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钦定四库全书 |
2  |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 |
3  | 乐考 |
4  | 夷部乐。 |
5  | 猺人: 卢沙乐,状类箫,纵八管横一管贯之逹逹。 乐器如筝𥱧琵琶胡琴浑不似之类大曲。 哈巴尔国 库们 伊克唐古。 辉和尔䝉古□ 齐特库尔 巴尔斯托罗该 色绅颇约罗四 䝉古约罗四 闪弹约罗四。 阿雅勒古萨噶尔衮布丹 逹罕库济伯竒 |
6  | 小曲 阿尔斯兰彻伯尔 哈喇和斯果济阿拉纳 董栋巴 库噜克穆尔 哲库 匹勒绰鄂 牝畴兀尔 巴勒丹格卜实喇实 玛哈相公。 仙鹤 阿实克顺和。 |
7  | 回回曲 伉里。 马黒:「某当当」。 清泉,当当渤海俗。 每嵗时聚㑹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軰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囬旋宛转,号曰踏锤真腊」。 其俗每一月必有一事,如四月则抛球,九月则压猎压猎者,聚一国之衆,皆来城中教閲于国宫之前,八月则挨蓝,挨蓝者,舞也,㸃差伎乐,每日就国宫内挨蓝,且闘猪闘,象国主亦请奉使者观焉,每日,国主两次坐衙,诸臣与百姓欲见者,皆列坐地上以俟,少顷,内中隐隐有乐声,在外方吹螺以迎之,须臾,宫女卷帘,臣僚以下皆合掌叩,头螺声方絶,乃许擡头 |
8  | 印毒国。 国中悬大钟,有诉者击之,司钟者纪其事。及时,王官亦纪其名,以防奸欺。 |
9  | 祖法儿国。 其王出入,吹筚篥鎻㖠,簇拥而行,榜葛剌国。 有一等人,名根肖速鲁奈,即乐工也。每日五鼓到头目,或富家门首一人吹鎻,㖠一人击小鼓,一人击大鼓,初起则慢,后渐𦂳促而息。至饭时仍到,或与酒饭,或与钱物。 |
10  | 古里国。 以葫芦殻为乐器,红铜丝为弦,唱畨歌相和,而弹音韵堪聼。 |
11  | 黙徳那。 回回祖国也有隂阳、星厯、医药、音乐、诸技,暹罗国 交易用海𧴩,是年不用海𧴩,则国必大疫。《侯显传》曰:永乐初,显为司礼少监,帝闻乌斯藏僧尚师逹尔玛有道,欲致一见,乃命显賫书币徃迓,延见奉天殿。五年二月,建普度大,斋于谷寺,为高帝、高后荐福,闻梵呗天乐自空而下,帝大喜,廷臣表贺,学士胡广等咸献圣孝瑞应歌诗,费信星《槎胜览》曰:成祖永乐七年,命太监和至占城国,其酋拥畨兵椎鼓吹椰殻筒,出郊迎,诏倪谦《朝鲜纪事》曰:景泰元年,谦使高丽行册封礼,正月己亥,至平壌府,先遣伶戏来迓,抵近郊,列仪仗鼓乐,其平安道都观察使率僚属迎诏乐人,着幞头束带,执仗者,着戎冠,葵花衫,陈百戏,导入城,至大同馆门外,各树鳌山,彩棚列诸戏,入馆拜诏,罢设宴宿。闰正月丙午朔,至慕华馆,宗亲百官具仪仗鼓乐杂戏,迎诏入城,至景福门,盛结鳌山舞妓,至勤政殿宣诏受勅,礼毕,设宴,未宴前,王先遣官来逹意曰:「小邦有女乐数辈,奉欢望容,其奉侍谦却之,又请谦言途间曽有却乐诗,持此去复命可矣!録诗畀之,乃去。戊申,谒宣圣庙,其春秋丁祭,俱用朝廷颁降雅乐。 |
12  | 又曰:景㤗元年,差都御史李纯、廵按御史刘孜、左府都督守辽东都司王祥,出城宴饯,别自辽东至安兴馆,王遣礼曹参判李邉奉问,安设宴,盛饰女乐三十馀軰,两行各抱乐器,升堂辞却之,退,有郤乐诗至西京平壌府,王先于十数里外,遣伶戯奉迎,抵近郊,列香亭龙亭,仪仗鼓乐,率僚属迎诏,乐人皆着幞头,束帯,执仗者皆着戎冠、葵花衫、金钉带,与花同,陈百戯,环绕,作百兽率舞态若幡幢者,四上书曰:「万国同欢争蹈舞,两仪相对自生成,天下太平垂拱里,海东无事凿耕中」。 |
13  | 明。 |
14  | 《武宗实録》曰:正徳二年,锦衣卫都指挥同知于永进回回女善、西域舞者十二人。 |
15  | 《大政记》曰:世宗嘉靖十四年七月,给事中陈侃进使《琉球録》,述其国乐。 |
16  | 陈侃《使琉球録》曰:嘉靖十一年,侃使琉球,册封。七月二日,封王礼毕,别殿设宴,金鼓笙箫,乐翕然齐鸣。二十二日,复设宴,名曰「拂尘」,令四夷童歌夷曲为夷舞以侑觞,伛偻曲折,亦足以观。 |
17  | 又曰:琉球乐用弦歌,音颇哀怨,尝闻其曲有「人老不少年」之句,亦及时为乐之意,如《唐风之山有枢》也,更以童子四人手磬折而足,婆娑以为舞焉。杜氏《通典》所谓「歌呼蹋蹄、扶子女上,揺手而舞,皆非也。 |
18  | 穆宗应厯二十八年,大西洋利玛窦献其国乐器。利玛窦自大洋西国来,自言泛海九年始至,因天津御用监少监马堂进贡土物。其俗自有音乐所为琴,纵三尺,横五尺,藏椟中弦七十二,以金银或鍊铁为之,弦各有柱,端通于外,鼓其端而自应。又有自鸣钟者,秘不知其术,大钟鸣时。小钟鸣刻,盖气机所为,他人不能为也。 |
19  | 彻乐 |
20  | 宋宁宗开禧二年二月,以寿慈宫火灾,避正殿彻乐。 |
21  | 庆元六年,瑞庆节,金使者至,以执光宗慈懿皇后丧,诏就驿赐御筵,不作乐。 |
22  | 理宗绍定四年九月,临安火,延及太庙,帝素服视朝,减膳彻乐。 |
23  | 嘉熈二年七月,以霖雨烈风,诏避殿减膳彻乐。淳佑九年三月,诏以四月朔日食,自二十日避殿、减膳、彻乐。 |
24  | 开庆元年十月,以元兵围鄂州急,诏自今月十一日始避殿减膳彻乐。 |
25  | 景定二年六月,诏:霖雨为沴,避殿、减膳、彻乐」。度宗咸淳二年十二月南郊,前朝享景灵宫、太庙,并以禫制减乐节。 |
26  | 自髙宗之丧,孝宗力行三年之制,既而大享明堂,起居舍人郑侨奏祭祀于事为大,礼乐于用为急,然先王处此,有常变之不同,各务当其礼而已。昔舜居尧䘮三载,遏宻后世,既用汉文以日易月之文,又用汉儒越绋行事之制,循习既乆,不特用礼,而又用乐去古,愈逺圣主躬服通䘮,有司请举大礼,屈意从之,且大飨之礼,祭天地也,圣主身亲行之,行礼作乐,似不可废,其他官分献与夫,先期奏告例用乐者,权宜蠲寝,不亦可乎?今若因明堂损益而裁定之,亦足为将来法」。乃命太常讨论,始诏除降神、奠玉币、奉俎、酌献、换舞、彻豆、送神,依典礼作乐外,所有皇帝及献官盥洗、登降等乐,皆备而不作。至是太常寺言:「来年正月一日南郊行礼,皇帝既已从吉,请依仪用乐。其十二月二十九日朝献景灵宫,三十日朝享太庙,尚在禫制之内,所有迎神、奠币、酌献、送神作乐外,其盥洗升降行歩等,乐备而不作。 |
27  | 辽圣宗太平二年三月,以宋主崩,诏诸州军不得作乐。帝闻宋真宗崩,集畨汉大臣举哀,遣耶律僧隐等来吊祭,置宋主御灵建资福道塲,百日而罢,诏诸州军不得作乐。 |
28  | 《契丹国志》曰:宋真宗上仙,帝诏沿邉州军不得作乐,后因御宴,有教坊都知格守乐,名格子眼,转充色长,因取新谱宣读,帝欲更迁一官,见本名正犯真宗讳,因怒曰:「汝充教坊首领,岂不知我兄皇讳!字」遂以笔抺其宣而止。 |
29  | 金太宗天㑹十三年三月,诏诸国使赐宴,不举乐。熈宗皇统元年六月,有司请举乐,帝以太师领三省事、梁宋国王宗干新䘮,不允。 |
30  | 等谨按金史宗干传云:「是时帝生日不举乐。海陵贞元元年四月,皇太后大氏崩,诏中都自四月十九日为始,禁乐一月。外路自诏书到日禁乐一月。三年十二月,太傅、领三省事大㚖薨,亲临哭之,命有司废务及禁乐三日。 |
31  | 其三日,当赐三国使馆宴,以不赐教坊乐,命左宣徽使敬嗣晖宣谕之。 |
32  | 世宗大定二年正月朔,日食,伐鼓用币,帝彻乐,减膳,不视朝。 |
33  | 四年五月,旱,勅有司审寃狱,禁宫中音乐。二十一年二月,以元妃李氏之䘮,致祭兴徳宫,过市肆,不闻乐声,谓宰臣曰:「岂以妃故禁之耶?细民日作而食,若禁之,是废其生计也,其勿禁!」 |
34  | 章宗明昌三年正月,以皇太后䘮禁音乐。时孝懿皇后小祥,尚书省请依明昌元年世宗忌辰例,禁音乐屠宰,从之。明年四月,幸兴陵崇妃第。是日,始举乐。 |
35  | 五年正月,祭社稷,以宣献皇后忌辰,用熈宁祀仪乐县而不作。 |
36  | 是时金颇用宋仪,如是月己巳,亦云初用唐、宋典礼,皇后忌辰皆废务是也。 |
37  | 泰和四年四月,以乆旱,下诏责躬,求直言,避正殿,减膳彻乐。 |
38  | 宣宗贞佑四年五月,礼官言:「太庙既成,行都礼虽简约,惟以亲行祔享为敬,请权不用卤簿仪仗及宫县乐舞」。从之。 |
39  | 等谨按,是时以南迁草创,乐虡不备故也。此后亦遂无乐可用。至哀宗时,且欲假市中优乐以当太常矣,非有乐而彻不用也。 |
40  | 元英宗至治二年十月,享太庙,以国哀迎香去乐,时八月丙辰,太皇太后崩,太常院官奏:「国哀以日易月,旬有二日外,乃举祀事,有司以十月戊辰有事于太庙,取圣裁。制曰:太庙礼不可废,迎香去乐可也。明太祖洪武二年,开平王常遇春卒于军,讣至,遂定乗舆为王公大臣举哀仪,于西华门内壬地设御幄,皇帝素服乗舆诣幄,乐陈于幄之南,不作。 |
41  | 十五年八月,皇后马氏崩,在京在外,并停音乐,祭祀百日小祥,辍朝三日。禁在京音乐屠宰。 |
42  | 十六年正月己巳朔,御殿朝贺,不举乐,以孝慈皇后䘮故也。九月夀节,复常仪,仍不举乐。二十三年,定凡公侯卒𦵏,皆辍朝,辍朝之日,不鸣钟鼓。 |
43  | 二十五年,皇太子薨,在京停大小祀事及乐,至复土日而止。在外停大小祀事及乐十三日。 |
44  | 是年,令庙享值国䘮,乐备而不作。 |
45  | 惠帝建文元年正月,受朝,不举乐。 |
46  | 成祖永乐元年,礼部奏定,高皇帝忌辰,帝服浅淡色衣,御西角门视事,不鸣钟鼓,不举音乐,髙皇后忌辰如之。王圻《续通考》曰:「是年,奏定各庙忌辰视朝,不鸣钟鼓,不举音乐。凡亲王、公主、郡王及文武大臣䘮,早朝不鸣钟鼓。凡大䘮,官员军民人等并停音乐百日。 |
47  | 五年,皇后徐氏崩,自次日辍朝,不鸣钟鼓,中外官吏军民俱停音乐。祭祀百日至百日。礼部请御正门视朝,鸣钟鼓。帝以梓宫未𦵏,不允。至周期致祭,复辍朝三日。在京停音乐七日。 |
48  | 二十二年七月,帝崩。礼部定䘮礼,宫中服斩衰,三年服内停音乐嫁娶,中外官吏军民凡音乐祭祀,并辍百日十月册东宫,以梓宫在殡,乐设而不作。十二月,礼部进𦵏祭仪,𦵏毕,神主还京,先于城外置幄次,列仪卫鼓吹,备而不作。祔飨之日,太常寺设醴馔于太庙,如时飨仪乐,设而不作。 |
49  | 二十三年十二月,百官习新正仪于海邱寺用乐。明日,杨士竒等言:「近礼部已议定新正朝仪不用乐,昨日习仪所仍用乐不改,今四方朝觐官皆集于观礼,乞勅礼部设乐不作,不报」。盖尚书吕震复言士竒等所议不当,荣、㓜孜皆欲已,荣即趋出,士竒与淮不可,三人遂复进言,夜漏下十刻,未得㫖,午门官入奏,士竒等尚未退,遂有㫖命礼部设乐不作。仁宗洪熈元年正月,帝御奉天门朝,羣臣不作乐,先是,礼部尚书吕震请于帝曰:「陛下初登大寳,天下文武之臣及海外诸国皆来朝,宜受贺作乐,如大朝之仪」。不从。次日,震固请之,大学士杨士竒、杨荣、金㓜孜、黄淮进曰:「陛下言是」。帝曰:「山陵甫毕事,忍遽即吉,朕明日亦不欲出见羣臣」。震曰:「四方万国之人,逺朝新主,皆欲一覩天顔,固圣孝,诚至,亦宜勉狥下情」。帝顾士竒四人,曰:「礼过矣」。对曰:「诚如圣谕,必欲俯狥舆情,亦不宜备礼」。帝从之,遂有是命。 |
50  | 仁宗崩,服除,宣宗仍素服,坐西角门视事,不鸣钟鼓。 |
51  | 英宗即位,礼臣议每嵗髙庙帝后、文庙帝后、仁宗忌辰,服浅淡色服,不鸣钟鼓于奉天门视事」。从之。英宗正统七年十二月,太皇太后神主祔庙,乐设而不作。 |
52  | 天顺七年七月,敬妃刘氏薨,辍朝五日,不鸣钟鼓。八年正月,礼部进即位仪注。前期,教坊司陈设中和韶乐,悬而不作。是日早,鸣钟鼓。 |
53  | 礼部复奏:「春二月,应遣官祭先师孔子故事,传制奏乐,兹遇大行皇帝䘮礼,请遣官如故,免传制制可夏享太庙,礼部请帝具黄袍、翼善冠、升殿,鸣钟鼓,乐设而不作。从之。 |
54  | 宪宗成化四年七月,以慈懿皇太后䘮,帝仍素服御西角门视事。百官素服朝参,不鸣钟鼓。 |
55  | 七年十二月,彗星入紫㣲垣,避正殿,彻乐,御奉天门聼政。 |
56  | 八年正月,懐献太子薨,辍朝三日,帝素服七日而除。又三日,御西角门视朝,不鸣钟鼓。 |
57  | 二十三年九月,礼部进西角门视事。仪注二十日以后,请遵英宗睿皇帝服制,上仍素翼善冠、麻布袍腰绖,视朝,不鸣钟鼓。帝曰:「朕居䘮当自尽礼,二十日始释衰服。馀从所请」。 |
58  | 安南国王黎灏遣陪臣黎能譲等以嵗例进表笺方物、马匹,礼部以闻,命免引奏,陈设赐宴,不用乐。宪宗崩,孝宗既除服,仍素翼善冠、麻衣、腰绖视朝,不鸣钟鼓,百日后如常。 |
59  | 十月朔孟冬,享太庙,乐设而不作。 |
60  | 孝宗𢎞治二年十月,帝诣太庙,奉安宪宗纯皇帝神主。祭毕,仍祭服。御辇大乐设而不作,诣武英殿迎神位,奉安于奉先殿。 |
61  | 十六年八月,礼部上申:「懿王䘮𦵏礼仪,自八月初五日起,至初七日止,辍朝三日,不鸣钟鼓。 |
62  | 十七年三月朔,圣慈太皇太后崩。礼部上䘮礼仪注,自本日至二十七日,不鸣钟鼓。 |
63  | 四月朔,孟夏享太庙,乐设而不作。 |
64  | 礼部上孝肃太皇太后梓宫发引至卒哭仪注,禁音乐,至卒哭日止。 |
65  | 十八年七月朔,享太庙,乐设而不作。九月,礼部进孝宗敬皇帝梓宫发引祔享仪注。至日,太常寺官设牲醴于太庙,如时享之仪,乐设而不作。孝宗崩,礼部言:「百日例应变服,但梓宫未入山陵,请仍素翼善冠、麻布袍服、腰绖,御西角门视事,不鸣钟鼓」。从之。 |
66  | 武宗正徳元年二月,以纂修《实録》成,赐监修、总裁、纂修等官,宴于礼部,以山陵甫毕,免簪花作乐。五月,孝宗敬皇帝小祥,帝诣几筵行祭礼,遣驸马都尉林岳祭泰陵。是日早,不鸣钟鼓,帝服浅淡色服,视事于西角门。 |
67  | 六月,遣内官祭中溜之神,以服制未终,乐设而不作。二年六月,修厯代《通鉴纂要》成,大学士李东阳等于文华殿进呈,赐东阳等宴于礼部,以孝宗敬皇帝禫祭未举,不簪花作乐。 |
68  | 十三年二月,慈圣康夀,太皇太后崩。礼部上䘮礼仪注:自本日至三月初九日,共二十七日不鸣钟鼓,四月朔享太庙,遣定国公徐光祚代行礼,以孝贞太皇太后䘮,乐设而不作。 |
69  | 十六年五月䇿进士时,䘮制未满,就西角门引见行礼,免传制唱名并恩荣宴,百官素服侍班,乐设而不作。世宗嘉靖元年正月,赐纂修实録及监修等官宴,遣成国公朱辅、尚书乔宇、毛澄代以武宗皇帝山陵,甫毕,免簪花作乐。 |
70  | 二月,礼部拟加上圣母昭圣皇太后、皇嫂荘肃皇后、夀安皇太后、兴国太后尊号,教坊司设中和韶乐,设而不作,是日,设女乐于丹陛上,设而不作,用内赞各二人。十一月,帝祖母夀安皇太后邵氏崩,服除不御,中门不鸣钟鼓。 |
71  | 十二月,以武宗毅皇帝禫祭,遣驸马都尉、京山侯崔元诣康陵行礼。是日,帝御西角门,服黒翼善冠、素服、乌犀帯,不鸣钟鼓,文武百官具浅淡色服、乌纱帽、黒角帯,侍班奏事如常仪,礼毕,帝还宫,仍素服。先是三日,夀安皇太后服除,部臣毛澄等请帝即吉,御奉天门视事,再上不许,命考,孝肃太皇太后䘮,礼行之,澄等又言:「孝肃太后崩时,距𦵏期不逺,故暂尔持凶,以待山陵事竣,与今事体不同,况当正旦朝元之㑹,亦不宜素冠缟衣,临见万国,若孝思未忘,苐毋御中门及不鸣钟鼓足矣」。帝不得已从之,仍免朔望日升殿。 |
72  | 十二月,帝始御奉天门,朝见羣臣,时礼部及科道官俱言夀安皇太后服制已满,宜渐从吉典,御奉天门视事,乆之乃允,仍令不鸣钟鼓,不鸣鞭。 |
73  | 二年正月,礼部言夀安皇太后梓宫在殡,是月望后,请帝具黒翼善冠、浅淡色服、乌犀帯,御奉天门视朝,仍鸣钟鼓、鸣鞭,朔望免升殿,俟梓宫发引,更具仪以闻,帝曰:「朕方在疚视朝,仍不鸣钟鼓,不鸣鞭」。 |
74  | 二月,礼部上孝忠皇后梓宫发引礼仪,太常寺奏斋戒禁音乐,至卒哭止。 |
75  | 二月,礼部复上奉安武宗毅皇帝神主仪,大乐并金鼓俱设而不作。 |
76  | 三月,赐进士宴于礼部,命成国公朱辅主席,以武宗皇帝甫及大祥、免簪花作乐。 |
77  | 八年十月朔,日有食之。是日,享太庙、世庙,上素服,乗板舆,撤卤簿大乐。 |
78  | 十四年二月,帝御文华殿,召尚书夏言,改定陵祭,初用清明、中元、冬至,至是添霜降一祭,惟中元、冬至各衙门不陪祭。内殿忌祭不作乐,改吉服为浅淡色。十七年十二月,章圣皇太后崩,遗诏:「服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而除,君臣同之。皇帝毋过哀戚,以妨万几。母废郊、社、宗庙、百神常祀母,禁中外臣民音乐嫁娶」。礼部具上大䘮仪注,自本日起通,二十七日不鸣钟鼓。二十年四月,九庙灾,帝祭告内殿,奉祭上帝,谢谴避殿彻乐,令修省自陈,极言得失。 |
79  | 礼部以成祖庙仁庙帝后神主俱毁,请择日恭制,因奏奉安仪注,神主启行大乐前导,设而不作。帝常服奉迎,入景神殿东门,行安神礼,如时祫仪于永孝殿。惟不用乐毕,奉主还景神殿。 |
80  | 丙子,帝青袍御奉天殿,颁诏不设乐,驾仪如常朝。九月,孝恭章皇后忌辰永孝殿行祭礼,遣定国公徐延徳祭景陵。是月五日,百官服满,㑹有大享时祫礼,礼部请服所宜,帝曰:「礼情一定,不可变乱服色。随主祀者,大享,斋戒服,吉正祭用乐时祫,斋戒权用青绿花様,祭乐设不作。朝叅办事百官青衣本等带退,仍乌帽,素服,祔陵,日仍䘮服。 |
81  | 十月,立冬时,祫享祖、宗列圣于景神殿。是日,太常寺误作乐,礼部纠奏,得㫖敬皇后。未𦵏已,谕悬乐不作。太常寺官不行敬谨,伤朕孝诚,各夺俸两月。礼部上孝康敬皇后梓宫发引至祔庙仪注,禁音乐,至祔庙止。 |
82  | 二十七年正月,时享太庙,命京山侯崔元代以孝烈皇后梓宫在殡与祭者,各青绿服色,乐设而不作,启蛰行祈榖礼于元极寳殿,命成国公朱希忠代。先是,礼部以孝烈皇后䘮在殡,请帝裁定诸祭礼仪,诏定元极寳殿祭吉服,作乐二社稷、朝日坛如之先农,厯代帝王、先师孔子、百官止用青绿服色,文庙仍免奏乐。 |
83  | 四月,礼部上孝烈皇后发引仪注,禁音乐,至神主还京,日止神主,至城外幄次,内执事备仪衞,教坊司备女乐鼓吹,设而不作。 |
84  | 二十八年三月,皇太子薨。戊子,礼部上皇太子䘮礼仪注》:「服十二日而除,自十八日为始。辍朝不鸣钟鼓,至除服日止」。 |
85  | 礼部奏:「孟夏时享,有荘敬太子服,百官服青绿锦绣,致斋至日,乐悬而不作」。得㫖,庙享仍用乐。三十三年正月,康妃杜氏薨,辍朝二日,不鸣钟鼓。穆宗隆庆元年,春享太庙,以世宗䘮礼尚在二十七日内,照𢎞治十八年例,遣官行礼,乐设而不作。至二十七日,满御门视事,不鸣钟鼓。 |
86  | 正月,礼部进册立皇后仪注,乐设而不作。先是,太常寺以祭太社、太稷,请如近例遣官摄事。帝命礼部查议,至是覆言:「臣等谨按《礼》曰:䘮三年不祭,惟祭天地、社稷,为越绋而从事。说者以为不敢以卑废,尊以已事废公祀也。今太社稷祀典虽在世宗皇帝未升祔之前,然稽诸越绋行事之说,似不可废。宜如宪宗、武宗朝例,鸿胪寺免请升殿。太常寺具本奏,知至期,请皇上躬诣坛壝,具服致祭,乐悬而不作」。帝从之。 |
87  | 二月,祭先师孔子及朝日坛。厯代帝王以梓宫在殡,俱遣官行礼,乐设而不作。 |
88  | 帝亲祭太社、太稷。是日,鸣钟乐设而不作。礼部进世宗肃皇帝梓宫发引至祔享仪注。是日,鸣钟鼓,乐设而不作。 |
89  | 三月,礼部进册封皇贵妃、贤妃仪注。是日,鸣钟鼓乐设而不作。 |
90  | 孟夏享太庙,以世宗神主尚在几筵,照正徳元年例,凡奏升殿,奏致斋及驾回宫,俱乐设而不作。以后时享、祫祭在大祥内亦如之。 |
91  | 神宗万厯四年十二月,淮府嘉兴王厚爖等、靖逺伯王学诗等先后病故,礼部类请帝辍朝一日,不鸣钟鼓。二十五年七月,孝安皇太后小祥,辍朝,不鸣钟鼓。三十九年九月,皇贵妃王氏薨,辍朝五日,不鸣钟鼓。四十二年二月,慈圣皇太后崩,发䘮,不鸣钟鼓。五月,礼部上孝定皇后发引仪注,免朝禁、屠宰音乐。四十三年二月,孝定皇太后小祥,辍朝一日,不鸣钟鼓。四十七年,皇太子才人王氏薨,命视皇太子妃郭氏例,辍朝五日,不鸣钟鼓。 |
92  | 四十八年四月,皇后王氏崩。礼部条:「上䘮礼事宜一闻。䘮次日为始,辍朝不鸣钟鼓,服二十七日而除。帝御奉天门视朝,鸣钟鼓,鸣鞭如常。 |
93  | 七月,册諡大行皇后为孝端皇后。礼部拟进仪注。是日,帝常服御文华门,乐设而不作。 |
94  | 光宗泰昌元年九月朔,帝崩。礼部进䘮礼仪注,发䘮不鸣钟鼓,又进登极仪注。教坊司设中和韶乐,设而不作。熹宗天启元年八月,礼部奏:「孝元贞皇后祔享仪注,太常寺官设牲醴于太庙,如时享之仪,乐设而不作。愍帝崇祯八年十月,下诏,罪已避居武英殿减膳彻乐。《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