶見一枝紅石竹』之句。鄭元裕題云:
16
亦是檀欒池上枝,卻緣殊色借胭脂。
17
清陰忽訝繁紅藉,勁節難從染絳移。
18
結實定為朱鳳食,騰空堪作赤龍騎。
19
多應血淚湘妃盡,客賦梁園總未知。」
20
借閒漫士曰:「余家舊藏管夫人墨竹真跡,署款『天水管道昇』,下有印曰『中姬』。曹妙清題句云:
21
夫人寫竹如寫字,不墮書家谿徑中。
22
料得山房明月夜,翛然葉葉動秋風。
23
今失去久矣。」

元·李夫人》

1
王惲秋澗集》:「李夫人名至規,號澹軒,宋狀元黃朴之女。長適尚書李玨子,早寡,今年七十有二。善畫蘭、撫琴,近為郎中孫榮父作九畹圖,若與蘭為知交也。且自敘其後云:『予家雙井公以蘭比君子。父東野翁甚愛之,予亦愛之。每女紅之暇,嘗寫其真,聊以備閨房之玩,初非以此而求聞於人也。郎中以蘭省之彥,一日來征予筆,遂誦「點汗亦何忍,但覺難為辭」之詩以應之。』」

元·王夫人》

1
曹伯啟《漢泉漫稿·題王夫人書畫卷後》:夫人名圭卿,號春溫
2
白璧何嘗廢琢磨,青君生意自融和。
3
畫傳當代功尤妙,字比前賢體更多。
4
漕府參軍時見益,京城士子日相過。
5
眼中燕玉紛紛在,惟解春風艷綺羅。

元·劉氏》

1
圖繪寶鑒》:「劉氏不知何許人,孟運判室,號尚溫居士。能臨古人字,逼真。喜吟小詩。寫墨竹,效金顯宗,亦粗可觀。」

元·蔣氏》

1
圖繪寶鑒》:「蔣氏,汴人,完顏用之室。嫠居以清淨自守,好作墨竹。」

元·張氏》

1
《圖繪寶鑑》:「張氏,喬德玉室,善寫竹。」
2
《元遺山集·喬夫人墨竹二首》:
3
萬葉千梢下筆難,一枝新綠盡高寒。
4
不知霧閣雲窗晚,幾就扶疏月影看。
5
只待驚雷起蟄龍,忽從女手散春風。
6
渭川雲水三千頃,悟在香嚴一擊中。
7
夫人參洞下禪,有省。
8
郝經《臨川集·靜華君墨竹賦》:君侄張氏,行臺公之女。元遺山之姨侄,總管喬君之妻也「甚哉!物色之有異也。不為丹青,不為麗縟,不為泉石,不為卉木,墨於用而形於竹。開太古之元關,寫靈臺之幽獨,儲秀潤於掌握,貯冰霜於肺腹。足乎心,而無待於目;備乎理,而不備乎物。全乎神,而不徇乎俗。蓋達者之有天趣,而以貞節為寓也。若一葉一節,施塗粉澤,舒焉而布煙,慘焉而綴雪,以規規之形似,幸他人之目悅,是俚惡之效肇,惡足以知吾物色之設。竹有竹外之形,墨有墨外之色,故與可有成竹之論,坡仙有心識之訣。而穎濱謂解牛斲輪,心手俱滅而後至乎超絕,詎庸陋固滯者得廁其列也。於乎!靜華琴書滿家,雄侯玉胄,振吐天葩。幽閒貞一,瑩璧無瑕。棄寵光而高蹈,緬逸志於雲霞,湛虛室之太素,曾不憙乎豪奢。故其坐雲軒,佇靈宇,凡縱絕天籟舉吞八九之雲夢,小渭川之千畝,沛蕭蕭之神寓,植歲寒於豪褚,埽胸中之全竹。走筆下之風雨,忽穎脫而迸裂,恕絕繃而掣去。何此君之尚元蔑青翠而不處,恍一夢於藍田,幻兩身於湘浦,措斧斤兮何地,陋淇園之衛武。揮涕淚兮何從,愧蒼梧之二女。發四座之清風,驅半襟之煩暑。欲折枝而不得,懼真宰之或怒。縱入橫出,高森亞舞,不步不武,不繩不矩,百千其狀,劍拔戟踞。會於嚬呻而得於盼顧,豈畫工之屑屑於此焉而得!與神奇忽恍,固不與萬物同化,將落落兮終古。則君之玩物色,寓天趣,又豈紛紅縵綠所得同年而語哉!辭曰:『月府兮雲卿,戲墨兮淋浪,震隙隙兮神篬筤,列數幅兮森中堂,氣颯爽兮來三湘。粵維靜華之比德兮,乘貞節兮淩霜。』」

元·吳中女子》

1
虞集《道園遺稿·吳中女子畫花鳥歌》:
2
吳中女兒顏色好,洗面看花花為俏。
3
調朱弄粉不自施,寫作花閒雪衣鳥。
4
綠窗沉沉春晝遲,半生心事花鳥知。
5
花殘鳥去人不歸,細雨梅酸愁畫眉。

元·盛氏》

1
《元詩選癸集》:「吳興盛懋子昭寓居峽縣,善繪事,名重湖海。其女亦傳其家學,精於點染。及卒,黃原質悼之以詩云:
2
蘭房晝靜女工閒,還向窗前學畫山。
3
環佩已隨簫史去,尚留遺墨在人間。」

元·范秋蟾

1
朱國禎湧幢小品》:「范秋蟾者,台州塘下戴氏妻也。琴棋書畫,靡所不精,尤工音律。一日其夫與客同賦詩弔泰不華未就,秋蟾出一律曰:
2
江頭沙磧正交舟,江上人懷百戰憂。
3
力屈杲卿生罵賊,功成諸葛死封侯。
4
波濤洶洶鯨橫海,天地寥寥鶴怨秋。
5
若使臨危圖苟免,讀書端為丈夫羞。」
URN: ctp:ws710009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5.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