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二十四
3
征𣙜考
4
雜征斂 澤津渡
5
宋寧宗嘉定二年十月,減公私房廊白地錢什之三,初南渡後,雜征甚多,孝宗淳熙九年,言者謂有司理財,一切用衰陋褊隘之䇿,至於賣樓店、括草田、鬻官地,而所在爭獻羨餘,此風一熾,恐天下蒼生無寧嵗矣,然自隆興以後,蠲減不一。光宗紹熙二年十月,下詔守令,毋征歛病民,帝嘉泰時嘗蠲黄河鐵纜錢及內外諸軍營運息錢詳蠲貸門》。至是,復有是命。四年二月,罷廣西諸州牛税。
6
五年九月,罷沿海諸州海船錢。
7
十七年十二月時理宗已即位雪寒,免京城官私房賃地門税等錢。
8
自後祥、慶、灾、異、寒暑皆免。
9
理宗寳慶元年十二月,詔行都及諸路公私僦舎錢,未經減者減三分。
10
從諫議大夫朱端常請也。
11
三年七月,詔被水州縣勿徴竹木等税。至紹定四年,蠲磚瓦竹木蘆泊之征三月。六年,詔兩浙轉運司,臨安、嘉興府、徽、嚴、安、吉州,再蠲竹木之徵三月。
12
宋史趙必愿傳曰:理宗端平元年,必愿以直秘閣知婺州,至郡即免催紹定六年,分小戸綾羅錢三萬緡有奇,奏乞寛減內帑綾羅申省,免用舊例,預解諸色窠名錢,罷開化税場。
13
又鄭清之《傳》曰:理宗淳祐九年,拜左丞相兼樞宻院。先是,沿江算舟之賦素重,清之次第停罷,如池之鴈,有大法場之目,其錢分𨽻諸司,清之奏罷其並縁漁取者,葢數倍公家之入,合分𨽻者,從朝廷償之,報下,清之方與客飲,舉杯曰:「今日飲此酒殊快!」
14
景定四年十二月,詔無為軍巢縣已升為鎮巢軍使,從沿江制司節制,其月,收坊場河渡錢分項支解。度宗咸淳元年四月,夀崇節免徵臨安官私房僦地錢,是月乾㑹節如前,免征。自是祥慶、灾異、寒暑皆免。十月,減田契稅錢什四。
15
《宋史楊文舉傳》曰:文仲添差通判揚州牙契舊額,嵗為錢四萬緡,累増至十六萬,開告訐以求羡,文仲曰:「希賞以擾民,吾不為也」。卒増十八,界一而已。十年九月時㳟帝已即位,天瑞節,免臨安府,公私房賃錢十日。遼聖宗統和十五年十月,弛東京道魚濼禁。開泰八年六月,弛大擺山猿嶺採木之禁,道宗夀隆六年三月,弛朔州山林禁。
16
天祚帝乾統三年二月,以武清縣大水,弛陂澤之禁。金海陵,貞元元年七月,徵元賜朝官京城隙地錢、京城隙地,以是年五月,賜隨朝大小職官及䕶駕軍,至是,各徵錢有差。
17
世宗大定三年,詔山東西路坊場、河渡逋欠,如監臨制以年嵗逺近為差蠲減。
18
以尚書工部令史劉行義言定城郭出賃房税之制。五年,以前此河濼罷設官,復召民射買,兩界之後仍舊設官。
19
至二十九年,章宗即位,戶部言天下河濼已許與民同利,其七處設官可罷之,委所屬禁豪強毋得擅其利。
20
等,謹案金史宗尹傳:大定時,拜平章政事,民間苦錢幣不通。帝問之,對曰:「錢者有限之物,積於上者滯於下,所以不通。海陵軍興,為一切之賦,有菜園房税、養馬等錢,大定初,軍事未息,調度不繼,故因仍不改。今天下無事,府庫充積,悉宜罷去」。帝嘉其留意百姓,始罷養馬等錢,是當時征斂無藝,河濼賃房之外,其雜稅尚多也。
21
章宗明昌元年二月,免賃房税。
22
至二年,又詔減南京出賃官房及地基錢。三年,諭提刑司,禁勢力家不得固山澤之利,定司竹監竹稅額。
23
司竹監嵗採八,破竹五十萬竿,春秋兩次輸都水監備河防,餘邉刀笋皮等賣錢三千貫、葦錢二千貫為額。
24
泰和二年四月,復撲買河濼法。
25
宣宗興定三年四月,同提舉榷貨司王三錫請榷油不行。
26
三錫建議榷油,嵗可入銀數十萬兩,平章政事术虎、髙琪以用度方急,力主行之,尚書左丞髙汝礪上言曰:「古無榷法,自漢以來,始置鹽鐵酒榷,均輸官,以佐經費,末流至有算舟車、稅間架,其征利之術固已盡矣,然亦未聞榷油也,葢油者世所共用,利歸於公,則害及於民,故古今皆置不論,亦厭苛細而重煩擾也。國家自軍興,河南一路入稅租不啻加倍,又有額徴諸錢橫泛雜役,無非出於民者,而更議榷油,嵗收銀數十萬兩,夫國以民為本,當此之際,民可以重困乎?若從三錫議,是以舉世通行之貨為榷貨,私家常用之物為禁物,自古不行之法為良法,竊為聖明不取也。若果行之,其害有五,臣請言之:河南州縣當立務九百餘所,設官千八百餘員,而胥𨽻工作之徒不與焉,費既不貲,而又創搆屋宇,奪買作具,公私俱擾,殆不勝言,至於提㸃官司,有升降决罸之法,其課一虧,必生抑配之弊,小民受病,益不能堪,其害一也。油之貴賤,所在不齊,商旅轉販,有無相易,所以其價常平,人易得之,今既設官,各有分地,輙相侵犯者有罪,是使貴處常貴而賤處常賤,其害二也。民家日用,不能躬自沽之,必藉轉鬻,轉鬻者増取利息,則價不得不貴而用不得不難,其害三也。鹽鐵酒醋,公私所造不同,易於分別,惟油不然,莫可辨記,今私造者有刑,捕告者有賞,則無頼輩因之得以誣構良民,枉䧟於罪,其害四也。油戶所置,屋宇作具,用錢已多,有司按業推定物力以給差賦,今奪其具廢其業,而差賦如前,何以自活?其害五也。惟罷之便。帝是之,然重違琪意,乃詔集百官議於尚書省,衆以為不可,帝曰:古所不行者而今行之,是又生一事也。乃罷之。金史食貨志》曰:租税之外,算其田園屋舎、車馬、牛羊、樹藝之數,及藏鏹多寡徵錢,曰物力、物力之徵,上自公卿大夫,下逮民庶,無茍免者,近臣出使外國,歸必増物力錢,以其受饋遺也。物力之外,又有鋪馬軍須、輸庸、司吏、河夫、桑皮、故紙等錢,名目瑣細,不可殫述。
27
元太宗元年八月,勅:「䝉古民有馬百者輸牝馬一,牛百者,輸牸牛一,羊百者輸羒羊一,為永制」。二年正月,詔雜稅三十取一。
28
元史太宗定宗本紀曰:太宗之世,華夏富庶,羊馬成羣,旅不齎糧,時稱治平。迨定宗嗣立,在位三年,諸王及各部遣使於燕京,迆南諸郡,徵求貨財、弓矢、鞍轡之物,或於西域囬鶻索取珠璣,海東摟取鷹鶻,驛騎絡繹,民力益困,而太宗之政衰矣。世祖中統二年五月,弛諸路山澤之禁。至元元年四月,以四川茶鹽商酒竹課充軍糧。二年二月,禁山東東路私煎硝鹻。
29
三年六月,申嚴陜西、河南竹禁。
30
十二月,減輝州竹課。
31
先是,官取十之六,至是減其二。
32
四年,始命制國用使司印造懷孟等路司竹監竹引一萬道。
33
初,腹裏之河南、懷孟,陜西之京兆、鳳翔,皆有在官竹園,立司竹監掌之,每嵗令税課所官,以時採斫,定其價為三等,易於民間,至是,命凡發賣皆給引,每道取工墨一錢。至九年十月,京兆府人辛至,告販到紫竹扇杆五千六百條,所司作私竹,斷沒應納鈔七十五兩、驢二頭,中書省議將元斷鈔數、驢畜付本人收管,仍支價收買外,今後紫竹扇杆赴衛輝路總管府扣算工本腳力盤費,官為收買給引與本處燻竹,相兼發賣。
34
元史刑法志》曰:衛輝等處販賣私竹者,竹及價錢並沒官,首告得實者,於沒官物約量給賞,犯界私賣者,減私竹罪一等。若民間住宅內外,并闌檻竹不成畝,本主自用外貨賣者,依例抽分,有司禁治不嚴者罪之,仍於解由內開寫。
35
五月,命官司和買諸物,亦依例收税。
36
五年七月,定磁窑以二八抽分著為例。七年二月,令魚池勿與河泊同課。
37
中書省奏:「近水之家,許鑿池養魚并畜鵝鴨及栽蓮藕、菱芡、蒲葦,以佐衣食。如無力者,召人種佃,勿致荒廢。其出賣物色,止令赴務,依例投稅,不同河泊辦課,以致阻民増修」。從之。
38
十二年三月,免諸路軍雜賦。
39
十三年二月,詔諭臨安新附人等山林河泊,除巨木花果外餘物,權免徵稅。
40
十二月,詔浙東西、江東西、淮東西、湖南北竹貨河泊等,皆從實辦課。凡故宋聖節上供、經、總制錢等百餘件,𢘤除免之。
41
十四年五月,以河南、山東水旱,除河泊課,聴民自漁。十五年十月,弛山場樵採之禁。
42
十六年七月,以每嵗聖誕節及元辰日禮儀費用皆斂之民,詔天下罷之。
43
十九年四月,弛西山薪炭禁。
44
五月,免福建山縣鎮店宣課。
45
至十二月,又以福建瀕海瘴地難同,諸路收稅,將不應稅者,若書畫藳薦磚瓦、柴炭、草鞋、草索、鐵線、銅線、掃帚、條帚、麴貨、糯米、竹筍、山藥、諸色燈、諸般菜,及牛馬、驢騾、羊雞、鴨鵝生子犢,不係貨賣,俱榜示免之。二十年十一月,命江南等省於本處印造契本,先是,各省收納商課,例給契本,嵗由戸部印發,無契本者同盜稅,至是以大都相去不逺,除四川甘肅、中興行省、陜西宣慰司,所轄依舊印發外,江南四行省部發契本銅版一、銅印一,即令於本處和買紙墨印造。
46
二十一年五月,定稅務不使契本盜税文契,欺隠課程者,止罪官吏,買主不坐。
47
至二十二年正月,又以福建各務契稅不用元降契本,只粘務官契尾,更有連數,契作一契押印者,俱命禁之。至仁宗皇慶元年五月,又以戶部主事張承直,言務司作弊多,端命買主無契本者,同匿稅外,結攬之人加等,追斷務官通同,及税非本境成交者,依律斷罪。正官有失關防,縱容親戚家人入務索取財物者,同枉法論罪。
48
二十二年正月,詔天下民間買賣金銀,懷孟諸路竹貨,江淮以南江河魚利,皆弛其禁。
49
先是,江南魚戸官司募人自備工,本認辦課一百錠,至是以百姓賠累,令官司招收魚戶,給以網索,攔閘外,計魚十分為率,官收七分發賣,毋得滋擾。又以竹貨係百姓,恒産有司拘禁發賣,妨奪生計,乃罷各路司竹監聴民自賣輸稅,至二十三年九月,又用抄紙坊大使郭畯言於衛州,復立竹課提舉司,凡輝懷、嵩洛、荆襄、益都等處竹貨皆𨽻焉,在官者辦課,在民者輸稅,又命陜西竹課提領司,差官於輝懷辦課。至二十九年十月,以丞相完顔澤言:「懷孟竹課頻年斫伐已損,課無所出,科民以輸,宜罷其課,長養數年」。從之。三月,増商税契本,每一道為中統鈔三錢,初典買物業,應立契據者,騐實價直,依例收辦,正税外,將契用印,關防毎本寳鈔一錢,至是増至三錢。至武宗至大三年,又令毎本改收至元鈔三錢,不結正課,另項作數。
50
二十四年十一月,弛太原保徳河魚禁。十二月,免浙西魚課三千錠,聴民自漁。二十五年正月,勅弛遼陽漁獵之禁,惟毋殺孕獸。二月,勅江淮勿捕天鵝,弛魚濼禁。二十八年三月,以杭州、平江等五路饑,弛湖泊捕魚之禁。四月,弛杭州西湖禽魚,禁聴民網罟。二十九年三月,中書省言:「漢地河泊𨽻宣徽院,除大官外,宜弛其禁,便民取食」。從之。二十九年三月,定湖南門攤課例。
51
先是,湖南民戸納商税酒醋,常課外,不問有無地戸,每年滚納門攤地畝一兩二錢,嵗計鈔二萬餘錠,比腹裏包銀更加數倍,貧戸乏力受刑,典賣妻子尚苦不敷,因而逃亡為冦所遺,逋課或勒官吏掲借,或令見戶賠納。是年正月,行省以為言,乞行除免。戸部侍郎張奉政言:「宋時本無此例,歸附後始有之,乃定自本年為始通行,依額認辦,除離城十里內并鎮店立務辦課處,依舊例納米外,其離城十里外鄉村驗畆均科,許令百姓自造酒醋食用包,容各家佃戸,不復納税,餘無地下戸並行除免。
52
十一月,禁所在私渡,命關津譏察姦宄。成宗元貞元年六月,江浙省大水,無禾,民乏食,弛江湖河泊之禁,聴民採取。
53
至大徳元年閏十二月,淮東饑,弛湖泊之禁。二年正月,建康、龍興、臨江、寧國、太平、廣徳、饒池等處水,弛澤梁之禁,聴民漁採。三年五月,江陵路旱、蝗,弛湖泊之禁。四年二月,湖北饑,弛山澤之禁。七年正月,弛饑荒所在山澤湖泊之禁。一年八月,以太原、平陽地震山場、河泊,聴民採捕,八年正月,以灾異弛山場湖泊之禁,聴民採捕。九年八月,以冀寧嵗復不登,弛山澤之禁,聴民採捕。十一年,武宗即位。五月,詔被灾處山場河泊課程,權且停罷,聴貧民採取。七月,從和林省臣請,以網罟賜貧民。九月,江、浙饑,開山場河泊禁,免其課。
54
二年二月,詔江南道士貿易田者,輸田、商稅。五月,詔民間馬牛羊百取其一,羊不滿百者亦取之,惟色目人及數乃取。
55
大徳十一年十二月時武宗已即位,以明年改元弛山場河泊蘆蕩禁。
56
武宗至大元年四月,以浙西、江東水,罷山場河泊,課蘇、湖、常、秀等路,自春徂夏,陰雨連綿,塘岸崩頺,稻秧浸爛,米價騰貴,除遣官賑給鹽菜米糧外,山場河泊開禁免課。至十一月,紹興旱灾山場河泊商稅,截日免之。諸路小稔,審被灾者亦免之。二年九月,以薪價貴,禁權豪蓄鷹犬之家,不得占據山場,聴民樵採。二年正月,詔天下弛山澤之禁。
57
仁宗皇慶二年七月,諸被灾地並弛山澤之禁。至延祐六年六月,以濟寧等路水開河泊,禁聴民採食。七年,英宗即位。九月,瀋陽水旱害稼,弛山場河泊之禁。
58
延祐七年九月時英宗已即位,禁五臺山樵採。十一月,以明年改元開燕南山東河泊之禁,聴民採取。英宗至治二年閏五月,真定山東諸路饑,弛河泊之禁,三年十二月時泰定帝已即位,以改元詔禁獻山場河泊之利。泰定帝泰定三年十一月,弛永平路山澤之禁,四年十一月,以嵗饑,開內郡山澤之禁,文宗天厯元年嵗課及額外課之數。
59
硝鹻課晉寧路,二十六錠七兩四錢。
60
竹木課腹裏:木六百七十六錠一十五兩四錢,額外木七十三錠二十五兩三錢。竹二錠四十四兩,額外竹一千一百三錠二兩二錢。江浙省額外竹木九千三百五十五錠二十四兩。江西省,額外竹木五百九十錠二十三兩三錢。河南省,竹二十六萬九千六百九十五竿,板木五萬八千六百條,額外竹木一千七百四十八錠三十兩一錢。
61
等謹按,以上皆嵗課也,外尚有金課銀課、銅課、鐵課、鉛課、錫課、礬課各嵗額,詳見坑冶、鹽、鐵二門厯日課內分,大厯每本鈔一兩,小厯每本鈔一錢,囬囬厯每本鈔一兩,總三百一十二萬三千一百八十五。本腹裏及行省總計中統鈔四萬五千九百八十錠二十二兩五錢。
62
契本課:總三十萬三千八百道,每道鈔一兩五錢。腹裏及行省總計中統鈔九千一百一十四錠。河泊課腹裏及行省,總計鈔五萬七千六百四十二錠二十三兩四錢。
63
山場課腹裏及行省,總計鈔七百一十九錠四十九兩一錢。
64
窑冶課腹裏及行省,總計鈔九百五十六錠四十五兩九錢。
65
房地租錢課腹裏及行省,總計鈔一萬二千五十三錠四十八兩四錢。
66
門攤課湖廣、江西、河南三省,總計鈔二萬六千八百九十九錠一十九兩一錢。
67
池塘課江浙、江西二省,總計鈔一千九錠二十六兩五錢。
68
蒲葦課腹裏及行省,總計鈔六百八十六錠三十三兩四錢。
69
食羊等課大都、上都、興和、大同四路及羊市煤木所總,計鈔一千七百六十錠二十九兩七錢。荻葦課,河南、江西二省,總計鈔七百二十四錠六兩九錢。
70
煤炭課大同路及煤木所總,計鈔二千七百一十五錠二十六兩四錢。
71
撞岸課般陽路寧海州、恩州,總計鈔一百八十六錠三十七兩五錢。
72
山查課、真定、廣平、大同三路,總計鈔七十五錠二十六兩四錢。
73
麴課:江浙省,鈔五十五錠三十七兩四錢。魚課:江浙省一百四十三錠四十兩四錢。漆課:四川省廣元路一百一十二錠二十六兩。酵課、腹裏、永平路及江西行省:總計鈔二十九錠三十七兩八錢。
74
山澤課彰徳、懷慶二路,總計鈔二十四錠二十一兩一錢。
75
蕩課平江路,八百八十六錠七錢。
76
栁課:河間路,四百二錠一十四兩。八錢。牙例:河間路,二百八錠三十三兩八錢。乳牛課:真定路,二百八錠三十兩。
77
抽分課:黃州路,一百四十四錠四十四兩五錢。蒲課:晉寧路,七十二錠。
78
魚苖課:龍興路六十五錠八兩五錢。
79
柴課:安豐路,三十五錠一十一兩七錢。羊皮課:襄陽路,一千錠四十八兩八錢。磁課:冀寧路,五十八錠。
80
竹葦課:奉元路,三千七百四十六錠三兩六錢薑課。興元路,一百六十二錠二十七兩九錢。白藥課:彰徳路,一十四錠二十五兩。
81
等謹按以上,皆額外課」。
82
《元史食貨志》曰:嵗課者,元興因土人呈獻,而定其嵗入之數,額外課者,凡嵗課皆有額,而此課不在其中也。課之名凡三十有二,其嵗入之數,惟天厯元年可考云。
83
十二月,詔被兵郡縣弛山場河泊之禁。次年四月,河南亷訪司言:「兵旱,民饑,乞弛山林川澤之禁」。從之。
84
二年九月,立溫州路竹木場。
85
十月,弛陜西山澤之禁以與民。
86
至順元年十二月,詔宣忠扈衛親軍都萬戸府,凡立營司境內所屬山林川澤,其鳥獸魚鱉悉供內膳,諸獵捕者坐罪。
87
順帝至元三年二月,以浙江等處饑,開所在山場河泊之禁,聴民樵採。
88
九月,立皮貨所於寧夏。
89
設提領使、副主之。
90
六年二月,罷大都東路裏山查提領所。《元史王思誠傳》曰:南皮民父祖,嘗瀕御河種栁,輸課於官,名曰栁課後河,决栁俱沒,官猶徵之,凡十餘年,其子孫益貧,不能償,至正中,思誠為河間路總管,連請於朝除之。
91
明太祖洪武初,設抽分竹木局及河泊所,凡龍江大勝港俱設立抽分竹木局。客商興販蘆柴茅草等三分取一,杉木、棕毛等三十分取二,松木、杉板、柴炭等十分取二。又令軍衛自設場收貯柴薪,按給禁軍孤老等竹木堆垜在場,奏申知數,以憑度量。關支如營造數多,抽分不敷,或給價收買,差人斫辦。凡河泊所魚課,通計天下勘合六百八十九道,皆以河字為號,分發收掌,各記所收米鈔,年終進繳。其底簿仍送戸部,以憑查考。
92
等謹按明史食貨志謂河泊所惟大河以南有之,河北止鹽山一縣。考㑹典則北直𨽻順天府,有武清河,間有鹽山,更有靜海也。
93
十三年六月,罷天下抽分竹木場。
94
十四年,令以野獸皮輸魚,課製裘以給邉卒。十五年十二月,定河泊所官制。
95
吏部奏:「凡天下河泊所二百五十二嵗課米五千石以上至萬石者,設官三人。千石以上者二人,三百石以上者一人」。制可。
96
十八年,令毛纓、棕毛等課解本色,其餘魚及茶酒醋礬等,俱折收金銀錢鈔。
97
二十七年,各城市沒官房屋,係軍官軍人住者,不許取賃錢。
98
三十年,革懷慶等處魚課及魚戸。
99
令自懷慶以下至沙河口,一帶黃河兩岸,聴從百姓,採取魚鮮食用,不收課程,原設河泊所,革去魚課,并開除魚戸」。
100
明大誥曰:「凡溝港山澗及灌溉塘池,民間自養魚鮮池澤,皆已照地起科,並非辦課之處。如有奪民取採鰕魚器,搜求擾民者,許拏赴有司有司不理,拏赴來京議罪。又所在湖池民舟經渉,其河泊官敢有妄取水面錢者,罪不赦。
101
成祖永樂六年,設通州白河盧溝,通積廣積五抽分局,至十三年,令以三十分為率。凡竹木、柴炭、甎瓦等取一,至取十五各有差。
102
宣宗宣徳四年,徵兩京蔬果園課鈔。
103
時以鈔法不通,凡兩京蔬果園不論官,私種而鬻者,𢘤令納鈔。
104
五年,置易州柴炭山厰。
105
永樂中,後軍都督府供柴炭,役宣府十七衛所軍士,採之邉闗宣徳,初以邉木可扼敵騎,且邉軍不宜他役,詔免其採伐,令嵗納銀二萬餘兩,後府召商買納,至是置厰,命工部侍郎督之,僉北直、山東、山西民夫轉運,而後府輸銀召商如故。至英宗天順八年,又坐𣲖易州厰柴炭四百三十餘萬,憲宗成化元年,増至六百五十餘萬。二年,又増至一千一百八十餘萬,三年,又増至一千七百四十餘萬,孝宗𢎞治時,増至四千萬餘斤,轉運既艱,北直、山東、山西乃悉輸銀以召商。武宗、正徳中,用薪益多,増直三萬餘兩,凡收受柴炭,加耗十之三,中官輙私加數倍,逋負日積,至以三年正供補一年之耗。尚書李鐩議,令正耗相凖而主收者復私加,至以四萬斤為萬斤,又有輸納浮費,民弗能堪,世宗登極,乃酌減之。
106
等謹按㑹典,初供應柴炭,悉於沿江蘆洲并龍江、瓦屑二場取用。及永樂遷都,於北則於白羊口、黃花鎮、紅螺山等採辦。宣徳間,始設易州山厰,專官總理。景泰間,移於平山,又移於滿城。英宗復辟,初仍移於易州,而自後増辦之數乃多,至四倍焉。七年三月,令湖廣、廣西、浙江魚課辦納銀者,俱折收鈔。至正統十年,令雲南大理所屬河泊所魚課米中半納鈔。
107
九年,令蔚州及美峪、九宮口、五龍山、龍門關等山場,除成材大木,不許採取,其小木及椽枋之類,聴人貨賣,經抽分處取十之三。
108
英宗正統元年,設真定抽分竹木局。
109
令真定府稅課司帶管,凡木植抽三十分之四,編號印記,從滹沱河運至通州,抽分竹木局交收。其後,知府委通判一員督稅課司官吏抽分,每年終內官監差人印烙起解。至天順時,又設保定抽分,令唐縣委官至倒馬關抽分木植三十分之六。
110
二年,令荊州所屬魚課鈔俱留,為王府祿米及官吏俸給。
111
至𢎞治二年,令以湘潭河泊所與吉府管業,《大學衍義補》曰:「明制:凡有河泊處,皆立官,以司魚課,嵗有定額,河泊之所遍天下,而惟湖廣最多,一藩十二所,四州共百四十餘處,沔陽一州乃至有三十一處,嵗納課鈔有定數,使鈔法果行,則所得不貲,足資國用矣。不然,是虛費官吏之俸,徒為下民之擾,而所得不足償所費也。
112
三年七月,蠲甘肅所屬菜果園課鈔。
113
邉地菜果園向,俱依內地納鈔。至是,兵部尚書王驥等言:「甘肅十三衛,所僻居極邉,寒早暖遲,雖有山桃野杏俱酸,澁不堪食,又商旅少通,鈔甚難得,請悉蠲之」。報可。至八月,以鈔法通蠲京城外菜地稅鈔。景泰五年七月,又以鈔法阻滯徵菜果園鈔,尋暫免。嘉靖十年,令宣課司小民發賣𤓰果蔬菜,毋得抽税。四年,令各處魚課,有湖地湮塞、坍塌無從採捕累民包納者,所在官申勘分豁。
114
至七年,湖廣所屬府縣河泊所嵗辦課鈔不及三千貫,油、鰾黃、白麻不及三千斤,翎毛不及十萬根者,俱令裁革,應辦課程,歸併附近河泊所。其無河泊所處府、州、縣帶辦。天順元年,詔各處河泊所課程,悉照永樂舊額徵收,其收鈔不及萬貫者,令所在有司帶管。成化十八年,又令湖廣河泊所課程少者,附近河泊所兼理之。
115
劉孜傳》曰:成化中,孜廵撫江南,時民間多積困,南京廊房既傾圮,猶征鈔上元、江寧農民,代河泊所網戸採鰣魚,應天都稅宣課諸司額外増稅六合、江浦官牛、嵗徵犢孜,皆疏罷之。
116
景帝景泰元年,大理卿薛瑄言:「抽分薪炭等匿不報者,凖舶商匿畨貨罪,盡沒之過重,請得比匿稅律」。從之。六年,令湖、廣等處各委官取勘魚戸,凡新造船有力之家,量船大小,定與課米,編入冊內,以補絶戸課額。至天順元年,又令:各處河泊所業戸逃亡事故者,有司查勘,以新増續置船隻,罾網,照名補替。憲宗成化四年,遣太監一員往直定㑹,同知府委官抽印木植。
117
從內官監奏也。至正徳十三年,令委府佐貳官抽分內臣回京。嘉靖十一年,以各工木植缺用,又從內官監奏,仍差官抽印。二十二年,差內臣於滹沱河督同真定府稅課司抽印木植,運赴張家灣料甎厰,內官監委員驗收。
118
六年,通州等五處抽分竹木局,各差主事。給事中御史一員,按季更換。
119
七年,令每處止遣御史一員,又設杭州、荊州、太平三處抽分,每嵗工部差官三員,凡竹木等物,抽十分之一。十五年,令南京龍江瓦屑壩二抽分局,毎年工部、都察院,各委官㑹同監督官查盤見數,聴候領用變賣。十七年,設蘭州抽分本州衛掌印官,㑹同將河橋上岸捉獲木植,每十分抽其二,過河橋捉獲者,盡數入官。至嘉靖元年,定通州抽分竹木局,凡商販竹木,曽經真定,九一抽分,取有印信執照者,止用九一抽分,通前合為二八,其未經抽分者,仍用二八抽取。六年,裁革白河抽分竹木局官吏軍人,其例應抽分竹木柴炭甎瓦等,令廣積局帶管,仍聴廵按御史督察。十年,盧溝抽分竹木局堆積木植朽壞,每年終,工部委官查盤變賣銀兩,解部作正支銷。
120
九年,更定蘆柴木柴折銀例。
121
景泰間,應天等處嵗辦蘆柴,以十分為率,減免四分三分,折鈔三分,本色折鈔,毎束二貫五百文,每一萬貫又折收銀二十二兩五錢。至是,令於蘆柴三分本色內,以一半折銀,每束二分,俱送應天府收貯支用,其折納木柴者,每百斤折銀四分,至抽分竹木原鈔者,至是亦折銀漸益至數萬兩。
122
《明史何遵傳》曰:正徳中,授工部主事,𣙜木荊州,下令税,自百金以下減三之一,風濤敗貲者勿算,入算者手實其數自識之,藏於郡帑,數日一㑹所入,比去,不私一錢。
123
邱濬曰:竹木之税,始於唐,徳宗時取其利以為常,平本後代則用之,以為宮宇什器耳。國初設抽分竹木局,至成化時,太平之蕪湖,荆州之沙市、浙江之杭州,遣工部屬官親臨其地,抽分變賣,取其價值,銀兩解京,以供工部,繕造之費,免科徵於民,是誠良策,然商販無常,難為定數,後來者,務踰前人之數,以徼能名,嵗増一嵗,無有紀極,竊恐後來難繼,商賈折閲,興販不至,而官與民兩失其利,宜量為中制,因地定額,多者不以為擾,不及數者不以為劣,庶㡬可以久行也!
124
武宗正徳元年,天下河泊所稅課司係王府奏討管業者,不分久近,令盡取歸官。
125
至嘉靖八年,以王府分封,日増税糧,日益不足,凡河泊所稅課并山場湖陂,除洪武、永樂以前所賜不動外,其餘一應奏討之數,自本年為始,將所入照數徵收,存留府縣倉庫,抵補王府祿米」。二十七年,令各王府奏討山場稅課等地,并楚府魚課稅課、蘆洲店房俱還官,徵租備邉。
126
十一年,始收泰山碧霞元君祠香錢。
127
時鎮守太監黎雅誰收香錢為祠中繕修費都,給事中石天柱言祀典惟有東嶽神,無所謂碧霞元君者,淫祀非理,不可許。帝不省。自是遂為稅額,萬厯中,嵗入二萬兩。
128
世宗嘉靖九年令,凡山澤之利,除禁例并民業外,其空閒處聴民採取及入官備賑。
129
十年令煤炸已經蘆溝抽分者,通積等局不許重徵,十四年煤炸,每十分取其一,至二十四年免抽分。二十五年,戸部尚書王杲請收山場、湖陂、河道等税,以濟邉儲,從之。
130
穆宗隆慶元年八月,命太監陳學抽木於真定,勿以郡佐參預。
131
初,滹沱河設稅課司,抽印木植主以通判,而內臣止嵗終印烙。嘉靖四十五年,命同知協同太監抽分,至是,太監李芳奏薦學亷靜可任,始專委之,工部呉時來,力爭弗聴。次年六月,乃詔真定抽分厰免差內官,每嵗首發一印信號簿,令真定府掌印官委同知逐日將抽到各木登記,隨時變賣銀兩貯庫,候氷合之日繳部。至萬厯二年,真定抽分,即令易州山厰主事帶管,每年水發時,商木湊集,督同府佐照例抽分。三年,又從內官監奏真定抽分,仍差內官抽印。四年,通州等五局除商販竹木板枋等照舊抽分外,其䭾運木炭柴草俱免抽税。
132
五年四月,免林衡署果戸房號稅。
133
初,永樂時,有果戸三千餘,後漸逃竄,僅存七百餘戸。嘉靖間,復徵其房號。至是,果戸奏訴貧難,帝亦憫之,故有是命。
134
神宗萬厯六年,天下所入魚課鈔銀等數,直𨽻、永平、保定、河間、大名四府鈔共三萬八千二百八十貫四十一文。應天、蘇州、鎮江、廬州、揚州五府,共二十五萬四千二百七十一貫三百六十二文。常州府三萬四千九百一十八貫九百五十五文,錢六萬九千九百六十四文,浙江十八萬二千九百六十九貫六百二十文,湖廣一百二十六萬五千四百二十四貫,山東三百四十四貫,河南七千二百六十八貫七百四十二文,陜西二萬三千九百十二貫九百四文,廣西二千七十九貫五百三十文。
135
松江府銀五百五十七兩四錢六分有奇。太平府一百十七兩二錢四分有奇,江西一千四百八十兩五錢有奇,福建七千一百兩,四川三百三十七兩五錢七分有奇,雲南一千三百五十三兩七錢有奇,米麥三百五十石有奇。
136
二十八年正月,令礦監王虎兼督理寳坻魚厰。初,永樂時,設寳坻銀魚厰,隆慶時,止令估值備廟禮上供,至是,始以中官坐採,又徵其稅武清等縣非産魚之處,増葦網諸稅,且及青縣天津矣。內官陳増奏收南直、雲臺山三官廟,每嵗香税一千餘兩,應比泰山事例。從之。
137
三十三年十二月,免畿輔煤窑稅課。
138
內官監陳永夀進秋冬煤課銀,帝曰:「畿輔煤窑,係小民日用營生,除官窑煤炸內監採用外,民窑税課盡停免之」。
139
熹宗天啟三年閏十月,以皇子生,詔蘆課、竈課等雜税不分起運存,留除已徵在官外,其小民逋欠者盡數蠲。
140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二十
URN: ctp:ws859524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5.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