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钦定四库全书 |
2  |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九 |
3  | 地考 |
4  | 等,谨按马端临作舆地考,因杜佑通典之旧,以歴代郡国,析于九州之中,立法最善,惟是马叙千馀,年之舆地,故由秦、汉以迄隋、唐,但分列各代之州,系以所属之县,彼此不相聨属。至于宋而后,泝流而上,逓详郡县沿革所自作一,总滙良以閲代多而积世久,其势难悉数也。续考始自南宋之末,迄于明时,在五六百年之中,世数既近,则不得援马考宋以前之例,但分列郡县名目,而于因废増省,一无所及也。且全唐之地,宋与辽分,马氏之世,辽史未出,故沿革止。详宋地兹则辽史具在,自当与宋分卷并列,以著唐地西北诸州之归宿,岂可详于宋而畧于辽耶?又金则南承宋而北承辽,实为元明一统之过脉,尤宜详注。王圻续考改马氏以九州为纲之例,而举各道为标,则已不可谓之续。又以明之现在郡县为主,而系、辽、金、元旧迹于其下,则是一代之舆图而不得谓之考,不但此也。既以明之郡县为主,而于直𨽻一路则冠以大都路。夫序代之先后,则当首辽之号曰南京道,据明代之职方,则当号曰顺天府,而大都路乃昉于元,不知其义奚取也。今书接马考,仍以郡县析入九州,而以冀州为始,并从宋真定开章与辽遥对,而全唐之旧地沿革始完。至于各代序列,体例悉遵马氏之旧以代之先后为次,先总论而后分,条其沿革,即注于各条之下,以便观览焉。 |
5  | 古冀州,上。 |
6  | 冀州为古帝都,《禹贡》不言封畧,则以馀州所至即其境。舜以南北地大分卫水为并州,燕以北为幽州,其在天文昴、毕、尾、箕为赵燕之分野,兼得秦、魏、卫之交,宋属河北、河东两路居多内,燕云为辽所有,至靖康尽入于金金,发迹之所,即秦汉之辽东西郡,辽合燕云,建立五京,金去中京,増设中都、咸平等路,是皆在两汉幽州部内,惟元在徼外,漠野万里之地,非禹迹所及,而与辽接壤,距唐松漠都䕶为近,则亦以幽州顺而摭焉。明自成祖建都燕京,改元中书省为京师,分设山西布政使司,而边境郡县悉改为卫,古称西北神明之隩,此其徵也宋。 |
7  | 宋初分天下为十五路,天圣析为十八,元丰又析为二十三,宣和又建燕山、云中两路所领州府军监,为数具详前考。自靖康以迄嘉定,国势日蹙,中原、陜右尽入于金,东画长淮,西割商、秦之半,以大散闗为界,所存者两浙、两淮、江东西、湖南北、西蜀、福建、广东、广西十五路而已。兹仍全列诸路,综其终始,以表金元逓承之所自云。 |
8  | 河北西路 河北东路 河东路 陜西永兴军路。京西北路。 燕山府路 云中府路。 |
9  | 河北西路,府四,州九,军五,县六十三。 |
10  | 真定府领县九。 真定藁城获鹿井陉平山灵寿元氏栾城行唐 |
11  | 等谨按:宋各路州郡,大率仍唐之旧,故马氏合序两朝,而散入五代遗迹其中以明宋规模之大,实上承唐而非复五代之比,所见极当。欧阳修《五代史》亦云:五代短世,其置而复废、改而复旧者,皆不足书,亦此意也。今于各州郡提纲下各举唐、宋沿革,大凡,其地之颠末,已载前考者不更赘述。至所属县镇废置、改并,随时迁变,虽以马氏之精核未能无误。今合采前考及宋、辽、金、元、明五朝正史,旁及图表,志乗彚、集成注诸书,或有异同重复偏漏之处,并详按语。 |
12  | 相州领县六: 安阳邺汤隂永芝临漳林虑信德府领县八。 龙冈沙河南和任平乡钜鹿尧山内邱 |
13  | 中山府领县八。 安喜无极曲阳陉邑望都唐新乐北平 |
14  | 等谨按宋志》无陉邑县。 |
15  | 怀州领县五: 河内、武德修武、武陟获嘉。等谨按宋志无武德获嘉,盖志于武德自河内还𨽻之事,未之深考也。获嘉则于天圣四年改𨽻卫州,故不载马考失注。 |
16  | 又按马考于各路属县有已经改𨽻而前后两见者,则删其一,如祗于原𨽻处一见,则但注明改𨽻某处,而原文仍存。又如既废之县」,史虽不载,而马氏有之。此亦后来考证之资,未便遽削,故并仍其旧焉。 |
17  | 卫州领县四。 汲、新乡卫、共城等。谨按:宋志有获嘉县,说已见前。又按:「卫县条下注本,前考原文,卫州旧有黎阳县,后属滑州。又按前考兖州通利军条下云:端拱初,以黎阳置通利军,以卫州卫县𨽻焉。熈宁三年废军,仍以县𨽻州。元佑二年,复为军,治黎阳及卫二县。是卫并未尝废为镇也。前后纪载互异,当是此注偶失检耳。 |
18  | 磁州领县四。 滏阳武安邯郸昭德洺州领县六。 永年曲周鸡泽平恩肥乡临洺深州领县五。 静安武强安平束鹿饶阳祁州领县三。 蒲隂鼓城深泽。 |
19  | 庆元府领县七。 平棘宁晋高邑柏乡临城賛皇隆平保州。领县一。 保塞安肃军领县一。 安肃 |
20  | 广信军领县一。 遂城 |
21  | 永宁军领县一。 博野顺安军领县一。 髙阳承天军。等谨按宋志有天威、北平二军无承天军,天威、北平已见马考,真定府井陉县及定州北平县注,二军皆仍𨽻州府,故宋志亦不别为标题,但从附録。承天军。据马考注,亦本真定府地建而史无之。若以承天即天威之误,则马氏不应两见,岂史氏有漏失耶?今从马氏。 |
22  | 河北东路,府一,州四,军三,县二十: |
23  | 河间府领县四。 河间乐寿景城束城雄州领县二。 归信容城霸州领县三 永清文安大城 |
24  | 等谨按《宋志》,永清县于景佑元年省入文安,马考失注莫州领县三。 莫、任邱、长丰。 |
25  | 冀州领县七。 信都南宫蓚堂阳枣强衡水武邑乾寜军领县一。 乾宁。 |
26  | 信安军保定军河东路府三,州十一,军七,县八十二。 |
27  | 太原府领县十。 阳曲太谷榆次寿阳盂交城文水祁清源平晋隆德府领县八: 上党长子潞城屯留壶闗襄垣黎城涉平阳府领县十。 临汾洪洞襄陵神山霍邑赵城汾西冀氏岳阳和川代州领县四。 雁门五䑓崞繁畤。 |
28  | 绛州领县七。 正平曲沃太平翼城稷山绛垣等。谨按绛州所治,疑尚有闻喜一县,说见河中府、慈州领县三。 吉乡文城乡宁隰州领县六。 隰川蒲温泉永和石楼大宁忻州领县二 秀容定襄汾州领县五。 西河中阳平遥介休灵石泽州领县六。 晋城高平阳城端氏陵川沁水辽州领县四。 辽山榆社和顺平城宪州领县一。 静乐岚州领县三。 宜芳合河、楼烦 |
29  | 石州领县五。 离石临泉、平夷、方山、定胡等。谨按前考石州条云:元丰五年置葭芦、呉堡二寨𨽻本州,遂令州带沿边都巡检衔。元符二年,升葭芦寨为晋宁军,以州之临泉县𨽻焉。大观三年,复以定胡县𨽻焉,与史志合,是晋寜一军当増。但既不𨽻石州,则葭芦非冀地,应入雍州,故此处不载。 |
30  | 庆祚军等谨按此军见马考赵城县注,今依宋志》,特标以不受𨽻于州故也。 |
31  | 威胜军领县四。 铜鞮武乡沁源绵上平定军领县二。 平定乐平宁化军领县一。 寜化 |
32  | 岢岚军。领县一。 岚谷火山军保徳军 |
33  | 等,谨按前考,河东路有大通、永利二监。序畧云:宋太平兴国四年,平太原,以并州交城县铁冶建为监名。大通六年,以交城及废沁州之绵上县为属。寳元二年,以监及交城𨽻太原府,绵上𨽻威胜军,又徙盐务于平晋县,咸平四年建为监,名永利,是大通已改属太原,永利亦即在太原属地,明矣。考宋时置监,祗为铸铜铁煎盐,而设地即在本郡邑之中,故马氏不载而独録,此二监岂以大通曽有领县故耶?然既改归太原,则固不应别列与诸州齿,今改于「交城平晋二县」条下。《附録》见太原府陜西永兴军路,府一,州一,军一,县八。 |
34  | 河中府领县八。 河东桑泉猗氏安邑解虞乡宝鼎永乐 |
35  | 等谨按桑泉县,宋志作临晋,盖在唐时已改是桑泉」当为临晋也。又宋志:永乐县于熈寜六年省为镇入河东。马考失注外有龙门、万泉二县。龙门至宣和二年改名河津,与万泉皆属河中府。马考亦并失载。 |
36  | 又按闻喜自汉以来属河东郡,隋分立绛郡,闻喜𨽻焉。唐改郡为州,而闻喜之𨽻绛如故。后唐以河中府之稷山来属,加本州原𨽻七县为八。前考误以稷山足七县之数,而反遗旧𨽻之闻喜,突于解州条下云,五代汉以河中府解县置州,又以安邑闻喜来属,不知闻喜自何而来,《宋志》殆仍其误,而不及详与? |
37  | 解州领县三。 解 安邑闻喜等。谨按闻喜自绛州来属,说已见前庆成军。领县一。 荥河等。谨按前考,大中祥符四年,于河中府寳鼎置庆成军,以府兼提举兵马巡检事,七年直𨽻京师。是庆成军缘直𨽻而得,与诸州并列,益知前天威、北平、晋宁三军之均受𨽻于州府,故不特书,非遗之也。又按宋志,熈宁元年废军,仍以荥河还𨽻河中府,马考失注。 |
38  | 京西北路州一,县六: |
39  | 孟州领县六。 河阳泛水河隂温济源王屋等谨按唐书,河北道首孟州而怀州次之,并志云古幽、冀二州之域,孟怀、澶衞为娵訾分,是孟州之宜入,于此无疑矣,而前考独遗之,若以所属县旧𨽻洛州,应归豫州、河南府部内,而豫州又复遗之,且一州遗而所属之六县并没,所谓阳樊、温原之田竟安在乎?查六县中惟王屋一县,前考见豫州河南府条下,并云熈宁后𨽻孟州,则孟州之不可遗益明。兹据宋志増入此州,并合《唐书》,核其縁始及属县之所自来,分而注之。至于泛水河隂,地应属豫,而以所领者为主,又以少就多,不得不然,是亦前考此门之通例也。 |
40  | 又:按以上据马氏按,古冀州地,详列宋代五路郡县,凡为府九,州二十五、军十五,县一百七十九。又増孟州一州、庆祚一军,又河中之龙门、万泉二县,应増安邑、解二县,两见应削合,计实得州二十六,军十六,府县如前数。 |
41  | 又按《马考》此下附録营、平、檀、蓟、幽、涿、顺、妫、蔚、朔、云、易、应、新儒、武、单于、大都䕶府,凡十六州一府,盖以为虽非宋有,而宋与唐正朔相嬗,姑存《唐职方》之旧文耳。自今观之,宋、辽、金三国兴亡之介,实系乎此。盖辽失十六州,而后国不可为。宋惟用童、蔡之谋,贪复十六州而后与金并力,适以自祸。金因之而并有河北、河东诸路,此其大较也。今将叙辽与金舆地之沿革,当从宋开燕山前后路发端故根据《宋志》,别为立纲,疏目详列于后。至于单于大都䕶府,则于宋无与故不録。 |
42  | 燕山府路府一,州九,县二十六。 |
43  | 燕山府领县十二: 析津。 广平 都市昌平 良乡 潞 武清。 安次永清。 三河 香河漷隂、涿州。领县四 范阳 归义 固安 新城檀州。领县二 密云。 行唐 |
44  | 易州,领县三 易水 涞水。 容城 |
45  | 顺州。领县一 怀柔 |
46  | 蓟州领县三 渔阳三河玉田 |
47  | 景州,领县一: 遵化 |
48  | 经州平州 |
49  | 营州 |
50  | 等谨按,以上一府九州,所谓山前九州也。《宋志》:宣和五年,金以其地来归内,除景州,经州即蓟州分设应归蓟州数内,凡山前路复唐旧地,燕、涿、檀、易、顺、蓟六州虽不久,仍入于金而来归,已及三载,登入宋版,尚不为失实,惟营、平二州并未归宋。考之五代史》,石晋所赂十六州,曰:幽、蓟、涿、檀、瀛、莫、顺、新、云、蔚、武、应、朔、妫、儒、寰、而、无营、平易三州,盖易州陷于宋雍熈四年,不在石晋所赂之数营平,则唐末逆藩,刘仁恭以遗契丹,原非失。自石晋所以宣和求地之时,金亦以此为辞,固不畀宋,自不得以诸州曽一属宋者为比。然宋已于宣和四年预建虚号,设官遥领,故宋志亦附于燕山府路之后,今姑存之。所属各县,则从削畧详,见辽代云中府路府一、州八。 |
51  | 云中府: |
52  | 武州 |
53  | 蔚州 |
54  | 应州 |
55  | 朔州 |
56  | 新州 |
57  | 儒州 |
58  | 妫州 |
59  | 归化州 |
60  | 等谨按,以上一府、八州,所谓山后九州也。内武蔚于宣和五年归,六年陷云应朔,于五年归旋,陷其新、儒、妫、归化四州,大约与平营一例名为遥领,并未暂归,故一切从畧。详见辽代。 |
61  | 辽 |
62  | 辽之先曰:契丹居辽泽中,当元魏时,有地数百里,唐初为逹呼尔氏曰窟哥者,蚕食扶馀、室韦等国,地方二千馀里。贞观三年,置松漠都䕶府,以其地建八部为州,州置刺史,以窟哥为使持节,督诸州军事。五代约尼氏辟地东西三千里,置县四十有一县置令。太祖代约尼氏起临潢,遂建都焉。东并渤海,南取石晋所赂燕、云十六州之地,于是坐大兄弟赵、宋而朝呉越矣。太宗以临潢为上京,幽州为南京,辽阳为东京,圣宗城、大定府为中京,兴宗升云州为西京。五京既具,幅员万里,凡京五,府六,军州城百五十有六,县二百有九。 |
63  | 上京道。 东京道 中京道。 南京道 西京道,上京道,府一,州十一,县三十,城一。 |
64  | 临潢府领县十。 临潢长泰定霸保和潞易俗 迁辽渤海兴仁 宣化 |
65  | 等,谨按:辽初置县率,以征伐所俘人户徙之皇都,置县居之,命名多以意创,前此未有。然徙户虽昉自太祖而置县,不必即其时也。其建置先后,或书年或不书年,或虽书年而不详,皆从史志。原文下皆仿此。又东京道诸州县,史多不载故地亦由国初兴建纷繁,职方缺畧,后之史官不能确知其处,无凭传述。今亦循前考之例,宁阙毋舛可也。祖州领县二、城一: 长霸咸宁越王城怀州领县二。 扶馀显理庆州领县三。 元德孝安 富义等谨按《唐志》有黒水都督,疑即驻此地。泰州,领县二。 乐康 兴国 |
66  | 长春州。领县一。 长春乌州。领县一。 爱民永州领县三。 长宁义丰慈仁、仪坤州领县一。 广义龙化州。领县一 龙化降圣州领县一。 永安 |
67  | 饶州领县三: 长乐、临河安民等谨按辽史,上京道盖汉辽东郡西安平之地,贞观三年以其地置元州,寻置松漠都督府,大率多于内州侨治,而又废置不常。迄于辽太祖时,州县名悉非其旧,欲确指其为唐时某地如饶乐、归诚之属,盖亦不可多得矣。特其统名则在松漠之间,𨽻幽营之部,参观二史之志,亦可粗得其崖畧焉。 |
68  | 徽州等。谨按《辽史公主表》,「景宗无秦晋国大长公主,当是圣宗第二女地里志》误也。 |
69  | 成州、懿州、渭州、壕州、原州、福州、横州、鳯州、遂州、丰州、顺州、闾州、松山州、豫州、宁州等。谨按上十有六州,所谓头下城也。头下城者,诸王大臣及诸部从征所俘畧人户,许各置州县以居之,惟横帐,诸王、国舅、公主得建城郭,馀则否,朝廷赐州县额,其节度使命,自朝刺史以下,本主得以部曲充焉,征税各归头下,惟酒课纳上京盐铁司,盖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创业之初,务以人实地,令本主得自建城収其赋税,则人争用命,而又人自为守,此雄霸之畧,宜其凌厉五代,抗衡赵宋,而慑服呉越,南唐几有混一之势也,第既别为头下州,则与经制之州㣲异,故准辽志附于十一州之后。 |
70  | 静州镇州领州二。 维州 防州河董城静边城皮被河城招州 |
71  | 达兰主城等。谨按:上三州四城,辽西北防边城也,东南至上京或千馀里,或三千馀里,视头下诸城又加逺矣。兹准辽志,以足上京一路云。 |
72  | 又按:马氏以九州系郡县,间有侵溢他州者,如冀州之错出,青兖亦不得不然,特从其数之赢者标识之耳。全辽为古幽、营二州之地,则错出于青矣。兹类入于冀者,据《晋地里志》,舜以冀州地大分,燕以北为幽州,而前后汉书辽东郡并𨽻幽州,部内所谓就其赢数也。 |
73  | 东京道,府八,州五十七,属州二十一,属军一,县八十,城二。 |
74  | 辽阳府领县九。 辽阳仙乡鹤野析木紫蒙兴辽肃慎。 归仁 顺化 |
75  | 等谨按析木县,后改𨽻铜州。开州领县一、州三,州领一县。 开逺 |
76  | 盐州 |
77  | 穆州领县一。 㑹农、贺州定州领县一。 定东保州领县一、州一,军一。 来逺。 宣州怀化军辰州领县一。 建安卢州领县一。 熊岳来逺城。 |
78  | 铁州领县一。 汤池兴州 |
79  | 汤州 |
80  | 崇州领县一。 崇信海州领县一、州二。州领一县。 临溟 |
81  | 耀州领县一。 岩渊嫔州 |
82  | 渌州领县二、州四。州领一县。 宏闻神乡。 |
83  | 桓州 |
84  | 丰州 |
85  | 正州领县一: 东那慕州 |
86  | 显州。领县三、州三。州领县二。 奉先山东归义嘉州 |
87  | 辽西州领县一。 长庆康州领县一。 率賔宗州领县一。 熊山乾州领县四、州一。州领一县。 奉陵延昌 灵山司农 |
88  | 海北州领县一: 开义贵德州。领县二。 贵德奉徳。 |
89  | 渖州领县二:州一州。领一县: 乐郊灵源岩州领县一。 白岩集州。领县一。 奉集广州。领县一。 昌义辽州领县二,州一。州领一县,辽濵。 安定 |
90  | 祺州领县一。 庆云 |
91  | 遂州领县一。 山河通州领县四。 通逺安逺归仁渔谷韩州领县一: 桞河 |
92  | 䨇州。领县一: 䨇城银州领县三 延津新兴永平同州领县二。 东平 永昌咸州领县一。 咸平 |
93  | 信州领县二。 武昌定武 |
94  | 賔州黄龙府领县三、州五。州领一县。 黄龙、迁民永寜。 |
95  | 等谨按王圻《续考》:迁民县,后置复州,改名永宁。是迁民永宁本为一县。今依史原文分列,而其误自见。 |
96  | 益州,领县一。 静逺 |
97  | 安逺州 |
98  | 威州 |
99  | 清州 |
100  | 雍州 |
101  | 湖州领县一: 长庆渤州。领县一。 贡珍郢州领县一。 延庆铜州领县一。 析木涑州 |
102  | 率賔府 |
103  | 定理府 |
104  | 铁利府 |
105  | 安定府。 |
106  | 长岭府 |
107  | 镇海府。领县一: 平南 |
108  | 冀州 |
109  | 东州 |
110  | 尚州 |
111  | 吉州 |
112  | 麓州 |
113  | 荆州 |
114  | 懿州领县二。 宁昌顺安 |
115  | 媵州 |
116  | 顺化城 |
117  | 宁州领县一。 新安衍州领县一。 宜丰连州领县一。 安民归州领县一: 归胜、苏州领县二。 来苏 懐化复州领县二。 永宁德胜肃州领县一。 清安安州 |
118  | 荣州。 |
119  | 率州。 |
120  | 荷州 |
121  | 源州。 |
122  | 渤海州 |
123  | 宁江州领县一: 混同河州。 |
124  | 祥州领县一。 怀徳等谨按天下郡县,昉自两汉立名者十之七八,中间千馀年,或𤓰分鼎峙,或南北画疆,名号纷如,不可纪极。至于隋、唐,一统而后,渐就整齐,故欲考郡县之颠末,必以汉、唐为断。自全唐之地,分为辽、宋,几与南北朝等。辽东京路,大率本唐所有。而唐末衰乱,中更渤海窃据,改置郡邑,多非其旧。中有为汉、唐旧地可考者,必注明汉唐某地。或曰汉置唐置,而出自渤海,大氏所建置,则凖汉书之例,但云某曰某府某州、某县不以创置之名予僭号者,葢以有创即有承以辽承唐与宋遥对,所以明其规模之大,而非一切偏安者所得而比也。中京道、府二,州六,属州十六,县四十二。大定府领县九、州十,州领十二县。 大定长安、富庶劝农文定 升平归化神水金源恩州领县一。 恩化惠州领县一。 惠和髙州领县一。 三韩武安州,领县一。 沃野利州领县一: 阜俗榆州领县二。 和衆永和泽州领县二。 神山 滦河 |
125  | 北安州领县一。 利民 |
126  | 潭州领县一 龙山等谨按《唐志》,贞观二年,以契丹部落置昌州,领龙山一县,疑即此地。 |
127  | 松江州领县一。 松江成州。领县一: 同昌。 |
128  | 兴中府领县四、州二。州领一县。 兴中营邱象雷闾山安德州领县一。 安德 |
129  | 黔州。领县一。 盛吉宜州领县二。 宏政 闻义锦州领县二、州一。州领一县。 永乐 永昌 |
130  | 严州领县一。 兴城川州领县三 宏理 咸康宜民 |
131  | 建州领县二。 永霸 永康来州领县一、州三。州领三县。 来賔隰州领县一。 海阳迁州领县一 迁民润州领县一: 海濵南京道。府一、州一,属州八,县三十二: |
132  | 析津府。领县十一,州六。州领十四县。 析津宛平、昌平、良乡、潞、安次永清、武清、香河、玉河漷隂,等。谨按马考燕山府有蓟、幽都、广平三县,宋志无蓟、幽都而有广平、都市、三河三县。蓟与幽都经辽改名,已见前注。三河乃宣和五年,自蓟州来属,本在辽失幽州之后,此处自不应有,惟广平、都市二县则了无归宿。查唐志广平注云:天寳初析蓟置㝷省,至德后复与马考合。不知其后又废于何年,而史失之耳。都市或即幽都之误,故马氏亦无之,大抵即宛平县地也。 |
133  | 顺州领县一。 怀柔 |
134  | 等谨按辽志,顺州,汉范阳地,隋开皇中,厥稽部长率八部,自扶馀城西北举落内附,置顺州以处之。唐改燕州,后仍为顺州。是顺州即今之顺义,故𨽻析津府。而唐志云:贞观四年平突厥置,六年,侨治营州南之五桞城,后复侨治幽州城中县一曰賔义。或谓此别自一顺州,故编入羁縻州数内,若即是隋之顺州,何烦侨治,此说非也。盖隋末河北率为突厥所据,而新破之后,未便置吏,故从侨治,岂有二地哉?又賔义县与州并置于贞观六年而无懐柔,辽志则云懐柔,贞观六年置,后改顺义,天寳初改归化,乾元初,复并无賔义之名。前考又云:顺州唐天寳初置,寻改为顺义、归化二郡证之,唐与辽志皆不合,而县则賔义懐柔并列,且谓賔义属顺,义懐柔属归化,诸说不同如此。统而观之,当是初置县时曰賔义,后改懐柔顺义归化,则天寳后析顺州为二郡之名,既析为二郡,故兼置二县以分属之,而后又并省二郡为一省賔,义入懐柔,其大较也。唐志与前考并有缺漏,辽志则误矣。但其并省,未详年代,姑备録各书,以资参考。檀州领县二。 密云行唐 |
135  | 涿州领县四。 范阳固安新城归义易州领县三。 易涞水容城 |
136  | 蓟州领县三。 渔阳三河玉田景州领县一。 遵化平州领县三、州二。州领四县。 卢龙安喜望都 |
137  | 滦州领县三: 义丰马城石城营州领县一: 广宁 |
138  | 等,谨按,前兴中府即营州也,当是重熈中改兴中府时别立营州,故所属仅一县,其十分之九,悉归兴中府,盖非复唐时营州之旧矣。 |
139  | 西京道府一,州六,属州六,军一,县三十一。大同府领县七、州二。州领三县。 大同云中天成长青奉义懐仁懐安 |
140  | 宏州领县二。 永宁 顺圣 |
141  | 德州领县一。 宣德奉圣州领县四、州三。州领三县。 永兴矾山龙门望云归化州领县一。 文德可汗州。领县一。 懐来儒州领县一 缙山蔚州领县五。 灵仙定安飞狐灵邱广陵 |
142  | 应州领县三 金城浑源河隂朔州领县三、州一。州领一县:鄯阳宁逺马邑武州领县一。 神武 |
143  | 等。谨按武州有二:新州之武州,本汉下洛县,元魏改文德县,唐升武州,僖宗改毅州。后唐复武州入辽,改名归化,置雄武军。刺史𨽻奉圣州。朔州之武州,本赵惠王武川塞,魏改神武县,唐末置武州,后唐改毅州,入辽复武州,置宣威军刺史,𨽻朔州。东胜州领县二。 榆林 河濵金肃州河清军。 |
144  | 等谨按辽西、南两京,即石晋所赂十六州,而宋宣和中所号为山前后路者是也。内无瀛、莫、寰三州者,寰于后唐,明宗时早归入应州部,而瀛、莫则周世宗已复取之。宋河间文安郡即此二州之地。世谓十六州,歴汉、周、宋不复者,亦大概之辞,未暇详为别白耳。 |
145  | 又按以上据马氏按,古冀州地合之幽、营二州之域,详列辽代五道郡县,凡得府十三、州八十一,属州四十九,军二,城三、县二百一十五。 |
146  | 金 |
147  | 金之壤地,包裹全辽,绕出天山之外,西临积石,循山南左折而东,逾临洮至大散闗,取淮之中流为界,而与宋为表里,天㑹八年,太祖大破辽兵,基王迹,天眷八年,即海古之地,建号上京,寻取十六州于辽,取河北、河东,于宋建五京,置十四总管府,是为十九路,其散府九,节镇三十六,防御二十二、刺史郡七十三、军十有六、县六百三十二,后复尽升军为州,或升城堡、寨镇为县,是以金之京府州凡百七十九县,加于旧五十一,城寨堡闗百二十一,镇四百八十八,当全辽盛时,未之或逮也。上京路。 咸平路。 东京路。 北京路。 西京路。中都路。 河北东路 河北西路 河东北路 河东南路 |
148  | 上京路,府一,州三、路五,司一,县六,镇二,㑹宁府领县三:㑹宁曲江宜春、肇州领县一: 始兴 |
149  | 隆州领县一镇一利涉镇信州领县一、镇一: 武昌镇蒲与路 |
150  | 海兰路。 |
151  | 率賔路哈斯罕路。 |
152  | 呼尔哈路。 |
153  | 乌库哩烈咸平路,府一,州一,县十。 |
154  | 咸平府领县八: 平郭铜山新兴庆云清安荣安 归仁玉山 |
155  | 按辽通州有安逺归仁,岂荣安即安逺,所改与归仁同时来属耶? |
156  | 韩州领县二。 临津 栁河东京路。府一,州六,路一,县十九,镇五: |
157  | 辽阳府领。县四、镇一 辽阳 鹤野宜丰石城 长宜镇等。谨按《金志》,石城于兴定三年以县之临岩寺为岩,州置东安县,则此与滦州之石城有别。葢即辽开盐、穆、贺四州之地入金废州置县,又析置岩州与东安也。 |
158  | 澄州领县二、镇一: 临溟析木新昌镇渖州领县五。 乐郊章义辽濵□楼双城贵德州领县二。 贵德奉集盖州领县四。镇二: 汤池秀岩熊岳建安神乡镇大宁镇 |
159  | 复州领。县二。镇一: 永康化成归胜镇、来逺州博索府路 |
160  | 北京路,府四,州十,县四十二,镇十,寨五,堡五十六。大定府领县十一,镇二: 大定长兴富庶松山神山惠和金源和衆武平静封三韩恩化镇文安镇等。谨按金志,松山县本辽松山州胜安军属县。查辽史,松山州系头下州,不置军,无属县。惟中京道有松江州松江县,开泰中置胜安军,则此当为松江县所改无疑也。 |
161  | 利州。领县二、镇一、寨一 阜俗龙山漆河镇。 兰。 寨义州领县三、镇一 宏政开义同昌饶庆镇锦州领县三: 永乐 安昌神水 |
162  | 瑞州领县三。镇一: 瑞安海阳海濵迁民镇广宁府领县三,镇二寨四: 广宁望平闾阳望平镇。 闾阳镇闾城寨 兔儿窝寨大斧山寨。 北川寨等谨按金志本府领县三,而注云:天㑹八年,改辽奉元县为锺秀县。查王圻续考有锺秀县至元始省,则此一县当増与广宁诸县并列。懿州。领县二。 顺安灵山兴中府领县四、镇三: 兴中永德兴城宜民黔城镇阜安镇咸康镇 |
163  | 建州领县一。 永霸全州领县一。 安丰临潢府领县五,堡三十七临潢 长泰卢州寜塞长宁 |
164  | 庆州领县一。 朔平兴州领县二。 兴化宜兴泰州领县一,堡十九长春西京路府二,州十四,县三十六,镇九。 |
165  | 大同府领县七。镇三 大同。 云中宣寜怀安、天城白登怀仁、奉义镇、窟龙城镇、安七疃镇。 |
166  | 等谨按辽德州属一县宣德此云宣宁,即宣德改,而此路别无德州,大抵德州竟废并入县。其即在大定中改县来属之际乎? |
167  | 宏州领县二、镇二: 襄隂顺圣阳门镇 大罗镇净州领县一。 天山桓州领县一: 清塞等谨按:辽有桓州𨽻东京,道、渌州入金并废,则此桓州与净、抚二州在大同之北,皆金所剏设者,非即辽之故州也。 |
168  | 抚州领县四。 柔逺集宁、丰利威宁等。谨按金史志云辽秦国大长公主建,则亦如头下城,徽州、懿州之属,公主以所赐媵户置耳。但此等州皆以恩泽私置,毋容详其沿革,而独于此州追系公主某建,殊失史氏之体,故酌改为辽旧州可矣。且辽志诸媵州中并无抚州,或实自金章宗剏置,而志误云然,未可知也。 |
169  | 德兴府领县六。镇一: 德兴妫川缙山望云。 𥖎山。 龙门永安镇 |
170  | 昌州领县一: 寳山宣德州领县二。 宣德宣平朔州领县二。 鄯阳 马邑武州领县一。 宁逺应州领。县三 金城山隂浑源 |
171  | 蔚州领县五: 灵仙广灵灵邱 定安 飞狐 |
172  | 东胜州领县一。镇一 东胜 宁化镇。中都路,府一,州十三,县四十九,镇七: |
173  | 大兴府领县十。镇一: 大兴宛平 安次 漷隂。 永清寳坻香河 昌平 良乡 武清、广阳镇通州领县三。 潞三河 |
174  | 蓟州领县五、镇二: 渔阳遵化丰润玉田平峪石门镇韩城镇易州领县二。 易 涞水涿州领县五。镇一。 范阳 固安 新城定兴奉先政满镇顺州领县二。 温阳密云 |
175  | 平州领。县五,镇一 卢龙抚宁海山迁安昌黎建昌镇滦州领县四、镇二: 义丰 石城 马城乐亭榛子镇新桥镇等谨按:上一府七州,除平、滦二州外,金尝以其地归宋,所谓山前路等州是也。然不久仍入于金,是金于此数州,直侨寄于宋耳。故此处沿革,仍承辽注,而不复参之以宋云。 |
176  | 雄州领县三: 归信 容城保定 |
177  | 霸州领县四: 益津文安大城信安保州领县二: 清苑满城 |
178  | 安州领县三。 渥城葛城髙阳遂州领县一。 遂城安肃州领县一。 安肃河北东路。府一,州六,县十九,镇二十三河间府领县二、镇三: 河间、肃寜䇿城镇。 永宁镇。 北林镇蠡州。领县一、镇一: 博野新桥镇。 |
179  | 莫州,领县一,镇一 任邱长丰镇献州。领县二、镇十: 乐寿交河景城南镇 大树镇刘解镇。 槐家镇。 参军镇。 贯河镇。 北望镇夹滩镇。 䇿河镇。 沙涡镇冀州领县五,镇六: 信都。 南宫 衡水 武邑 枣强来逺镇唐阳镇。 宁化镇。 七公镇观津镇广川镇深州领县五、镇一 静安 束鹿 武强 饶阳 安平下博镇清州领县三、镇一: 㑹川兴济靖海范桥镇 |
180  | 河北西路。府三,州七,县十,镇二十九: |
181  | 真定府领县九、镇三: 真定。 藁城 平山栾城。 获鹿 行唐阜平灵寿元氏嘉佑镇。 北镇慈谷镇 |
182  | 威州领县一。 井陉沃州领县七。镇一: 平棘临城。 髙邑 賛皇。 宁晋。 柏乡 隆平奉城镇 |
183  | 邢州领县八、镇四。 邢䑓唐山内邱。 平乡 任 沙河 南和钜鹿道武镇新店镇綦村镇团城镇 |
184  | 洺州领县九、镇四: 永年广平宗城新安成安肥乡 鸡泽 曲周洺水西临洺镇新安镇平恩镇 白家滩镇彰德府领县五、镇五 安阳林虑汤隂 临漳、辅岩天佑镇。 永和镇。 丰乐镇鹤壁镇邺镇磁州。领县三、镇八 㵚阳。 武安 邯郸䑓城镇。 观成镇 昭德镇。 临水镇固镇邯山镇 |
185  | 中山府领县七,镇二 安喜 新乐无极永平庆都曲阳 唐、龙泉镇军成,镇等。谨按前考及唐志,定州有陉邑县,宋志不载,其省改当在五代时,而五代史职方甚畧。马氏但据唐志,宋、金二史亦无追击之文。如此类失考者,今皆阙之。 |
186  | 祁州领。县三: 蒲隂。 鼓城 深泽卫州领县五。镇二: 汲 新乡苏门获嘉胙城早生镇大宁镇、河东北路府一,州十二,县三十九,镇四十。堡一:太原府领县十一,镇八: 阳曲 太谷 平晋 清源徐沟榆次 祁文水 交城盂寿阳阳曲镇。 百井镇。 赤塘闗镇。 天门闗镇。 陵井驿镇晋宁镇 晋祠镇团柏镇 |
187  | 晋州 |
188  | 等谨按宋晋州即平阳府,此别自一晋州金兴定中以并州夀阳县西张寨地所置也。忻州领县二、镇四: 秀容。 定襄忻口镇云内镇。 徒合镇。 石岭镇平定州领县二、镇三 平定 乐平承天镇。 东百井镇浄阳镇汾州领县五、镇二: 西河孝义介休 平遥。 灵石郭栅镇洪山镇石州领县六、镇四: 离石。 方山孟门温泉临泉寜乡石窟镇呉保镇。 天泽镇克明镇 |
189  | 代州领县五、镇十三: 雁门 崞。 五䑓广武繁畤雁门镇 西径镇。 胡谷镇楼板镇兴善镇。 石觜镇茹越镇。 大石镇。 义兴镇。 麻谷镇瓶形镇。 梅廻镇。 寳兴镇。 |
190  | 等谨按金志,广武县注,贞佑三年来属,不云本𨽻何州。考一统志,广武本旧县,宋时省入崞县,此当是析崞县复置也。 |
191  | 隩州领县一、镇一: 河曲邺镇寜化州领县一、镇一 寜化窟谷镇 |
192  | 岚州领县三、镇四: 宜芳 合河 楼烦飞鸢镇 合河津镇 乳浪镇。 盐院渡镇岢岚州领县一,堡一 岚谷寒光堡 |
193  | 保徳州领县一。 保德管州领县一 静乐河东南路府二,州十,县六十九。镇三,十闗六。平阳府领。县十、镇一: 临汾 襄陵 洪洞汾西。 岳阳霍邑赵城浮山和川 冀氏故闗镇、隰州。领县六。闗四。 隰川仵城蒲大寜。 永和 石楼、马门闗、永和闗、、永宁。 上平闗吉州领县二。 吉乡 乡宁河中府领县七。镇四 河东荥河虞乡 万泉 临晋。 河津、猗氏永乐镇 合河镇北郎镇胡壁镇绛州领县八,镇五闗一: 正中: 曲沃。 稷山 翼城 太平 垣曲 绛平水泽掌镇柴村镇 九王镇、臯落镇、绘交、镇、行䑓镇 |
194  | 等,谨按马考及唐、宋志》无平水县,而汉、晋、隋河东郡皆无此县名。查金志此县注云:兴定四年徙置汾河之西」。则本有是县,而非特置。大抵出自五代,或既废金、复,史皆未之详也。 |
195  | 解州领县六。镇四: 解平陆芮城夏安邑 闻喜张店镇曹张镇东镇。 刘庄镇 |
196  | 泽州领县六、镇二: 晋城 端氏 陵川 阳城 髙平 沁水周村镇 巴公镇潞州领县八、镇四: 上党 壶闗 屯留 长子。 潞城 襄垣 黎城 涉八义镇寺底镇横水镇禠亭镇辽州。领县四。镇一闗一。 辽山 榆社 和顺仪城平城镇黄闗沁州领县四。镇一 铜鞮。 武乡 沁源 绵上南开镇怀州领县四、镇六: 河内 修武山阳武陟武德镇。 柏乡镇 万善镇。 清化镇承恩镇宋郭镇孟州。领县四、镇二 河阳 王屋 济源 温谷罗镇 沇河镇 |
197  | 等谨按以上,据马氏按,古冀州地合之幽、营二州之域,详列金代十路郡县,凡为府十七,州八十二,路六,司一,县三百四十六,镇一百五十五,寨五,堡五十七,闗六,内应増锺秀一县。以州升府者二,以县升府者,一、以县升州者十,合计实得府二十,州九十县三百三十六,镇寨、堡闗同前数。 |
198  | 钦定续文献通考巻二百二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