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卷四百二十四》[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 | 欽定四庫全書 |
2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日本在東海中 |
3 ![]() | 建置沿革,古倭奴國,後改名日本,以近東海日出而名也。地環海惟東,北限大山,相傳有五畿、七道、三島,共一百十五州,統五百八十七郡,其小國數十皆服屬焉魏志:自拘邪韓國渡一海,千餘里曰對海國,又南渡一海千餘里曰瀚海國,又南渡海千餘里曰未盧國,東南陸行五百里曰尹都國,又東南百里曰奴國,又東百里曰不彌國,又南水行二十里曰投馬國。又南水行十日,陸行一月至邪馬臺國,即大倭王所都。自是而東而南,曰斯馬國、巳百支國、伊邪國郡支國、彌奴國、好古都國、不呼國姐奴、國、對蘇國、蘇奴國、呼邑國、華奴國鬼國為吾國鬼奴國邪?馬國、躬臣國、巴利國、支維國,皆倭所屬。後漢建武中元二年始入貢。安帝永初元年,倭國王帥升等獻生口桓、靈間,倭國大亂,更相攻伐三國。魏明帝景初二年,倭女王卑彌呼遣大夫詣京都貢獻,魏以為親魏倭王假金印紫綬,隨文帝開皇二十年遣使詣闕杜祐通典》:倭王姓阿毎,名目多利思,比孤其國,號阿軰鷄彌,華言天兒也。遣使詣闕,其書曰:「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云云,文帝覧之不悅,謂鴻臚卿曰:「蠻夷書有無禮者,勿復以聞」。唐貞觀五年,命新州刺史髙仁表持節撫之,浮海數月方至,仁表與其王爭禮,不宣朝命而還,由是遂絶武后。長安二年,遣其大臣朝臣真人貢方物,杜祐《通典》:真人猶中國地官尚書也,頗讀經史,解屬文,冠進徳冠,其頂百花,分而四散,身服紫袍,以帛為腰帶,容止温雅,朝廷異之,拜為司膳員外郎。開元初,又遣使來朝,因請儒士授經,詔四門助教趙元黙就鴻臚寺教之,嗣後朝貢不絶,宋雍熈元年,日本國僧奝然與其徒五人浮海而至,太宗召見,存撫之甚厚,賜紫衣,館於太平興國寺。宋史:其國多有中國典籍,奝然之來,復得《孝經一巻。越王孝經新義第十五一巻皆金鏤紅羅褾,水晶為軸。孝經即鄭氏著者,越王為唐太宗子,越王貞新義記室參軍任希古等撰也。奝然復求詣五臺,許之,令所過續食,又求印本《大藏經》,詔給之。元世祖至元八年,秘書監趙良弼奉使日本,諭令入朝,不受命,乃命實都實都舊作「折都,今改正范文虎等帥舟師十萬征之,至五龍山,遭暴風,軍盡沒後,屢招不至,終元世不相通。明洪武初,往往入冦,遣行人楊載詔諭其國,日本王良懐不奉命。三年,遣萊州府同知趙秩責讓之。四年,日本國王良懐遣其僧祖朝進貢,詔賜文綺答之,未幾,復入冦海上諸郡。十四年,命禮官移書責之,良懐答書不遜,帝怒甚,然終以道逺,不遽加兵。二十年,命江夏侯周異往福建海濵四郡,相視形勢,築城一十六,又命信國公湯和行視浙東西諸郡,築城五十九,整飭海防,自是海上之警漸息。永樂以後,日本雖屢遣入貢,然其各島諸倭,歳常侵掠,嘉靖中,內地奸民汪直、徐海、陳東、麻葉等窟宅海島,誘之入冦江南、浙江、福建、廣東沿海諸郡,數被其害,總督胡宗憲設計勦誘,擒滅諸奸,漸以平定。至萬厯十四年,其闗白平、秀吉者,益治兵征服國旁,諸小國所向無敵,并欲滅朝鮮而有之明史:日本故有王,其下稱闗白者最尊,時以山城州渠信長為之信,長偶出獵,遇平秀吉乃薩摩洲人之奴,雄健蹻㨗,有口辨,信長悅之,令牧馬後漸用事,為信長□策,奪併二十餘州,遂為攝津鎮守大將,有參謀阿竒支者,得罪信長,命秀吉統兵討之,俄信長為其下明智所殺,秀吉方攻滅阿竒支,聞變,與部將等乘勝還兵誅之,威名益振,尋僭稱闗白,又以威脅琉球、呂宋、暹羅、佛郎機諸國,皆使奉貢二十年,遣其將清正等將舟師由對馬島渡海,乘勝直入,遂逼王京朝鮮王,李昖奔義州,遣使告急,乃以兵部侍郎宋應昌為經畧都督李如松為提督,統兵討之,互有勝敗乆之,秀吉死,諸倭兵退,朝鮮之患始平,而東南之害亦稍息,然終明之世,通倭之禁甚嚴云。《續文獻通考》:其城池附山城築四座,名聚快樂院,每城周回三四里,大石髙聳,河濶二十餘丈,內大樓閣九層粧黄金,下隔睡房百餘間,嘗東西逰臥,令人不知,以防隂害其國有天王者,自開闢以來,相傳至今不與國事,不轄兵馬,惟世享國王供奉而已。有大國者受國事,掌兵馬,盛衰強弱,更替不常,大國猶言國王也,有官名闗白者,即丞相代相更替,専國政兵馬。風俗重儒,書信佛法,樂史太平寰宇記:其俗初無文字,惟刻木結繩,後頗重儒書,尤信佛法,有五經書及佛經、唐白居易集無盜賊,少争訟《寰宇記婚嫁不娶同姓,初喪,禁用酒肉《寰宇記》,其國主世以王為姓,羣臣亦世官明史,黥面文身,輕生好闘,尤侗外國傳:男子魁頭㫁髪,黥面文身,婦人則抜其眉,黛其額,冶容者,并黒其齒,衣如單被,穿其中以貫首,皆跣足,亦間用屨,坐臥席地,以蹲踞為恭,搓掌為悦喜啜茶,道旁每設茶店,如漢人入酒館也,戰闘則裸身舞刀輕儇,跳躍為蝴蝶陣,以揮扇吹海螺為號,獄訟或置小石沸湯中,令所競者探之,云理曲者即手爛。或置蛇甕中,令取之,云曲者即螫手矣。 |
4 ![]() | 土産金東奥所出、銀西別島出、銅市大清,㑹典商賈,有願航海 銅者,官給符為信,聽其出洋,於東南日本諸國往市舟囘,司官按時值收之,以供國用。琥珀。 水晶有青紅白三色水銀 白珠 青玉 硫黃 鐵 丹土 冬,青木。 多羅木。 細絹 花布 螺鈿 扇 漆俱見《明統志》 |
5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欽定四庫全書 |
6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吕宋在南海中 |
7 ![]() | 建置沿革,自古不通中國。明洪武五年,始遣使偕●里諸國來朝。永樂三年,遣官齎詔撫諭其國。八年,與馮嘉施蘭入貢,自後乆不至。萬厯四年,官軍追海冦林道乾至其國,國人助討有功,復朝貢,尋為佛郎機所,并然與中國貿易,仍稱為呂宋云明史:萬厯時,佛郎機強,與呂宋互市,乆之,見其國弱可取,乃奉厚賄遺王,乞地如牛皮大,建屋以居,王不虞其詐而許之,其人乃裂牛皮,聯屬至數千丈,圍呂宋地,乞如約,王大駭,然業已許諾,無可奈何,遂聽之,而稍徴其稅如國法。其人既得地,即營室築城,列火器,設守禦具,為窺伺計已,竟乘其無備,襲殺其王,逐其人民而據其國名,仍呂宋實佛郎機也。 |
8 ![]() | 風俗地近中華,人多貿易,明史:閩人以其地近且饒富,商販者數萬人,往往乆居不返,至長子孫。禮佛誦經,淳樸無訟,尤侗外國傳:人淳樸無争訟,衣衫袴,皮屨,出入佩刀自衛,亦時禮佛誦經。 |
9 ![]() | 土産金。 銀 |
10 ![]() | 欽定四庫全書 |
11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合貓里在東海中 |
12 ![]() | 建置沿革,又名貓里務,自古不通中國。明永樂三年,遣使附●哇使臣朝貢。其國近呂宋,商舶往來,漸成富壤,凡華人入其國者不敢欺,凌市法最平,故華為之語曰:「若要富須,往貓里務務」。後有網巾礁老者,最兇悍,常冦掠其地,人多死傷,遂至貧困。商人慮為礁老所刼,鮮有赴者。 |
13 ![]() | 風俗地瘠多山人,知稼穡《明史》。土産胡椒。 蘇木 烏木 |
14 ![]() | 欽定太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欽定四庫全書 |
15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美洛居在東海中 |
16 ![]() | 建置沿革,俗訛為米六合,自古不通中國。明初,以其地有香山,雨後香墮,沿流滿地,居民拾取不竭,其酋委積充棟,以待商舶之售,故華人多往市易。萬厯中,佛郎機與紅毛番互争其地,每嵗搆兵,人不堪命,華人流寓者逰,說兩國,令各罷兵,分國中萬老髙山為界,山以北屬紅毛番,南屬佛郎機,始稍休息,而美洛居竟為兩國所分云。按明史稱美洛居為紅毛番、佛郎機二國所分,至其所立酋長,則仍係美洛居,故王之子雖分境服屬,而其國猶存未滅也,故仍稱美洛居云。 |
17 ![]() | 風俗人知敬上貲用饒富。《明史》:其俗男子削髪,女椎結酋,出入威儀甚備,所部皆合掌伏道。旁尤侗《外國傳》,其國多市中國酒器、豪飲席,間設二大盒,盛酒人手一器飲之,長者起舞少年環視,遜不敢登塲也。 |
18 ![]() | 土産丁香《明史》:東洋不産丁香,獨此地有之,可以辟邪欽定四庫全書: |
19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婆羅在東海中,接近西洋 |
20 ![]() | 建置沿革,又名文菜,東洋盡處,西洋所自起也。唐髙宗時常入貢。明永樂三年,遣使者齎璽書、彩幣撫諭其王。四年,其國東、西二王並遣使奉表朝貢。至萬厯時,其為王者,閩人也,或言鄭和使婆羅有閩人從之,因留居其地,後人遂據其國而王之。其王有金印一,篆文,上作獸形,言永樂朝所賜。民間嫁娶,必請此印印背,上以為榮。 |
21 ![]() | 風俗崇釋教,惡殺喜施,禁食豕肉,犯者罪死《明史》。王裹金繡巾,佩雙劍,出入同上,有禮拜寺,每祭用犠同上。土産玳瑁。 瑪瑙 硨磲。 珠見王圻《續文獻通考》白焦布花椒布。 《降真香》 黃蠟。 黑小廝明史》 |
22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欽定四庫全書 |
23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榜葛刺在西海中 |
24 ![]() | 建置沿革,即漢時身毒國。從月氏髙附國以西,南至西海,東至磬起,有別城數百。城置長,有別國。數十國置王,雖各小異而俱名身毒。杜祐通典》:身毒有都臨恒河,一名迦毗黎河。靈鷲山一名耆闍崛山,山有青石頭,似鷲鳥。後漢和帝時,始改名天竺,遣使入貢。桓帝延熹二年,頻從日南徼外來獻方物,魏、晉世絶不復通。宋文帝元嘉五年,天竺伽毘黎國王月愛遣使奉表,獻金剛指環、摩勒金環、寶物、赤白鸚鵡各一。明帝泰始二年,又遣使貢獻。梁天監初,天竺王屈多遣長史竺羅達奉表獻琉璃唾壺、雜香、吉貝等物。隋煬帝時,命裴矩應接西番諸國,惟天竺不通。唐貞觀十五年,天竺國王尸羅逸多遣使入貢。舊唐書:天竺國或云婆羅門地在蔥嶺之南,周三萬里,其中分五。天竺,一曰中天竺,二曰東天竺,三曰南天竺,四曰西天竺,五曰北天竺地,各數千里,城邑數百。南天竺際大海,北天竺距雪山,四周有山有壁,南面一谷,通為國門。東天竺東際大海,與扶南、林邑鄰接。西天竺與罽賔波斯相接。中天竺據四天竺之㑹,其都城周迴七十餘里,北鄰禪連河中。天竺王姓乞利咥氏,或云殺利氏世有其國,不相簒弑,稻嵗四熟。又有栴檀、鬰金諸香,通於大秦,故其寳物或至扶南、交趾貿易焉。人皆深目長鼻,致敬極者,舐足摩踵,家有竒樂娼妓,其王與大臣多服錦罽,上為螺髻於頂,餘髪剪之使巻。貞觀十五年,其王尸羅逸多遣使朝貢,太宗降璽書慰問,尸羅逸多大驚,問諸國人曰:自古曽有摩訶震旦使人至吾國乎?皆曰:未有之也。戎言中國為摩訶震旦,乃膜拜而受詔書,因遣使朝貢。其四,天竺國王咸遣使朝貢,五天竺所屬之國數十,亦累遣使來朝云。開元中,南天竺獻五色能言鳥,乞師討大食吐番,丐名其軍,元宗詔賜懐德軍。晉天福中,滄洲僧道圓詣西域,在途十二年,住五印度凡六年,五印度即天竺也。宋太平興國七年,益州僧光逺至天竺,以其王沒徙曩表來上。馬端臨文獻通考》:太宗令天竺僧施䕶譯云:「近聞支那國內有大明王至聖至明,威力自在,每慚薄幸,朝謁無由,遥望支那起居,聖躬萬福,今以釋迦舍利附光逺上進,又譯其國僧統表詞意,亦與沒徙。曩表同施䕶者,烏填曩國屬北印度西行十二日至乾陁羅國,又西行二十日至曩誐羅賀囉國,又西行十日至嵐波國,又西行十二日至誐惹曩國,又西行至波斯國,得西海。自北印度行百二十日至中印度中,印度西行三程至呵囉尾國,又西行十二日至迦囉拏俱惹國,又西行十二日至摩羅尾國,又西行二十日至烏然泥國,又西行二十五日至羅囉國,又西行四十日至蘇羅茶國,又西行十一日至西海,凡中印度行六日程,至南印度,又西行九十日至供迦拏國,又西行一日至海,自南印度南行,六月程得南海,皆施䕶之所述云。雍熈中,有婆羅門僧永世與波斯外道阿里烟同至京師永世自言:本國名利得國王姓牙羅五得名阿喏你縳衣黄衣,戴金冠,以七寳為飾,出乘象或肩輿,以音樂螺鈸前導多逰佛寺,博施貧乏,其妃曰摩訶你衣綢縷金紅衣,嵗一出,多所賑施,人冇寃抑,俟王及妃出遊,即迎隨申訴,署國相四人,庶務並委裁制五穀六畜果實與中華無異,市易用銅錢,文漫圓,徑如中國之制,但實其中不穿貫耳。其國東行經六日至大食國,又二月至西州。又三月至夏州阿里烟自云,本國王號黒衣姓張,名哩里没,用錦綵為衣,每游獵,三二日一還國,署大臣九人治國事,無錢貨,以雜物貿易。其國東行,經六月至婆羅門。乾徳二年,命沙門三百人入天竺求舍利及貝多葉書。范成大吳船録有繼業三藏姓王氏,耀州人,預遣中,至開寳九年始歸寺。所記西域行程雖不甚詳,然地理大畧可考,云:自階州出塞,西行,由靈武、西河、甘、肅、●、沙等州,入伊吳、髙昌、焉耆、于闐、疎勒、大石諸國,度雪嶺至布路州國,又度大蔥嶺、雪山至伽濕彌羅國,西登大山,有薩捶太子投崖飼虎處,遂至健他羅國,謂之中印度,又西至庶流波國及左攔陁羅國國,有二寺。又西過四大國至大曲女城,南臨滔牟河,北負洹河,塔廟甚多,而無僧尼。又西二程有寳階故基,又西至波羅奈國城,城相距五里,南臨洹河,又西北十許里至鹿野苑塔廟,佛跡最夥。又南行十里渡洹河。河南有大浮屠,自鹿野苑西至摩羯提國,館於漢寺寺,多租入八村●焉。僧徒往來如歸南,與杖林山相直,巍峯巋然。山北有擾波,掏多石室及塔廟故基,西南百里孤山名鷄足三峯,云是迦葉入定處。又西北百里有菩提寳座,城四門相望金剛座其中東向。又東至尼連禪州,東岸有石柱,記佛舊事自菩提座東南五里至佛苦行處,又西三里至三迦葉村及牧牛女池。金剛座之北門外有獅子國伽藍,又北五里至伽耶城,又北十里至伽耶山,云是佛說寳雲經處。又自金剛座東北十五里至正覺山,又東北三十里至骨磨城業館於鰕羅寺,謂之南印度,諸國僧多居之。又東北四十里至王舍城,東南五里有降醉象塔,又東北登大山,細路盤紆,有舍利子塔。又臨澗有下馬迎風塔,度絶壑,登山頂大塔廟,云是七佛說法,處山北平地。又有舍利本身塔,其北山半曰鷲峯,云是佛說。法華處山下即王舍城。城北山趾有溫泉二十餘井。又北有大寺及迦蘭陁竹園故跡。又東有阿難半身舍,利塔溫泉之西有平地,直南登山,腹有畢鉢羅窟窟,西復有阿難證果塔,去新王舍城八里,城中有蘭若●漢寺,又有樹提迦故宅城。其西有輪王塔,又北十五里有那蘭陁寺,寺之南北各有數十寺,門皆西向。其北有四佛座,又東北十五里至烏嶺頭寺,東南五里有聖觀,自相象。又東北十里至伽溫彌羅寺,寺南距漢寺八里許。自漢寺東行十二里至卻提希山,又東七十里有鴿寺,西北五十里有支那西寺,古漢寺也。西北百里至花氏城,阿育王故都也。自此漢河北至毘耶離城,有維摩方丈故跡,又至拘尸那城及多羅聚落,踰大山數重,至尼波羅國,又至磨逾里、過雪嶺至三耶寺,由故道自此入階州。元太祖定西域,至東印度地,明永樂六年,榜葛剌國王靄牙思丁遣使來貢,正統後不復至。王圻續文獻通考》:榜葛剌即東印度也,國最大,從蘇門答剌海西北行二十日抵淛地港,自港至●納兒江,有城池街市聚貨通市,再行至板,獨哇酋長居焉,城郭甚嚴。其國殿宇廣大,內門三重九間,殿柱皆黃銅包飾,雕琢花獸,左右長廊,內設明甲馬隊,千外列巨漢甲胄,執鋒刄及弓矢,丹墀左右列孔雀翎扇蓋數百。又置象隊王正殿,髙座嵌八寳,王箕踞坐其上,横劍於膝,王及諸官皆回囘。人男祝髪白布纒頭,圓領長衣,束綵帨,躡金錦羊皮鞾。婦人不施脂粉耳,垂寳釧,項挂纓絡。又有沼納樸兒,其國在榜葛剌之西,永樂十年,亦遣使者勅諭其國,然以去中國絶逺朝貢,竟不至。續文獻通考》:沼納樸兒在榜葛剌迤西,古天竺國也。居印度之中,又名金剛寳座國,乃釋迦得道之所。 |
25 ![]() | 風俗修浮,圖道不殺生《後漢書》人。敦龎土饒沃見《梁書天竺傳》,又云:其王號茂論所都城郭,水泉分流,繞於渠壍,下注大江。其宮殿皆雕文鏤刻,街曲市里,屋舍樓觀,鐘鼓音樂,服飾香華,水陸通流,百賈交㑹,器玩珍瑋,恣心所欲。左右嘉維、舍衛、葉波等十六大國,去天竺或二三千里,共遵奉之,以為在天地之中也。百姓殷樂俗,無簿籍,耕王地者,輸地利,以齒貝為貨《舊唐書》。俗皆徒跣,衣重白色《舊唐書》。無喪紀,重刑罰,善天文厯算之術《舊唐書》:死者或焚屍取灰,以為浮屠,或委之中野以施禽獸,或流之於河,以飼魚鱉,無喪紀之文,謀反者幽殺之,小犯罰錢以贖罪,不孝則斷手足,截耳割鼻,放流邊外。有文字,善天文筭厯之術,其人皆習學曇章,云是梵天書法書於貝,多樹葉以紀事。。俗尚信義,田豐美,一嵗二收,男女勒耕織《續文獻通考》。地大物阜繁,華類中國《明史》:「地大物阜,城池街市,聚貨通商。繁華類中國,俗淳龎,有文字,官司上下亦有行移。醫卜、隂陽、百工、技藝悉如中國《明史》皆前世所流入也。 |
26 ![]() | 土産鹽,馬端臨《文獻通考》:天竺國臨大江,源出崑崙,分為五江,總名洹水,其水甘美,下有真鹽,色正白如水晶金剛舊唐書》似紫石英,百鍊不消,可以切玉髙你布。 兠羅綿。 翠羽 琉璃。 良馬 鶴頂 犀角 烏爹泥。 紫膠 烏木 蘇木 麒麟 金 銀 青花 白瓷 鸚鵡。 洗白苾布。 撒哈剌 糖霜、乳香。 熟香。 烏香。 麻、藤、香。 藤竭 胡椒粗黄。自麒麟以下俱見《明史》 |
27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欽定四庫全書 |
28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拂菻在西海中 |
29 ![]() | 建置沿革,即漢大秦國,又名犂靬。後漢桓帝延熹初,始通中國。杜佑《通典》:其國在西海之西,亦云海西國。其王理安都城,宮室皆以水晶為桂,從條支西渡海曲萬里,去長安,葢四萬里。其人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云。。晉武帝太康中,其王遣使貢獻。晉書:其地東西南北各數千里,有城邑,其城周迴百餘里,屋宇皆以●瑚為棁栭,琉璃為墻壁。王有五宫相去各十里,毎旦于一宫聴事,終而復始,若國有災異,輙更立賢人,放其舊王,有官曹簿領,而文字異習,亦有白,葢小車、旌旗之屬及郵驛制置一如中州,以金銀為錢,銀錢十,富金錢之一,及安息、天竺人與之交市于海中,其利百倍,鄰國使到者,輙廩以金錢,途經大海,海水不可食,啇客往來皆齎三嵗糧,是以至者稀少至唐時,改名拂菻。貞觀十一年,其王波多力遣使入貢,開元七年,又遣大徳僧來朝,《舊唐書》:拂菻國一名大秦,地方萬餘里,列城四百,邑居連屬,有貴臣十二人,共治國政,常使一人將囊隨王車,百姓有事者,即以書投囊中,王還宮省,發理其枉直。其王冠形如鳥,舉翼,冠及瓔珞,皆綴珠寳衣錦繡,前不開襟,坐金花牀,有一鳥似鵝毛緑色,常在王側倚枕上坐,毎進食有毒,其鳥輙鳴,其郡城疊石為之,絶髙峻,凡有十萬餘戶,南臨大海,城東面有大門,其髙二十餘丈,自上及下,飾以黃金,光輝燦爛,連曜數里,自外至王室,凡大門三重,列異寳雕室第二門樓中懸一金秤,以金丸十二屬于衡端,以●日之十二時,一金人立于側,每至一時,其金丸輙落,鏗然發聲,引唱以紀日時,毫釐無失。其殿以瑟瑟為柱,黃金為地,象牙為門扇,香木為棟梁。其俗無瓦●,白石為末羅之塗屋上,其堅密光潤,還如玉石,至盛暑之節,人厭囂熱,乃引水潛流,上徧屋宇,機制巧宻,人莫之知,觀者惟聞屋上泉鳴,俄見四簷飛溜,懸波如瀑布,激氣成風,凡其巧妙如此。嗣後無聞。至元末,其國人有揑古倫者,入市中國,明洪武四年召見,命齎詔書還諭其王,復命使臣普刺等齎勅書綵幣招諭,其國,乃遣使來貢,後不復至萬厯,時西洋人利瑪竇至京師,言天主耶蘇生于如徳亞,葢即古大秦國云。 |
30 ![]() | 風俗,其人質直,市無二價,榖食常賤,國用富饒《魏書》。俗多奇幻《魚豢典畧》。 |
31 ![]() | 土産金。 珠 玉 夜光璧 琥珀 瑪瑙 硨磲,赤玻璃。 緑,金精。 ●瑚魏書:西南漲海中可七八百里,行到●瑚洲,水底有盤石●瑚生其上,大秦人常乘大舶載鐵網,令水工先沒入視之,可下網乃下,初生白,漸似苖坼,甲厯一嵗,許出網目間,變作黃色枝格交錯,髙極三四尺,大者圍尺餘,三年,色乃赤,好復沒,視之,知可採,便以鐵鈔發其根,乃以索繫網,使人以舶上絞車舉出,還國理截恣意所作,若失時不舉,便蠧敗。木難魏書,碧色珠也,出翅鳥口中結沫所成,土人珍之、蘇合香晉書》:「㑹合諸香,煎其汁為之」,火浣布。 錦罽。 海西布《魏書》:大秦有織成細布,言用水羊毛,名曰海。西布、作氊□、毾㲪,罽帳之屬,其色鮮于海東諸國所作。駭雞犀。 獅子《魏書》:大秦地多獅子,遮害行旅不百餘人,將兵器輙為所食。羊羔。舊唐書:生于土中,其國人●其欲萌,乃築墻以院之,防外獸所食也。然其臍與地連,割之則死,唯人著甲走馬及擊鼔以駭之,其羔驚鳴臍,遂絶。 |
32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欽定四庫全書 |
33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古里在西海中 |
34 ![]() | 建置沿革,西洋大國也。自柯枝舟行,三日可至,自錫蘭山十日可至,為諸蕃要㑹,自古不通中國。明永樂三年,其王馬那必加刺滿,遣使入貢,因封為國王。十四年,偕●哇、占城等國入貢。是時,諸蕃使臣充斥于廷,以古里大國,序其使者于首。宣徳八年,其王比里麻遣使偕蘇門答刺等國使臣入貢,其使乆留都下,正統元年,乃命附●哇貢舟西還,自是不復至。 |
35 ![]() | 風俗其人淳厚,行者讓道,路不拾遺王圻《續文獻通考》敬浮屠崇囬教《明史》:人分五等,如柯枝,其敬浮屠,鑿井灌佛亦如之,毎旦,王及臣民取牛糞調水屠壁及地,又燬為灰抺額及股,謂為敬佛,國中半崇回教,建禮拜寺數十處。七日一禮,男女齊沐謝事,午時拜天于寺,未時方散,王老不傳子,而傳甥無甥則傳弟,無弟則傳于國之有徳者,國事皆決于二將領,以囘囘人為之,刑無鞭苔,重者斷手足,輕者罰金珠,鞫獄不承,則置其手指沸湯中,三日不爛,即免罪免罪者,將領導以鼔樂,送還家,親戚致賀。蔬果畜産,多類中國,明史:其國山多地瘠,冇榖無麥,富家多植椰子樹至數千,其嫩者漿可飲,亦可醸酒,老者可作油糖,亦可作飯,幹可搆屋,葉可代瓦,殻可製杯,穰可索,鉤燬為灰可鑲金,其地蔬果畜産,多類中國土産寳石。 ●瑚 珠 琉璃。 鐵 龍涎香。 蘇合油。 花氊單。 伯蘭布 苾布。 |
36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欽定四庫全書 |
37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柯枝在西海中 |
38 ![]() | 建置沿革,相傳即古盤盤國。其國與錫蘭山對峙,中通古里,東界大山,三面距海。宋元嘉中,始通中國。梁、隋皆入貢。唐貞觀九年來貢。永徽中,獻鸚鵡。明永樂六年,鄭和使其國。九年,國王可亦里遣入貢。宣徳八年,王可亦里復遣使偕錫蘭山諸國來貢云。 |
39 ![]() | 風俗崇釋,教俗甚淳,舊唐書:盤盤傳:人皆尊婆羅門敬佛法明史:其王鎻里人崇釋教佛座,四旁皆水溝,復穿一井,毎旦鳴鍾鼓,汲水灌佛,三浴之,始羅拜而退。俗頗淳,築室以椰子樹為村,取葉為苫以覆屋,風雨皆可蔽。人分五等。明史:一曰:南昆王族類二:曰回回、三曰哲地,皆富民,四曰革全,皆牙儈,五曰木●木。●最貧,為人執賤役者,屋髙不得過三尺,衣上不得過臍,下不得過膝,途遇南昆、哲地,人輙伏地,俟其過乃起。氣●常熱,田瘠少収。明史:氣●常熱,一嵗中,二三月時有小雨,國人皆治舍儲食物以俟。五六月間,大雨不止,街市成河,七月始晴,八月後不復●,嵗嵗皆然,田瘠少収,諸榖皆産,獨無麥,諸畜亦皆有,獨無鵝與鱸云。土産胡椒,王圻續文獻通考:地産胡椒,通啇販焉。鸚鵡唐永徽中,常入貢。 |
40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欽定四庫全書 |
41 ![]() | 欽定大清一統巻四百二十四錫蘭山在西海中 |
42 ![]() | 建置沿革,自古不通中國。《明史錫蘭山傳》,或云即古狼牙修,梁時曽通中國,自蘇門答刺順風,十二晝夜可達。明永樂中,鄭和使西洋至其地,其王亞烈苦奈兒欲害和,和覺,去之他國,及和歸,經其地,復誘和至中國,發兵五萬塞歸路,和乃率步卒二千,由間道攻㧞其城,生禽亞烈苦奈兒及妻子頭目,獻俘于朝,帝憫其無知,皆釋之,且給以衣食,命擇其族之賢者立之,有邪把乃那者,諸俘囚咸稱其賢,乃遣使齎印誥封為王,其舊王亦遣歸,自是遂屢入貢,至天順後,不復至其國,地廣人稠,貨物多聚,亞于●哇,東南海中有山三四座,總名曰翠藍嶼,大小七門,門皆可通舟,中一山尤髙大,番名梭篤蠻山,自此山西行七日,見鸚哥嘴山,又二三日抵佛堂山,即入錫蘭國境,明史:海邉山石上一足,跡跡長三尺許,故老云:佛従翠藍嶼來踐此,故足跡尚存,中有淺水,四時不乾,人皆手蘸,拭目洗面,曰「佛水清净山。下僧寺有釋迦真身,側臥牀上,旁有佛牙及舍利,相傳佛湟槃處也。其寢座以沈香為之,飾以諸色寳石。王所居側冇大山,髙出雲漢,其嶺有巨人足跡,入石深二尺,長八尺餘,云是盤古遺跡。此山産紅雅姑、青、雅姑、黃雅姑、昔刺泥窟沒藍等諸色寳石,毎大雨,衝流下山,土人競拾之,海旁有浮沙,珠蚌聚其內,光彩□灔,王使人撈取,置之地,蚌爛而取其珠,故其國珠寳特富。 |
43 ![]() | 風俗崇釋教禁,食牛肉。《明史》:其王●里國人,崇釋教重牛,日取牛糞燒灰塗其體,又調以水,徧塗地上,乃禮佛,手足直舒腹貼于地以為敬,王及庶民皆如之。不食牛肉,止食其乳,死則瘞之冇,殺牛者罪至死。氣●常暑,地豐米榖。見《續文獻通考》。又《明史》云:民富饒,然不喜噉飯,欲啖則于暗處,不令人知。 |
44 ![]() | 土産珠。 ●瑚 諸色寳石。 水晶 撒哈刺西洋布。 乳香。 樹香 檀香。 沒藥 木香。 硫黃藤竭 蘆薈 烏木 胡椒。 碗石。 馴象: |
45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欽定四庫全書 |
46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西洋●里在西海中 |
47 ![]() | 建置沿革,自古不通中國。明洪武三年,其王別里提始遣使奉金葉表獻方物。永樂元年,又遣使來貢,附載胡椒與民市。又有●里者,近西洋●里而差小。洪武五年,其王卜納的亦遣使奉表朝貢。按●里本一小國,乃占城、暹羅、錫蘭、柯枝諸大國王,舊志皆云係●里人,故特存之。 |
48 ![]() | 風俗無可考 |
49 ![]() | 土産兠羅綿。 白苾布 |
50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欽定四庫全書 |
51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蘇門答刺在西南海中 |
52 ![]() | 建置沿革,在占城西南,或言即漢條枝,唐波斯、大食二國地,西洋要㑹也。王圻《續文獻通考》又云:即古蘇文達那。明永樂三年,其酋宰奴里阿必丁已遣使入貢,詔封為蘇門答刺國王。比年入貢,終成祖世不絶。鄭和凡三使其國,《續文獻通考》:其國與花面國相接,先是,蘇門王與花面王戰,中矢死,王子年幼,不能復讎其妻,令曰:「孰能復此讐者,我以為夫與共國事」。有漁翁聞之,率衆往擊,殺花面王而還,遂稱為老王。既而王子年長,率部衆殺之。漁翁子蘇幹刺奔峭山,思復父讐王子遣使來訴,乃命太監鄭和往捕蘇幹刺以歸,獻闕下,國乃寜。迨萬厯間,國兩易姓易國名曰啞齊《明史:啞齊王者,其始本人奴也,奴之主為國大臣,握兵柄。一日,隨主入貢,出謂主曰:「王左右侍衛少,請乘間刺殺之,奉主為王,猶反掌耳」。主従之,遂篡王位,任奴為心腹,委以兵權,未幾,奴復殺主而代之,乃大為防衛,拓其宮,建六門,不得䦨入,雖勲貴不得帯刀上殿,出乘象象,駕亭而惟其外,如是者百餘,俾人莫測王所在云。嗣後無聞。 |
53 ![]() | 風俗啇賈輻輳,市道稱平。明史:其國俗頗浮,出言柔媚貨舶,至貿易稱平,地本瘠,無麥,有禾禾,一嵗二稔,四方啇賈輻輳,華人往者以地逺價高,獲利倍他國,其氣●,朝如夏暮,如秋夏有瘴氣,婦人祼體,惟腰圍一布,其他風俗,類滿剌加。 |
54 ![]() | 土産硫黃。 賄爾馬果外皮甚臭,剖開取囊,如酥油香美、俺拔果其味酸甜香冽寳石。 瑪瑙 水晶 石青 囘回青。 馬犀牛 龍涎香。 沉香 速香。 木香。 丁香降真香。 斗錫。 胡椒。 蘇木 |
55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欽定四庫全書 |
56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南渤利在西南海中 |
57 ![]() | 建置沿革,自古不通中國,相傳自蘇門答剌而西,順風三日夜可到。王及居民皆回回人,僅千餘家。其國境西北有山甚高峻,曰帽山,山西大海即西洋也,番名那沒黎洋,往來洋船,俱望此山為準。明永樂十年,其王馬哈麻沙遣使附蘇門答刺,使入貢。風俗俗朴,實地少榖,人多食魚蝦《明史》。 |
58 ![]() | 土産降真香。 犀牛 黒●瑚王圻《續文獻通考》:帽山近海,水內生黒●瑚,樹大者髙二三尺,如墨之黒,如王之潤有枝,婆娑可爱。 |
59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欽定四庫全書 |
60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占城在西南海中 |
61 ![]() | 建置沿革,即周越裳地,秦為林邑。漢為象林縣,屬日南郡。後漢末,區連據其地,始稱林邑王,傳數世無子,外甥范逸代立。晉成帝咸康二年,逸死,其奴文簒位《南史林邑傳》:范文:本日南西巻縣夷帥范幼家奴,常牧羊于山澗,得鱧魚化為鉄,因以鑄刀刀成文,向日咒曰:若砍石破者,文當王此國」。因為破石如斷芻槀,文心異之,及逸死,遂簒其位,乃攻旁國并之,有衆四五萬。至穆帝永和三年,文率其衆攻䧟日南,遂據其地,告交州刺史朱蕃,求以日南北鄙橫山為界,又襲九真,害士庶十八。九文死,子佛立,猶屯日南,九真太守灌邃率兵討走之,乃復還林邑。唐貞觀中,其王頭黎卒,子鎮龍嗣,為摩阿慢多伽獨所殺,范氏遂絶,國人立頭黎之姑子諸葛地,更號環王。元和初,入寇驩爱等州,安南都䕶張丹擊破之,遂棄林邑,徙國于占,號占城。宋乾徳中,嘗入貢,元至元年,惡其阻命,大舉兵擊之,終不能定。明洪武二年,太祖遣官以即位詔諭其國,其王阿答阿者,先已遣使奉表來朝,貢象虎方物,乃命中書省管勾甘桓㑹同館副使路景賢齎詔,封阿答阿者為占城國王。二十三年,阿答阿者失道大臣閣勝弑王自立,明年,遣太師奉表來貢,帝惡其悖逆,卻之。永樂元年,其王占巴的頼奉金葉表朝貢,且告安南侵掠,請降勅戒諭帝,許之,嗣後朝貢不絶,然安南與占城以壌地相接,故互相侵掠,搆兵不已,至成化七年,安南大舉兵破占城,執其王槃羅茶全,遂據其地,改為交南州,尋立前王孫齊亞麻弗菴為王,以國南邉地予之,始占城所有土地凡三千七百餘里,最為殷庶宋史:占城國在中國之西南,東至海,西至雲南,南至真臘,北至驩州。其地東西七百里,南北三千里,南曰施備州,西曰上源州,北曰烏里州,所統大小州三十八。自殘破以後,民物蕭條,貢使亦漸稀矣。又有賓童龍者,與占城接壌,或言如來入舍衛國乞食即其地,其氣●,風土亦相類明史:賓童龍國人,皆陸居巢處,食果實魚蝦,無室廬井竈,風土頗類占城,惟遭䘮能持服,●以僻地設齋禮佛,㛰姻偶合,酋出入乘象,或馬従者百餘人,前後讚唱,民編茅覆屋,貨用金銀花布。國境有崑崙山,屹然大海中,與占城及東西竺鼎峙相望,其山方廣而髙其海,即曰崑崙洋。諸往西洋者,必待順風七晝夜始得遇,故舟人為之諺□,上怕七州,下怕崑崙針迷舵失,人船莫存焉。 |
62 ![]() | 風俗胸纒㲲布,腦垂髽髻,宋史外國傳:土無絲繭以白㲲布纒,胸垂至足,衣衫窄袖,撮髪為髻,散垂為髾于後,其王腦後髽髻,散披吉貝衣,戴金花冠,七寳裝纓絡為飾,脛股皆露,躡革履,無襪。婦人亦腦後撮髻,無笄梳,其服及拜揖,與男子同。王毎日午坐,禅椅官屬謁見,膜拜一而止,白事畢,復膜拜一而退,或出遊,看象采臘觀魚,皆數日方還,近則乗軟布兠,逺則乘象,或乘一木杠,四人舁之,先令一人持梹榔盤前導,従者十餘軰,各執弓箭刀槍手牌等,其民望之膜拜。驅象逐邪殺牛祭祀。宋史占城傳其風俗于正月一日牽象行所居之地土,然後驅逐出郭,謂之逐邪。四月有遊般之戯,定十一月十五日為冬至,人皆相賀。毎年十二月十五日,城外縛木為塔,王及臣民以衣物及香置塔上焚之,以祭天地。又其國有山牛,不任耕耨,但殺以祭祀,將殺令巫祝之,曰「阿羅和及㧞,譯云早殺,他託生也。人性兇悍,果于戰鬭,馬端臨文獻通考:市用金銀,飲無茶酒,文獻通考:市無緡錢,止有金銀,較量錙珠,地不産茶,亦不知食釀之法,止飲椰子酒兼 檳榔。民以漁為業,力穡者少,明史:其國無霜雪,四時皆似夏,草木常青,民以漁為業,無二麥力穡者少,故収穫薄國,人皆食梹榔,終日不離口。無紙筆,不解朔望。明史:其俗但以月生為初,月晦為盡,不置閏,分晝夜為十更,非日中不起,非夜分不卧,見月則飲酒歌舞為樂,無紙筆,用羊皮,槌薄熏黒,削細竹蘸白灰為字,狀若蚯蚓。性狠而狡,飲食穢汚。明史:人情狠而狡,貿易多不平,戶皆北向,民居悉覆茅檐,髙不過三尺,部領分差等門,髙卑亦有限。飲食穢污,魚非腐爛不食,釀不生蛆不美。人體黒男蓬頭,女椎髻,俱跣足。其王嵗時采生人膽入酒中,與家人同飲,且以浴身,曰:「通身是膽!」國人采以獻,王又以洗象日,毎伺人于道,出不意殺取之。崇釋教,重刑罰。明史:王在位三十年,避位入無山,以兄弟子姪代特齋,受戒告于天曰:「我為君 道願狼虎食我,或病死,居一年無恙,則復位如初。國中呼為昔嚟馬哈剌,乃至尊至聖之稱。有鰐魚潭獄疑不决者,令兩造騎牛過其旁曲者,魚輙躍而食之,直者即數往返不食也。續文獻通考:刑禁亦設枷鎻,小過以藤杖鞭之,當死者以䋲繫于樹,用槍舂㗋而誅其首。 |
63 ![]() | 土産金《南史》:林邑國有金山,石有赤色,其中生金,金夜則出飛,狀如螢火。火珠《唐書》:貞觀四年,林邑王范頭黎遣使獻火珠,大如鷄卵,圓白皎潔光,能照數尺,狀如水晶,正午向日,蒸之,即火燃。、犀大者八百斤象。 烏木 降香 伽南香獨産其地一山,酋長遣人守之,民不得采,犯者㫁手觀音竹,長丈八尺,節二三寸,色如鉄矮腳、鷄結遼烏「能解人,語見《唐書林邑傳》。五色鸚鵡,《唐書》:貞觀四年,林邑獻五色鸚鵡,太宗異之,詔右庶子李百藥為之賦。玳瑁。 孔雀 菩薩石。 薔薇水: 猛火油,宋史:占城有薔薇水灑衣,經嵗香不歇,猛火油得水愈熾,二者皆貯以琉璃瓶。吉貝,明統志:樹名其花成時如鵝毳,抽其緒,紡之,可以作布。白㲲布。 |
64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欽定四庫全書 |
65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真臘在西南海中 |
66 ![]() | 建置沿革,本扶南屬,亦名占臘,其後并扶南國而有之。隋大業中,始通中國。《隋書真臘傳》:其王三日一聼朝坐五香七寳牀,上施寳帳。其帳以文木為竿,象牙金鈿為壁,牀如小屋,懸金光,焰有同于赤土。前有金香爐,二人侍側。王戴金寳花,冠被珍珠瓔絡,足履革屣,耳懸全鐺,常服白●,以象牙為屩。若露髪,則不□瓔珞。臣下服製,大抵相類有五大臣:一日孤落支,二曰髙相憑,三曰婆何多陵,四曰含摩陵,五曰髯多婁及諸小臣。朝于王者,輒以階下三稽首。王命上階,則跪以兩手自抱膊,逵王環坐,議政事訖,跪㐲而去唐自武徳至聖厯,凡四來朝,神龍以後,國分為二,其南近海,多陂澤,為水真臘,其北多山阜,為陸真臘,後復合為一。宋政和中,遣使來貢。宣和初,封為真臘國王,與占城等。慶元中,其王大舉兵伐占城,破之,而立真臘人為占城王,故當時占城亦為屬國其屬國又有参半真里登流眉、蒲甘等國,所領聚落六十餘,地方七千餘里。明洪武四年,國王忽見那遣其臣奈亦吉郎等表獻方物,永樂間,常再入貢,使者以其國數被占城侵擾乆,㽞不去,帝遣中官送之還,并敕占城王罷兵修好,至景㤗後,貢使不至,明史真臘傳》:其國城隍七十餘里,國中有金塔、金橋,殿宇三十餘所。王歳時一㑹,羅列玉猿孔雀、白象、犀牛于前,名曰白墖洲,盛食以金盤餘椀,故有「富貴真臘之諺。 |
67 ![]() | 風俗東向為上,右手為潔,《樂史:太平寰宇記》:國俗東向開户,以東為上,男婦悉巻髪垂耳,以右手為淨,左手為穢。尚華侈,崇釋教,不知䘮,葬不識蠶織。《明史》:民俗富饒,天時常熱,不識霜雪,禾一嵗數稔,男女椎髻,穿短衫,圍梢布,刑有劓、刖、刺配,盜則去手足,番人殺唐人罪死。唐人殺番人則罸金,無金則鬻身無罪。唐人者,諸番呼華人之稱也。凡海外諸國盡然,㛰嫁,兩家俱八日不出門,盡燃燈,人死則置于野,任烏鳶食,俄頃食盡者,謂之福報。居䘮但髠其髪,女子則頗上剪髪如錢大,曰用此報親文字以麂鹿雜皮染黒用粉為小條,畫于上,永不脫落,以十月為嵗首,閏悉用九月夜分四更。亦有曉天文者,能筭日月薄蝕。其地謂儒為班詰,僧為苧姑,道為八思班詰,不知讀何書,由此入仕者為華貫,先時頂挂一白線以自立,既貴曵白如故,俗尚釋教,僧皆食魚肉,或以供佛,惟不飲酒。尤侗外國傳其俗不識蠶織,後暹人來居,得蠶與桑種織絍縫補,率倩、暹人為之。 |
68 ![]() | 土産犀牛。 象牙。 翠羽 寳石。 金顔香,明統志:香乃樹脂冇淡,黃色者冇,黑色者以剖開雪,白者為佳,夾砂石為下,其氣能聚衆香,番人以之和香塗身香。篤耨香,明統志:樹如衫□香,藏于皮,老而脂自流溢者,名曰篤。耨冬月因其凝而取之者名黒篤,耨盛之于瓢,碎瓢而●之,亦有香名篤耨瓢。沉香。 速香,明統志》:伐樹去木而取香者,謂之生速樹。朴木腐而香存者謂之熱速。其樹木之半存者謂之暫香。黃而熱者謂黃熱。通黒者,謂夾箋。降香。 烏木 蘇木 麝香木氣似麝臍,婆田羅樹花葉及實畧似棗,歌畢陀樹花似林,禽葉似榆而厚,大實似李昆野樹花似木,●葉似杏,實似楮菴羅樹花葉似棗,實似李白豆蔲。 胡椒、黃、蠟。 建同魚,《隋書》:海中有建同魚,四足,無鱗其鼻,同于象吸水,上噴髙五六十尺。浮胡魚。《隋書》:其形似䱉嘴,如鸚鵡,有八足。 |
69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欽定四庫全書 |
70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哇在西南海中 |
71 ![]() | 建置沿革,即古闍婆國,又名莆家龍,亦曰下港,元時改名●哇,為西南諸番之衝要。王圻《續文獻通考》:東抵古女人國,西抵三佛齊,南抵古大食國,北抵占城,其在海外,視占城益逺,自泉南登舟行海者,先至占城而後至其國。按《元史》,至元二十九年十二月發泉州,明年正月即抵其國,相去止月餘,似亦不為逺也。宋文帝元嘉中,始通中國,其後復絶。至宋淳化中,其王木羅茶遣使來朝貢,大觀中復貢,元世祖至元中,大出師伐之,竟不能克其水有八節,澗上接杜馬,班王府下,通莆奔大海,乃●哇咽喉,必爭地。元史弼、髙興嘗㑹兵於此,其國分東、西二王,明、洪武中,各遣使入貢。永樂中,東王為西王所滅。宣徳七年,嘗入貢,表書「一千三百七十六年」,葢漢宣帝元康元年乃其建國之始也。自宏治後,貢使鮮有至者。 |
72 ![]() | 風俗室宇壯麗,飲食豐潔《宋史》乗軟兠,吹橫笛,《宋史》:其俗以五月逰船十月逰山有馬可乗跨,或乗軟兠樂,有橫笛,鼔板亦能舞。穀米富饒,民不為盜,《明統志》:其田膏腴地平衍,穀米富饒,倍於他國,民不為盜,道不拾遺。諺云太平、闍婆者,此也。地多流寓,刑無鞭朴,《續文獻通考》:其國四郷,初至杜板僅千家,二酋主之,流寓多廣東漳泉人,又東行半日,至廝村,中國之人客此成聚落,遂名新村,約千餘家。村主廣東人,番舶至此互市,金寳充溢,人民富饒,又南水行可半日至淡水港,乗小艇行二十餘里,至蘇魯馬,邑亦千餘家,半中國人港,旁大洲,林木蔚茂,有長尾猱數萬,又水行八十里,至漳沽,登岸西南,陸行半日,至王所居王宮磚墉,高三丈,方三十餘里,王蓬頭頂,金葉冠胷,縈嵌絲帨腰,束錦綺,佩短刀,跣足跨象,或乗牛,民男蓬頭女椎結上衣下帨,男必腰刀刀,極精巧刑,無鞭朴罪,不問輕重,藤擊刃殺之,市用中國古錢,衡量倍於中國。尚氣好鬭,寢食汚穢,續文獻通考》:國人大抵三種,西番賈居久者,服食皆雅潔,中國流寓者尚囘囘,教持齋受戒曰:「唐人土人,有名無姓,尚氣好鬭,顔色黟黒,猱頭赤腳,坐臥無椅榻,飲食無匙著,啖蛇蟻●蚓,與犬同寢食,不為穢也。婚姻男,造女嫁後五日,迎婦金鼔刀盾,前後甚多。婦祼披髪跣足,紫嵌絲帨,戴披金珠,綵飾寳粧,䘮有水●火●,犬●,惟死者所欲。好甲兵,無紙筆,明史:性兇悍,男子無少長,貴賤皆佩刀,稍忤輙相賊,故其兵甲為諸番之最,字類●里,無紙筆,刻於茭蔁葉氣,侯常似夏,稲嵗二稔。 |
73 ![]() | 土産金。 銀 真珠 犀角番名低宻象牙番名家羅玳瑁諸名香。 烏爹泥。 金剛子。 蓽澄笳《明統志》:其藤蔓衍春花,夏實花白而實黒。□頂鳥名大於鴨外,黄內赤、火鷄大於鶴軟紅冠,毛如青羊食炭,倒掛鳥形如五色雀吉貝。 桄榔木 青鹽 綵鳩白猿》 五色鸚鵡。《明統志》:●哇有鸚鵡山,以出鸚鵡,得名。 |
74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欽定四庫全書 |
75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浡泥在西南海中 |
76 ![]() | 建置沿革,本闍婆屬國,前代無可考。宋太平興國中,始遣使入貢。明洪武三年,命御史張敬往使,自泉州航海,閱半年抵闍婆,又踰月始至。其國國王乃遣使奉表箋來貢,表用金箋,用銀字,近囘鶻皆鏤之以進,帝宴賚甚厚。八年,命其國山川附祀福建山川之次。永樂六年八月,其王麻那惹加那泛海入朝。十月,王卒於館,●於安徳門外石子岡樹碑神道,諡曰恭順,賜勅慰其子遐旺,命襲封國王。至萬厯中,其王卒無嗣,乃立其女為王,後遂不復朝貢。然商人猶往來不絶其國,統十四洲在舊港之西,自占城四十日可至。初屬●哇,後屬暹羅,改名大泥,華人多流寓其地。嘉靖末,閩粵海冦遺孽逋逃至此,積二千餘人。萬厯時,紅毛番強商其境,築土庫以居。其入彭湖互市者,所㩦乃大泥國文也。風俗以板為城,以銅鑄甲,《宋史》:其國以板為城,王所居屋,覆以貝,多葉,民舍覆以草,王坐䋲牀,出則擁大布單坐其上,衆舁之,名曰阮囊戰,鬬則持刀披甲,甲以銅鑄,狀若大筒,穿之於身,䕶其腹背。盛食無器皿,喪●有棺歛婚聘,先以椰子酒。《宋史》:國人以十二月七日為嵗莭,凡宴㑹,鳴鼔,吹笛、擊鈸,歌舞為樂,無器皿,以竹編貝多葉為噐,盛食,食訖棄之。䘮●亦有棺歛,以竹轝載棄山中,二月始耕作則祀之,踰七年則不復祀。俗尚奢侈,愛敬中國,明統志》:男女椎髻,以五采帛繫腰花錦為衫,尤愛敬,中國人毎見中國人醉者,則扶之以歸。 |
77 ![]() | 土産片腦《明統志》:「樹如杉檜,取之者必齋沐而往,其成片似梅花者為上,其次有金腳腦、速腦、米腦、蒼腦、扎聚腦又一種,如油者名腦油、象牙。 □頂。 吉貝。 西國米 檀香。 玳瑁 把雜爾獸名,腹中一石,能療百病西洋布降真香俱見《明史》。 |
78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欽定四庫全書 |
79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麻葉甕在西南、海中 |
80 ![]() | 建置沿革,又名麻葉凍,自古不通中國。明永樂三年,遣使齎璽書賜物招諭,迄不朝貢。相傳自占城靈山放舟,順風十晝夜至交欄山,自西南即麻葉甕也。交欄山甚高,廣饒竹木,元時史弼、髙興伐●哇,遭風至此山下,舟多壊,乃登山伐木重造,遂破●哇。其病卒百餘人,留養不歸,從益蕃衍,故其地多華人云。 |
81 ![]() | 風俗氣●稍熱,俗尚節義,王圻《續文獻通考》:山峻地平,氣●稍熱,田禾倍收,俗尚莭義,婦人䘮夫,則剺面剃髪,絶粒七日,多有死者,得甦,亦不再嫁煮海為鹽,釀蔗為酒《續文獻通考》。男女椎髻,衣長衫,圍之以布《明史》。土産玳瑁。 木綿 黃臘 檳榔 花布 |
82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欽定四庫全書 |
83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三佛齊在西南海中 |
84 ![]() | 建置沿革,南蠻別種或云即干陀利,與占城為隣居,真臘、闍婆之間,所管五十州,從廣州府汎海,使風二十日可至。其王號詹卑,其國居人多蒲姓,唐天祐元年,始遣使入貢。宋大平興國五年,其王夏池遣使茶龍眉來貢,咸平六年復來,且言本國建佛祠以祝聖夀,願賜名及鍾,乃詔以「承天萬夀」為寺額,并鑄鐘以賜之,嗣後朝貢不絶。明洪武四年,其王馬哈剌扎八剌卜遣使入貢。九年,命使者齎印敕封為三佛齊國王。時●哇強巳威服三佛齊而役屬之,聞封國玉與已,埓則大怒,遣人誘朝使邀殺之,尋破三佛齊,據其國,改其名曰舊港,然亦不能盡其地,華人流寓者往往起而據之。明史有梁道明者,廣州南海縣人,久居其國,閩粤軍民泛海,從之者數千家,推道明為首,雄視一方。永樂三年,以行人譚勝受與道明同邑,命偕千戸楊姓等齎□招之,道明及其黨鄭伯可隨入朝,貢方物,受賜而還。四年,舊港頭目陳祖義遣子士良,道明遣從子觀政並來朝。祖義亦廣東人,雖朝貢,而為盜海上,貢使往來者若之。五年,鄭和自西洋還,祖義潜謀邀結有施進卿者告於和,祖義來襲被擒,獻於朝,伏誅,因命設舊港宣慰司,以進卿為使,錫誥印及冠帶,自是屢入貢。然進卿雖受朝命,猶服●哇,其地狹小,非故時三彿齋比也。嘉靖末,廣東大盜張璉作亂,官軍已報克獲。萬厯五年,商人詣舊港者,見璉列肆為番舶長,漳、泉人多附之,猶中國市舶云。 |
85 ![]() | 風俗香油、塗身椰葉覆屋《宋史》:其人用香油塗身,又曰:「累甓為城,周數十里,用椰葉覆屋」。土沃宜稼,民皆水居《明史:土沃宜稼語》云:一年種榖,三年生金,言收穫盛而貿金多也。俗富好滛,習於水戰,隣國畏之,地多水,惟部領陸居庻民,皆水居編筏,築室,繫之於樁,水漲則筏浮,無沉溺患,欲徙則㧞樁去之,不費財力。 |
86 ![]() | 土産紅藤。 紫礦見《宋史》猫睛石。 膃肭臍。 薔薇水、龍腦香。 沉香 金銀香。 神鹿如巨豕,高三尺,蹄三跲鶴頂。 火鷄 黑熊 白獺 五色鸚鵡。 龜筒苾布。 兠羅錦。 |
87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欽定四庫全書 |
88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佛郎機在西南海中 |
89 ![]() | 建置沿革,自古不通中國,相傳在西南海中,近滿剌加。明正徳中,據滿剌加地,逐其王明史》:滿剌加在占城南,或曰即古頓遜地。十三年,遣使臣加必丹末等貢方物請封,始知其名。嘉靖二年,其將別都盧既以巨礮利兵,肆掠滿剌加諸國,橫行海上,復率其屬踈世利等入㓂新㑹之西草灣,指揮柯榮、百戸王應恩禦之,轉戰至稍州,向化人潘丁茍先登衆齊進,生擒別都盧踈、世利等,獲其二州賊,敗遁,官軍得其礮,即名為佛郎機,副使汪鋐進之朝。九年秋,鋐累官右都御史,上言:今塞上墩臺城堡未嘗不設,乃㓂來輒遭蹂躪者,蓋墩臺止瞭望,城堡又無制逺之具,故往往受困,當用臣所進佛郎機,其小止二十斤以下,逺可六百步者,則用之墩臺,毎墩用其一,以三人守之,其大至七十斤以上,逺可五六里者,則用之城堡,毎堡用其三,以十人守之,五里一墩,十里一堡,大小相依,逺近相應,㓂將無所容足,可坐守不戰之功。帝恱即從之,火礮之有佛郎機自此始。其後廣東巡撫林富上言,粵中公私諸費,多資商稅,畨舶不至,則公私皆窘,請許佛郎機互市,從之。明史許佛郎機互市有四利,祖宗時諸番常貢外,原有抽分之法,稍取其餘,足供御用利一兩,粤比嵗用兵,庫藏耗竭,藉以充軍餉,備不虞利。二,粵西素仰給粵東,小有徵發,即措辦不前,若番舶流通,則上下交濟,利三,民以懋遷為生,持一錢之貨,即得展轉販易,衣食其中,利四,助國裕民,兩有所賴,此因民之利而利之,非開利孔為民梯禍也。從之。自是佛郎機得入香山嶴壕境為市,築室建城,雄據海畔壕境在廣州府香山縣南虎跳門外。先是,暹羅、占城、●哇、琉球、浡泥諸谷互市俱在廣州,設市舶司領之,正徳時,移于髙州之電白縣,嘉靖十四年,指揮黄慶納賄,請于上官,移之壕境,嵗輸課二萬金,佛郎機遂得混入,高棟飛甍,●比相望,閩粤商人趍之若鶩,久之,其來益衆,諸國人避而畏之,遂専為所據。萬厯中,又破滅呂宋,遂盡擅閩,粤海上之利,云風俗好經商,奉佛教明史:其人長身髙鼻,猫睛鷹嘴,拳髪赤鬚,好經商,恃強,凌轢諸國,無所不往,衣服華潔,貴者冠賤者笠,見尊長輒去之。初奉佛教後,奉天主教市易,但伸指示數,雖累千金,不立約契,有事指天為誓,不相負。尤侗外國傳:其國人,身著衫袴,垂至脛皮屨衣服,用●袱西洋布,毎六日一禮佛,先三日,食魚為齋,至禮拜日,鷄犬牛羊,不忌手,持紅杖而行。飲食不用匙箸,富者食麵,貧與奴僕食米,婚娶無媒妁,佛前相配,以僧為証,謂之交印。國有大故,亦多與僧謀,人死貯布●,以●所蓄,半入僧室。 |
90 ![]() | 土産犀。 象 珠 貝 |
91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欽定四庫全書 |
92 ![]() | 《欽定大清一統志》巻四百二十四緬甸在雲南騰越闗外 |
93 ![]() | 建置沿革,古西南夷,不知何種。其地舊有五城。明統志舊有江頭、太公、馬來安、正國、蒲甘、緬王五城。元至元中屢討之,後於蒲甘緬王城置邦牙等處宣慰使司。明洪武時,入貢方物,置緬中宣慰使。《明史:洪武二十六年,八百國使人入貢,因言緬國近其邊,以地逺不能自達,帝乃令西平侯沐春遣使至八百國王所諭意,於是緬國始遣使來貢方物。永樂中,賜緬甸冠帶、印章、信符,令三年一朝貢。嘉靖初,緬甸為孟養木邦孟密所破,訴於朝,不報,其後復稍稍雄制諸蠻。明史:緬地舊隣,孟養宣徳,時孟養有思任發者,據麓川為亂,總督王驥遣人諭緬祻福,令獻賊首緬甸,遂與木邦函思任發首獻之,孟養以故怨緬。嘉靖初,孟養糾木邦、孟密,共擊破緬,殺宣慰使莽紀嵗,永昌知府嚴時泰往勦之孟養,縱兵鼓譟,焚驛舍,殺千戶一人,朝廷以安鳳之亂,未暇究其事,莽紀嵗有子名瑞體,少匿洞吾母家,其酋養為已子,既長有其地,諸蠻皆畏服之,因假途孟蜜,攻孟養以復前仇,仍招致隴川、干崖、南甸諸土官,欲入冦,覘知中國有備,乃遁歸,朝議以荒服之外,治以不治,瑞體遂萌自王之志。萬厯元年,金騰副使許天琦招諭孟養,孟養受檄拒緬甸,天琦卒,副使羅汝芳調漢土兵馬至騰越為援,絶其糧道,緬兵大敗後,孟養復為瑞體所并,巡撫饒仁侃遣人招緬,不應,瑞體死,其子應裏遂起衆兵數十萬,分道內侵。萬厯時,分道內侵,騰越逰擊劉綎,與永昌叅将鄧子龍大破之,率兵出隴川、孟密,直抵阿瓦,時諸部咸殺緬使來歸,旋復解散,隂附於緬,巡撫陳用賔於騰衝築八闗,留戍募人至暹羅夾攻緬,緬勢頓衰,阿瓦木邦相率入貢,而暹羅連嵗攻緬,為所殘破,自是不敢內犯,然諸近緬部附緬如初,天啓後,職貢遂絶。 |
94 ![]() | 國朝順治十六年,大兵平定雲南,永明王朱由榔逃入緬,緬人居之赭硜,以兵守之。十八年,大兵以緬人執永明王,送軍前。乾隆十六年,緬酋蟒達喇遣使具表納貢。 |
95 ![]() | 上頒勑奬諭,並賜銀幣、器物。時緬國內亂,其頭目甕藉牙將謀自立,㑹貢使還至緬境,蟒達喇已被害,甕藉牙代立,其子懵駁與沿邊土司滋釁。總督劉藻、楊應琚先後經理,不善三十四年。 |
96 ![]() | 上命將督師前往勦辦,由戞鳩進兵,收取猛拱、猛養於新街大㨗,進次老官屯㑹懵,駁専遣頭目奉蒲葉書詣軍門乞降。 |
97 ![]() | 上以其地水土惡劣,不值乆駐官軍,遂降㫖班師,嚴飭邊闗,示以禁絶,懵駁死,子贅角牙立其國,頻年內亂,殺贅角牙,迎孟隕立之。五十三年,孟隕遣其頭目業渺瑞洞、細哈覺控等欵闗納貢,悔罪輸忱,總督富綱以 |
98 ![]() | 聞許之,賫至金葉表文、金塔、馴象及其他方物,上於避暑山莊宣見緬使,宴賚甚渥。 |
99 ![]() | 特勑嘉奬,並 |
100 ![]() | 頒賜佛像、如意、朝珠、銀幣諸物,至京師,令緬使詣闕隨班行禮畢,遣令歸國。 |
101 ![]() | 風俗居有屋廬,濟用舟筏,乗象馬,識文字,元史:緬人有城郭屋廬以居,有象馬以乗舟筏以濟,其文字進上者,用金葉寫之,次用紙,又次用㯽榔葉。綰髮文身以為飾。明統志:緬人形陋體黒,性柔而詐,其酋號曰卜剌浪男子,善浮水,夏 穿洗,白單衣,冬寒,穿白兠羅棉衣,其富者出入着大袖,白布衫,男子綰髻於頂,前用青白二色布纒之。婦人綰髻於後,不施脂粉,男女皆和白檀,麝香當歸薑黄,末塗於身及頭靣以為竒,其酋長出入,乗平轎,或騎象,坐則在前,從者圍後皆席地。事佛敬僧,明統志:緬人専事佛敬、僧、立、阿、瓦刹城邦啞直根等寺,莊嚴甚整,有大事則抱佛說誓質之,僧然後決。吉事用樂。其樂有皮鼓、笙籥、銅鑼、嗩呐之屬。國中設樂人肄習,惟奉上用之。 |
102 ![]() | 土産寳石有紅藍、桃紅及他雜色。象 檀香。 白㲲布,頗幹盒,以皮為之,飾以髹漆。以上俱入貢。椰子。 兠羅棉樹頭酒,《明統志》:樹類㯶,高五六丈,結實大如掌。土人以麯納罐中以索,懸罐於樹下,□其實,取汁以為酒,或不用麯,惟取其汁,●為白糖,其葉即具葉,冩緬書用之。石油《明統志》:自石縫流出,臭惡而色黒,可塗毒瘡。 |
URN: ctp:ws8513820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