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ctext:397642"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清史稿
條件: 提到「文淵閣大學士
Total 2

列傳一百五十七

4
五年,京察,詔嘉其明幹有為,能任勞怨,加總督銜。尋擢兩江總督,兼署漕運總督。時高堰屢決,淤運阻漕。琦善請用盤運法,並暫行海運,如議行。七年,議啟王家營舊減壩,大濬正河,尋以減壩堵合,黃水倒漾,復閉禦黃壩,漕船倒塘灌放,詔斥失機,議革職,寬之,降授內閣學士。尋復授山東巡撫九年,擢四川總督十一年,調直隸。十六年協辦大學士十八年文淵閣大學士,仍留總督任。
20
二十八年,請入覲,留京供職,賜雙眼花翎,管理禮部、兵部,兼都統。尋拜文淵閣大學士,命赴山東查辦鹽務,校閱浙江營伍。三十年,文宗即位,應詔陳言,略曰:「求治莫先於用人、理財、行政諸大端。用人之道,明試以功。人有剛柔,才有長短。用違其才,君子亦恐誤事;用得其當,小人亦能濟事。設官分職,非為眾人藏身之地。實心任事者,雖小人當保全;不肯任怨者,雖君子當委置。行政在於得人,迂腐之說,無裨時務,泥古之論,難合機宜,財非人不理。今賦額四千餘萬,支用有餘,不能如額,以致短絀。致絀之由,非探本窮源,不能通盤清釐。與其正賦外別費經營,不如於正賦中覈實籌畫。」疏入,特諭曰:「身為端揆,一言一動,舉朝所矜式。耆英率意敷陳,持論過偏,顯違古訓,流弊曷可勝言。」傳旨申飭。耆英不自安,屢稱病。是年十月,上手詔揭示穆彰阿耆英罪狀,斥「耆英廣東抑民奉夷,謾許入城,幾致不測之變。數面陳夷情可畏,應事周旋,但圖常保祿位。穆彰阿暗而難明,耆英顯而易見,貽害國家,其罪則一」。猶念其迫於時勢,從寬降為部屬。尋補工部員外郎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