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植物类一

《植物类一》[View] [Edit] [History]

·植物之类别》

1
植物为有机物之一,与动物同称为生物,其体由细胞构成,摄取无机物以为营养。高等者有根、茎、叶之别,下等者略如下等动物,不能显分。种类甚繁,在全世界上总数,殆有四十万种以上。我国土地广大,北近寒带,南近热带,所产植物之已有定名者,专就《本草纲目》、《群芳谱》、《植物名实图考》等书考之,则仅数千种耳。
2
其分类有人为分类、自然分类二法。最普通者为自然分类法,其概要如下,大别之有二,曰显花植物,曰隐花植物。显花植物有被子植物、裸子植物之别。被子植物中更分为二,即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是也。隐花植物有羊齿植物、藓苔植物、菌藻植物、原生植物之别。人为分类法者,仅就植物雌雄蕊之数目及位置为分类之标准,而不研究其全体,在今日已不适用矣。

植物之应用》

1
凡植物之为人所需用者,皆为有用之植物,人常栽培之,谓之栽培植物。由其功用而分为数类,如食料植物、饲畜植物、工用植物、药品植物、观赏植物是也。今分别而约举之,如稻、麦、豆、菜、果、茶叶,即为食料植物,而其残馀即为饲畜植物;草、麻、蓝、漆树,即为工用植物;当归、黄连、生地、罂粟,即为药品植物;梅、兰、桃、杏、荷、菊,即为观赏植物是也。

植物出产地之概略》

1
国境兼包海陆,形势复杂,气温土性各有不同,是以植物之种类繁多,其著者如次。
2
稻为江、粤两域主产品,淮域及辽河下游亦有之。麦则全国皆有,河域最多。惟近海皆大麦、小麦,内陆多青稞麦。豆则江、河两域皆宜,汉域最多,辽域之产尤富。至若河域小豆,江域蚕豆,亦称大宗。梁、粟以东三省及黄河流域为多,玉蜀黍以本部西南为多,甘薯以闽、粤二域为多,芝麻以洞庭湖南北为多,芸薹以粤域为多,甘蔗以闽、粤二域为多,芦粟以江淮两域为多,崇明尤佳。
3
果品在河域多梨、枣、桃、杏、山楂、石榴、苹果、葡萄,江域多桃、李、枇杷、杨梅、葧荠、菱、藕,粤域多橄榄、橘、柚、香蕉、荔枝、桂圆、椰子、波罗蜜及各种香料。
4
茶为南条山脉特产,苗岭而外,无地不有,东部尤盛。北条之皖山,亦宜种植。如浙域之龙井,闽域之乌龙,岷域之毛尖,粤域之花香球,洞庭域之安化、桃源,以地为名之茶叶。太湖域之碧螺春,以及皖山之珠兰、香片等,皆名噪于世。
5
菸草以黄河上游、长江中流及辽、粤各域为多。
6
药材产于邱陵山岳者甚多,而长白、太行之参,最称珍品。江苏青浦近发见一种土参,人亦珍之。
7
森林之著称者六区,兴安、长白诸山绵亘千里,皆数千年古物,嫩域多松、枞,松花域多松、椵、楸,绥芬域多松、柞、杨,图们域多松,鸭绿域多红松、杉松,辽域多栗阳松。统计之,则松、榆、楸、杨、椵、柞、桦七种,均有用之材,而松为主产,桦为特产。松岭、阴山之交,参天巨木,弥望皆是,松、杉最多。秦岭、巴山一带,绵亘于渭南、汉北者,称南山老林,绵亘于汉南、江北者,称巴山老林。后因匪徒易匿,斩木制菌,老林遂童。然孑遗树木,在河域尚属不少。南条除苗岭局部外,均多森林,如西端及苗岭、乌蒙、武陵多杉、樟、桐、漆,猺山结露多樟、桂、花梨、紫檀,五岭袁山、杉岭、黄山多松、杉、榉、楠,大姆、仙霞多竹,闽、粤斜面多榕,杉则东西数千里随处见之。西康山谷多松、杉、樟、桐老林,西蒙山谷多松、桦、榆、柞老林。
8
棉以长江两岸为多,辽、汶等域亦有之。麻以江、闽、粤三域为多,蓝以粤域为多。竹多在南条一带,有长大之孟宗竹,坚硬之猫儿竹,紫黑之乌竹,花纹之斑竹。自五岭干脉以东,大抵修茂,赣人用以造纸,产额颇钜。桑为饲蚕要品,凡宜稻之处,无不宜桑,故江、粤两域最茂,太湖域尤佳,塔里木河上游亦称桑区,近年河、辽各域又多仿种。柞,松岭、千山、太山、伏牛、大别诸脉多产之,可饲野蚕。漆,丘陵地皆产之,而以太行高原、汉水上游及黄山一带为著。樟、桐均以南条为多,闽域之樟尤著。天山亦多胡桐。综计以上适用树木,多在南条山脉一带,其利源之钜,几与长江相埒,故此一岭一川,实我国富力之基本也。

宁古塔植物》

1
宁古塔有粟,有稗子,有铃铛麦,有大麦,有小麦,有荞麦,瓜、茄、菜、豆随所种而获,霜迟则皆登于俎矣。丝瓜、扁豆较难熟,熟亦不能得子。有曰撇兰者,结实甚巨,重量可斤馀,甘腴胜长安种。有莲子,有松子,有榛子。有酸梨大如栗,贮之木罂,令其烂,斯啜焉。有瓯李子,色赤而涩。有麇子,其末如猴头。有藦姑,有黄菌,有山查子。

孔林植物》

1
曲阜物产,其特异者,有蓍草,产于孔林。既凋复青。茎有八棱,象八卦;叶有五出,象五行。以一丛五十茎者为贵,然不可得,以采者众也。有芝,或黄或红或紫,绚若文锦。盖林中多古木,芝多蒸蕴而出。山药坚细长嫩,形如地黄,以入药,胜河南怀庆所产者。楷树文理坚细,或削为杖,或制为棋枰,或刳其节为饮器。其叶初生时,采制如焙茶法,清香可以烹瀹。文草细而蔓生,冬夏不凋,深秋结实,具五色五味。

河南植物》

1
河南最著名之产物,为牡丹花与野百合二种。牡丹有紫、黄、红、白、绿数色,绿、白者尤香。此外,桃、杏、李、樱、梅、梨、枣、柿,多而且贱,每斤仅售钱十数文。

新疆植物》

1
新疆阿克苏、三个泉、玛纳斯、西湖等处产米,天山以北之麦、豆诸粮,皆足供本省之食,吐鲁番、莎车、温宿、疏勒、和阗之棉,除供本省需要外,其岁输俄境者,得值银百馀万两。

河套植物》

1
河套果树皆不结实,而榆、杨、柳最繁殖,红柳尤丛生遍野。套人每折其枝干,以为羊圈,苫屋亦用之,细枝则编为筐篓,用途之广,无异南方之用竹也。又有所谓箕者,亦丛生草类也,茎干挺出,性坚轫,可制为草帽及蚊扇,扫帚诸物。二者皆取之不尽。
2
谷类则豆、麦、高梁皆宜,近水可种稻,高处则种小麦、黄米、胡麻、马铃薯等,每亩可获六七斗以上。斗量最大,大于口内十加九也。小麦、胡床为寒地特产,口外皆莳之。小麦三月下种,历四月,即成熟,粒瘦细。胡麻为油类,山、陕北部燃灯皆用之,价廉与豆油同,能抵制石油,使之不得内输。

青海植物》

1
青海森林不多,而松、柏、桦、榆、杨、椿、橡与苏木皆全,大者可合围,槎枿枝条,亦樵苏之所赖。柏子为食料,橡实、苏木为染料。然巨材虽美,万牛不能运,无巨流可放,不能供内地资取也。百草多者如大黄,深谷中遍有之。红花,以紫色为最上,浸一枝于杯水,有红丝一缕下注,瞬息水作淡红色,此为野种。或移植圃中翌年即变为红色矣。花纤碎,不可辨,小鸟常啄食之,求之颇难。枸杞盛产于巴延河两岸,地淤水肥,灌溉不假人力,土人撷之以供客。有鸡头参,有琵琶参,皆以形得名。初出土时,味甜,色似姜。有草焉,花色紫,瓣长贴地,道过者必摘之,曰可治目睛昏翳之症,而不能举其名。其馀草参甚多,山坡间掘之即得,挖参者谓往往得何首乌也。
2
青海有瓜,曰冰萨尔,色味均如黄瓜,而圆如西瓜,生熟皆可食,盖即黄瓜变种也。有必克腾者,根如仙人掌,叶如莴苣,有移种于内地者。柏子晒乾,用胜茴香。藦菇、黄菌,山坡、平陆触处皆是,味极佳,以其多,贱之如草,反不如蔬菜之可贵,川商携入内地,则皆获重价。果有李有枣,枣有酒气,土人摘李、枣贮之木桶,令其烂而制酒,分甜酸二种。葡萄种不如新疆所产,盖其枝叶乱如荆棘也。

西藏植物》

1
西藏植物,药品为多,而红花、青果、蔻仁、枣等,则尤著名。他如干布产麝香,巴塘产牛膝、儿茶,巴塘、江卡产紫草、芦菔,巴塘、德荣产花椒,巴塘、河口产桑皮,里塘产羌活,乍了产雪蓗花、雪猴子,德格、乍了产人参果、茜草,巴塘、乍了产木瓜,里塘、甘孜产大黄,登科产雄黄,里塘、德格产冬虫夏草,巴塘、盐井产杏仁、桃仁,德格、稻城产贝母,桑昂、杂瑜产黄连,里塘、火竹卡产老鹳草。

延吉农产物》

1
延吉农产物,以高梁、谷子、黄豆、玉蜀黍为大宗,小豆、青豆、黑豆、绿豆次之,黍、稷、麻、棉、芝麻、瓜子、麻子、烟叶等又次之。

京师米》

1
自创设漕运以来,国家岁糜千万之款,设官置局,辗转兑运,输入京仓,以为天庾正供,京曹禄俸,皆仰给于此。而按之事实,有大相迳庭者。京师大家,向以紫色米为上,不食白粇,惟南人在京者,始购食白米。是以百官领俸,米券入手,辄以贱价售之米肆,而别籴肆米以给用,固由习尚相殊,亦以京仓花户巧于弄法。领官米者,水土搀和,必使之不中食。而米肆所售,实高出官米数倍,故凡得券者,大率不愿自领,米肆遂得与花户辈操其奇赢。惟光绪甲辰、乙巳间,桂春仓场侍郎,京官俸米皆可食,一时颂之。
2
京师人之喜食紫色米也,损米至钜。盖紫色米者,皆各仓陈腐变色之米,上层蒸成紫色,下层已成灰末。以南中上白之米,转运艰难,必俟灰其半而后食之,宜京师粮储之常虞不足也。庚寅以前,在京南人皆食粮米,俗呼津米。此米乃李文忠公所部淮军,在天津西北隅新农镇开辟屯田之所出。庚寅,顺天大水,文忠奏请平籴,专运芜湖、常熟、无锡米以继之,自是而遂成常供,京人呼为包米。庚子之变,仓米皆为日本人搜罗一空,京津一带不忧乏食者,究其原,未始非文忠之赐也。

米价之涨落》

1
康熙丁亥,江苏苏、松、常、镇四府大旱,米价初仅每升七文,是时竟涨至二十四文。戊子大水,己丑复大水,米价虽较前稍落,而每升亦不过十六七文。雍正、乾隆间,米价每升十馀文。乙亥,虫荒,四府相同,涨至三十五六文,饿死者无算。其后连岁丰稔,价渐复旧,每升亦仅十四五文,为常价也。至乙巳,大旱,则每升至五十六七文。自此以后,不论荒熟,总以二十七八文至三十四五文之间为常价。然光绪末年,则贵至八九十文矣。又不独此四府也,且更有较昂者。
2
同治季年,回、粤、捻馀氛出没于云、贵、甘、陕边界,官兵云集,以地僻,转运非易,米价腾贵,银价顿低。每银一两,仅买米一升,麻、豆、粟、麦、秣梁虽以次递减,然按之平时,尚多数十倍也。

早御稻》

1
早御稻,米色微红,较长,味甘香,六月已熟。丰泽园有水田数区,布玉田谷种,至九月,始刈获登场。圣祖轸念民依,几馀省稼。一日,循行阡陌,时方六月下旬,谷穗方萌,忽见一科高出众稻之上,实已坚好,因收藏其种,命待来岁验其成熟早否。至期,果先熟。自此生生不已,岁取千百。以其生自苑田,故赐名御稻,并颁给其种于江、浙督抚,令民间种之。

石窝稻》

1
石窝稻,色白,粒粗,味极香美,产直隶房山县。

杨花早》

1
武昌有稻曰杨花早,盖杨花飞时所熟者也。

嘉禾》

1
乾隆癸未七月杪,松江暴风三日夜不息,禾尽偃,稻花尽落,各县田有颗粒不收者,有亩收斗许者,其及半者,则为大有矣。巡抚洪之杰讳灾不告,乃取句容县境青苗一束,绘《嘉禾图》以上献。诏书嘉奖,宣示中外以为瑞。

碧绿身》

1
江阴有糯稻曰碧绿身,产桃花镇,芒红,粒长,色白。

香稻》

1
无锡之天产,以米为大宗。米之种类甚夥,以香粳为佳,产于惠山,粒小而圆长,质轫而坚实。

稻茎观音》

1
福州驻防某前锋从征漳州时,夜经田陇,见稻中发光荧然,初以为萤也。然光摇而长,心知其异,潜入稻中察之,则一稻茎上缀粟如豆。取归谛视,粟上现一观音,衣裙及璎络皆具,金容满月,诚异宝也。

稻二年三获》

1
台北之田作,二年而三获。其获时,第一年为五月、九月,第二年为二月,皆稻也。

乌拉白粟米》

1
乌拉白粟米,茎、干、叶、穗较他种为大,早熟。初生于乌拉树孔中,土人以其种进献,流布遂广。

沙蓬米》

1
沙蓬米,枝叶丛生,米似胡麻而小,沙地皆生之,鄂尔多斯旗所产尤多。

黑米》

1
武昌汉阳门内旧有明陈友谅广积仓基,后为民居。康熙甲子,有于地中掘得黑米者,黑如漆,坚如石,炒之即松,研为末,谓可治膈症,价值兼金。
2
某岁,太湖县饥仅,于山中得黑米,不知何时窖藏地中者,緜延数山,不可胜计,全活穷民无算。大吏入告,并以米进呈,圣祖御制诗纪其事,函少许藏之。米中边皆黑而不朽腐,犹有味。婺原戴秀才冕家尝于圃中治地,亦得黑米数石。
3
光绪己亥夏,苏、松、太各属农人,尝于土中掘得黑米,其形质与米无异,迷信家以为有兵灾之兆。然庚子拳乱,八国联军入京,而南方固无恙也。或谓是为矿物,然不见于平时,独见于是年,是又理之所不可解者。谓有奸人埋之以惑人听,然又何从得此多量之黑米而遍埋之耶?

香粳》

1
香粳,粳稻之别种,一称香稻,亦称香珠米,产江、浙,芳香异常米。

粳稗》

1
粳稗,味甘滑如粳,黑龙江产,土人以为粳所化也。

高丽谷》

1
高丽谷,大红色,如鸡冠,高丈许,实如栟榈子,产奉天等处,其种则自高丽来也。

西番谷》

1
西番谷,苗高如蜀黍,穗如蒲,奉天等处产之。

黑龙江麦》

1
黑龙江麦,种最佳,色洁白,性宜人,相传其种自俄罗斯来。

穬麦》

1
穬麦,产黑龙江,即俗所呼之铃铛麦也。

番薯》

1
番薯,即蓣也,有红白二种,性宜沙土,蔓生蔽野,人以为粮。去其皮,色甚红,味甘。本出琉球国,闽中后亦有之。康熙时,圣祖命于中州等地,给种教艺,俾佐粒食,自此广布蕃滋,直隶、江苏、山东等省亦皆种之。光绪时,有欧洲薯输入,则色白而味淡,然非马铃薯也。

玉蜀黍》

1
玉蜀黍,一年生草也,茎直,高五六尺,叶状如箭镞而大,有平行脉。花单性,雄花生于顶端,雌花生于叶腋。其实有黄、白、红各色,密列成行,以巨苞裹之,其端有紫毛如丝。俗有包谷、玉米、珍珠米、饭粟等名。

藦菇》

1
蒙古盛产藦菇,有黑白之别,通称营盘藦,黑而小者劣,白而大者佳。采时多在夏季雨水盛行之后。产地草色鲜艳,结成圈形,有全圈、半圈之分。全圈白藦,半圈黑藦。其结圈形之地线,即蒙人支包之旧址也。蒙人所居之包,至夏而移,冬择低地以避寒风,夏在冈阴,以袪暑热。冬时燃火取暖,包内之地,未受霜雪之侵,至夏复经雨水,冬春蕴蓄,至此而勃发,遂结藦菇,全圈、半圈,因结包之地势而异。营盘之名,亦以此得。或称口磨,则以其产于口外也。
2
热河所产藦菇至佳,俗呼为银盘菇,则以营盘二字讹为银盘也。
3
又有曰夸兰藦菇者,产于齐齐哈尔城东之草地,七月入市。夸兰者,毡庐椸木之周遭也。木气入土,生藦,故名。

香山松菇》

1
京西香山产松菇,轮菌如伞。洁白肥脆,味鲜美。

银盘菌》

1
济南郡外三十里,有龙洞山。洞在山腹,深半里许,必秉炬,方可入,中作旋螺形。山多野菌,色如雪,圆如盏,曰银盘。寺僧收之,以供游客清馔,芳洁鲜脆,较胜于辽海之藦菇、虞山之松伞蕈也。

鸡土从菌》

1
滇产鸡土从菌,出师宗者尤胜。

南华菌》

1
粤中有菌,土人谓之草菰,或日兰花菰,其味最鲜美,然实名为南华菌。相传其初出自南华寺,寺僧积禾秆于屋阴,夏月,以米渖朝夕频沃之,出菌。曰兰花者,实南华之讹也。
2
有讹为兰花姑者,则以某令宰是邑时,适巡抚按部过县,询其地有土娼否,某误以土娼为土产,遽答曰:「有。」询何名,曰:「兰花姑。」巡抚正色曰:「曷勿逐之?」某始悟,客为之胡卢,巡抚亦笑,盖三字实似妓名也。

玉蕈》

1
玉蕈为菌类植物,秋间丛生于林薄,形似松蕈而小,伞灰色,柄白色,鲜者煮食,或曝乾腌藏。

香蕈》

1
香蕈,菌类,春夏秋皆有之,寄生于楢、栎、槲等树之皮,亦可以人工种之。鲜者、乾者皆可食,皆香美。

木耳》

1
木耳,菌类,生于朽木,大者二三寸,形如人耳,其里面色暗褐而平滑,表面淡褐色,可食。又有白、黄等色者,白者最贵,曰银耳,黄者次之,曰桂花木耳。

石耳》

1
石耳,为古洞口所产,味胜桂花耳。

白花菜》

1
白花菜,园圃多栽之,茎高二尺许,有微毛,叶为掌状复叶,有齿,甚细。夏月开白花,颇可爱。略有膻臭,可食。

苦益菜》

1
苦益菜,产近畿盘山涧中,似野菊,有浮毛,三月中采食。

豆苗菜》

1
豆苗菜,产盘山,丛生,似豆苗。近山人家采食之,极鲜美。

苜蓿》

1
苜蓿为蔬类植物,叶为三小叶所合成,似碗豆而小,茎卧地,南方土人呼曰金花菜,以其花色黄也。产于秦、陇者,花色紫,叶为羽状复叶,茎高尺馀。
2
苜蓿、玉蜀黍之根独长
3
草木之根,有长有短,有本性短而不能长者,有本性长而不能短者,惟苜蓿及玉蜀黍、鱼麦两种之根,其长莫比,然农人多不知之。玉蜀黍根长可四五尺,苜蓿根长可三尺许。盖以此二物之根,须得地中之水而生,然地形高,凡水平时滴注土中,此根在地面浅处;如不能得水,则必蔓至有水处取之方止。或土面硗瘠,无肥料,所有肥料藏深土中,则玉蜀黍及苜蓿辄自伸送其根,至肥料处吸之,然后滋生。有此二故,故其根独长,他物则不需此也。

歪脖菜》

1
歪脖菜,叶圆而大,其梗至顶梢弯,故名。

杏叶菜》

1
杏叶菜,叶似杏,可食。

海带》

1
海带,似海藻而粗,俗呼曰海白菜。

河白菜》

1
河白菜,生近水田,可采食。

山儿菜》

1
山儿菜,似菠薐而高大,叶圆,鲜可茹。

步连菜》

1
步连菜,生野中,类苦菜,叶微大,如筋。

地螺》

1
地螺,菜名,形如小螺,盐渍可食。

诸葛菜》

1
诸葛菜为镇江特产,叶似虎耳,茎叶有细毛,丛生如盘,味苦,野生者亦可食。

蕹菜》

1
蕹菜之种来自泰西,沪有之,曰空心菜,茎肥叶嫩,每岁发芽于夏,及秋而老。

甘蓝》

1
甘蓝为蔬类植物,产于西北数省,闽粤亦种之,后且及于沪。叶阔厚作深绿色,似芥,花繁,茎甚大。北人以盐渍茎而食之,曰擘蓝,即球茎甘蓝也,简称之则曰甘蓝。

椰菜》

1
椰菜,俗称卷心菜,为甘蓝之变种,欧洲种也,近移植于沪。其叶层层包卷,成球形,色淡绿,曰球叶甘蓝,俗又称包心菜。又有一种亦欧洲种,而沪有之,开花甚多,花茎、花蕾皆可作蔬,曰球花甘蓝,别称花椰菜,俗名花菜。

塌稞菜》

1
白菜为蔬中上品,唐人所谓阔叶吴菘是也,经霜雪而愈佳。陆佃埤雅》云:「菘性凌冬不雕,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沪中冬月有一种塌地而生者,根粗矮叶,形如盆,多皱纹,色深碧,名盘科菜,又名塌稞菜,一经浓霜,则味甘如饴,实即江宁之瓢儿菜,湖湘之黑油菜也。

罗汉菜》

1
罗汉菜,始惟嘉定有之。同治时,移植于沪,丛生圃中,冬末春初,所在皆是。细叶巨根,至百馀瓣,气味辛芳。

荸菜》

1
粤东乌龙港产荸菜,形如梨,色白,掷碎为五六块,食之,甚香甜,且无滓,或名之曰白脆。

蜈蚣菜》

1
蜈蚣菜,产粤东之乌龙港,以形得名。

鳖爪》

1
鳖爪,亦蔬属,青脆,微辛。

竹叶苔》

1
竹叶苔,海苔也,产雁宕山南流入海处。土人于冬月取之,濯以淡水,状如竹叶故名。

芋》

1
芋为蔬类植物,植于水田,地下茎多肉,叶略似荷叶而长,一端有大缺刻,叶柄肥大,花为肉穗花序,有巨苞包之。叶柄色绿者为青芋,色红紫者为紫芋。

竹芋》

1
竹芋,粤东有之,色白,如芦笋,又似竹笋,有层层之箨裹之,可食。

土芋》

1
土芋即黄独,蔬类植物,蔓生,叶如豆,根圆如小芋,皮黄肉白,可蒸食。

茄》

1
茄为蔬类植物,一名落苏,花与实皆紫色。实形北方多扁圆,南方多卵圆或长圆。

天茄》

1
天茄,广西思恩府有之,似普通所食之茄而差小,实大如栗,色微紫,中间淡青,生于路旁陂岸间。土人蒙汗药中,用为要品,凡谋命图财行奸之事,此居其半,与钩吻、断肠草同为天南恶物。

番茄》

1
番茄,蔬类植物也,茎高数尺,稍蔓延,叶为羽状复叶,深裂,生毛甚密,花淡黄,实扁圆,径二三寸,熟则色红,可食。

萝卜》

1
萝卜,亦作莱菔,一作芦菔,蔬类植物,茎高尺馀,叶作羽状分裂,花四瓣,色淡紫或白,为总状花序。实成长角,不裂开,根长,色白多肉,可食,子入药。别有红萝卜,根圆,皮红肉白,亦可充食。
2
黄陂所产萝卜,为全国第一,至冬,其心愈坚。江宁产者亦甚佳。

杨花萝卜》

1
杨花萝卜以杨花开时出,故名。妍红夺目,一名女儿红,若半寸许之火齐,香澹味清,邗上园蔬隽品也。亦有色白者。

芜菁》

1
芜菁为蔬类植物,俗名大头芥。根多肉,扁圆。叶大,略成羹匙状,边有细齿。春日开黄花,为总状花序,绝类油菜花。实成长角,根供食。

莴苣》

1
莴苣为蔬类植物,亦称莴笋,叶由根生者尖阔,由茎生者为心脏形,皆无柄抱茎。春暮开黄花,列为头状花序。茎高尺许,去皮生食,味如胡瓜,并可腌藏。

菰》

1
菰为蔬类植物,生于陂泽,高五六尺,叶如蒲苇。春秋两季,中心生白薹,状如藕而软,曰菰菜,俗谓之茭白。秋间开花成长穗,结实如米,谓之菰米,亦曰雕胡米,色白而滑腻,俭岁以为饭。古本作苽,为六谷之一。

菜瓜》

1
菜瓜俗称生瓜,为蔬类植物,茎、叶、卷须,皆似甜瓜,实色绿,坚硬,有毛,可食。

胡瓜》

1
胡瓜为蔬类植物,俗称黄瓜,有卷须,叶作掌状,浅裂,粗糙有毛。夏开黄色合瓣花,雌雄同株。实长数寸,色黄绿,有刺甚多,供食。汉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

丝瓜》

1
丝瓜为蔬类植物,园圃栽植之,茎细长,有卷须,叶掌状分裂,裂片尖锐。夏日开黄花,雌雄同株。实长者至一二尺,嫩时可食。熟后,果肉内有强韧之纤维如网,谓之丝瓜络。

冬瓜》

1
冬瓜为蔬类植物,春暮生苗引蔓,叶如掌状分裂,茎、叶皆有毛刺。夏开黄花,结实大者径尺馀,长二三尺,皮坚厚。嫩时色绿有毛,老则苍色,上浮白霜。

金瓜》

1
金瓜为蔬类植物,秋结实,形扁圆,色赭,亦名北瓜。

苋》

1
苋为蔬类植物,长尺馀,叶卵圆形,有青赤二色,嫩时供食。秋时开细花成穗,色黄绿。别有一种柔茎细叶者,谓之野苋,亦可食。

马齿苋》

1
马齿苋为一年生草,原野自生,茎微赤,平卧地上,叶形如倒卵,质厚而软,花小,五瓣,色黄。茎、叶嫩时,可煮曝为蔬,俗称桨板草。

茼蒿》

1
茼蒿为蔬类植物,俗名蓬蒿,茎高二三尺,叶羽状,深裂,互生,花黄或白,中部为管状。春冬茎、叶嫩时可食。

芸薹》

1
芸薹为蔬类植物,一名薹芥,亦称油菜。叶大色浓绿,无柄,叶脚包茎。春暮开黄花,为总状花序。果为长角,熟则绽裂子出。嫩叶可食,子可榨油,谓之茶油,亦可食,并燃灯。

芥》

1
芥为蔬类植物,叶似油菜而有缺刻,叶面常皴缩粗糙。秋末下种,冬时可食,并宜作虀。春深开小黄花,结实成荚,子如粟粒,研之成末,味极辛烈,食馔中用以周和,亦入药。

雪里蕻》

1
雪里蕻为蔬类植物,叶有锐锯齿及缺刻,类芥菜,而叶稍纤,花黄。雪中诸菜冻损,此菜独青,故名。味稍辛辣多腌以为虀。北人谓之春不老。按《唐韵》菜心长曰蕻。

芹》

1
芹为蔬类植物,植于水边湿地,茎有棱,中空,叶为羽状复叶,互生,夏日开小白花,嫩叶可食。旧名楚葵,俗称水芹,而名堇菜为旱芹以别之。

马蕲》

1
马蕲,一名野茴香,与芹同类异种,生于卑湿地。春日生苗,叶似水芹而微小,丛生如蒿,白毛蒙茸,嫩时可茹。其根色白而香,坚硬不可食。

堇》

1
堇为蔬类植物,一名旱芹,俗称堇菜,茎高尺许,叶阔。夏日开花,淡紫色。茎、叶味苦,瀹之,则甘而滑。

葓》

1
葓,水草名,闽人以为蔬,谓之葓菜,其茎中空,亦称空心菜。初生,贴地蔓延,连根掘置水面,如荇藻,尤易滋长。康熙时,厦门居民多种之,其利甚溥。

落葵》

1
落葵,一名终葵,蔬类植物,茎、叶皆柔软,叶厚作卵形,端尖。夏秋间开细花,初白后红。实圆小,熟则紫黑色。古以其叶为蔬,榨取实之红汁,以为面脂,故又称胭脂菜。

菾》

1
菾为蔬类植物,一名莙达菜,园圃多栽种之。叶阔大,厚而有光,色青白。成长后,茎高三尺许,初夏开多数小花,成穗,色黄绿。其叶四时皆可为蔬。

黄芽菜》

1
黄芽菜,蔬类植物也,为菘之变种,经人工之培养而成。叶与柄皆扁阔,层层包裹,全体成圆柱形,顶端成球形,叶淡黄色,秋末可食,柔软甘美。以产于山东胶州之来仓者为最佳,通称胶菜。又有外叶青而内黄者,产于浙西之嘉兴。次则天津,有圆长二种,产大沽、塘沽,次则烟台,极大外有青叶,性硬其味不及以上两处。产崇明者尤劣,味酸,沪人皆呼名为岛子菜。

荠》

1
荠为蔬类植物,到处产生,叶在下部者羽状分裂,在上部者有缺刻,嫩时可食。老后茎高尺馀,花四瓣,色白,实扁平三角形,中有细子。

萱》

1
萱,本作藼,亦作谖、萲,俗作蘐,多年生草,一名忘忧,又称宜男。叶似菖蒲而柔狭,花稍类百合,单瓣或重瓣,有红黄等色。茎及单瓣之花曝乾为蔬,俗称金针菜。

蔊》

1
蔊为蔬类植物,通称蔊菜,冬月丛生于田圃,茎高二三寸,叶椭圆而长,有缺刻,春日开小黄花。实为细角,长一二分,中有细子。农人连根叶拔而食之,味极辛辣,亦称辣米菜。

蕺》

1
蕺为蔬类植物,通称蕺菜,野生,茎细长,高七八寸,叶为卵形。初夏开淡黄色小花,有苞四片,色白如花瓣,茎、叶皆有臭气,亦称鱼腥草。可食,亦入药。

马兰》

1
马兰为蔬类植物,田野自生。春日生苗,叶为长卵形,端尖,甚粗糙,有大脉三条,锯齿甚深,人取以为蔬。入夏高二三尺,开紫花,与鸡儿肠同,惟冠毛甚多。

莼》

1
莼为蔬类植物,江、浙湖泽中产生甚多,叶椭圆形,有长柄,茎及叶背皆有黏液被之,可为羹。夏日开红紫花。亦作蒓,一名水葵。

菠薐菜》

1
菠薐菜,一曰菠菜,本作波棱,蔬类植物,原为西域颇陵国产,唐时,其种始入我国。叶互生,略如三角形而尖,基部又旁出两尖。茎高尺馀,花小而黄绿,单性,雌雄异株。根色赤,味甜。嫩时以为常蔬。

韭》

1
韭,菜名,叶细长而扁,丛生,秋日茎顶开小白花成丛。根茎肥白而嫩,味尤美。

薤》

1
薤,为状似韭而中空,夏开细花,色紫,鳞茎如小蒜,谓之薤白,可食。

禹韭》

1
禹韭,苗如鹿葱,有节如箨,茎末发花,如牵牛而小,青碧荧荧,可爱。

姜》

1
姜为蔬类植物,亦称生姜,苗高二尺许,叶状如箭镞,对生,花被大小不整,色淡黄。地下茎色黄,味辛,秋初茁新芽,尤嫩美可食,烹饪时多用为调料,或蜜渍食之。曝乾者称乾姜,入药用。

葱》

1
葱为蔬类植物,叶中空成管,高二尺许,有平行脉,四时可采食。叶之下部色白,俗称葱白。夏开白花,丛集如球。

松吉纳》

1
松吉纳,葱名,出准噶尔,根大而穗青,高及二尺。

洋葱》

1
洋葱,一名玉葱,为多年生草,植于畦,茎高一二尺,地下之鳞茎扁圆。叶中空,似葱而甚细。秋日叶间出花轴,顶开多数白色小花,杂以珠芽。其鳞茎供食。

蒜》

1
蒜为蔬类植物,有大蒜、小蒜二种。大蒜名葫,根茎俱大而瓣多,小蒜根茎俱小而瓣少,叶皆细长而扁,花白微紫,有地下之鳞茎。茎、叶皆可食,臭气甚烈。

石蒜》

1
石蒜,叶如蒜苗,夏尽苗枯,抽茎如箭,茎稍开花四五朵,深红六出,长瓣长须。根亦如蒜,可煠熟制食。

山蒜》

1
山蒜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叶细长,有微棱,臭气似葱。夏月茎顶生小肉芽如球,并开伞形小花,色淡紫。叶与地下之鳞茎皆供食。

达尔吉尔》

1
达尔吉尔,小蒜也,准噶尔所产,根甚小,苗可三四寸。

萨喇纳》

1
萨喇纳,野蒜名,出准噶尔,高尺馀,色青,独茎,顶结小花。其根有黄白二种,味淡,可作羹。

丕牙斯》

1
新疆之蔬,有所谓丕牙斯者,如内地之薤。

蒝荽》

1
蒝荽,本作胡荽,蔬类植物,叶裂有锯齿。粤人及北人每于嫩时摘以调食,甚香美。初夏开细花,五瓣,色白。实亦辛香,可为香料。俗作芫荽。

石胡荽》

1
石胡荽,为多年生草,产道旁,细茎蔓延于地,节节生根,叶圆小,有光泽。春夏之交,开白色细花,有淡红晕,列为小伞形花序,气辛。

莳萝》

1
莳萝,俗称小茴香,为一年生草,高二三尺,叶细如丝。夏开小黄花,瓣内曲。实椭圆,微扁,子大如黍粒,黑褐色,气味芳辛,用以调味,亦可入药。本产于波斯国,莳萝,盖番语也。广东颇多,江苏人腌物时辄用之,取其香也。

番椒》

1
番椒,俗名辣椒,一年生草,处处种之,高二三尺,叶为卵形,端尖,有长柄,互生。夏月开白花,花梗甚长,实色红而味辣,可供食用。

蜀椒》

1
蜀椒为落叶灌木,一名巴椒,亦名川椒,产于蜀中。干高四五尺,有刺,叶为复叶,光滑而厚。实肉厚皮皱,子光黑,过于花椒,可为香料。

胡椒》

1
胡椒为蔓生灌木,原产南洋各岛及南美等处,故名。长丈馀,叶为心脏形,互生。夏开小白花,成长穗。实圆,生青熟红,乾则皮皱色黑,谓之黑胡椒。除去者黑皮者,曰白胡椒。味辣而香,研粉可食,并入药。

老枪谷》

1
老枪谷为一年生草,园圃栽植之,茎高二三尺,叶椭圆。夏日梢上分枝,出长花轴,红色或白色小花丛集下垂,其穗甚长。实成粒,俭岁,人亦食之,故名。

枲耳》

1
枲耳,一名苍耳,一年生草,野生,叶为卵形,端尖,有缺刻及锯齿,互生。夏日开绿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在花轴之上部,列为小头状花序,雌花隐于囊状总苞之内,总苞满生小刺,钩著人衣。嫩苗及实,遇俭岁,人亦食之。

藜》

1
藜为一年生草,茎高五六尺,叶心色赤,卵形有锯齿,嫩时可食。花小而黄绿。茎老可为杖。古人读书燃藜,以其光最明,可传火彻夜。又名莱,《诗》「北山有莱」,即此。俗称红心灰藋。

薇》

1
薇为一年生草,茎高二三尺,尖端卷曲如旋涡。叶有二种,一为绿色,差类蕨叶;一为褐色,形细长,其上著生多数胞子囊,嫩时可食。

葫芦》

1
葫芦,本作蒲芦,一作胡卢,为一年生蔓草,园圃皆栽之。茎细长,以卷须络于他物,叶圆心脏形,有柔毛。初夏开白花,夕开朝萎。至秋,实熟,如重叠大小二圆球,乾者髹之为玩具。别有一种身长而首尾如一,供蔬食者,亦称葫芦。《本草》谓之壶卢,俗称萹蒲。

蒌蒿》

1
蒌蒿为多年生草,生水边及泽中,茎高四五尺许,叶羽状深裂,似艾而阔,背密生灰白色毛。秋日开花,褐色,为头状花序。嫩茎香脃可啖。《尔雅》「蔏蒌」即此。宋苏轼诗:「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莪蒿》

1
莪蒿,一名萝蒿,亦称䕲蒿,多年生草,生于水田,茎、叶似萋蒿,开黄绿花,为小头状花序,排列如穗.嫩茎可蒸食。

邪蒿》

1
邪蒿,草名,野生,茎高二尺许,叶为复叶,分歧甚多。夏开小白花,为复伞形花序。其根、叶,古以为蔬。

蘩缕》

1
蘩缕为一年或越年生草,山野自生,引蔓于地,茎细长,节间有毛下向,中空,断之,有一缕如丝。作蔬,甘脃。叶为卵形对生,花小而白,五瓣,每瓣三裂甚深。《尔雅》:「蔜,之嫂蘩缕。」即此。

荇菜》

1
荇菜为多年生草,叶似莼,一端有缺刻,大寸馀,面青背紫,平贴水面。夏日开合瓣花,色淡黄,五裂,边缘多毛。茎、叶嫩时可食,故称荇菜,《诗》「参差荇菜」是也。

草石蚕》

1
草石蚕,亦名甘露子,多年生草,茎方,叶稍似心脏形,背有毛密生。夏初,叶腋开淡紫色唇形花。地下茎之尖端色白,形如连珠,略似蚕形,故名。根可煮食,如马铃萝。本我国产,今欧洲盛种之。

地榆》

1
地榆为多年生草,茎高三四尺,数十叶自根丛生,为羽状复叶。秋间起花茎,茎顶开花,色紫或红白,列为穗状花序。其嫩叶可食。

败酱》

1
败酱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茎高三尺许,下部为羽状复叶,上部单叶。秋初开黄色小花,成复伞形花序。乡人常采嫩茎食之,味微苦而有陈酱气,故名,俗亦称苦菜。

仁草》

1
仁草,即菸,即烟草也,所在有之。熊人林《地纬》云:「粤中有仁草,名金丝醺,可辟瘴气。多吸之,能令人醉,亦曰酒烟。」

荡荡青》

1
荡荡青,北方所谓之铁脚草也。采取阴乾,投沸汤中,顷之,茎、叶舒卷如生。

察齐巴克》

1
察齐巴克产新疆,叶似鸡冠,花如辫,倒垂三四尺,色红紫,春种秋开。名为察齐巴克者,以其形似回妇首饰之察齐巴克也。

龙芽草》

1
龙芽草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高二三尺,叶为羽状复叶。夏日出花轴,花黄,五瓣,实多刺。俗称仙鹤草。

羊刺草》

1
羊刺草,茎有刺,味甘美如蜜,准噶尔部多有之。

鹿藿》

1
鹿藿为多年生蔓草,茎、叶皆褐色,叶阔。夏开黄花,为蝶形花冠。结实成小荚,熟则赤黑,子大如花椒,扁圆而黑,可煮食,俗称野绿豆。

胡蔓草》

1
岭南有胡蔓草,叶如麻,花黄而小。一叶入口,百窍溃血,人无复生,凶民将取以毒人,则招摇若喜舞然。或有私怨者茹之,呷水一口,则肠立断。或与人哄,置于食,以毙其亲,诬以人命者有之。制为麻药,置酒中,饮后昏不知人,然醒后不死。

款冬》

1
款冬,一名菟蒵,为多年生草,高二尺馀,叶圆大,基部缺刻甚深,柄长二寸许,花茎别有小叶,长卵形。春初,茎端开黄花,为头状花序。百草中此最先春,虽冰雪之下亦生芽,故有此称。其嫩叶可为蔬。

石防风》

1
石防风,草名,海滨自生,田中亦栽种之。叶为复叶,似芹。夏初开小白花,花序如复伞形。嫩叶可食。

錾菜》

1
錾菜,草名,多生山野阴地,茎方,高一二尺,叶为长卵形,羽状分裂。夏秋间,叶腋簇生唇形花,色白,层叠成穗,形与益母草最肖。其嫩苗亦可食。

山慈姑》

1
山慈姑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高尺许,叶细长如韭,茎自地下茎之中央生出,顶端开一花,色白而略紫。地下茎状如慈姑,可食。

荸荠》

1
荸荠为多年生草,水田栽植之,茎高二三尺,管状,色绿,花穗聚于茎端,颇似笔头。地下之块茎形圆,可供食,苏人谓之地栗,两广人谓之马蹄,古名凫茈,又称乌芋。

百合》

1
百合为多年生草,多栽于园圃中,高二三尺,叶短而阔,似竹叶,互生。夏日开花,色白,无斑点,其红黄色有斑点者,谓之卷丹,俗通谓之百合。其地下之鳞茎,皆可食,惟以白花者为良。
2
嵩山百合之质甚脆,不能隔宿,故不行远,非亲至山中,无缘求得也。

薏苡》

1
薏苡为一年生草,叶狭长,有平行脉,花生于叶腋,实椭圆。其仁白色,可杂米中作粥饭及磨面,并入药。

向日葵》

1
向日葵为一年生草,茎高六七尺,叶作卵形,互生,有锯齿,叶面粗糙。夏秋之交,茎头开一花,为头状花序,大者径七八寸,花瓣鲜黄,其花常向太阳旋转,故名。江、浙各地,多栽种于湿热地方,高可十馀尺,冷处略短。如印度之西北,种者颇多,土人谓其能收低湿处欲发之疫气,令人免疟疾发热之症。其用途有五:一,花可染皂青,子可榨油,其油略与橄榄油同,每地一亩,收子约五十斗,每斗可榨油一升。二,子之仁捣为汁,涂擦肌肤,嫩滑而润。三,西人有以之煮为粥,与孩童食之者。四,亚美利加之土人将其研磨细粉而为馒头。五,叶可饲马牛羊等畜,梗可为薪。浸其灰于水中,涤净渣滓,再将水熬乾,即为上等之鹻,可制作肥皂。

芦》

1
芦为多年生草,生于陂泽,茎高丈许,中空,叶细长而尖,有平行脉。秋开细花,甚繁密,成大圆锥花序。其茎可以制帘葺屋,或用为薪。萌芽可食,略如竹笋,俗称之曰芦笋,可入药。

蒟蒻》

1
蒟蒻,亦名菎蒻,为多年生草,产蜀中,高二尺馀,叶为掌状复叶,花单性,有肉质穗状花序,花苞颇巨。根圆如球,可为食品,然与蒟酱之蒟不同。《文选.蜀都赋》:「蒟蒻茱萸。」注:「蒟,蒟酱也。蒻,草也。」则蒟蒻本为二物。杨慎丹铅总录》谓蒟酱即蒟蒻,误。

益智》

1
益智,草名,产闽、广,叶尖长。春日开花,色似莲。至夏实熟,子如小枣,两端皆尖,可食,或和米作粽。

茈碧花》

1
大理府浪穹县北十五里有茈碧湖,一名宁湖。出罢谷山下,即洱河之源,水如碧玉色。湖有花,名茈碧,如荷花而差小,其色有白者,有澹红而锦缘者。叶似荷钱,长五六丈,昼则上浮水面。见日,花始开,夜即卷曲入水,清香异常。采茎、叶食之,味过于莼。

金盏》

1
金盏,一名杏叶草,叶抱茎生,花开茎顶,黄赤如金,深小如盏。叶似初生之蒿苣,可作葅食。

决明》

1
决明,叶浅绿,花黄,嫩苗与花及角子,皆可瀹茹,或点茶以食之。

人参》

1
人参,多年生草也,叶为尝状复叶,六七月开花,花小色白,八月结子,似天竹子。生于深山草丛中,其根为补益药品,长者八九寸,或三桠五叶,略似人形,尤贵重。初长成,色白;蒸熟,则微红;红而明亮者,老矣。产于奉天、吉林、高丽等处,故医方或曰辽参,或曰吉林参,或曰高丽参。以野生者为贵,故又谓之畴山参。至古方所称人参,则皆今之党参也。旧产于上党郡,即山西长子县地。长子属潞安府,故又称潞党参。人参透明,党参不透明,故又谓人参曰明党。
2
国人皆以人参为滋补之无上上品,然经西医化验,实无滋补之质料。吴汉槎孝廉兆骞初戍宁古塔时,曾以半斤之参煎汁饵之而泻,亦可见其无用也。

珠参》

1
乾隆初,孙端人学使督学滇中,尝以滇产珠参寄赠金赤泉,赤泉作歌以谢之,歌云:「神经五参配五色,上党从来称第一。土精变化夜呼人,形似小儿肥且茁。新罗百济高句丽,五叶三桠无等匹。未闻六诏点苍闲,亦产灵苗吐芬苾。含滋孕液非在根,琐碎枝头缀仙实。花开香散洱海风,子落晴烘缅甸日。匀图脱手颗颗同,大小明珠迸鲛室。定是瑶光堕地生,岂同凡草空蒙密。品尝昔漏神农口,炮制枉炫雷公术。蚕头羊角纷本草,此种不收嗤脱失。使君购得念故人,万里寄将情意溢。开缄错落泻冰盘,珍重胜分金百镒。阿侬善病迩更臞,数粒咀含蠲宿疾。题讨相报付烟邮,紫气回看耀蓬荜。」《礼斗威仪》云:「下有人参,上有紫气。」赤泉,名焜,钱塘人。

沙参》

1
沙参为多年生草,茎高二三尺,叶长卵形,端尖,有锯齿,轮生。秋时,叶腋开小紫花,花冠为钟状,五瓣。根似人参,产南省者根短小,曰南沙参,产北方沙地者根粗大,长尺许,曰北沙参,皆可作药。

紫参》

1
紫参为一年生草,生于阴地,叶形大小不一,有长柄。春暮,根间出花茎,花六瓣,粉红成穗。根有节,色紫黑,地上延长尺馀,曝乾入药。

玄参》

1
玄参为多年生草,野生,茎方,高五六尺,叶长卵形,端尖,有锯齿,对生。夏秋之间,茎端开小唇形花,淡黄绿色,为圆锥花序。根入药。

仙茅》

1
仙茅,草名,原产于西域,梵语为河轮勒陁,茎高四五寸,叶似茅,夏开深黄色小花。根有节,入药为补益之品,亦称婆罗门参。

白茅》

1
白茅为多年生草,高一二尺,苗如针,俗称茅针,叶细长而尖。春日先叶开花,簇生茎顶,有白毛密生,长二寸许,可为引火之火绒。其根味甜,入药。

白蔹》

1
白蔹为多年生蔓草,状如小灌木,叶为掌状复叶,春夏之交,开黄绿色小花,实圆多浆。根皮黑,内白,可入药。

白头翁》

1
白头翁为多年生草,野生,茎高尺许,叶为羽状复叶。花之外面有白毛蔽之,内面紫色。花后,雌蕊尖端有毛下垂,如老人白发,故名。有毒,可入药。

白前》

1
白前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茎高尺馀,叶为倒卵形,端锐尖。夏秋之交,自叶腋抽花茎,花小,色白或淡红。根入药。

白薇》

1
白薇为多年生草,野生,茎高一二尺,叶为椭圆形,背有白毛。夏月开小花,五瓣,深紫,花序为穗状。结荚,长二寸许,可入药。

白鲜》

1
白鲜,草名,一名白羊鲜,野生,茎高二尺许,下部木质,叶为羽状复叶。夏开白花或淡红色花,香气强烈。根与皮皆入药。

白芷》

1
白芷为一年生草,野生,茎高五寸许,叶卵圆,对生,花色白而微黄。根入药,一名白茝。古以其叶为香料。

白芨》

1
白芨为多年生草,多植于园圃,高一二尺,叶长,阔寸许,有平行脉。夏月开花,色红紫或白。根入药,并可为糊。

白附子》

1
白附子,草名,生卑湿之地,茎无旁枝,细叶丛生,开花成穗,根长寸许,与附子相似,故名。入药。

黄茋》

1
黄茋,亦称黄耆,为多年生草,山地自生,茎卧地成蔓状,叶为羽状复叶,有毛。夏日开淡黄花,花冠为蝶形,结荚似赤豆。根肥大,入药。产緜上者良,故亦曰緜茋。

黄连》

1
黄连为多年生草,野生,叶为复叶,微类芹,茎长尺许。早春开小白花,结实,子色黄。根可入药,甚苦。产于四川之雅州者良,故又曰雅连,亦曰川连。一种出波斯国者,根亦入药,谓之胡黄连。

黄芩》

1
黄芩为多年生草,茎高二尺馀,叶为箭镞形,略似柳,无柄。夏日开花成穗,有紫白等色。根长四五寸,色深黄,曝乾入药。其宿根外黄内黑者曰片芩,新根内黄者曰条芩。

黄精》

1
黄精为多年生草,茎高一二尺,叶似百合。夏初叶腋开花,下垂如小伶,色淡绿。花后,结黑实如豆。根为管状,色白而青。根、茎均可入药。

甘草》

1
甘草为多年生草,产川、狭等省,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淡红花,花冠如蝶形,簇聚成穗。其地下茎及根皆入药,亦输出外国。以味甚甜,故名。

甘遂》

1
甘遂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茎高尺许,叶为长椭圆形。春暮开花,褐色。实黏滑,根皮赤。肉白,可入药,有毒。

甘松香》

1
甘松香,草名,产黔、蜀,茎高五六寸,叶细如茅,根密,味甘。其根,曝乾之,可合诸香而烧,且入药。

香薷》

1
香薷,草名,野生,茎方,叶为长卵形,有锯齿。秋开白花,略带红紫色,丛集成穗状,香气强烈。茎、叶入药。

香附子》

1
香附子为多年生草,产田野及海岸砂地,叶细长而硬,如莎,故《本草》合为一种。茎高尺馀,夏开浓褐色花。地下块根有细黑毛,肉白,香附子即其根也,入药。

狗脊》

1
狗脊为多年生草,生于山地,叶丛生,为羽状复叶,质厚,色淡绿,叶面有齿,为无性芽,背生子囊群。地下根茎色黑如狗脊骨,有黄毛如狗形者,俗称金毛狗脊,皆入药。

麦门冬》

1
麦门冬为常绿多年生草,亦作麦虋冬,多产于阴湿处。地下有根如连珠状,叶长二尺许,花长尺许,夏日开稀疏之穗状花,色淡紫,实黑。根可入药。

天门冬》

1
天门冬,一作天虋冬,为多年生蔓草,所在有之。其茎缠络他物,叶作鳞片状,由叶腋生绿色小枝,弯曲如针,俗误为叶。夏开细白花,亦有黄紫者,块根入药。

荆芥》

1
荆芥为一年生草,野生,园圃亦种之。茎柔软,高尺许,叶为箭镞形,淡黄绿色。秋开小唇形花,色绿,为总状花序,略如紫苏,故又名假苏。实中有细子,黄赤色。茎、叶皆入药。

柴胡》

1
柴胡为多年生草,有南北二种。北柴胡茎高二尺许,叶狭长,互生。南柴胡茎高四五尺,叶状如箭镞,无柄,叶脚颇阔,围抱其茎。皆于夏日开小黄花,五瓣。根可作药,而以北柴胡为胜。

大黄》

1
大黄为多年生草,产于西北数省,茎高四五尺,叶大,掌状浅裂,有长柄。夏秋之交,开淡黄色小花,为多数穗状花序。根入药,以四川所产紫地锦文者为最良。其性曳泻峻快,有将军之称,俗称生大黄为生军。每岁输出欧洲各国颇多。
2
汤海秋,名鹏,益阳人,王少鹤、邵位西、梅伯言、魏默深皆与交,曾文正公尤契之。其病卒也,年仅四十有四,文正为文以祭,有曰:「一呷之药,椓我天民。」实言其吞大黄殒命之事也。盖海秋笃信大黄,一日,寓斋小集,座客或言某某以服大黄而歾,海秋则言大黄为生平无疾常服之药,何足致死,并命苍头速购数两至,将面客吞服以实其言。座客争阻之,则已吞六七钱矣。座客又夺之于其手,犹攫得一块入口,且嚼且詈。俄而客散日暮,遂病泻,夜阑竟死。

地黄》

1
地黄为多年生草,随处自生,高六七寸,叶为长椭圆形,互生,花黄白略紫,花冠为唇形,实类小麦。根长三四寸,细如手指,皮赤黄色,曝乾则黑,俗称生地,可作药。蒸熟者,俗称熟地。

地肤》

1
地肤为一年生草,园圃栽植之。茎高三尺许,叶狭细,互生,花小而绿,夏日生于叶腋。嫩苗可作蔬。子甚繁,入药,称地肤子。茎枝老后可为帚。《尔雅》:「葥,王蔧。」即此。

天名精》

1
天名精,野生,叶长椭圆形,有锯齿及密毛,面皱,臭气甚烈。夏秋之间,出茎二尺馀,叶腋开头状花,绿色。根色白,别名杜牛膝,与叶皆入药。

大戟》

1
大戟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茎高三尺馀,叶如箭镞,互生,有细锯齿。夏季开花,小而褐色,雌雄同株,有总苞,四片围绕如萼。根入药,有毒。

夏枯草》

1
夏枯草为多年生草,野生,茎方,高尺馀,叶作长卵形,端尖,茎、叶皆有毛。夏初茎端开唇形花,列为穗状花序,色淡紫或白。茎、叶入药。此草夏至后即枯,故名。

马鞭草》

1
马鞭草为多年生草,原野自生,茎方,高二三尺,叶羽状分裂,对生。夏秋之间,开细紫花,列为穗状花序。茎、叶均入药。

马兜铃》

1
马兜铃为多年生蔓草,山野自生,叶为长心脏形,似薯蓣叶而厚大,端钝。夏日开黄紫花,花冠作管状而不整。根与实均入药。

羊蹄》

1
羊蹄为越年生草,产于湿地,春初丛生大叶,长尺许,形如牛舌,故亦称牛舌菜。春末抽花茎,开淡绿色小花,成丛下垂。结子如荞麦,谓之金荞麦。根长近尺,红黄色。夏至即枯,秋深复生,经冬不死。根擣汁,可治疥癣、肿毒。

鹿蹄草》

1
鹿蹄草为多年生之常绿草,叶椭圆而厚,有长柄,略似鹿蹄。春夏之交,叶丛中抽花茎,上开数花,色白,皆下向。旧以为止血及金疮药。

鹿衔草》

1
鹿衔草,产云南之顺宁,以牝牡二鹿之交也,牡辄惫不能起,牝衔是草以喂之,牡顿起,因以得名。可入药。

鸡血藤》

1
鸡血藤,产云南之顺宁,草质也。剖之,流汁似血,为高血圣药。

威灵仙》

1
威灵仙为多年生草,山地自生,茎高三四尺,叶作阔箭镞形,轮生。夏开合瓣花,紫碧色,为长总状花序。其根每年旁引,一根丛须数百条,乾则深黑,俗称铁脚威灵仙。

萎蕤》

1
萎蕤,亦作葳蕤,一名玉竹,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茎高尺馀,有棱,叶为长卵形,有平行脉。花下部连合作管状,生于叶腋,色白微绿,形细如小铃。根茎多肉,可制淀粉,又可入药,性最难燥。

商陆》

1
商陆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茎高三四尺,叶互生,如卵形而大。夏月开花,小而色白,为穗状花序。实为肉果,赤黑色。嫩叶可食,根可作药,性有毒。

术》

1
术为多年生草,野生,茎高二三尺,叶有毛,对生,花有紫、碧、红数色。根细类指,大者如拳,色微褐,肉白,曝乾,可作药,今通称白术,古方所用即此。有皮苍黑色者,别称苍术。

贝母》

1
贝母为多年生草,茎高尺许,叶狭长,茎顶三叶尤小,末卷曲。三四月开花,花盖六片,淡黄微绿,内面有绿线,并杂紫点甚细。地下茎如小贝群聚,色白,入药。一名蝱,《诗》「言采其蝱」,帕此。《尔雅》作「冏」。

黄蜀葵》

1
黄蜀葵为越年生草,俗名秋葵,茎高三四尺,叶掌状分裂。夏开淡黄花,五瓣,大如金椀,人亦呼之为侧金盏花。瓣之下部色紫,阴乾为末,傅恶创,可浸油涂汤火伤。根肥大,多黏液,且可用为纸之糊料。
2
杨兰坡尝有诗咏蜀葵,诗云:「流莺声送麦风寒,一丈红遮五尺栏。锦色蒲萄向人殢,啼痕杜宇忆归难。持羹真作无家别,弃扇难追有限欢。向日谁怜寸心苦,狂风无奈更衔残。」

龙葵》

1
龙葵为一年生草,高二三尺,叶为卵形,夏日节间抽细茎,开小白花,为伞形花序。花后,结球形之浆果,色黑,大如碗豆,性有毒。茎、叶煎汁,可治顽癣。

五香草》

1
绍兴有异草,名五香,色绿,有清香,叶作四瓣,长寸许,生于郡城府山之阴。端阳始长,故得五香之名。瀹其汁,可避瘟疫。偶觉头晕,饮之,亦立愈。

舌蒌》

1
舌蒌,亦作瓜蒌,蔓生,叶狭长而光滑。实椭圆,大倍于王瓜。其仁及皮为药用,根可制淀粉,曰天花粉。仁绿色多脂,可取油燃火。

三七》

1
三七为多年生草,本名山漆,又名金不换,茎高三尺许,叶为羽状分裂。秋开黄褐色花,成头状花序。根、叶捣汁,敷伤处,可止血,并可消虫螫之肿。

三棱》

1
三棱为多年生草,春时丛生于荒废陂池及湿地,叶似蒲而狭。夏秋抽茎,高四五尺,茎端开花六七枝,雄花在上,雌花在下,皆细碎成穗,黄紫色,结子甚细。其叶、茎、花、实俱有三棱,茎中有白穰,剖之,织物柔韧,如藤。荆襄、江淮、济南、河陕皆有之,生于荆楚者曰荆三棱,可入药。

鸦胆子》

1
鸦胆子,治休息痢,用三十粒去壳取其仁,外包龙眼肉捻丸,每晨米汤送下,一二服或三四服即愈。此药味大苦而寒,力能至大肠曲折之处,搜逐湿热。《本草》不载,见于《幼幼集》,称为至圣丹,即苦参子也,药肆多有之。咸丰时,桐乡名医张云寰常用此药治痢,颇效,此合乎西医用萆麻油治痢之法,取其能洗净肠中秽污积滞,能洗净,则病自去。如用萆麻油,则无毒质,较鸦胆子更佳矣,惟鸦胆子兼治肠风便血。凡热痢色赤久不愈者,亦可治,惟虚寒下痢忌之。

远志》

1
远志为常绿草,陕西之绥德、河南之开封多产之。茎高七八寸,甚细,叶椭圆。夏开蝶形花,色紫,根可入药,有袪痰之效。《尔雅》:「葽绕,棘蒬。」即此。

桔梗》

1
桔梗为多年生草,高尺馀,叶椭圆,有细锯齿。秋初开花,五瓣,颇大,色紫或白。根如牛蒡。茎可入药。

杜衡》

1
杜衡为多年生草,常生山中阴地,叶为心脏形,叶脚凹陷颇深,有长柄。冬月根际开紫花,有管状花被。根茎可入药。

山柰》

1
山柰,亦作三柰,产粤中,叶狭长,叶间出花茎,开淡红花。根供药用。

山姜》

1
山姜为多年生草,茎高尺馀,叶尖长,似蘘荷,稍小,背有软毛。夏日出花茎,长三寸许,花白,带红黄色,为穗状花序。实似豆蔻。根为药用。

姜黄》

1
姜黄为多年生草,野生甚多。叶为长椭圆形,背有软毛。夏初发芽,并抽花茎,高六七寸,有二小叶包之。茎上徧生鳞状苞,每苞开二花,瓣为漏斗形,色黄。根入药,并为黄色染料,用以染纸,遇炭酸钠之硷性物则变红色,故以为试纸。

芎藭》

1
芎藭为越年生草,野生,多产于蜀中,亦称川芎。茎高一二尺,叶似芹,分裂尤细。秋开细白花,五瓣,为复伞形花序,全体芬馥。根可入药。

艾》

1
艾为多年生草,茎白色,高四五尺,叶互生,长卵形,为羽状分裂,背生白毛,甚密。夏秋之交开小花,淡褐色,结实累累。嫩叶可食,乾后揉之,则成艾绒,医者灼以治病,谓之灸,亦用作印泥。

独活》

1
独活为越年生草,产羌中,故又名羌活。茎、叶皆有毛。夏月茎高六七尺,叶为羽状复叶。秋开小花甚多,五瓣淡绿,为复伞形花序。实紫。根入药。

牵牛》

1
牵牛为一年生蔓草,叶有三尖,互生。夏日开花,浅碧略红,花冠作漏斗状。侵晨花开,受日光而萎。实为球形,有蒂裹之。子圆而黑,俗称黑丑,有毒,入药。
2
钱塘包秋吟有《咏牵牛花》诗云:「柔枝袅袅瘦娉婷,靛朵新抽玉露零。点缀最宜先七夕,托根何幸傍双星。绕篱扶竹亭亭立,当户窥人故故青。却爱蔚蓝天色好,数花明处照流萤。」

牛膝》

1
牛膝为多年生草,随处自生,茎高二尺许,叶椭圆而尖。花绿色甚小,为穗状花序。实有小刺,常黏著人衣。其根入药。

牛栏草》

1
牛栏草,产闽中,干细长,夏开鲜红花,数十朵丛生一枝。泉州人以其花期正当竞渡时,故又名为龙船花。叶甚大,谓能治发背,有神效。

菝葜》

1
拔葜为多年生蔓草,山野自生,高二三尺至六七尺,多刺,叶卵形,互生,托叶变形为二卷须,络于他物。初夏开黄绿花,集为伞形。实大如豆,红色,根供药用。

虎掌》

1
虎掌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高二三尺,叶作掌状分裂,叶柄甚长。花类天南星,惟花托之上部伸长,状如长绦。性有毒,其根入药。

虎杖》

1
虎杖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高一二尺至四五尺,叶阔端尖,有淡黑斑,其基部方如刀切。夏日叶腋抽花轴,开淡红色小花,成穗。实三角形。根入药。《尔雅》谓之蒤。

蛇牀》

1
蛇牀为多年生草,湿地甚多,茎初卧地,后昂起,高尺馀,叶作羽状分裂,互生。夏月开小花,色白,五瓣,为复伞形花序,花瓣尖端微曲。子黄褐色如黍米,入药。

蒴藋》

1
蒴藋为多年生草,类接骨木,茎高四五尺,夏开小白花,实如小粒。茎、叶皆可入药。

闾茹》

1
闾茹为一年生草,野生,茎高二三尺,叶为长卵形,茎、叶中皆有白汁,性有毒,春开淡黄色小花。根可入药。

蒺藜》

1
蒺藜为二年生草,生于海滨砂地,茎平卧,叶为偶数羽状复叶。夏日开小花,五瓣,色黄。实大约三分许,有刺。一种白蒺藜,出陕西之沙苑者,荚长寸许,子大如脂麻,谓之沙苑蒺藜。皆可入药。

补骨脂》

1
补骨脂,殆破故纸,高三四尺,叶似胡麻。夏秋之交,开淡紫花。实圆扁,色黑,味少腥而有香气,可入药。

萹蓄》

1
萹蓄为一年生草,多生于道旁,茎高尺许,叶狭长而闲,略似竹叶,故亦称扁竹。夏月叶腋开淡红花,甚细。嫩叶可入药。

萆薢》

1
萆薢为多年生草,茎引蔓上升,叶大,如心脏形,边缘有缺刻,柄长。夏开淡黄色单性花,成穗状。根长而硬,入药。

覆盆子》

1
覆盆子为多年生草,随处自生,长茎卧地,叶为掌状复叶,小叶大而平滑,质硬。春日抽花轴,花五瓣,色白。实为细粒,色紫赤。花托肥大。味甘,人或食之。《尔雅》:「茥,蒛葐。」即此。

益母草》

1
益母草为越年生草,一名茺蔚,野生,叶高四五尺,叶略似艾,三裂或五裂。夏初开淡紫花。产妇服之有益,故名。

豆蔻》

1
豆蔻,有草豆蔻、白豆蔻、肉豆蔻三种。草豆蔻,草本,产于岭南,叶尖长,春日开花成穗。实稍小于龙眼,端锐,皮光滑,仁辛香气和。又有皮黄薄而棱峭,或黑厚而棱密者,别称草果。白豆蔻,形如芭蕉,叶光滑,冬夏不凋。实浅黄色而圆大,壳白而厚,仁如缩砂仁,皆入药。肉豆蔻,木本,产于新嘉坡、苏门答腊等处,近岁盛有输入。叶为长椭圆形,夏开单性白花。实为肉果,内有红色假种,皮甚坚,其仁香气强烈,亦入药,并作香料。草豆蔻花成穗时,嫩叶卷之而生,初如芙蓉,穗头深红色,叶渐展,花渐出,而色微淡,亦有黄、白色者。

山豆根》

1
山豆根为常绿草,状如灌木,茎柔弱,高一二尺,叶为复叶,每枝小叶凡三。夏开白色蝶形花,成总状花序。实紫黑,根供药用,为解毒剂。又一种,叶光润如木犀,狭长而柔轫。

葛》

1
葛为多年生草,茎细长,蔓生,叶为复叶,阔大。秋日开花,紫赤色,花冠蝶形。结实成荚,根外紫内白,入药。捣碎取汁,制成白粉,谓之葛粉,为小粉中最佳之品。

车前》

1
车前为多年生草,产于北数省及东三省,叶自地下茎丛生,成卵形而阔,常有五肋,柄甚长。夏日叶丛中央出花茎,开淡紫色细花,花序为穗状。实紫色,子入药。一名芣苢。陆玑《诗》疏:「车前一名当道,喜在牛迹中生,故名车前当道也。」

石斛》

1
石斛为多年生草,产于山中岩石或古树,茎高五六寸,有节,稍类木贼而中实,每节生叶一片,叶狭而厚,有平行脉。夏月开花,色淡红或白。拔其根,以砂石栽之,或盛以篮,挂屋下,数浇以水,经年不死。茎可入药。旧称蜀产者为胜,亦称金钗石斛,以其状如金钗股也。

木斛》

1
木斛,茎松软,色深黄有光泽,亦称金石斛。

乌蔹莓》

1
乌蔹莓为多年生蔓草,茎有卷须,缠于他物,叶为掌状复叶,分歧为五小叶。夏季开小花,黄色,四瓣,列为聚伞花序。根茎可入药。《尔雅》:「拔,茏葛。」即此。

紫苏》

1
紫苏为一年生草,园圃栽植之,茎方,高二尺馀,叶卵形端尖,有锯齿,对生,背红紫色。夏日出长花茎,开小唇形花,色白或淡红,为总状花序。实如芥子。茎、叶、实皆为药品。

紫菀》

1
紫菀为多年生草,高六七尺,叶长椭圆形,有锯齿,叶面粗糙。秋日开花,为头状花序,周围为舌状花冠,淡紫色,中部管状花冠,黄色。根紫而柔软,以为药用。其白者名女菀。

漏卢》

1
漏卢为年生草,以出山东旧单州者为良。茎似蓟无刺,叶厚,大者长尺馀,背白色。夏秋之交,叶间出花茎,开蓝紫色小花,攒簇成球。根可入药。

细辛》

1
细辛为多年生草,所在有之,叶阔而尖,甚狭,有长叶柄,直生于根茎,花三瓣,色紫黑。根入药。

茵蔯》

1
茵陈,亦作茵蔯,蒿之一种,为多年生草,产于河边砂地,叶似胡萝卜,有白毛密生,枝梢之叶,细裂如丝。春日抽茎二尺许,开小头状花,绿色,排列如穗。茎、叶可入药。以其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亦名因陈。

茜》

1
茜,亦作蒨,蔓生,茎方,中空,叶长卵形,叶柄与蔓皆有刺。夏月开小白花,实黑色。根赭黄,可染绛,并供药用。

续断》

1
续断野生,茎高三四尺,中空有棱,叶羽状深裂,如蓟,春夏之交开紫色花。根入药。

野芝麻》

1
野芝麻为多年生草,野生,茎方,高尺馀,叶为卵形端尖,深齿细纹,略似麻叶。春日叶腋开花,为唇形,花冠白质紫晕。茎叶味淡微辛,作芝麻气,故有此称。古谓之续断。入药。

莨菪》

1
莨菪为多年生草,一名天仙子,有毒。早春抽茎色紫黑,长则茎、叶变为淡绿。叶长椭圆形,端尖,互生。夏初,叶腋开钟状花,黄褐色微紫,为合瓣花冠。此草可制定痉定痛之药。

牡蒿》

1
牡蒿为多年生草,野生,高二三尺,叶本狭末广,形如尖劈,上部有缺刻,互生。秋开小花成穗,淡褐色,似艾而小。《尔雅》:「蔚,牡菣。」即此。梗、叶入药。

葶苈》

1
葶苈为二年生草,原野自生,高七八寸,茎、叶皆有细毛,叶长卵形,无柄,互生。春日开花,微黄,结角,子扁小如黍粒,熟则裂开,供药用,有甜苦二种。《尔雅》谓之蕇。

泽漆》

1
泽漆为一年生草,生于道旁,茎高七八寸,叶为倒卵形。春暮,茎顶生五叶,分五枝,开淡褐色小花,有毒。茎、叶均入药。

泽泻》

1
泽泻为多年生草,俗称野慈姑,叶似慈姑而小。初夏茎端结蕊,淡碧色,形似如意。此时苗嫩可食,闽人谓为如意菜。花白色。地下球茎可供药用。

泽兰》

1
泽兰为多年生草,产于湿地,每茎一叶,箭镞形,基脚抱茎。夏日叶间抽花茎,茎端各著一花,红紫色,可入药。

零陵香》

1
零陵香亦称蕙草,俗名佩兰,为多年生草,南方各省多种之。茎方,叶椭圆,端尖,对生。秋初开红花,香气如蘼芜,结黑实。古言佩此可已疫疠。一名薰草。以产于湖南之零陵县者为最著。可入药。

藿香》

1
藿香,野生,庭院亦种之。茎方,有节,中空,叶为卵形,端尖,有缺刻,自茎端至下部,对生甚密。夏秋之间开花,花冠为唇形。茎、叶之香颇烈,可入药。

赤箭》

1
赤箭,初生时一茎直上,高三四尺,状如箭簳,色青赤,叶尖小。初夏开淡紫花,成穗,实大如豆。根曝乾,可入药,谓之天麻。

曼陀罗》

1
曼陀罗为一年生草,茎直上,高四五尺,叶作卵形,常有缺刻。夏日开大紫花,有漏斗形之合瓣花冠,边缘五裂。实为裂果,面生多刺,性有毒。以其叶杂烟草中同吸,止咳嗽,过量则致死。

蓬莪蒁》

1
蓬莪蒁,野生,茎高二三尺,叶长,色绿,微灰白,夏初开黄花。根如姜,下有圆形物联缀,如鸡卵,曝乾,可供药用。

鸢尾》

1
鸢尾为多年生草,庭园多植之,高一二尺,叶状如剑,各有鞘包之,花轴生于叶间。初夏开花颇大,淡紫绿色,花被六片,密生紫色小点,外层三片较大,其一突起如鸡冠。根、茎入药,即射干也。

菖蒲》

1
菖蒲为多年生草,生于水边,叶有平行脉,花小,色淡黄,为肉穗花序。有大小二种。大者长三四尺,气味香烈,叶上有脊如剑状,俗于端午日翦其叶作剑以悬于门。《本草》谓之白菖,亦曰泥菖蒲。小者高尺馀,叶纤细,无中肋,曰细叶菖蒲,亦曰石菖蒲,以瓦盆栽之,置案头以供玩赏。最纤细者,叶长仅三四寸。根可入药,一寸九节者良。
2
菖蒲多寿,信然。淮南安丰场市北有古庙,名北极殿,地清旷,有牡丹、芍药数十本。庙仅一僧。有周翁者,年八十馀,习静于此,暇以花草自娱。某曾见其窗外陈有石菖蒲三十馀盆,细密可爱,盆尤精致,非康熙即乾隆时制也。偶问之,知皆数百年物,殆菖蒲与盆并久,非故以古瓷植菖蒲也。本为周之世传,特移置庙中耳。周并为详言植菖蒲法,得水则肥,得土则瘦,固矣。然每年四月以竹翦翦一次,再茁,则叶愈细,历数百年而细仅逾发矣。后已久不复翦,是根叶均成古物。草类得此,可谓寿矣。后周翁死,僧为珍护之。光绪壬辰冬,忽大寒,江且结冰,良为数百年所稀有,安丰一隅,人家所莳花木,冻毙者十居八九,此二十馀盆之菖蒲,亦随浩劫以去矣。

水仙》

1
水仙为多年生草,高尺许,叶细长,有并行脉,丛生。花茎生于茎丛之间,花为伞形,色白,别有黄色杯状之副冠。地下茎为块状,有毒,然可治痈肿。
2
仁和金振之鹾尹翀尝赋水仙花诗云:「春雪压檐水生骨,东园桃李花未发。水仙有意陵莫寒,素影朦胧漾残月。我因花事增叹嗟,烟浪微茫梦飞越。金支翠旗光有无,贝阙珠宫影明灭。冰夷击鼓急响停,湘妃奏曲繁声歇。彼姝者子六铢衣,微步生尘见罗袜。花魂咫尺洵有灵,一点冰心慰寥阔。忆昔嘉种罗华堂,分笺共逞生花笔。名并三闾六瓣奇,哲兄得句真清绝。「名与三闾并,香推六瓣奇」,振之之兄咏水仙句。同君解佩返瑶京,石上菖蒲空九节。欲吟楚些歌《大招》,新诗谁补湘累缺。振之之兄讨曾言及此,故云。杜蘅芳芷眼迷离,物是人非那忍说。仙浆未饮热中肠,聊取寒泉荐清洁。梅兄矾弟倘相携,应到蓬莱水云窟。」振之,乾隆时人。
3
沈玉遮有《咏水仙花》诗,诗云:「纸窗耿虚影,媚此小雪天。明明冷飞白,扑蔌上琴弦。何时降北渚,犹带萧湘烟。伶俜独幽绝,小筑含春妍。艺以琐碎石,浴以清泠泉。衬以石子瘦,佐以铜盆圆。伴我梅花帐,茶梦寒可怜。珊珊恍见之,翩若淩波然。解佩无默语,欲往愁刺船。起视冰壶晓,水月生便娟。」玉遮,名维树,嘉庆朝之海宁人。

薄荷》

1
薄荷为多年生草,湿地自生,高二尺许,叶为卵形,端尖,有锯齿。秋月开淡紫花,花冠作唇形,丛生于叶腋。茎、叶有特别香气,入药,可制薄荷油、薄荷脑。

水苏》

1
水苏为山野自生之草,高二三尺,茎方,叶形如箭镞,面皱,茎、叶皆密生粗毛。夏月茎端开唇形花,色淡红微紫,气甚辛烈,有毒,可作药,亦称龙脑薄荷。

半夏》

1
半夏为多年生草,平野自生,高七八寸,叶为复叶,以三小叶合成,叶柄生肉芽。花单性,为肉穗花序,雌花在下,雄花在上,花序以大苞包之,花轴之上部伸长如线,突出苞外。地下之块茎皮黄肉白,可入药。

倒根草》

1
倒根草,花如红蓼,丛生,不蔓不枝,而根独倒长,专治痢疾,长白山产之。

小人草》

1
小人草,产于蒙古察哈尔之锡蜡哈达,能作花,一茎四朵,白瓣红蕊,子微香,根臭,蒙人呼为那何,能疗疮。

土茯苓》

1
有蔓草之根,皮如茯苓,内赤味涩者,谓之土茯苓。

罂粟》

1
罂粟为越年生草,叶为长椭圆形,有锯齿,平滑无叶柄。花大而美艳,色红紫,雌蕊状如瓶。实为乾果,状亦如瓶,可榨油,入药用,并作油画。嫩叶可作蔬。实未熟时,中有浆,为制鸦片之原料,自禁烟之令下,即禁种之,谓之曰烟苗。
2
道光甲午广东乡试第三场之策题,第四问民食一道,中一条云:「沃土之地,往往植烟草以为利息,甚至取其种之大害于人者而广播之,民不知其敝精力,耗财用,大半溺于所嗜,视其为用与菽粟等,而且胜之,将何以严其禁而革其俗?」此盖言内地自种之罂粟花也。

蒙藏紫稍花》

1
蒙古、西藏有一种紫稍花,土人呼为锁阳,其形状性质,略如肉苁蓉,接近妇女,则开花高大,作雨伞状。

番红花》

1
番红花为多年生草,高四五寸,地下有球茎,叶细长丛生,有并行脉,初冬开淡紫花,花盖六片,甚香。采花柱曝乾,香尤烈,制丁几之类,用以著色,亦为健胃、通经之药。

草棉》

1
棉,古谓之吉贝,本产于印度,唐时其种始传入中国。茎高二三尺,叶掌状分裂,花五瓣,色黄。结实如桃,熟则绽裂而棉出,弹之则为絮,纺之则为纱,织之则成布。子可榨油,亦称草棉。
2
浙中产棉之区至广,然所产者纤维极短,不能供织细纱之用。老农墨守旧法,栽植不甚合宜,每亩产量不能充分,或减十分之四五,或减十分之六七。棉种以美棉为上,印度次之,江苏之通州又次之。试就通州青杆鸡脚棉一种,与浙之馀姚棉比较,通棉子小而坚,子棉百斤,平均得花衣四十二三斤,姚棉则百斤仅得三十五六斤,相差约百分之六也。
3
南汇以产棉称,倘遇丰收,比稻尤胜。王子勖学博有《采棉花竹枝词》云:「生平不识绮罗新,青布兜头最率真。却喜今年棉事好,好箕半吐白如银。野岸扶娇弱不禁,衣单拂拂晚风侵。朦胧失却银环子,一路仍教小妹寻。儿女喁喁笑语声,芦帘晒后拣偏精。黄花虽是多僵核,留取明朝好换饧。经年手口拮据交,相庆秋成酒酌匏。贩客未来频检点,嘱郎早去购蒲包。」

红花》

1
红花为越年生草,园浦栽植之,茎高四五尺,叶状如箭镞,边有锯齿。夏日开花,红黄色,花冠为管状,列为头状花序,其花以制胭脂及红色颜料,亦名红蓝花。

鼠尾草》

1
鼠尾草为多年生草,《尔雅》谓之葝,高二三尺,茎方,叶为掌状复叶,对生,花淡紫色,成唇形,花序为总状。旧说,花及茎、叶俱可染皂。

薯莨》

1
薯莨,蔓草也,产闽、广诸山,叶尖长,节节有小刺。根圆如芋,大小不一,有须丛生,皮紫黑色,肉红黄色,煮汁以染纱绢之属,为暑月之衣,谓之薯莨绸,亦曰拷绸。粤人并以之染罛罾,因其使苎麻爽劲而利水,又耐咸潮,不易腐也。

蓝》

1
蓝为一年生草,叶如蓼,故亦名蓼蓝。茎高二尺馀,秋冬之交抽长梗,开小红花成穗。其叶可制染料,即靛青也。
2
靛青向推佛山、澳门,次为乐平及潮阳之水靛,再次为富阳山靛,黄渡水靛。后以德之靛油运华,以上产地均改种杂粮、蔬菜矣。

山蓝》

1
山蓝为常绿多年生草,自生于阴地,茎高一二尺,叶椭圆形,有长柄。初夏开花,成穗状,色黄绿,雌雄异株。取茎、叶绞汁,可为染料,惟蓝质颇少,不能成靛。

菘蓝》

1
菘蓝为二年生草,随处有之,高二三尺,下部之叶状如倒卵,有叶柄,上部之叶如箭镞,无柄。夏月开花,四瓣色黄,列为总状花序。实扁平。茎、叶可制蓝,为染料。

大麻》

1
大麻,俗称火麻,为一年生草,植于园圃,茎高七八尺,叶作掌状深裂。其花雌雄异株,收获及功用各异。雄曰枲,亦曰牡麻。雌曰苴麻,亦曰子麻。夏至前后开花,雄花色淡绿,多花粉,雌花色绿,甚小。牡麻于花落后,即拔而沤取其皮,纤维柔轫,可织夏布,俗称水麻。苴麻至秋及刈,亦可织麻布,惟粗硬不洁白,丧服用之,俗称秋麻。其实谓之蕡,古以供笾豆之实。子可食,古为九谷之一,《礼》「食麻与犬」是也。

白麻》

1
白麻为一年生草,一名苘麻,田圃栽植之,茎高四五尺,叶阔,端锐尖。夏开小黄花。实熟,则乾燥而裂。子扁黑,入药。其茎轻松洁白,北人取其皮作绳,亦织为布,惟质不坚。

苎麻》

1
苎麻为多年生草,简称麻,欧西人谓之支那草,为吾国特产。茎高三四尺,叶卵形而尖,边有锯齿,背生白毛,花单性,淡黄绿色。其皮之纤维,坚轫柔滑,夏秋剥取之,沤浸水中,俟绿质腐脱,劈之成丝,制线及布,各省多有之,产于江西者最著名。根可入药。

荨麻》

1
荨麻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高三尺许,叶卵形而尖,锯齿甚粗,柄长,花小而单性,色白。茎、叶皆有刺,触人觉痛。皮之纤维可制线,古称之燅草。

蓖麻》

1
蓖麻为一年生草,所在有之,茎高六七尺,中空如竹,叶甚大,掌状深裂,有长柄。秋开单性花,为圆锥花序,雌花在上,色淡红,雄花在下,色淡黄。实熟则裂开,子有黑斑,可以榨油,谓之蓖麻油,颇厚,为轻泻药,又可制印泥。

菅》

1
菅为多年生草,一名菅茅,叶细长而尖,有平行脉,如白茅,秋开青白花,壳有长芒。实尖而黑,长分许,常黏人衣。根短硬如细竹,可为刷帚。

蒯》

1
蒯,菅类,茎高四尺许,丛生,叶长尺馀,有平行脉。秋日开小花,茶褐色。多生水边,其茎可编织。

灯心草》

1
灯心草,一名蔺,为多年生草,植于水田,茎圆而细长,高三四尺,色绿。夏日,茎之上部开黄褐色细花,茎中有白瓤,可为灯心,茎可织席及蓑衣,俗称灯草。

龙须》

1
龙须为多年生草,一名石龙刍,植于水田,茎细长而圆,高二三尺,下部有小叶如鳞片。夏日开小花,色绿,稍硬。茎绝似灯心草,而稍短细,无白瓤,用以织席,俗称龙须席。

莞》

1
莞为多年生草,植于水田,又名水葱,茎高五六尺,纤细而圆,上部小叶如鳞片。夏开黄绿色小花,花序为小穗状,集生茎端。其茎可织席。

茳芏》

1
茳芏为多年生草,植于水田,春发茎、叶,茎高四五尺,三棱形,为织席之原料。夏秋之间,茎端开小花,绿褐色。
2
富川产席,可随手握叠,草之细软而坚韧者,即茳芏也。土人又以之作为牙签、眼镜诸袋,皆工致无比。

薹》

1
薹为多年生草,植于水田,茎高三四尺,叶狭长,至三尺许。夏日开单性花,雌雄皆为穗状花序。秋月刈叶,乾之以制笠。《诗》作台,「台笠缁撮」是也。

莎》

1
莎为一年生草,产道旁及园圃中,甚多,茎三角形,高尺许,叶细长而硬,多由根出。夏日茎顶别生三叶,开黄褐色小花,成穗。叶可为笠及蓑衣。旧称其根即香附子,今博物学家析为二种。

芒》

1
芒为多年生草,《尔雅》谓之莣,又曰杜荣,野生,高五六尺,叶细长而尖,有平行脉,质坚,伤人如锋刃。秋时开花,有红白二种。其箨可为草履等物。

护腊草》

1
护腊,草履也,絮毛子草,细软而暖,可御寒,三棱,微有刺,生淀子中。拔时,颇触手,以木椎数十下,则软于棉。一名乌拉草。土人云:「辽东三件宝,貂鼠、人参、护腊草。」

萝摩》

1
萝摩,一名芄兰,为多年生蔓草,野生,茎缠络于他物,叶为长心脏形,端尖,叶柄甚长,对生。夏日叶腋抽花轴,开小白花,瓣之内面淡紫色,有白毛。实长二三寸,子附长毛,如白绒,可代棉作褥,俗呼为婆婆针线包。茎可束物。

白苏》

1
白苏茎叶皆淡青,而花白,别名荏,专用为香料。子榨油以涂纸伞、雨衣,谓之荏油。

克颇斯》

1
克颇斯,草实如茧,中有丝,如细纑,回人取以织为布。

马蔺》

1
马蔺,植于庭除,高二三尺,叶如线而捩。夏间抽茎,花冠裂开,作线状,色淡紫。其根可制刷。亦名蠡实。

荔》

1
荔,草名,似蒲而小,根可作刷。

荓》

1
荓,丛生,叶圆而小,茎紫赤色,疏直瘦劲,以之为帚,极耐久。

菩提子》

1
菩提子,一名川谷,为一年生草,所在有之。春生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花作穗。夏秋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俗用为念佛之数珠,故名菩提子。木本者别为一种,我国惟天台山有之,谓之天台菩提。

紫茉莉》

1
紫茉莉为多年生草,蔓衍易生,茎高二尺许,叶卵形,端尖,对生,叶柄甚长。花状如漏斗,蓓蕾略似茉莉,有红紫白黄等色,颇美艳,晚开午收,俗名夜繁花。实圆皮皱,中有白粉,可为化妆品。

伏牛花》

1
伏牛花为常绿草,状如小灌木,高者二尺许,分枝甚多,叶小,叶间多刺,夏初开小白花。实圆小,熟则色红,至翌年结实时始落。人多以之为藩篱。

蓍》

1
蓍,高二三尺,叶细长分裂,花白或淡红,略似菊花,茎多者一株五十馀。古取其茎以为占筮之用,今儿童辄取之以为鬬草之戏,呼曰官私草。私音同蓍。

芸香》

1
芸香为多年生草,茎高一二尺,而其下部则成木质,故古称芸草,亦曰芸香树,实一物也。叶为羽状复叶,夏开黄绿色花,花、叶香气皆强烈,可闻数十步,自夏至秋不歇。置叶于书间、席下,辟蠹、蚤。以其树皮或树脂杂诸香焚之,可薰衣袪湿。

蟋蟀草》

1
蟋蟀草为一年生草,园圃自生,甚叶略似狗尾草,惟穗分为数枝。鬬蟋蟀者,常取此草之茎分裂作丝状,近其大顋诱之,故名。

兰》

1
兰为常绿多年生草,俗称草兰,多生浙东,故又名瓯兰。叶细长而尖,长尺许,有平行脉,由根丛生。春日开花,淡黄绿色,瓣上有细紫点。无紫点者,谓之素心兰。皆一茎一花,幽香清远。种类甚多。

建兰》

1
建兰至秋始开,一茎十数花,素瓣卷舒,清芬徐引。以产于福建,故名建兰。或以其叶背有剑脊,又名剑兰。以叶短者佳。

七出兰》

1
何春巢寓如皋,所居静者轩秋兰盛开,中有七出者,绘图徵诗。施慕白咏之云:「天与芳心似有私,宛如六一好丰姿。香分楚泽初纫后,花放银河朝渡时。写韵应须推柳永,截诗谁复抗陈思。七弦为谱《猗兰操》,说与灵均恐未知。」

朱兰》

1
朱兰,色黄,多者十一萼,花头倒向一隅,干、叶长而瘦。

雪兰》

1
兰花有一种色微绿若带白者,谓之雪兰,不可多得。

董小宛蓄兰》

1
董小宛常蓄春兰九节及建兰,自春徂秋,皆有三湘七泽之韵,沐浴其手,尤增芳香。尝以碧笺手录《艺兰十二月歌》,黏之壁。某岁,以小宛病,枯萎过半。

漳兰一萼十瓣》

1
宛平查莲坡所居天津水西庄之澹宜书屋,杂莳漳兰,有一萼而十瓣者,莲坡大喜,惊为创见,乃招同人赋诗以张之。吴东壁云:「重楼交结同心佩,一箭连抽十相花。」汪西颢云:「膏缀重台情暗结,香萦拥背画难成。」赵谷林云:「幽处探香怜二妙,秋来纫佩字双成。」

松顶生兰》

1
汤西侍郎右曾尝于湖南永州之奇兰铺,见古松数万株,是宋刺史柳开所植,亘数百里。有兰寄生于松之杈桠间,可径丈,葳蕤四垂。时方作花,香闻远近。

一线红丫兰》

1
秀水朱文盎,名昆田,《咏并蒂兰》诗有云:「丹灶红休怜一线,珠江碧漫诧双丫。」盖闽之灶山,产一线红,有花,对节;粤之丫兰,一茎有两花,皆贵种也。灶山兰有十五萼,色碧玉,花枝开,体肤松美,兰中之魁品也。

树兰》

1
海宁锺署香茂才继芸有《咏树兰》诗云:「讲堂有花树,数见名不知。香色如幽兰,形亦酷肖之。丛生缀木末,秀茁侪琼枝。吾舅雅好古,自注:谓笠湖舅氏。瓣香南丰师。检书惑始解,因各歌以诗。称名纵区别,臭味无差池。况邻善人室,岂数无根芝。俗呼净瓶花,媕陋未可嗤。虽然仅皮相,意足深长思。言苟非同心,守口良亦宜。」

章子辛嗜兰成癖》

1
钱塘章子辛司马廷彦嗜兰成癖,司训姚江时,与其邑之衿士按谱辨种,评花选蕊,晚春早夏,瓷盆檀几,罗列斋室,岁有雅会。咸丰庚辛间,粤寇起,航海避兵,犹携兰入北,中遭海盗,尽丧资。改官粤东,缘事罢职,遂又走奉天,疾殁旅次,可谓秋风激烈,败乃丛兰矣。

杭州粲花室之兰》

1
光绪时,杭州有粲花室主人邵芝岩者,嗜兰,室中、庭中,列盆盎百馀,多异种,素心、连理,遂为常品。然其所得,皆在西湖诸山中,非闽产也。

兰花会》

1
上海康脑脱路有徐园,某岁开兰花会。园有堂,额曰印鸿,后有庭,庭之北又有屋三楹,自堂而至于斯,咸罗列名兰,幽香扑鼻,沁人肺腑。花之式不同,花之位置高下亦不等,有瓣似荷花者,有长而尖者,有素心者,有白色镶边者,有心中如人面口目俱备者,有叶作蝴蝶式者,皆一茎一花,惟一茎并蒂二花者为特色。
2
浙之瓯兰,有曰报春先者,叶细而长,四时常青。秋发蕊,冬末春初而花。有紫茎、玉茎、青茎之别,一茎一花。其紫花黄心、白花紫心者,酷似建兰,而香尤盛,盆种之,清芬可至一月而不萎。又有蕙兰,亦名九节兰,叶似瓯兰而长,一茎有八九花,形似瓯兰而瘦,其香亦不若焉,花时在瓯兰之后。总之,兰之名称繁多,或以地名,或以人名,或以形色名,每于五六月放花。一茎九花者,香馥异常,叶似瓯兰,而阔大劲直。
3
其紫花者:一,金棱边,花丰腴而娇媚,每干十二萼,色同吴兰,叶自尖上生一黄线,直下如金丝。二,陈梦良,每干十二萼,花头极大,为紫花之冠。三,吴兰,深紫色,有多至十五萼者,叶亦高劲,若善养者,则歧生可有二十萼。四,潘花,十五萼,紫色而整,疏密得宜,叶差小而花中近心处,色如吴兰。五,何兰,十四萼,紫色中红,花头不甚绿。六、仙霞花,以产自仙霞岭,故名。七,大张青,茎青花大。八,赵师傅,十五萼,初萌甚红,大放似晚霞。九,蒲统领,花之中品也。十,都梁,紫茎绿花。
4
其白花者:一,济老,一干十二萼,姿致不凡,叶似大施而更高。二,碧玉干,花色白,微黄,有十五萼,合并干而生,叶细而肥厚,花为深绿。三,惠知客,十五萼,花英淡紫,尾凝黄,叶虽绿茂而柔弱。四,马大同,色碧,有十二萼,花头微狭,间有向上者,中多红晕而叶高耸,故又名五晕绿。五,绿衣郎,又名宝山,色如碧玉,十五萼,每生并蒂,花干亦碧而瘦薄。六,鱼鱿,十二萼,花片澄澈,宛如鱼鱿,深沉似水,无影可指。七,玉整,花叶修长而瘦,色甚莹白,白花之最能生者也。八,名弟,花仅有五六萼,叶最柔软,如新叶茁出,则旧叶随枯。九,大施,花叶如剑而最长。十,四季兰,叶长劲苍翠,干青微紫,花白质紫纹,自夏至秋,相继而发,冬亦有之,惟不若夏之盛耳。

翠蟾蕙》

1
兰之一茎数花者,为蕙,俗名蕙兰,亦春开。苏州木渎镇周氏塔影轩蓺之,多佳种,择尤佳者各十六品,命工缋其状,缮成巨袠,题其端曰「香国同心」,遍徵题咏。中有翠蟾一种,为宜兴周止菴之女弟子月仪所植,严铁桥有诗咏之云:「名花端合依名士,天遣周郎对翠蟾。觅句灯前成一笑,月仪风貌在吴缣。」

衡山有野兰》

1
衡山山峡中遍地皆野兰,叶不及福建所产,花绿色,如碧玉,而香远过之。

风兰》

1
风兰,寄生于深山树干上,叶似兰而短,有厚剑脊,夏开小白花,有一二瓣曲而下垂,微香,无土亦可生。

草本之白兰花》

1
滇中有一种白兰,花色如粉,叶似春兰,亦春开,香甚微。
2
光绪朝,有自海舶输入之白兰花,与此大异,沿其名耳,木本也,香甚烈,花如萼而不放,上海最多。

报岁兰》

1
报岁兰为兰之异种,叶阔而厚,花如蕙,色深紫,亦谓之墨兰。其开常在腊月,故名报岁兰,闽、粤多有之。

书带草》

1
书带草为常绿多年生草,叶如韭,长尺馀,柔软丛生,鲜翠可爱,中央生短花茎,开淡紫色总状小花,实圆而碧。植之庭砌,蓬蓬四垂,堪供清玩。旧时出山东淄川县郑康成读书处,故名康成书带草。

规矩草》

1
热河土肥草长,高不见人,然俱离披蒙密可憎,独行宫所生,修仅数寸,一望如翠罽平铺,略无半茎参差错出者,可异也。俗呼规矩草。成书《避暑山庄纪事》诗有「望见仙园规矩草,始知雨露胜人间」句,指此也。或疑即书带草。

铁扫帚》

1
铁扫帚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茎高二三尺,叶羽状复生,形似倒卵而狭小。夏月开小花,形如蝴蝶,色白而有紫纹。一本凡生二三十茎,劲挺可为帚,故名。《尔雅》:「荓,马帚。」即此。

虎耳草》

1
虎耳草为常绿多年生草,产于湿地,高五六寸,叶圆,有刚毛,背赤,匐枝为丝状,卧地延长,随处生苗。夏日抽茎开花,色白,五瓣,三小二大。

蜘蛛抱蛋》

1
蜘蛛抱蛋为常绿多年生草,江西建昌、赣州二府产生甚多,叶根自生,长二尺馀,形椭圆,两端皆尖,有平行脉,粗纹韧质,叶柄甚长,花深紫,生于茎顶。根、茎青黑如卵,周围密须稠结,以其形如蜘蛛抱蛋,故名。

蝴蝶花》

1
蝴蝶花为常绿多年生草,自生于阴地,茎高二尺许,叶为剑状,叶脉平行,似鸢尾而狭薄。春日开花,花轴分枝,花被色白而有紫晕,中心色黄,颇美丽,有锯齿如毛,俗称紫蝴蝶。

蝶花》

1
长白山之沙门产蝶花,深碧色,其形如蝶。

紫花地丁》

1
紫花地丁为多年生草,所在有之,高三四寸,叶长椭圆形,有长柄,丛生。春初,叶丛出花茎,每茎开一花,五瓣,色紫,其瓣大小不等,中一瓣有长距。

紫堇》

1
紫堇为多年生草,生于阴湿地,茎高二尺许,叶羽状分裂,略似水芹。春暮开总状花,色红紫。

毛莨》

1
毛莨为多年生草,生于低湿之地,茎、叶皆有细毛,茎高二三尺,叶为单叶,掌状分裂。春暮开花,色黄,五瓣,甚光艳。实为多数小乾果。有毒植物也。

地锦》

1
地锦为多年生蔓草,田野阶砌间皆有之,叶为掌状分裂,经霜则成红色。春夏之交,开淡黄花,甚细。结实成球,色黑,味辛。又一种大戟科植物,茎有白汁,叶小而对生,花小,黄褐色,生于叶腋,亦名地锦。

铺地锦》

1
临桂况夔笙太守周颐官内阁中书时,一日,宴集宣武门外半截胡同江苏会馆,院落修广,见徧地纤草如罽,名铺地锦。时届暮春,著花五色,每色又分浓澹数种,或一花具二色三色,或并二色三色为一色,如茶绿、雪湖之类,殆不下数十色,风偃瀫纹,蹙绣弥望。

蛇苺》

1
蛇苺为多年生草,田野自生,茎卧地,叶以三小叶合成,互生,有长叶柄。夏初每叶腋间各生一花,色黄,五瓣。实细,色鲜红。花托肥大,状略似覆盆。有毒。

牻牛儿苗》

1
牻牛儿苗为多年生草,原野自生,山西园圃中尤多。茎细长卧地,叶掌状分裂,柄甚长。夏日开花,五瓣,色白或红紫,略似梅花。花后,结长蒴如鸟喙,熟则五裂。

聚藻》

1
聚藻为多年生草,一名水蕴,沉生水中,叶轮生,分裂如丝,裂片细长而尖。夏日开小花,色淡红。金鱼好产卵于此藻,故蓄养金鱼之器中多置之。

紫萼》

1
紫萼为多年生草,野生,高二尺许,叶卵形而大,叶柄甚长,自地下茎丛生。夏月开花,花被六裂,色紫。亦有白花者,谓之白萼花。

蘼芜》

1
蘼芜为多年生草,野生,茎高尺许,叶为羽状复叶。夏月开小花,五瓣,色白,为复伞形花序,有清香。

费菜》

1
费菜为多年生草,山地自生,庭院亦栽植之。茎高尺许,叶为倒卵形,略似匙,有锯齿,厚而微黄。夏日开黄色小花,列为伞形花序。

珍珠菜》

1
珍珠菜为多年生草,产于水边湿地,高三尺许,叶椭圆互生。夏日开白花,为总状花序,至端,花梗渐短,略如尾状。

溪荪》

1
溪荪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茎高二尺许,叶为剑状,花梗生于叶丛之中央。初夏开花,色青紫或白,花被下部之内面有网状斑纹。

毛毡苔》

1
毛毡苔为多年生草,食虫植物也,生于湿地。其叶由根丛生,有多数红色腺毛,小虫触叶,黏而不脱,腺毛中泄液汁以消化之。夏日叶丛中出花茎,长七八寸,开总状小花,花瓣白色,或淡红色。

貉藻》

1
貉藻为食虫草,生于水田小河之止水中,叶轮生,叶端较阔,状似有铰链形之物附著其上,故能开闭自由,小虫登叶上,则骤闭合而捕食之。夏日叶腋开花,五瓣,淡绿。

茅膏菜》

1
茅膏菜为食虫草,生于湿地。茎高四五寸,叶略如半月形,有长柄,边缘及面生多数腺毛,其端分泄黏液,小虫触之,则黏而不脱,徐徐消化吸收之。花小,色白,或带红色。

芍药》

1
芍药为多年生草,高一二尺,叶为复叶,小叶往往为极深之三裂。初夏开花,大而美艳,色有红、白、紫数种。根亦有赤、白二色,供药用。

京师芍药》

1
京师芍药奇丽,其香较牡丹为蕴籍,花容细腻,则又过之,玉瓣千层,红丝一缕,殊艳绝也。而北人每呼之曰抓破脸。秦大樽官京师时,闻之,辄为绝倒。

丰台芍药》

1
顺天丰台为养花之地,竹篱茅舍,三三两两,辘轳之声不断。其地本以芍药著,春时车马往来,游人如蚁。园丁贪利,繁苞未放,即剪入担头唤卖,故所见略无红紫,惟馀绿叶青枝而已。
2
同治辛未春,王壬秋检讨闓运在京师,与张文襄公之洞访丰台芍药。花农列畦植花,俟开,则尽剪之,予以十金,使留半日于枝以赏之。然无亭馆置酒之处,不足留赏也。

昙华》

1
昙华为多年生草,植于庭院。茎高四五尺,叶长作卵形,甚尖。夏月开花,色红黄,甚美丽,经月不谢,俗称为美人蕉。

优昙钵罗花》

1
优昙钵罗花,西域种也,简称之亦曰昙花。世称昙花一现,若以为幻梦之空花耳。不知佛书所言,即座涌莲花之比,事固神奇,树亦实有也。旧传滇南有三树,一在大理府和山之麓,称和山花。大理有四景,上关花,上关风,苍山雪,洱海月。上关,即和山,花,即优昙钵罗也。树高可六七丈,似桂,花白色,十二瓣,闺岁则十三。佛日盛开,异香芬馥。中有一穗如稗,其树不知所始。国初,曾为俗僧所毁坏,风雪月终古不改而花亡矣。一在云南城即省城也。土主庙,府志载庙中优昙,一名娑罗树,高二十丈,枝叶丛茂。每岁四月,花开如莲,有十二瓣,开岁则多一瓣。昔蒙氏乐诚魁时,有神僧菩提巴波自天竺至,以所携念珠分其一,手植之。自经兵燹,亦毁坏无迹,惟安宁曹溪寺一树存焉。一在安宁州曹溪寺,安宁州城之北,有汤泉,杨升庵所题天下第一温泉者是也。温泉西岸有寺曰曹溪,寺中昙花一株,扶疏百尺,绿叶似娑罗,有九丝,白花,如莲,分九瓣,香如水沈,有蜜气。其心紫色如球,惟不结实。相传为西域僧念佛珠所种。康熙壬子四月,花盛开,滇臬许鹤沙属州牧试采柔条插之,活一枝。是年冬,鹤沙还云间,遂携以归。其明年,茁芽怒生,干长三尺,喜甚,自为记,载《东还纪程》中。大理本天竺东境,阿育王故封云南,安宁与之接壤,仙树灵根,宜有遗植。吴青坛《岭南杂记》载昙花似百合花而色紫,合二三十朵攒为一朵,香烈异常。吴宝崖《旷园杂志》载武林沈氏园有昙花一株,得自泉州仙游县西山龙华寺僧,根如芋,叶如蒲,高七八尺,花从叶吐,一蓓三十馀花,外殷紫,内微红,似辛夷,香极清。二书所言同是一种,则闽、广之所谓昙花者是也。
2
滇之优昙钵罗花,如上所述,固一在大理,一在云南,一在安宁也。而乾隆丙辰,长洲朱象贤游滇,所见之三株,则皆在云南,象贤且曰:「抚署之一为最大,高可二丈许,本大可围二尺,苍苔斑驳,枝干夭矫。其外则督署、府署各一,皆不及也。其叶其花,略如玉兰,所异者,大小与香色耳。三四月之交,作花,茂者七八月亦花。花朵大于玉兰,色白而不洁,花英微绿。每朵九瓣,初开三瓣,其馀含而不放,次日又吐三瓣,中心尚含,第三日九瓣全舒,则已萎败,不堪著目。香远则清,若采折在手,近鼻嗅之,则浊不可耐,以浓郁太甚也。」其后,象贤游安宁州之碧玉泉,渡螳螂川,而至曹溪寺。寺有护花楼,究其所以,乃知楼以护优昙而构,然楼虽存而花已不可问矣。
3
王文简公士祯《陇蜀馀闻》载顺治乙未十一月望夕,郑州兴国寺殿前,忽涌花一枝,似佛手,表里皆竖纹,洁白如雪。次日,又涌一花,色纹如前,略如荷花。二十五日又涌一花,色纹如前,略似牡丹而大。时人不知,以为天花。文简以滇花印之,如荷而白,则正所谓昙花涌现,而似佛手、似牡丹二花,色纹既同,其即为优昙钵罗花之变相,亦可见也。

佛种花》

1
青海有岛,岛有花,色红如罂粟,叶光厚,如蔷薇。四月花初放,仅六瓣,自此一月增一瓣,至十月,增至十二瓣,不再增,冬月即落,遇闰亦不璔,惟闰惟迟落一月耳,异香芬馥。土人称为佛种,种以此镇海岛,寺院中大率有之。

翦春罗》

1
翦春罗为多年生草,一名翦红罗,茎、叶皆有毛,茎高二尺许,叶卵圆,端极尖。入夏开花,六瓣,多红色,较石竹稍大,周围缺刻如翦,故名。

滴滴金》

1
滴滴金为多年生草,一称夏菊,又名旋覆花,《本草》谓之金钱花,茎青而香,叶青而长,尖而无桠,高仅二三尺,花色金黄。苗初生,自陈根出,既则徧地生苗,由花梢头露滴入土,即生新根,故名。

石竹》

1
石竹为多年生草,多栽植于庭园,茎高尺许,叶细长而尖,对生。花有重瓣、单瓣,色白,亦有深红、淡红者,状颇类瞿麦花,惟花瓣上部分裂甚浅,花下之苞亦较长而尖,故易辨别。俗呼为洛阳花。

蘘荷》

1
蘘荷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高二三尺,叶尖长,绝类姜叶。夏月开花,花被大小不整,色淡黄,由地下茎而生。其根可为葅。

荷》

1
荷为多年生草,一名芙蕖,产于浅水,叶大而圆,柄细长。夏月开花,或红或白。实曰莲,地下茎曰藕,皆可食。
2
钱塘符幼鲁郎中曾尝于草桥观荷,作诗以赏之,诗云:「野水汇溪流,种荷乘水长。绿云布渺弥,遥遥接菰蒋。沤凫宛游戏,拍拍栖沙上。红藕花满匳,香露极遥荡。顾我乐清游,兴至每独往。采莲食莲菂,清味祇心赏。水际骋遐瞩,云烟互莽苍。远树画秋意,风蝉递馀响。怀抱一为开,宇宙在俯仰。寄言芦中人,从我曳双桨。」

金边荷花》

1
庐山有金边荷花,初在山北晋慧远大师之寺中,其后则移植山南矣。

红莲作并头花》

1
康熙丁丑六月,朱竹垞之舍南池上,红莲作并头花,因赋《绮罗香》词以纪其异,词云:「蕙草连葩,兰英并蒂,惯在贫家盆瓮。谁料今番,双头水芝看涌。交鸣劝金叵罗深,画轴展玉丫叉重。笑庄窝半亩平池,翻赢三十六陂种。溪亭容我小住,那费桃根桃叶,隔江迎送。临稳风前,一任冷香吹梦。愁遮了叶底难扶,描不到花心齐动。除非唤薛夜来过,绣成针七孔。」又云:「杨柳阴中,菰蒲雨外,一柄犀珠通体。并著花房,宛似仙娥双髻。算只有蜀苣同心,祇认得峄桐连理。又争如水佩风裳,嫣然交影镜香里。约开渚苹汀蓼,恣与纤鳞队队,闹红游戏。第一轻舟,莫放采香人檥。浑不管翠蝶衣翻,生怕是绿云风起。问沙面头白鸳鸯,旧来曾见几。」沈覃九乃为诗以题其后,诗云:「红玉双擎汉卺杯,温风别费翦刀裁。定知茅屋词人在,故向亭阴作意开。朋笺双调绮罗香,比似薲洲遂谱强。有约重过听按曲,闹红一舸话斜阳。」

淤泥中莲》

1
光绪时,无锡徐仲虎观察建寅在山东主机器局,命工人于博山县颜神镇地方掘井,已十丈馀,初时为浮土,又掘则黄泥,又掘则黄沙,下则为淤泥。工人于淤泥中得莲子百馀粒,形质尚坚。徐闻而往视之,仅馀十许粒,携归,取二三枚种盆中。时已盛暑,无几时,忽抽小叶,与平常莲叶无异。时李山农观察为总办,闻之,复取种数枚,亦然。

子莲》

1
子莲为莲之小者,用莲子所种,叶、茎细小,花如弹丸,离披数瓣,淡不成红。其种法,用头窠鸡卵三枚,穴其顶,每一纳三莲实,封固,杂鸡卵中,令鸡孵之。雏出之日,取莲实涤净,养泥水中,根生寸许细藕,便能作花。

金莲花》

1
金莲花,草本,蔓生,直隶、山西等省有之,一名金芙蓉,又称旱地莲。茎卧地,出多枝,叶圆,有浅缺刻,似荷叶而小。夏季叶腋开花五瓣,瓣蕚皆深黄,瓣心有红点,色甚艳。至秋,花乾而不落。康熙时,圣祖赐以此名,高宗亦有诗咏之。

玉蝉》

1
玉蝉为多年生草,植于水边湿地,高可二三尺,叶为剑状而有中肋,色深绿。初夏开花,有紫、绿、白等色,甚美丽,花被六片,外层大而下垂,内层小而上向,头圆。

蓬虆》

1
蓬虆为多年生草,蔓藤繁衍,茎有倒刺,逐节生叶,叶大如掌,类小葵叶,面青背白,厚而有毛。夏秋之交,开小白花,就蒂结实,三四十颗成簇,生则青黄,熟则紫黯,微有黑毛,状如熟椹而扁。冬月苗叶不凋,俗名割田蔗。

翦秋罗》

1
翦秋罗为多年生草,一名汉宫秋,茎、叶多细毛,茎高二三尺,叶卵圆,端尖。夏秋开花,色深红,瓣分裂。

鹿葱》

1
鹿葱为多年生草,地下茎大而圆,叶阔。至秋发花茎,开伞形花,花盖六裂,淡红紫色。

山丹》

1
山丹为多年生草,大者高二尺许,一茎直上,叶长而尖,如柳,花有红、黄两种,鳞茎甚小。又有叶似芍药,花似鹿葱,一茎百蕊,一蕊四球,斓若红锦簇球,而花心有金粉者。

胡枝子》

1
胡枝子为多年生草,一名萩,茎高五六尺,丛生多枝,冬不尽枯,故经年以后,粗大如灌木。叶为复叶,端有细毛。秋日开红紫花,为蝶形花冠,实成荚。

秋海棠》

1
秋海棠为多年生草,庭院栽植之,茎色微红,高二尺许,叶为心脏形,端尖,中肋之两侧成不等形。秋开单性花,色粉红,雌雄同株。茎味酸。

王丹麓家秋海棠》

1
武林王丹麓家之墙东草堂,初植秋海棠一二本,数年而蔓衍堦砌。康熙乙丑,忽发奇葩千朵,经月不落,其旁复三四如蝴蝶。家人异之,为护其根,布其子。及明年,子出,无异,而原本所发亦如常花。乃离原本尺许,见花心复起一花,如重台,细视丛中,乃有千瓣如洛阳花者,六瓣如桃者,五瓣如梅如兰者。越日再视,或若山茶之初放,或若牡丹之半谢,至蓓蕾似垂丝,含蒂似石榴,碎翦如秋纱。其花或大或小,其心或连或散,其色红白深浅,种种奇幻,莫可名状。

严子容咏秋海棠》

1
仁和严子容司马适有《咏秋海棠》诗云:「碧纱窗畔睡昏昏,镇日无人自掩门。小院初酣胡蝶梦,空山欲冷杜鹃魂。半帘竹影迎风色,一斛香脂滴露痕。唤作放翁颠亦得,思量排日倒金尊。」
2
锺馨山、徐贯一爱白秋海棠
3
乾隆时,锺馨山尝有《白秋海棠》诗,诗云:「半天凉月影朦胧,清绝墙阴玉一丛。但觉芳心冰雪净,不将红泪滴西风。」道光时,钱塘徐贯一广文以诚家多秋花,有白秋海棠,亦爱之,尝和沈桐溪诗云:「梁广丹青才点粉,秋风颜色倩谁匀。凝来雪艳欺瑶草,洗尽铅华怨美人。肠断小窗清顾影,谱通西府淡留神。酒痕夜冷都消却,睡起还应胜太真。」

巴济马茨茨格》

1
蒙古人于花,皆名之曰茨茨格,有曰巴济马茨茨格者,则野花也。如秋海棠,紫茎绿叶,叶稍圆,有微刺,花三角,中含花子,作粉红色,根如山药,长者数尺,研粉可食,察哈尔之赛尔乌苏产之。

睡莲》

1
睡莲为多年生草,生水中,叶为卵形而阔,叶脚有深缺刻。秋初开花,重瓣,色白,其花至末刻以后即闭,故有此称。

观音草》

1
观音草,惟南方有之,生于竹林之阴,其根茎有细长叶甚多,花红紫,不下垂,实熟后色赤,鲜艳可爱。或以诗咏之,末二句云:「凭将一滴杨枝水,润到西天紫竹林。」

狼尾草》

1
狼尾草为多年生草,生于道旁,高二尺许,茎、叶皆粗糙刚硬。秋出穗五六寸,作圆柱形,如粟,花紫,密生长芒,荒年亦可采食。古时用以覆屋。《尔雅.释草》「孟狼尾」即此。

狗尾草》

1
狗尾草,一名莠,为一年生草,原野自生,高一二尺,叶细长,叶柄如鞘以包茎。夏日茎顶丛生细实,有绿色长芒,集合为穗,形似狗尾,故名。

白蒿》

1
白蒿,一名艾蒿,为多年生草,叶作羽状分裂,略似青蒿而粗,叶背密生白毛,自初生至秋,白于众蒿,故名。花为小头状花序,排列如穗。《尔雅》谓之皤蒿。形与蒌蒿相同,惟白蒿陆生,蒌蒿水生。

角蒿》

1
角蒿为多年生草,茎、叶如青蒿,开淡红紫花,结角长二寸许,实细而黑,《尔雅》谓之䕲蒿。

柳穿鱼》

1
柳穿鱼为多年生草,产海岸沙地,茎不盈尺,恒欹斜,叶椭圆,两端皆尖,无叶柄,茎、叶皆附白粉。夏开唇形花,淡黄色。

结缕草》

1
结缕草为多年生小草,茎细长,匍匐地面,随处生细根,如线相结,故有此称。叶细长而尖,长二寸馀。花小,为穗状花序。

蛇葡萄》

1
蛇葡萄为多年生蔓草,野生,叶作掌状分裂。夏开淡黄花,实至秋而熟,红、紫、白、绿相杂,颇美丽。

葎》

1
葎为蔓生草,茎及叶柄有细刺下向,叶掌状分裂,多细齿。秋开小花,雄花成簇,雌花成短穗,色绿,下垂。实似松球。
URN: ctp:ws811682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5.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