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代帝王》 |
1  | 阿瞞 |
2  | 魏太祖、武帝姓曹,諱操,字孟徳,漢相國參之後。一名吉利,小字阿瞞。 |
3  | 寄奴 |
4  | 宋髙祖武帝諱裕,字徳輿,小字寄奴,姓劉氏。 |
5  | 車兵 |
6  | 宋少帝諱義符,小字車兵,武帝長子。 |
7  | 車兒 |
8  | 宋太祖文帝諱義隆,小字車兒,武帝第三子。 |
9  | 道民 |
10  | 宋世祖孝武帝諱駿,字休龍,小字道民,文帝第三子。 |
11  | 法師 |
12  | 宋前廢帝諱子業,小字法師,孝武帝長子 |
13  | 榮期 |
14  | 宋太宗眀帝諱彧,字休炳,小字榮期,文帝第十一子。 |
15  | 慧震 |
16  | 宋後廢帝諱昱,字徳融,小字慧震,明帝長子。明帝諸子在孕,皆以《周易》筮之,即以所得卦為小字,故帝小字慧。震。 |
17  | 知觀。 |
18  | 宋順帝,諱準,字仲謀,小字知觀,眀帝第三子。 |
19  | 鬬將。 |
20  | 齊太祖髙帝諱道成,字紹伯,小字鬬將,姓蕭氏。 |
21  | 龍兒 |
22  | 齊世祖武帝諱賾,字宣逺,小字龍兒,髙帝長子,生建康縣之清溪宅。將產之夕,陳孝皇后、昭皇后並夢龍據屋,故小字為龍兒。 |
23  | 法身 |
24  | 齊廢帝鬱林王昭業,字符尚,小字法身,文惠太子長子 |
25  | 玄度 |
26  | 齊髙宗,明帝諱鸞,字景棲,始安貞王道生之子,小字玄度。 |
27  | 練兒 |
28  | 梁髙祖武帝諱衍,字叔達,小字練兒,姓蕭氏,漢相國何之後。 |
29  | 六通 |
30  | 梁太宗簡文帝諱綱,字世纘,小字六通,武帝第三子。 |
31  | 七符 |
32  | 梁世祖孝元帝諱繹,字世誠,小字七符,武帝第七子。 |
33  | 法真 |
34  | 梁敬帝,諱方智,字慧相,小字法真,元帝第九子。 |
35  | 法生。 |
36  | 陳髙祖武帝諱霸先,字興國,小字法生,姓陳氏,漢太丘長寔之後也。 |
37  | 藥王 |
38  | 陳廢帝,諱伯宗,字奉業,小字藥王,文帝長子,在位無人君之器。太后稱文帝遺志,廢為臨海王。 |
39  | 師利。 |
40  | 陳髙宗孝宣帝諱頊,字紹世,小字師利,始興昭烈王第二子。嘗被酒,張燈而寢。李總適出,尋反,見帝是大龍,便驚走他室。 |
41  | 黃奴 |
42  | 陳後主,諱叔寶,字符秀,小字黃奴,宣帝長子。 |
43  | 那羅延。 |
44  | 隋髙祖文帝,姓楊氏,諱堅,小字那羅延,漢太尉震十四世孫。大統七年六月,生於馮翊般若寺。有尼來自河東,謂皇妣曰:「此兒所從來甚異,不可於俗間處之」。皇妣嘗抱髙祖,忽頭上出角,遍體鱗起,皇妣大駭,墜於地。尼外入見,曰:「巳驚我兒,致令晚得天下」。 |
45  | 阿𡡉。 |
46  | 隋煬帝諱廣,小字阿𡡉,髙祖第二子。髙祖嘗密令善相者來和,視諸子,和曰:「晉王眉上雙骨隆起,貴不可言」。及太子勇廢,立為皇太子。 |
47  | 雉奴 |
48  | 唐髙宗,諱治,字為善,小字雉奴,太宗第九子。始封晉王。太子承幹敗,太宗陰許立魏王泰。長孫無忌固欲立晉王,帝以太原石文有「治萬吉」,復從無忌。帝猶謂無忌曰:「公勸我立雉奴,雉奴仁懦,得無為?宗社憂,奈何?」。 |
49  | 桃符 |
50  | 晉齊獻王諱攸,字大猷,小字桃符,文帝第二子。親賢,好施,愛經籍,能屬文,善尺牘,特為文帝所寵愛。每見攸,輒撫床呼其小字曰:「此桃符座也」。 |
51  | 智隨 |
52  | 宋武陵王諱贊,字仲敷,小字智隨,眀帝第九子。 |
53  | 闍梨 |
54  | 齊江夏王諱鋒,字宣穎,小字闍梨,髙祖第十二子,工書,為當時藩王所推。南郡王昭業亦稍工書,嘗謂武帝曰:「臣書固應勝江夏王」。武帝答曰:「闍梨第一,法身第二」。 |
55  | 白澤 |
56  | 齊文惠太子長懋,字雲喬,小字白澤,武帝長子。 |
57  | 維摩 |
58  | 梁昭眀太子統,字徳施,小字維摩,武帝長子。美姿容,善舉止,讀書數行並下,過目背憶。。 |
59  | 四果: |
60  | 梁南康簡王績,字世謹,小字四果,武帝第四子。 |
61  | 六真 |
62  | 梁邵陵攜王綸,字世調,小字六真,武帝第六子。少聰穎,博學善屬文,尤工尺牘。 |
63  | 明進 |
64  | 隋衛昭王爽,字師仁,小字眀進,髙祖異母弟 |
65  | 睍地代。 |
66  | 隋房陵王勇,小名睍地,代文帝長子。文帝受禪,立為皇太子。以罪廢黜,追封房陵王。 |
67  | 益錢 |
68  | 隋庶人諒,字徳章,小字益錢,又幼字阿客,文帝子。開皇初,封漢王。後以罪幽,死。 |
69  | 阿孩 |
70  | 隋齊王暕字世朏,小字阿孩,煬帝子。 |
71  | 季子 |
72  | 隋趙王杲,小字季子,煬帝子。 |
73  | 毗沙門。 |
74  | 唐隱太子建成,小字毗沙門,髙祖子。 |
75  | 三胡 |
76  | 唐巢刺王元吉,小字三胡,髙祖子,與建成謀作亂,伏誅。 |
《漢》 |
1  | 犬子 |
2  | 司馬相如,字長卿,成都人。少名犬子,好讀書,學擊劍慕藺相如之為人,乃更名相如 |
3  | 鼎 |
4  | 匡衡字稚圭,一曰衡,小名鼎。家貧好學,諸儒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衡少字鼎長,乃易字稚圭。 |
5  | 童烏。 |
6  | 揚雄子,小字童烏。九歲與雄論《玄》。 |
《魏》 |
1  | 萬億。 |
2  | 李通,字文達,江夏人,小字萬億。以俠聞於江、汝之間,勇冠諸將,為太祖所知。卒,謚剛侯。 |
3  | 別成: |
4  | 傅乾,字彥林,漢陽太守燮子,小字別成,位扶風太守 |
《晉》 |
1  | 阿童 |
2  | 王濬,字士治,小字阿童。為益州刺史。時吳中童謠曰:「阿童復阿童,銜刀浮渡江,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羊祜聞之曰:「此必水軍有功,但當思應其名者耳」。乃表浚為監益州諸軍事,加龍驤將軍。竟平吳 |
3  | 齊奴 |
4  | 石崇,字季倫,大司馬、侍中苞子崇,生於青州,故小字齊奴 |
5  | 阿龍 |
6  | 王導,字茂弘,鎮軍司馬裁子。小字阿龍。少有風鑒,識量清逺。位丞相,進封始興郡公。卒,謚文獻。 |
7  | 王丞相拜司空,廷尉桓羿作兩髻葛裙策杖,路邉窺之,嘆曰:「人言阿龍超、阿龍固自超不覺至臺門」。 |
8  | 阿太 |
9  | 王恱,字長豫,丞相導子,小字阿太,位吳王友,中書侍郎,贈常侍,始興貞世子 |
10  | 阿螭。 |
11  | 王恬,字敬豫,丞相導子。小字阿螭,位吳國會稽內史、散騎常侍。卒,謚曰憲。恬少好武,不為公門所重導,見恱輒喜,見恬便有怒色。恬多技藝,善奕棋,為《中興第一。 |
12  | 大奴。 |
13  | 王劭,字敬倫,丞相導子。小字大奴,位建威將軍、尚書僕射、中領軍。卒,謚曰簡 |
14  | 小奴。 |
15  | 王薈,字敬文,丞相導子,小字小奴。位鎮軍將軍、散騎常侍,贈衛將軍。 |
16  | 王僧彌氏、謝車騎玄共王小奴燕集,僧彌舉酒勸謝云:「奉使君」一觴」。謝曰:「可爾」。僧彌勃然作色曰:「汝故是吳興溪中釣碣耳,何敢譸張!」謝徐撫掌而笑曰:「衛軍僧彌殊不肅省,乃侵陵上國也」。 |
17  | 阿黑 |
18  | 王敦,字處仲,治書御史基子,丞相導從父兄也。小字阿黑,位大將軍。 |
19  | 王大將軍始欲下都處分樹置,先遣參軍告朝廷諷旨。時賢祖車騎逖尚未鎮,壽春瞋目厲聲,語使人曰:「卿語阿黑,何敢不遜!催攝面去!須臾不爾,我將三千兵槊腳令上」。王聞之而止。 |
20  | 阿戎 |
21  | 王戎,字濬沖,貞陵侯渾子,位司徒,以功封安豐縣侯。薨,謚曰元。 |
22  | 阮籍素與渾友,戎年十五,阮曰:「濬衝清賞,非卿倫也。與卿言,不如與阿戎談」。 |
23  | 阿菟 |
24  | 王羲之,字逸少,淮南太守。曠子,小字阿菟,位臨川太守、右將軍、會稽內史。卒,贈金紫光祿大夫。 |
25  | 阿齡 |
26  | 王胡之,字修齡,驃騎將軍廙子。小字阿齡,位司州刺史。 |
27  | 胡之治身清約,以風操自居。謝太傅安語劉惔:「阿齡於此事故欲太厲。劉曰:「亦名士之髙操者」。 |
28  | 虎㹠 |
29  | 王彭之,字安壽,右僕射彬子,小字虎㹠,位黃門郎,襲爵。 |
30  | 虎犢。 |
31  | 王彪之,字叔虎,彭之弟,小字虎犢。位光祿大夫、尚書令、儀同三司。卒,謚曰簡。 |
32  | 王右軍在南,丞相導與書,每嘆子侄不令云:「虎𤘫虎犢還其所」。如彪之年二十而頭鬚皓白,時人謂之「王白鬚」。少有局幹之稱。 |
33  | 荊產 |
34  | 王徽,字幼仁,南鄉侯澄子,小字荊產,位右軍司馬。劉惔云:「人想王荊產佳此,想長松下,當有清風耳」。 |
35  | 法護 阿瓜 |
36  | 王珣,字符琳,中領軍。洽子小字法護,又小字阿瓜,位前將軍、司徒、東亭侯。卒,謚獻穆。謝太傅安領中書監。王東亭有事應同,上省王後至,坐促王謝。雖不通太傅,猶斂容待之。王神意閒暢,謝公傾目。還謂劉夫人曰:「向見阿瓜,故自未易有。雖不相關正,自使人不能己巳。 |
37  | 僧彌 |
38  | 王氏,字季琰。珣弟,小字僧彌,有才藝,擅書名出兄右。時人語曰:「僧彌難為兄法,護難為弟代」。獻之為中書令,時謂「小令。卒,贈太常。 |
39  | 阿奴 |
40  | 王濛,字仲祖,新淦令。訥子,小字阿奴,位司徒左長史。劉惔撫王長史,背曰:「阿奴比丞相尊,但有都長, |
41  | 劉惔、王長史同坐長史,酒酣起舞。劉惔曰:「阿奴今日不復減向子期」。 |
42  | 茍子 |
43  | 王脩,字敬仁,司徒左長史。濛子小字茍子,眀秀有美稱,善隸行書。起家著作郎,轉中軍司馬。 |
44  | 劉惔至,王長史許清言:「茍子年十三,倚床邊聽。既去,問父曰:「劉惔語何如尊?」長史?曰:「韶音令辭,不如我往,輒破的勝我」。。 |
45  | 阿興 |
46  | 王藴,字叔仁,脩弟小字阿興。位左將軍、左僕射、會稽內史。卒,追贈光祿大夫。 |
47  | 世稱茍子秀出阿興清和。 |
48  | 阿訥 |
49  | 王坦之,字文度,尚書令述子。小字阿訥。位中書令、北中郎將、左衛將軍,襲封藍田侯。卒,謚曰憲 |
50  | 阿智。 |
51  | 王處之,字文將,述子,小字阿智。州辟別駕,不就。 |
52  | 僧恩 |
53  | 王褘之,字文劭,述子小字僧恩,位中書侍郎,年未三十而卒。 |
54  | 駒 |
55  | 王愉,字茂和,小字駒,晉尚書僕射江左冠族。子綏,亦有重名。 |
56  | 佛大 |
57  | 王忱,字符逹,坦之子,小字佛大。位建威將軍、荊州刺史。卒,贈右將軍,謚曰穆。 |
58  | 王佛大歎言:「三日不飲酒,覺形神不復相親」。為吏部郎,嘗作《選草》,臨當奏王僧彌來,聊出示之,僧彌得便以巳意改易,所選者近半佛大甚,以為佳。更寫即奏。 |
59  | 寗 |
60  | 王恭,字季伯。左僕射藴子,小字寗,位前將軍,贈侍中、太保,謚曰忠簡 |
61  | 齊 |
62  | 王熈,字叔和,藴子小字齊 |
63  | 睹 |
64  | 王爽,字季眀,藴子小字暏,位黃門侍郎、寧朔將軍 |
65  | 堅石。 |
66  | 謝尚,字仁祖,咸亭侯鯤子,小字堅石。初為王導椽,襲爵咸亭侯、鎮西將軍。卒,謚曰簡。 |
67  | 虎子 |
68  | 謝據,字玄通,吏部尚書。裒第二子小字虎子,號中郎。 |
69  | 末婢: |
70  | 謝琰,字瑗度,太傅安子,小字末婢。位輔國將軍,以功封望蔡縣公、會稽內史,為孫恩所害,贈侍中、司空,謚曰忠肅。 |
71  | 封 |
72  | 謝韶,字穆度,散騎常侍、萬子小字,封位車騎司馬 |
73  | 胡兒 |
74  | 謝朗,字長度,安次兄。據長子,小字胡兒,名亞於玄。仕至東陽太守。 |
75  | 謝太傅安雪寒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栁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奕女名。道藴,右將軍王凝之妻也。 |
76  | 遏。 |
77  | 謝玄,字幻度,鎮西將軍。奕子小字遏,晉都督、徐兗、青、司、冀、幽、并七州軍事,封康樂公。卒,謚曰獻武。 |
78  | 謝太傅安因子弟集》聚問:「《毛詩》何句最佳?遏稱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公曰:「籲!謨定命,逺猶辰告,謂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
79  | 末 |
80  | 謝淵,字叔度,奕子小字末,晉義興太守 |
81  | 益壽。 |
82  | 謝混,字叔源望,蔡縣公琰子,小字益壽,襲爵。歷中書令、中領軍、尚書左僕射。以黨劉毅誅,國除。及宋武受禪,謝晦謂劉裕曰:「陛下應天受命,登壇日,恨不得謝」。益壽捧璽黻,裕亦嘆曰:「吾甚恨之,使後生不得見其風流」。 |
83  | 買得。 |
84  | 桓沖,字幼子,散騎常侍羿子。小字買。得晉護南蠻校尉、車騎將軍、荊州刺史。卒,謚曰宣穆。沖,溫弟也。初,羿亡後,沖兄弟並少,家貧,母患,需羊以解,無由得之,溫乃以沖為質。羊主甚富,言不欲為質,幸為養買得郎。及沖為江州,出射羊主於射堂,邊看,沖識之,謂曰:「我買得也」。遂厚報之。 |
85  | 石頭。 |
86  | 桓熈字伯道,南郡公溫子。小字石頭,為沖徒長沙 |
87  | 式 |
88  | 桓歆字叔道,溫子小字式臨賀公 |
89  | 靈寶 |
90  | 桓玄,字敬道,溫孽子,小字靈寶,襲封南郡公。年三十六伏誅。其母馬氏常與溫同輦,夜坐月下,見流星墜銅盆中,如寸二火珠,競以瓢接取,獨馬氏得而吞之,有感遂娠。及生,有光照室,占者竒之,故小名曰靈寶。 |
91  | 桓宣武薨,玄五歲服始除。桓車騎衝與送,故文武別因指玄:「此皆汝家故史佐。玄應聲慟哭,酸感傍人。車騎每自目己坐,曰:「靈寶成人,當以此坐」。還之。鞠愛過於所生 |
92  | 鎮惡 |
93  | 桓石虔,司空豁子,小字鎮惡。冠軍將軍作塘侯。卒,追贈右將軍。 |
94  | 石虔年十七八,未被舉,而童隸己,呼為鎮惡郎。嘗往宣武齋頭,從征枋頭,車騎衝沒陣,左右莫敢先救。宣武謂曰:「汝叔落賊,汝知否?」石虔聞之,氣甚奮,命朱辟為副,策馬於數萬,眾中莫有抗者,徑取沖還三軍,嘆服河朔。後以其名斷瘧。 |
95  | 豹奴 |
96  | 桓嗣字恭祖,車騎將軍沖子,小字豹奴。領江夏相,追贈南中郎將,謚曰靖。 |
97  | 桓豹奴是王丹陽外甥,形似其舅,桓甚諱之。宣武曰:「不恒相似,時似耳,恒似是形,時似是神,桓逾不恱。 |
98  | 崖 |
99  | 桓脩,字承祖,沖子,小字崖,龍驤將軍,為劉裕所誅。桓玄素輕桓崖崖,在京下有好,桃玄連就求之,遂不得佳者,玄與殷仲文書,以為嗤笑,曰:「徳之休眀肅愼,貢其楛矢,如其不爾,籬壁間物亦不可得也!」 |
100  | 子野 |
101  | 桓伊,字叔夏,譙國銍人,小字子野,一云野王。累遷豫州刺史,贈右將軍。少有才藝,善音律,為王濛、劉惔所知。有蔡邕柯亭笛,嘗自吹。 |
102  |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舊聞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識,遇桓於岸上,過王在船中,客有識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與相聞,云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時已貴顯,素聞王名,即便回下車,踞胡床為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 |
103  | 阿恭 |
104  | 庾會,字會宗,太尉亮子,小字阿恭。年十九,為蘇峻所害。 |
105  | 庾太尉風儀偉長,不輕舉止,時人皆以為假亮有大兒,數歲,雅重之,質便自如,此人知是天性。溫太真嘗隱幔怛之,大兒神色恬然,乃徐跪曰:「君侯何以為此?」論者謂不減亮,或云見阿,恭知元規非假。 |
106  | 道恩 |
107  | 庾羲,字義叔,亮子,小字道恩,晉吳國內史 |
108  | 道季。 |
109  | 庾和,亮子,小字道季,晉中領軍 |
110  | 赤玉 |
111  | 庾統,字長仁,衛將軍懌子。小字赤玉,少有令名。仕至建威將軍、潯陽太守。 |
112  | 簡文帝曰:「庾赤玉省率治除」。謝仁祖常云:庾赤玉胸中無宿物。 |
113  | 玉臺 |
114  | 庾友字惠彥,又字弘之,司空氷第三子。小字玉臺,晉中書郎、東陽太守。 |
115  | 庾玉臺,希之弟也。希誅,將及玉臺。玉臺子婦,宣武弟桓豁女也,徒跣求進,閽禁不內。女厲聲曰:「是何小人!我伯父門下聽我前!」因突入,號泣請曰:「庾玉臺常因人腳短三寸,當復能作賊不?」宣武笑曰:「壻故自急」。遂原玉臺一門。 |
116  | 倪 |
117  | 庾倩字少彥,氷子小字倪,晉太宰長史 |
118  | 園客 |
119  | 庾爰之,字仲真,車騎將軍翼子。小字園客,有父風,仕至輔國將軍。 |
120  | 庾翼為荊州,臨終,自表其子園客自代。朝廷慮其不從命,未知所遣,乃共議用桓溫、劉惔曰:「使伊去必能剋定,西楚恐不可復制」。後果如惔言。 |
121  | 嘉賓 |
122  | 郗超,字景興,司空愔子,小字嘉賓,晉中書侍郎、司徒左長史。超少有才氣,越世負俗,不循常檢,時人為一代盛譽,語曰:「盛徳日新郗嘉賓,江東獨步王文度」。 |
123  | 倉 |
124  | 郗融字景山,愔子,小字倉 |
125  | 阿乞。 |
126  | 郗恢,字道胤,東安伯曇子,小字阿乞。襲爵征虜將軍、秦州刺史,贈鎮軍將軍。 |
127  | 羊 |
128  | 袁喬,字彥叔,光祿大夫。瓌子小,字羊龍驤將軍、湘西伯。卒,追贈益州刺史,謚曰簡。 |
129  | 袁羊嘗詣劉恢,恢在內眠未起,袁因作詩調之曰:「角枕粲文茵,錦衾爛長筵」。劉尚,晉眀帝。女主見《詩》,不平,曰:「袁羊,古之遺狂。 |
130  | 虎 |
131  | 衛玠,字叔寶,黃門郎恒子,小字虎,晉太子洗馬 |
132  | 袁宏,字彥伯,臨汝令朂子小字虎,晉東陽郡守,時號袁開美故。王子敬詩云:「袁生開美度,桓公入洛,過淮、泗踐北境。與諸僚屬登平乘樓,眺曯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袁虎率爾對曰:「運自有廢興,豈必諸人之過!」桓公懍然作色,顧謂四座曰:「諸君頗聞劉景升不有大牛,重千筋,啖芻豆十倍於常牛,負重致逺,曾不若一羸牸,魏武入荊州,烹以饗士卒」。于時莫不稱快,意以況、袁。四座皆駭,袁亦失色。 |
133  | 阿訥 |
134  | 許詢,字玄度,小字阿訥 |
135  | 暎。 |
136  | 先生名邁,字叔玄,許副第四子。小名暎,清虛懷道,遐棲物外,故自改名逺逰。與王右軍父子周旋。子猷乃修在三之敬 |
137  | 揆 |
138  | 長史名謐,字思玄,一名穆許,副第五子。少知名,儒雅清素,博學有才章。長史三男,長男名,甽小名揆。 |
139  | 虎牙 |
140  | 許長史中男,名聮,字符暉,小名虎牙。謝安為護軍,引為功曹,除永康令、衛尉丞、晉康太守,不之官。又為輔國司馬。 |
141  | 玉斧 |
142  | 許長史,小男名翽,字道翔,小字玉斧。幼有珪璋,標挺長史,器異之。郡舉上計,掾簿並不赴。清秀瑩潔,糠粃塵,務居雷平山下,脩業勤精,常願早逰洞室,不欲久停人世,遂詣北洞告終真誥,有云:「瓊刃者,譬許掾小名也」。 |
143  | 嗣伯。 |
144  | 許確,字義玄,副第七男,小名嗣伯。梗概有大度,好學。出為桓溫揚州從事,謝安衛軍參軍。隨謝玄討苻堅有功,封都鄉侯 |
145  | 道助 |
146  | 吳坦之,字處靖,堅子,小字道助,濮陽人。仕至西中郎功曹 |
147  | 附子。 |
148  | 呉隱之字處默,坦之弟,小字附子。兄弟居在丹陽郡,俱有孝行。後遭母喪,童夫人艱,朝夕哭臨。及思至,賓客弔省,號踊哀絕,路人為之落淚。韓康伯時為丹陽尹,母揚州刺史殷浩之妹,在郡鄰居,每聞二呉之哭,輒為悽惻,語康伯曰:「汝若為選官,當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韓後果為吏部尚書,大呉不免,制哀小呉,遂大貴達。 |
149  | 阿源。 |
150  | 殷浩,字淵源,光祿勳羨子,小字阿源。晉中軍將軍、揚州刺史。 |
151  | 桓公語嘉賓:阿源有徳,有言向使作令僕,足以儀刑百揆,朝廷用違其才耳。 |
152  | 胡奴 |
153  | 陶範,字道則,太尉侃第十九子,小字胡奴。諸子中最知名,歷尚書、秘書監。 |
154  | 袁宏始作《東征賦》,都不道,陶公胡奴誘之狹室中,臨以白刃曰:「先公勳業如是,君作《東征賦》,何相忽畧!」宏窘蹙無計,便答:「我曾大道,何以云無?」因誦曰:「精金百煉,在割,能斷功則治人,職思靖亂,長沙之勳,為史所贊。 |
155  | 盧奴 |
156  | 江敳,字仲愷,僕射彪子,小字盧奴。敳歷內外,簡退著稱。位瑯琊內史、驃騎咨議叅軍。王恭欲請江盧奴為長史,晨往詣江江,猶在帳中,王坐不敢即言,良久乃得。及江,直喚人取酒自飲一盌,又不與,王王且笑,且言:「那得獨飲江云:卿亦復須耶?」更使酌與王。王飲酒畢,因得自解,去未出戶。江曰:「人自量,固為難。 |
157  | 阿奴 |
158  | 周謨,字叔治,浚子,小字阿奴。兄顗字伯仁,尚書左僕射。次兄嵩,字仲智。周伯仁母冬至,舉酒賜三子曰:「吾本謂度江託足無所,爾家有相,爾等并羅列吾前,復何憂!」周嵩起,長跪泣曰:「不如阿母言。伯仁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識闇,好乘人之弊,此非自全之道」。嵩性狼抗,亦不容於世,惟阿奴碌碌,當在阿母目下耳。 |
159  | 僧奴 |
160  | 孫騰,字北海,餘杭令統子。小字僧奴,仕至廷尉 |
161  | 盤龍 |
162  | 劉毅,字希樂,彭城人,小字盤龍。仕晉至都督淮南五郡諸軍事。初,桓玄在南州,起齋悉畫盤龍於其上,號為盤龍齋。毅小字盤龍,至是遂居之。。 |
163  | 驎 |
164  | 張湛,字處度,小字驎張。驎酒後,好挽歌,甚悽苦。車騎桓沖曰:「卿非田橫門人,何故頓至爾歌!」 |
165  | 期生 |
166  | 褚爽,字弘茂,秘書監歆子,小字期生。晉義興太守,贈金紫光祿大夫。 |
167  | 武生。 |
168  | 毛穆之,字憲祖,征虜將軍寶子。小字武生。 |
169  | 長生。 |
170  | 李暠,字玄盛,隴西成紀人,小字長生。晉涼武昭王。 |
171  | 獨活: |
172  | 張天錫,字純嘏,駿少子也,小名獨活。曾祖軌,永嘉中為涼州刺史,值京師大亂,遂據涼土。天錫簒位,自立為涼州牧。自軌為涼州,至天錫凡九世。七十六年,苻堅使姚萇攻沒涼州,天錫歸長安,堅以為侍中。後於壽陽俱敗,遂南歸,拜散騎常侍、西平公。 |
173  | 蜍 |
174  | 曹茂之,字永世,小字蜍,少府卿曼子。仕至尚書郎。庾道季云:亷頗相如,雖千載上,死人懍懍常如有生氣。曹蜍李志。雖見在厭厭,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便可結繩而治,但恐狐狸,猯狢啖盡。 |
175  | 元龍 |
176  | 盧循,字子先,司空從事中郎湛之曾孫。小字符龍,晉征虜將軍、廣州刺史、平越中郎將。 |
《宋》 |
1  | 阿答 |
2  | 王藴,字彥深,太中大夫楷子,小字阿答,宋湘州刺史、給事黃門侍郎、成陽侯伏誅 |
3  | 童烏。 |
4  | 王絢,字長素,太傅彧子,小字童烏。宋秘書丞。卒,謚曰恭。 |
5  | 道兒 |
6  | 謝述,字景先,宣城內史。允子,小字道兒,宋吳興太守、左將軍劉湛並與述為異常之交。述美風姿,善舉止。湛毎謂人曰:「我見謝道兒未嘗足」。 |
7  | 客兒 |
8  | 謝靈運,太傅玄孫,秘書郎。瑍子,小字客兒,襲封康樂公、永嘉太守、臨川內史。元嘉十年伏誅。 |
9  | 阿連。 |
10  | 謝惠,連給事方眀子,小字阿連,宋彭城王義康法曹叅軍。 |
11  | 阿多。 |
12  | 謝曜,晉黃門郎思子,小字阿多,宋御史中丞 |
13  | 佛佛。 |
14  | 褚澹之,字仲原,晉義興太守。爽子小字佛佛,位尚書吏部、廷尉卿、左衛將軍,謚曰質。 |
15  | 宋武帝以舊功愛之。會稽郡有闕,朝議欲用蔡廓為之,武帝曰:「彼自是蔡家佳兒,何闗人事,可用佛佛」。乃用澹之為會稽太守。 |
16  | 阿壽 |
17  | 劉敬宣,字萬壽,鎮北將軍牢之子,小字阿壽,為青州都督。諸葛長民貽書敬宣曰:「盤龍狼戾專恣,自取夷滅,異端將盡,世路方夷,富貴之事,相與共之」。敬宣遣使進呈,髙祖謂王誕曰:「阿壽故為不負我也!」 |
18  | 愍孫。 |
19  | 袁粲,字景倩。父早卒,祖哀,其孤幼名之曰愍孫。宋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司徒 |
20  | 班虎 |
21  | 劉湛,字弘仁,小字班虎。太祖自豫州長史詔為太子詹事,兼給事。時彭城王義康專執朝權,而湛昔為上佐,遂以舊情委心自結。晚節驅煽義康,陵轢朝廷。上謂所親曰:「劉班初自西還,吾與語,嘗看日早晚,慮其當去。比入朝,亦看日早晚」,慮其不去。湛小字班虎,故云班也。遷丹陽尹,詹事如故。後謀亂伏誅, |
22  | 道民 |
23  | 劉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宋尚書左僕射、前將軍,追封南康郡王,謚曰文宣。 |
24  | 干木 |
25  | 徐羨之,字宗立,小字干木。時傅亮任寄隆重,朝廷典儀皆取定於亮。蔡廓徵為吏部尚書,因北地傅隆問亮選事,亮以語録尚書徐羨之,羨之曰:「黃門郎以下悉以委蔡,吾徒不復厝懐,自此以上,固宜共叅同異」。廓曰:「我不能為徐干木署紙尾!」遂不拜。乾木,羨之小字也。 |
26  | 仙童 |
27  | 徐湛之,字孝源,司空羨之從孫,小字仙童。幼狐為武帝所愛,范蔚宗謀反,湛之始與之同,後發其事,為蔚宗欵辭所連。有司以湛之闗豫疑黨,請免官削爵付廷尉,上不許。湛之詣闕上書請罪,上優詔不許,蔚宗付廷尉入獄,然後知為湛之所發。後與謝綜等隔壁,遙問綜曰:「疑誰所告?」綜曰:「不知」。蔚宗稱湛之小名,曰:乃是徐仙童也」。 |
28  | 磚兒。 |
29  | 范蔚宗,車騎將軍泰之子,小字磚兒。其母如廁產之額,為磚所傷,故以磚為小字。少好學,善為文章。位左衛將軍、太子詹事。與謝綜等謀反,伏誅。 |
30  | 梨 樝 |
31  | 張敷,字景胤,小字樝。父劭,字茂宗,小字梨。宋文帝戲曰:「樝何如梨?」敷對曰:「梨是百菓之宗,樝何敢及也」。 |
32  | 約。 |
33  | 傅瑗,字叔玉,晉御史中丞咸孫,小字約,仕至安成太守 |
34  | 女生。 |
35  | 魯爽小,字女生,扶風郿人。南歸,仕至豫州刺史,加都督 |
36  | 天念 |
37  | 魯秀,爽弟,小字天念,仕魏。太武與爽南歸。文帝悅,以爽為司州刺史,秀為榮陽、潁川二郡太守。孝武即位,以為司州刺史,加都督,領汝南太守。 |
38  | 長生。 |
39  | 劉凝之,字隱安,小名長生,宋朝隱逸不仕 |
40  | 阿舒 阿宣 雍 端 通。 |
41  | 宋徵士《陶潛集》載責子詩曰:「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揔不好紙筆。阿舒巳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棗與栗。天運茍如此,且進盃中物」。 |
42  | 舒、宣、雍、端通,皆小名也。 |
《齊》 |
1  | 彥孫。 |
2  | 王粹,字景深,豫章侯僧綽子,小字彥孫,齊黃門侍郎 |
3  | 史公 |
4  | 袁彖,字偉才,宋左僕射顗子,小字史公,齊侍中。卒,謚曰靖 |
5  | 狗兒 |
6  | 張敬兒,南陽冠軍人。父醜,為郡將,始其母於田中臥,夢犬子有角抵之,因感而有娠,遂生敬兒,故初名狗兒。宋眀帝嫌狗兒名鄙,改為敬兒,位至開府儀同三司。 |
《梁》 |
1  | 迦葉。 |
2  | 蕭藻,字靜藝,小字迦葉。善屬文,尤好古律。髙祖每稱其小字,嘆曰:「子弟如迦葉,吾復何憂!」累遷開府儀同、中書令、侍中。 |
3  | 養 |
4  | 王泰,字仲通,冠軍將軍。慈子小字養,梁驍騎將軍,謚曰夷 |
5  | 炬。 |
6  | 王筠,字符禮,太中大夫揖子,小字炬,梁太子詹事 |
7  | 文殊。 |
8  | 王訓,字懐範,國子祭酒暕子,小字文殊,梁侍中。卒,謚曰溫子。 |
9  | 阿士。 |
10  | 劉孝綽,字孝綽,齊大司馬從事中郎。繪子,小字阿士。七歲能屬文,舅齊中書郎王融深賞異之,親友號曰神童。融每曰:「天下文章若無我,當歸阿士」。 |
11  | 阿堆 |
12  | 任昉,字彥升,樂安人,齊中散大夫遙子,小字阿堆。幼而聰敏,早稱神悟,八歲能屬文。從叔晷有知人之量,見而稱其小名曰:「阿堆,吾家千里駒也」。仕梁至太常。 |
13  | 東里 西華 南容 北叟 |
14  | 任昉有四子,東里、西華、南容、北叟,並無術業,墜其家聲。兄弟流離,不能自振,生平舊交,莫有收恤。西華冬月著葛帔練裙,道逢平原劉孝標,泫然矜之,謂曰:「我當為卿作計」。乃著《廣絕交論》以譏其舊友。到溉見其論,抵几於地,終身恨之。東里。位尚書外兵郎。 |
15  | 僧伽 |
16  | 劉之遴,字思貞,虯子,小字僧伽。八歲能屬文。虯曰:「此兒必以文興吾宗」。時有沙門僧恵有異識,每詣虯,必呼之。遴小字曰「僧伽福徳兒」。握手而進之。仕梁,位都官尚書、太常卿。 |
《陳》 |
1  | 僧悅 |
2  | 徐陵,字孝穆,侍中摛子。善屬文,為兒時小字僧悅。陵年數歲,家人攜以候沙門釋寶,志志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位至光祿大夫、太子少傅、特進。 |
3  | 蠻奴 |
4  | 任忠,字奉誠,小字蠻奴。詭譎多計略,膂力過人,尤善騎射。累以戰功進鎮南將軍。 |
《後趙》 |
1  | 棘奴。 |
2  | 冉閔,字永曾,小字棘奴,石季龍養孫也。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內黃人也。閔幼而果鋭,季龍撫之如孫。及長,身長八尺,善謀策,勇力絕人。 |
《前秦》 |
1  | 肩頭。 |
2  | 苻堅,字永固,一名文王雄之子也,小字肩頭。祖洪,從石季龍徙鄴,家于永貴里。堅生背有赤文,隱起成字,曰「草付臣,又土王咸陽」。臂垂過膝,目有紫光。洪竒而愛之,名曰「肩頭」。 |
《前燕》 |
1  | 鳯凰。 |
2  | 慕容沖小字鳯凰。苻堅之滅燕,慕容沖姊偽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堅納之,寵冠後庭。沖年十二,亦有龍陽之姿,堅又幸之,姊弟專寵,宮人莫進,長安歌之曰:「一雌復一雄,雙飛入紫宮」。咸懼為亂,王猛諫堅,乃出沖長安,乂謠曰:「鳯凰鳯凰止阿房」。堅以鳯凰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堅乃植桐竹數十萬株於阿房以待之,沖小字鳯凰,至是終為堅賊,入止阿房城焉。 |
《後燕》 |
1  | 惡奴 |
2  | 慕容農,小字惡奴,垂第三子。 |
3  | 禿頭。 |
4  | 慕容雲,字子雨,寶之養子也。父名拔,姓髙氏,小字禿頭三子,而云季也。初,童謠曰:「一束藳,兩頭然,禿頭小兒來滅燕」。藳字上有草,下有禾,兩頭,然則禾草俱盡而成。「髙」字垂少,子燕竟為雲所滅,如童謠焉。 |
《後魏》 |
1  | 烏頭 |
2  | 房法壽,小字烏頭,清河東武城人。幼孤,少好射獵,仕至魏郡太守,以功封壯武侯。 |
3  | 白頭 |
4  | 盧景裕,字仲孺,太常丞靜子,小字白頭。少敏,專經為學,謙恭守道,貞素自得。位中書郎,除國子博士。 |
5  | 柰。 |
6  | 畢眾敬,小名柰,少好弓馬,仕宋至泰山太守,後北歸。皇興初,拜散騎常侍、兗州刺史,賜爵東平公。 |
7  | 陁兒。 |
8  | 畢義雲,眾敬子,小字陁兒。少粗俠。文宣受禪,累遷御史中丞。後為司徒左長史。 |
9  | 真奴 |
10  | 李欣,字符盛,小字真奴,范陽人。父崇,率十郡歸降,太武甚禮之,以為幽州刺史、固安侯。欣位至司空 |
11  | 秦玉 |
12  | 楊愔,字遵彥,小字秦玉。神武時,位至行臺右丞。 |
13  | 黃頭 |
14  | 游雅,字伯度,小字黃頭。太武時,為秘書監。卒,贈相州刺史,謚曰宣侯。 |
15  | 繼伯 |
16  | 李崇,字繼長,小字繼伯,文成元后第二兄誕之子。襲爵陳留公,鎭西大將軍 |
17  | 記祖。 |
18  | 酈範,字世則,范陽人,小字記祖。少給事東宮,累遷尚書右丞、平東將軍、青州刺史,假范陽公。卒,謚曰穆。 |
19  | 桃簡 |
20  | 崔浩,字伯源,白馬公宏子,小字桃簡。少好文學,博覽經史,玄象陰陽,百家之書,無不闗綜,研精義理。位至侍中、特進、領軍大將軍、左光祿大夫。世祖朝,被誅,浩之姻親,盡夷其族。 |
21  | 周兒 |
22  | 崔頥,小名周兒,位至冀州刺史。始,崔浩與冀州刺史崔頥、榮陽太守崔模年皆相次,浩為長次模,次頥三人別祖,而模、頥為親,浩恃其家世,常侮模,頥模謂人曰:「桃簡正可欺我,何合輕我家周兒邪?」浩小名桃簡,頥小名周兒,世祖頗聞之,故誅浩,時二家獲免。 |
23  | 陽烏 |
24  | 盧淵,字伯源,平東將軍度世子,小字陽烏敦。尚學業,位至祕書監,贈安北將軍、幽州刺史,謚曰懿。 |
25  | 洪崖 |
26  | 盧敏,字仲通,淵弟。小字洪崖,少有大量。太和初,拜議郎,早卒。贈威逺將軍、範陽太守,謚曰靖。 |
27  | 師顏 |
28  | 盧昶,字叔逹,淵弟。小字師顏,學涉經史,早有時譽。位至太常卿,進號鎭西將軍,加散騎常侍。卒,謚曰穆。 |
29  | 羨夏 |
30  | 盧尚之,字季儒。昶弟,小字羨夏。亦以儒素見重,位光祿大夫。卒,贈散騎常侍、安東將軍、青州刺史。 |
31  | 皮 |
32  | 裴駿,字神駒,小名皮,弘農太守雙碩子。幼而聰慧,親表稱為神駒,因以為字。弱冠,通涉經史,崔浩深器之,目為「三可領袖。位中書侍郎。 |
33  | 金 |
34  | 盧仲宣,儀曹郎中觀弟,小名金,才學優洽。兄弟俱以文章顯,位至太尉。 |
35  | 巨引 |
36  | 於謙,字思敬,小字巨引。沈深有識量,略窺經史,尤好孫子》兵書。位至雍州牧。薨,贈加使持節、太師、雍恆等二十州諸軍事,謚曰文。 |
37  | 夜叉 |
38  | 元乂,字伯雋,江陽王繼長子,小名夜叉。靈太后臨朝,以乂妺夫,除通直散騎常侍,後位至尚書令、侍中。 |
39  | 糞歸。 |
40  | 長孫稚,字承業,小名糞歸。年六歲襲爵,降為公。髙祖以其幼承家業,賜名稚,字承業。聰敏有才藝,累以戰功遷太傅。 |
《北齊》 |
1  | 須拔 |
2  | 趙郡王琛,字符寳,齊神武皇帝之弟子。睿小名須拔,幼孤,聰慧夙成,特為神武所愛,養於宮中,襲爵南趙郡公。天保二年,出為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時年十七,稱為良牧。 |
3  | 佛助。 |
4  | 魏收,字伯起,巨鹿人,小字佛助。少機警,年十五,能屬文。天保中,詔撰《魏史》,表而上之。 |
5  | 桂 |
6  | 李裔,字徽伯,小字桂。性溫直。太和中,為頓丘相,豪右畏之。齊神武大丞相咨議叅軍,參定策功,封固安伯,為候軍大將軍、陜州刺史。周文帝攻剋州城,見害。 |
7  | 皮 |
8  | 封隆之,字祖裔,小名皮寛,和有度量。累遷河內太守。齊神武贈太保,謚曰宣懿。 |
9  | 搔 |
10  | 封繪,字仲藻,隆之子,小名搔。釋褐秘書郎,累遷平陽太守,徵補大行臺吏部郎中。文襄徵拜儀同三司、右僕射。卒,謚曰簡子。 |
《後周》 |
1  | 沙門 |
2  | 王軌,小字沙門,漢司徒允之後。世為州郡冠族。髙祖即位,頗有戰功,周文帝遇之甚厚,以功進位上將軍、郯國公。 |
3  | 永貴 |
4  | 宇文貴,字永貴。貴母初孕,夢老人抱一子授之曰:「賜爾是子,俾壽且貴」。及生,形類所夢,故以永貴字之。歷位大司徒,遷太保。 |
5  | 沙彌 |
6  | 王晞,字叔朗,小名沙彌。幼而孝謹,好學不倦。魏神武中,補外兵曹參軍。齊天保初,行太原郡事。齊亡,周武帝以晞為儀同大將軍。開皇元年卒。 |
7  | 蘭成。 |
8  | 庾信,字子山。父肩吾,梁太子中庶子,小字蘭成。幼而俊邁,聰敏絕倫。有天竺僧呼信為蘭成,因以為小字,使西魏,留長安。周孝閔帝踐祚,拜洛州刺史。後作《哀江南賦》,有曰:「王子洛濵之歲,蘭成射策之年, |
《隋》 |
1  | 洪兒 |
2  | 李敏,字樹生,小字洪兒。父崇,為幽州總管,突厥圍城,死之。高祖以其父死王事,養於宮中。及長,襲爵廣宗縣公,起家左千牛。敏美姿儀,善騎射。從征髙麗,加光祿大夫。或言敏一名洪兒,煬帝疑「洪」字當讖,嘗面告之,冀其引決,由是大懼。敏數與金才等屏人私語,宇文述知而奏,帝乃伏誅。 |
3  | 釋奴 |
4  | 盧思道,字子行。祖陽烏。父道亮,隱居不仕。思道小字釋奴,聰爽俊辯,才學兼著。左僕射楊彥薦之於朝,直中書省。周武平,齊授儀同三司。開皇初,徵為散騎侍郎。 |
5  | 龍子。 |
6  | 盧昌衡,字子均,魏尚書僕射。道虔子,小字龍子,風神澹雅,容止可法,博涉經史。從弟思道,小字釋奴,宗中俱稱英妙,故幽州為之語曰:「盧家千里,釋奴龍子」。齊受禪,太子舍人,遷金部郎中。周武平齊,授司玉中士。隋開皇初,拜尚書祠部侍郎。仁壽中,授儀同三司。大業初,徵為太子詹事。 |
《唐》 |
1  | 阿買 |
2  | 《韓退之集》載《醉贈張祕書》詩:「人皆勸我酒,我若耳,不聞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勸君為此座上士及餘各為文君詩多態度,藹藹春空雲。東野動驚,俗天葩吐竒芬。張籍學古淡,軒昻避雞群。阿買不識字,頗知書八分。詩成使之寫,亦足張吾軍。或問:「黃魯直阿買是,退之何人?」魯直曰:「是退之侄,必有據也」。 |
3  | 阿宜 |
4  | 《杜牧之集》載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小侄名阿宜,未得三尺長,頭圜筋骨緊,兩臉眀且光,去年學官人,竹馬繞四廊,指揮群兒輩,意氣何堅剛? |
5  | 添丁 |
6  | 盧仝生子,名曰添丁,欲為國持役也。 |
7  | 龜兒 |
8  | 《白樂天集》載:見《小侄龜兒詠燈詩》并《臘娘》製衣。因寄行簡己知臘子能裁服,復報龜兒解詠燈。巧婦才人常薄命,莫教男女苦多能。 |
《五代》 |
1  | 通逹。 |
2  | 李昭嗣,字宇益,光武皇母弟代州刺史克柔之假子。小字通達,不知族姓所出。少事克柔,頗謹願,雖形貌眇小,而精悍有膽略。位侍中、中書令。莊宗即位,贈太師、隴西郡王。 |
3  | 留得。 |
4  | 李繼韜昭嗣子小字留得。 |
5  | 陽:五 |
6  | 周徳威,字鎭逺,小字陽五,朔州馬邑人。徳威身長面黑,笑不改容,凡對敵列陣,凜凜然有肅殺之風。同光初,追贈太師,配饗莊宗廟。 |
7  | 鐵山 |
8  | 薛志勤,蔚州奉誠人,小字鐵山。初為獻祖帳中親信。武皇定雲中,授右牙都校,後以功為大同軍防禦使、檢校司空。乾寧初,為昭義軍節度使。 |
9  | 云郎 |
10  | 王都,本姓劉,小字雲郎,中山陘邑人。太原王王處直養為已子,後奪據父位,遷太尉。侍中周玄豹見之曰:「王都形似鯉魚,難免刀機」。明宗即位,加中書令。以其奪據父位,心深惡之。後以謀叛,自焚。 |
11  | 生鐵。 |
12  | 張敬逹,字志通,代州人,小字生鐵,少以騎射著名,眀宗即位,拜檢校太保、應州節度使。清泰中,自彭門移鎭平陽,加檢校少傅,末帝詔以敬達為北面行營都招討使,以定州節度楊光逺副焉,以軍敗,為安審琦、楊光逺斬敬逹首以降晉。 |
13  | 阿檀 |
14  | 楊光逺,字徳眀,小字阿檀,其先沙陀部人也。事莊宗為騎將,明宗朝,歷媯、瀛、冀、易四州刺史,累加檢校少傅,將兵戍蔚州。晉髙祖舉義兵於太原,唐末帝遣光逺與張敬逹屯兵於城下,俄而契丹大至,為其所敗,光逺與次將安審琦殺敬逹,歸命髙祖,少帝嗣位,冊拜太師,封壽王,後謀叛逆,拉殺之 |
15  | 鐵胡 |
16  | 安重榮,小字鐵胡,朔州人。有力善騎射,為振武巡邊指揮使。晉髙祖起太原,使張穎陰招重榮。髙祖即位,拜成徳軍節度使,後以反逆,斬首晉髙祖,漆其首,送于契丹。 |
《本朝》 |
1  | 樵夫 |
2  | 趙曮尚書右丞上交子。小字樵夫,官至著作郎。 |
3  | 虎兒 |
4  | 蘇轍,字子由。生子逺,小字虎兒。《東坡集》載虎兒詩云:「舊聞老蚌生,明珠未省老兔生於莵老兔自謂月中物。不騎快馬騎蟾蜍,蟾蜍爬沙不肯行。坐令青衫垂白鬚,於莵駿猛不類渠。指揮黃熊駕黑貙,丹砂紫麝不用塗,眼光百步走妖狐,妖狐莫誇智有餘,不勞搖牙咀爾徒」。。 |
5  | 米友仁,字符暉,禮部員外郎元章子。小字虎兒,位至兵部侍郎、敷文閣待制。幼年山谷贈詩云:「我有元暉古印章,印刓不忍與諸郎。虎兒筆力能扛鼎,教字符暉繼阿章」。 |
6  | 梁 羅 |
7  | 蘇遲小名梁適,小名羅並子由子東坡詩,載端午游真如遲適,逺從子由在酒局,云一與子由別,卻數七端午,隨身彩絲系,心與昌獨苦,今年疋馬來佳節,日夜數兒童喜我,至典衣具雞黍水餅,既懐鄉飯筒仍愍楚,謂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語,寧知是官身,糟曲困熏煮,獨攜三子出古剎,訪禪祖,髙談付梁羅詩律到阿虎歸來,一調笑慰,此長齟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