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一百十五

《卷一百十五》[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1
钦定四库全书
2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十五
3
乐考
4
乐歌
5
明洪武元年,圜丘乐章。
6
迎神,《中和之曲》:
7
昊天苍兮穹窿,广覆焘兮龎洪。建圜丘兮国之阳,合衆神兮来临之同。念蝼蚁兮㣲衷,莫自期兮感通。思神来兮金玉其容,驭龙鸾兮乘云驾风。顾南郊兮昭格,望至尊兮崇崇。
8
奠玉帛,《肃和之曲》:
9
圣灵皇皇,敬瞻威光。玉帛以登,承筐是将。穆穆崇严,神妙难量。谨兹礼祭,功徴是皇。
10
进俎,《凝和之曲》
11
祀仪祗陈,物不于大,敢用纯犊,告于覆载。惟兹菲荐,恐未周完,神其容之,以享以观。
12
初献,《夀和之曲》,《武功之舞》
13
眇眇㣲躬,何敢请于九重,以烦帝聪?帝心矜怜,有感而通。既俯临于几筵,神缤纷而景从。臣虽愚䝉,鼔舞欢容,乃子孙之亲祖宗。酌清酒兮在锺,仰至徳兮元功。
14
亚献,《豫和之曲》、《文徳之舞》:
15
荷天之宠,睠驻紫坛,中情弥喜,臣庶均欢,趋跄奉承,我心则寛,再献御前,式燕且安。
16
终献,《熙和之曲》。《文徳之舞》。
17
「小子于兹,惟父天之恩,惟恃天之慈,内外殷勤,何以将之?奠有芳齐,设有明粢,喜极而拚,奉神燕娭,礼虽止于三献,情悠长兮逺而。
18
彻馔,《雍和之曲》:
19
烹饪既陈,荐献斯就,神之在位,既歆既右,羣臣骏奔,彻兹俎豆,物倘未充,尚幸神宥。
20
送神,《安和之曲》:
21
神之去兮难延,想遐袂兮翩翩。万灵从兮后先,卫神驾兮回旋。稽首兮瞻天云之衢兮。眇然望燎,《时和之曲》:
22
焚燎于坛,灿烂晶荧。币帛牲黍,冀彻帝京。奉神于阳,昭祀有成。肃然望之,玉宇光明。
23
王圻《续通考》曰:命朱升等撰《圜丘方丘乐》章,洪武八年御制《圜丘乐》章。
24
迎神:
25
仰惟兮昊穹,臣率百职兮迓迎,幸来临兮坛中,上下䕶卫兮景从。旌幢缭绕兮四维,重悦圣心兮民获年丰。
26
奠玉帛
27
民依时兮用工,感帝徳兮大化成,功臣将兮以奠,望纳兮㣲𠂻。
28
进俎
29
庖人兮列鼎淆,羞兮以成。方俎兮再献,愿享兮以歆初献。
30
圣灵兮皇皇,穆严兮金牀。臣令乐舞兮景张,酒行初献兮捧觞。
31
亚献
32
载斟兮载将,百辟陪按王圻《续通考》作「从」。祀兮具张,感圣情按王圻《续通考》作「神兮无已拜手稽首兮,愿享终献」。
33
三献兮乐舞扬、淆,羞具纳兮气蔼而芳,光朗朗兮上按王圻《续通考》多下字。方况日吉兮时良彻馔。
34
粗陈菲荐兮神喜将,感圣心兮何以忘。民福留兮佳气昻,臣拜手兮谢恩光。
35
送神:
36
旌幢按王圻《续通考作「幡」。煜煜兮云衢,长龙车鳯,辇兮驾飞扬遥,瞻冉冉兮去上按王圻续通考作「上下方可见,按二字,王圻《续通考作「必」字。烝民兮永康」。
37
望燎
38
进罗列兮诣燎按王圻《续通考》作「燎」方炬熖发兮煌煌,神变化兮物全于上按四字王圻,《续通考》作「束帛将」,感至恩兮无量等谨案:自进俎至望燎七首,后十二年合祀同用,则此处自应作诣燎方,而合祀当从王圻《续通考》作燎。瘗即标题,亦当作望燎瘗也。
39
洪武二年方丘乐章。
40
迎神,《中和之曲》:
41
坤徳博厚,物资以生。承天时行,光大且宁。穆穆皇祗,功化顺成。来御方丘,严恭奉迎。
42
奠玉帛,《肃和之曲》:
43
地有四维,大琮以方。土有正色,制币以黄。敬存于中,是荐是将。奠之几筵,临鉴洋洋。
44
进俎,《凝和之曲》:
45
奉将纯牡,其牡童犊。烹饪既严,登俎惟肃。升坛昭荐,神光下烛。眷佑邦家,报効惟笃。
46
初献,《夀和之曲》,《武功之舞》
47
午为盛阳,隂徳初萌。天地相遇,品物光荣。吉日令辰,明祀攸行。进以醇醴,展其洁清。
48
亚献,《豫和之曲》、《文徳之舞》
49
至广无边,道全持,载山岳所凭,海渎,咸赖,民资水土,既安且泰,酌酒揭䖍,功徳惟大。
50
终献,《熙和之曲》,《文徳之舞》:
51
庸眇之资,有此疆宇。匪臣攸能,仰承佑助。恩崇父母,臣欢鼓舞。八音宣扬,叠侑明醑。
52
彻馔,《雍和之曲》:
53
牲牷在俎,笾豆有实。临之肹蠁,匪惟饮食。登歌乃彻,荐献爰毕。执事奉承,一其严栗。
54
送神,《安和之曲》:
55
神化无方,妙用难量。其功显融,其祀悠长。飈轮云旋,龙控鸾翔。拜送稽首,瞻礼馀光。
56
《望时和之曲》:
57
牲醴制币餕馔,惟馨之于坎,以达坤灵。奉神于隂,典礼是程。企而望之,厚壤寛平。
58
朱国桢《明大政记》曰:「洪武二年五月癸卯夏至,祭皇地祗方丘,改望燎为望。
59
洪武八年,御制方丘乐章。
60
迎神:
61
仰皇祗兮驾来,川岳从迎兮威灵备开。香烟缭绕兮神临御街。渐升坛兮穆穆,霭瑞气兮应结楼台。以㣲衷兮率职,幸望圣悦兮心谐。但允臣兮固请,愿嘉烝民兮永怀。
62
奠玉帛
63
臣奉兮以筐,玉帛是进兮,嵗奠以常。百辟陪祀兮佩声琅琅。惟南薫兮解愠,映燎炎兮煌煌进俎。
64
庖人兮进汤。大烹牲兮,气霭而芳。以㣲衷兮献上,曰享兮曰康。
65
初献
66
初献行兮捧觞,圣灵穆穆兮洋洋。为烝民兮永康,鉴丰年兮耿光。
67
亚献
68
维淆羞兮己张,法前王兮典章。臣固展兮情悃,用斟醴兮载觞。
69
终献
70
爵三献兮礼将终,臣心眷恋兮无穷。恐淆羞兮未具,将何报兮神功。
71
彻馔
72
俎豆彻兮神熙,鸾舆驾兮旋归。百神翼翼兮云衣,敬奉行兮弗敢违。
73
送神:
74
祥风兴兮悠悠,云衢开兮民福留。嵗乐烝民兮大有,想洋洋兮举觞载酒。
75
望瘗:
76
淆羞玉帛兮瘗坎中,遥瞻隠隠兮龙旗从。祀事成兮尽㣲衷,感厚徳兮民福雍雍。
77
陈仁锡《皇明世法録》曰:八年四月,上亲制二丘乐,章成。初二丘乐章,皆翰林学士朱升等所撰。上谓其文深而词藻,故更制之。
78
洪武十二年,合祀天地乐章。
79
迎神,《中和之曲》:
80
荷䝉天地兮君主华夷,钦承踊跃兮备筵而祭,诚惶无已兮寸𠂻㣲,仰瞻俯首兮惟愿来期。想龙翔凤舞兮庆云飞,必昭昭穆穆兮降坛壝。
81
奠玊帛,《肃和之曲》:
82
天垂风露兮雨泽沾,黄壤氤氲兮气化全。民勤𤱶亩兮束帛鲜,臣当设宴兮奉来前。
83
进俎以后,咸同八年圜丘词。
84
《世法録》曰:十二年春正月,始合祀天地于大祀殿。初,上以即位以来,每当祭祀斋期,多有风雨,览京房灾异之说,乃定天地合祀礼,更其乐章,既奏草木不揺,卿云缥缈,上大悦,特作歌十一章以纪之,祭告天地乐章后更定
85
迎神
86
天道大矣,物繇以生。地道广矣,物因以成。惟鸿恩是资,惟禋祀是明。神之格兮瞻缤纷,其并迎奠玊帛。
87
奠以嘉玉栗而温兮,荐以重币。煜其文兮,庶鉴兹哉,斯礼之存兮!
88
奉牲。
89
既䖍我祀,既具我牲,角贵茧,栗心之诚,有苾其芬,于豆于登,五音㑹,合祝而平疑有讹脱。上帝献酌。
90
仰明明,瞻巍巍。如事父,栗以䕫,物莫称徳。曷报之酌,用陶匏斯其宜。
91
地祗酌献
92
势广厚徳,含𢎞五行,具百物生,承天之施。功之成,何以报贶,醑惟馨。
93
上帝亚献
94
父事惟天,格神以心。赫赫在上,洋洋若临。乐既具止,有锵其音。酌言再之,庶明明之降歆。
95
地祇亚献
96
母事惟地,物无不载。九赋既登,百货是赖。罔敢烦而渎,罔敢忽而怠昭。兹加贶沛兮未有艾,上帝终献。
97
礼行匪懈,祀事兆明。瑶席菲菲,华镫煌煌。丰我粢盛,洁我豆觞。隂阳之和,邦家之昌。
98
地祗终献
99
六府孔修,生我兆民,广厚之功,陆海之珍,洞洞属属,清醑以陈,所佑惟徳,祯祥其増」。
100
分献
101
鸾舆下临从百神。金支秀华耀五茎。云峩峩灵欣。欣位以序,列享明禋。
102
彻俎
103
「礼严厥初,尤慎乎终。彻以示敬仪雍「雍」。嘒嘒,管箫五音从。
104
望燎
105
在缫维玉,在篚维币。礼从厥初,乃燎乃瘗。凝屹立瞻,以匪终怠。
106
送神
107
神飈若驰,矞云上翔,苍龙并腾车以行,顾兹瑶坛兮尚有荣光。
108
等谨案:此十三首,未详何时所撰,岂即十二年合祀之初拟撰,而其后复改用前九首耶?嘉靖九年,复定分祀圜丘乐章。
109
迎神,《中和之曲》:
110
仰惟元造兮于皇昊穹,时当肇阳兮大礼钦崇,臣惟蒲柳兮蝼蚁之𠂻,伏承眷命兮职统羣工,深懐愚昧兮,恐负洪徳,爰遵彛典兮,勉竭㣲忠。按史志误作「𠂻照」,王圻续通考改。遥瞻天阙兮宝辇临坛,臣当稽首兮祗迓恩隆,百辟陪列兮舞拜于前,万神翊卫兮以按史志作而照王圻,续通考改。西以东,臣俯伏迎兮,敬瞻帝御,愿垂歆鉴兮,拜徳曷穷!
111
奠玉帛,《肃和之曲》:
112
龙舆既降兮奉礼先,爰有束帛兮暨瑶瑄。臣谨上献兮按兮,字史志脱照。王圻《续通考添进帝前:仰祈聴纳兮荷苍乾,进俎豆《凝和之曲》:
113
淆羞珍馔兮荐上元,庖人列鼎兮致精䖍。臣盍祗献兮馨醴牷,愿垂歆享兮民福渊。
114
初献,《夀和之曲》:
115
礼严初献兮奉觞,臣将上进兮圣皇。圣皇垂享兮穆穆,臣拜手兮何以忘。
116
亚献,《豫和之曲》:
117
礼觞:再举兮荐玉浆,帝顔歆悦兮民福昻。民生有赖兮感上苍,臣惟鞠拜兮荷恩长。
118
终献,《熙和之曲》:
119
三献兮礼告成,一念㣲衷兮露悃情。景张乐舞兮声鍠鋐,仰瞻圣容兮俯锡恩泓。
120
彻馔,《雍和之曲》:
121
祀礼竣兮精意禋,三献备兮诚己申敬。彻弗迟兮肃恭寅恐,多弗备兮惟赖洪仁。按史志作神照王圻续通考改。送神,《清和之曲》:
122
禋事讫终兮百辟维张,帝垂歆鉴兮沐泽汪洋。龙车冉冉兮宝驾旋云,灵风鼔舞兮瑞露清瀼。洪恩浩荡兮无以为酬,粗陈菲荐兮已感歆尝。香气腾芳兮上彻,帝座仰瞻圣造兮赐福。按福字史志脱照王圻续通考添。羣方臣同率土兮载欢载感,祗回宝辇兮鳯啸龙翔,诚惶诚恐兮仰恋弥切。愿福生民兮永锡亨昌,望燎时和之曲。
123
龙驾宝辇兮升帝乡,御羞菲帛兮奉燎方。环佩铿锵兮罗坛壝。炬熖特举兮气辉煌。生民䝉福兮圣泽沾。臣荷眷佑兮拜谢恩光。
124
嘉靖九年复定方丘乐章。
125
迎神,《中和之曲》:
126
俯瞻兮鳯辇来,灵风兮拂九垓。川岳从兮后先,百辟列兮襄陪。臣拜首兮迓迎,愿临享兮幸哉。奠玉帛,《广和之曲》:
127
祀礼有严兮奉䖍,玉帛在笥兮来前。皇灵垂享兮以纳,烝民率土兮乐丰年。
128
进俎,《咸和之曲》:
129
淆羞馨兮气芳,庖人奉役兮和汤。奉进兮皇祗歆慰,臣稽首兮敬将。
130
初献,《夀和之曲》:
131
酒行:初献兮乐舞张,齐醴明洁兮馨香。愿垂享兮以歆,生民安兮永康。
132
亚献,《安和之曲》:
133
载献兮奉觞,神顔和懿兮以尝。功隆厚载兮配天,民感徳兮无量。
134
终献,《时和之曲》:
135
三进兮玉露清,百职奔绕兮佩环鸣鳬钟鹭按史志》误作「露照」。王圻续通考改鼓兮韵铮鍧,愿留福兮羣生彻馔。《贞和之曲》:
136
礼告终兮彻敢违,深维一念兮诚意㣲。神垂博容兮聴纳,恐未备兮惟慈依。
137
送神,《宁和之曲》:
138
礼成兮诚已伸,驾还兮法从陈。灵祗列兮以随,百辟拜兮恭寅。望坤宫兮奉辞,愿普福兮烝民望燎{按「燎」当作「」},曲同《宁和。
139
等谨按大政记、世法録并云,洪武四年二月,诏太常司凡祭祀配享之位,不别奏乐,故终明代无配位乐章。
140
洪武三年,朝日乐章。 二十一年,罢按《礼志》云:帝以大明、夜明、己从祀圜丘,遂罢朝日、夕月之祭」。
141
迎神,《熙和之曲》:
142
吉日良辰,祀典式陈。纯阳之精,惟是大明。濯濯厥灵,照鉴我心。以候以迎,来格来歆。
143
奠币,《保和之曲》:
144
灵旗莅止,有赫其威。一念潜通,幽明弗违。有币在篚,物薄而㣲。神兮安留,尚其享之。
145
初献,《安和之曲》,《武功之舞》:
146
神兮我留,有荐必受。享祀之初,奠兹醴酒。晨光初升,祥徴应候。何以侑觞?乐陈雅奏。
147
亚献,《中和之曲》,《文徳之舞》
148
我祀维何?奉兹牺牲。爰酌醴齐,贰觞载升。洋洋如在,式燕以宁。庶表㣲𠂻,交于神明。
149
终献,《肃和之曲》,《文徳之舞》
150
执事有严,品物斯祭。黍稷非馨,式将其意。荐兹酒醴,成我常祀。神其顾歆,永言乐只。
151
彻馔,《凝和之曲》:
152
春祈秋报,率为我民。我民之生,赖于尔神。维神佑之,康宁是臻。祭祀云毕,神其乐忻。
153
送神,《夀和之曲》:
154
三献礼终,九成乐作。神人以和,既燕且乐。云车风驭,灵光昭灼。瞻望以思,邈彼寥廓。
155
望燎,《豫和之曲》:
156
俎豆既彻,礼乐已终。神之云旋,倐将焉从。以望以燎,庶几感通。时和嵗丰,维神之功。
157
嘉靖九年,复定朝日乐章,按《礼志》云:帝谓日月照临,其功甚大,太嵗等神嵗有二祭,而日月星辰止一从祭,义所不安。大学士张璁亦以为缺典遂定春、秋分之祭如旧仪。迎神熙和之曲》。
158
仰瞻兮大明,位尊兮王宫,时当仲春兮气融。爰遵祀礼兮报功,㣲诚兮祈神昭鉴。愿来享兮迓神聪。奠玉帛《凝和之曲》:
159
神灵坛兮肃具。恭有帛在筐兮。赤琮奉神兮,祈享以纳。予躬奠兮,忻以顒。
160
初献,《夀和之曲》:
161
玉帛方奠兮神歆酒,行初献兮舞呈。齐芳馨兮牺色騂,神容悦兮鉴予情。
162
亚献,《时和之曲》:
163
二齐升兮气芬芳,神顔怡和兮喜将。予令乐舞兮具张,愿垂普照兮民康。
164
终献,《保和之曲》:
165
殷勤三献兮告成,羣职在列兮周盈。神锡休兮福民生,万世永赖兮神功明。
166
彻馔,《安和之曲》:
167
一诚尽兮予心怿,五福降兮民获禧。仰九光兮诚已申,终三献兮彻敢迟。
168
送神,《昭和之曲》:
169
祀礼既周兮乐舞扬,神享以纳兮还青乡。予当拜首兮奉送,愿恩光兮普万方。永耀熹明兮攸赖,烝民咸仰兮恩光。
170
望燎之曲:
171
覩六龙兮御驾,神变化兮凤翥鸾翔。束帛淆羞兮诣燎方,佑我皇明兮基绪隆长。
172
《明史乐志》曰:时方厘定南北郊,复朝日夕月之祭,命词臣取洪武时旧乐歌,一切更改」。
173
洪武三年,夕月乐章周天星辰附 二十一年,罢迎《神》,《凝和之曲》:
174
吉日良辰,祀典式陈太隂夜明,以及星辰,四年,星辰别祀,改「以及星辰」句为「惟徳孔神」,濯濯厥灵,昭鉴我心,以候以迎,来格来歆」。
175
奠帛以下,咸同朝日。
176
嘉靖九年,复定夕月乐章。
177
迎神,《凝和之曲》:
178
隂曰:「配合兮承阳,宗式循古典兮齐以恭,覩太隂来格兮,星辰罗从,按礼志云:朝日无从祀,夕月以五星、二十八宿、周天星辰,共一坛,南向祔焉。予拜手兮迓神容。
179
初献,《夀和之曲》
180
神其来止,有严其诚。玉帛在篚,清酤方盈。奉而奠之,愿鉴㣲情。夫祀兮云何祈佑兮羣氓。
181
亚献,《豫和之曲》:
182
二觞载斟,乐舞雍雍。神歆且乐,百职惟供。愿顺轨按《史志作「归照王圻」,《续通考》改兮五行。祈民福兮,惟神必从。终献,《康和之曲》:
183
一诚以申,三举金觥。钟鼓鍧鍧,环佩琤琤。鉴予之情,愿永保我民生。
184
彻馔,《安和之曲》:
185
礼乐肃具,精意用申。位坎居歆,纳兹藻苹。彻之弗迟,仪典肃陈。神其鉴之,佑我生民。
186
送神,《保和之曲》:
187
礼备告终兮神喜旋,穹碧澄辉兮素华鲜。星辰从兮返神乡。露气清兮,霓裳蹁跹。
188
望瘗之曲
189
淆羞兮,束帛荐之于按王圻《续通考》:无「于」字兮罔敢愆。予拜手兮奉送,愿永贶兮民乐丰年。
190
嘉靖十年定祈谷乐章。
191
迎神,《中和之曲》:
192
臣惟穹昊兮,民物之初。为民请命兮祀礼昭诸。备筵率职兮祈洪庥。臣衷㣲眇兮悃恳诚摅。遥瞻驾降兮霁色辉,欢迎鼓兮迓龙舆。臣愧菲才兮后斯民,愿福斯民兮圣恩渠。
193
奠玉帛,《肃和之曲》:
194
烝民勤职兮农事颛蚕,工亦慎兮固桑阡。玊帛祇奉兮暨豆笾,仰祈大化兮锡以丰年。
195
进俎,《咸和之曲》:
196
鼎烹兮气馨,香羞兮㫖醽。帝垂享兮以歆,烝民䝉福兮以宁。
197
初献,《夀和之曲》:
198
礼严兮初献行,百职趋跄兮佩琤鸣。臣谨进兮玉觥,帝心歆鉴兮嵗丰亨。
199
亚献,《景和之曲》:
200
二觞举兮致䖍,清醴载斟兮奉前。仰音容兮忻穆,臣感圣恩兮实拳拳。
201
终献,《永和之曲》:
202
三献兮一诚㣲禋,礼告成兮帝鉴是依。烝民沐徳兮嵗丰禨,臣拜首兮竭诚祈。
203
彻馔,《凝和之曲》:
204
三献周兮肃乃仪,俎豆敬彻兮弗敢迟。愿留福兮丕而,曰雨曰旸兮若时。
205
送神,《清和之曲》:
206
祀礼告备兮帝鉴彰,臣情上达兮感昊苍。云程肃驾兮返帝乡,臣荷恩眷兮何以忘。祥风瑞霭兮弥坛壝,烝民率土兮悉获丰康。
207
望燎,《太和之曲》:
208
遥覩兮天衢长,邈彼寥廓兮告上方。束帛荐火兮按乐律志有希字。升闻悃愊按乐律志有己字。通兮沛泽长乐,终九奏兮神人以和,臣同率土兮感荷恩光。
209
等谨按嘉靖实録云:「九年六月,礼部请令翰林院撰祈谷乐章。明史乐志第一云:「嘉靖九年,帝亲制祈谷乐章,命太常协于音谱」。明大政记云:「嘉靖九年七月,太常寺进御制祈谷乐章所叶音谱」。明史礼志第二云:嘉靖十年,始以孟春上辛日,行祈榖礼于大祀殿乐志第一于年月有误,已详辨于歴代乐制嘉靖十年祈谷条下。嘉靖十七年,定大飨乐章。
210
迎神,《中和之曲》:
211
于皇穆清兮,𢎞覆惟仁。既成万宝兮,惠此烝民。祗受厥明兮,欲报无因。爰稽古昔兮,式展明禋。肃肃广庭兮,遥遥紫旻。笙镛始奏兮,祥风导云。臣拜稽首兮,中心孔勤。爰瞻宝辇兮森罗万神。庻几昭格兮,眷命其申。徘徊顾歆兮鉴我恭寅。
212
奠玉帛,《肃和之曲》:
213
捧圭币兮瑶堂,穆将愉兮圣皇。秉予心兮纯一,荷帝徳兮溥将。
214
进俎,《凝和之曲》:
215
嵗功阜兮庶类成,黍稷飶兮濡鼎馨。敬荐之兮慙菲轻,大礼不烦兮惟一诚。
216
初献,《夀和之曲》。
217
金风动兮玉宇澄,初献觞兮交圣灵。瞻元造兮怀鸿祯,曷以酬之心怦怦。
218
亚献,《豫和之曲》:
219
帝眷我兮居歆,纷繁会兮五音。再捧觞兮,莫殚臣心。惟帝欣怿兮,生民是任。
220
终献,《熙和之曲》:
221
绥万邦兮屡丰年,眇眇予躬兮实荷昊天。酒三献兮心益䖍,帝命参舆兮勿遽旋。
222
彻馔,《雍和之曲》:
223
祀礼既洽兮,神人肃雍。享帝享亲兮勉竭臣衷。惟洪恩兮罔极,俨连蜷兮圣容。
224
送神,《清和之曲》:
225
九韶既成兮金玉铿锵,百辟森立兮戚羽斯藏。皇天在上兮,昭考在旁。严父配天兮祇修厥常。殷荐既终兮神去无方。元云上升兮鸾鹄参翔。灵光回照兮郁乎芬芳,载慕载瞻兮愿锡亨昌。子孙庶民兮,惟帝是将。于昭明徳兮永懐不忘。
226
望燎,《时和之曲》:
227
龙舆杳杳兮,归上方。金风应律兮,燎斯扬。达精诚兮合灵光。帝廷纳兮玉帛将。顾下土兮眷不忘。愿锡吾民兮,长阜康。
228
嘉靖十七年,上皇天上帝泰号乐章按王圻《续通考》误作万厯」。三年更定分祀圜丘乐章
229
迎帝神,《中和之曲》:
230
于昔洪荒之初兮,混蒙。五行。未运兮,两曜未明。其中挺立兮,有无容声。神皇出御兮,始判浊清。立天立地立人兮,羣物生生。
231
升册表,《元和之曲》:
232
帝辟隂阳兮造化张神,生七政兮精华光圆,覆方载兮兆物康,臣敢祗报兮」。拜荐帝曰:按王圻《续通考》脱「曰」字。皇奠玉帛《休和之曲。
233
帝垂按王圻《续通考》作「皇聪」聴兮,义若亲子职庸昧按《乐律志》脱「昧字兮,无由申册,表荷鉴兮㤗号式尊敬,陈玉帛兮燕贺洪仁。
234
进俎,《豫和之曲》:
235
大筵宏开,欢声如雷,皇神赐享臣衷涓埃大鼎炮烹淆,羞馨裁上按《㑹典》脱上字,照王圻《续通考》添。帝歆兮兆民之福,臣感恩兮何如幸哉!
236
初献,《夀和之曲》:
237
大髙降恩鉴,㣲情何以承,臣愚端拜捧瑶觥,圣夀无极万古,按《㑹典》脱「万古」二字,照王圻续通考、乐律志添。奉祝景和》之曲。
238
帝皇立命兮肇三才,中分民物兮惟天徧该。小臣请命,用光帝陪庶,永配于皇穹哉。
239
亚献,《太和之曲》:
240
羣生总总兮悉䝉始恩,人物尽囿兮于帝仁,羣生荷徳兮谁识所从,来于惟皇兮亿兆物之祖,真终献《永和之曲》。
241
宝宴宏玉几,凭琼液,升乐舞䎖。协气凝,民物礽臣。衷蹇蹇兮报无能。
242
彻馔,《咸和之曲》:
243
大奏既成,㣲诚莫倾,皇徳无京,陶此羣生,巨细幪帡,刻小臣之感衷兮,罔罄愚情,按王圻续通考误作「忱」按:实字王圻,续通考脱。𢎞㴠按㴠字王圻,续通考脱。而容纳兮,曲赐生成送神清和之曲》:
244
礼祗册荐兮皇神垂享,万舞毕举兮九成已行。帝锡洪㴠兮大我家,庆金鸣玉振兮声镗镗。羣僚环佩兮响玎璫,神人交贺兮賛帝皇,宝称泰号兮曷有穷量。永固髙厚兮,宰御乆长,㣲臣顿首叩首兮攸沐。恩光奉燎《熙和之曲。
245
瑶简拜书兮泰号成,奉扬帝前兮资离明。珍币嘉肴兮与祝诚,均登巨熖兮达元清九垓按乐律志作「海」。四表兮莫不昻瞠,庶类品彚兮按:以上九字,乐律志脱。。悉庆洪名」。嘉靖十八年兴都大飨章。
246
迎神,《中和之曲》:
247
仰高高之在上兮皇穹,冒九围之徧覆兮,罔止西东。王者出王㳺衍兮必奉天顾。愚臣之此行兮,亶荷帡幪。
248
初献,《夀和之曲》:
249
于昭帝庥兮,臣感恩渊渊。巡省旧藩之地兮,实止承天。下情思报兮,此心拳拳。巵苍币兮捧叩坛前,亚献《敷和》之曲:
250
乐奏兮三成,觞举兮再呈。帝鉴凡按:王圻续通考作几实録同。兮曰:尔诚按王圻续通考作「诚尔」,实録同。小臣顿首兮,敢不严于此精,按王圻续通考作诚实録同。终献《承和之曲》。
251
臣来兹土,本之思亲,思亲伊何,昌厥!嗣人,嗣人克昌,匪戴按史志》作「载照王圻」,续通考改。帝之临汝,夫何因彻馔《永和之曲!
252
肃其具兮祀礼行,备彼仪兮乐舞张退。省进止兮臣疎且,狂沐含仁兮何以量。
253
送神,《感和之曲》:
254
王之狩兮,典有禋望,于维柴祀兮首重上苍。臣情罔殚兮夙夜惶惶,祇伸愚悃兮允頼恩光。遥瞻兮六龙腾翔。帝垂祉兮,万世永昌。
255
《嘉靖实録》曰:十八年三月甲申,享上帝于龙飞殿,奉皇考配,帝亲制乐章。
256
等谨按:《明史》、《世宗本纪》云:十八年三月庚辰,至承天。辛巳,谒显陵。甲申,享上帝于龙飞殿,奉睿宗配,秩于国社、国稷,徧羣祀。夏言桂洲文集云:谒显陵乐章二阕,一奏报亲恩之曲调,御銮歌二,奏还朝之曲。调阙、祀国社稷山川坛,礼成乐章一阕,一奏,报神功之曲,调御銮歌」云云。葢皆祭祀回銮乐歌,乐志不载,附存其目,聊以备考云。
257
嘉靖十一年,定雩祀乐章。按《嘉靖实録》云:十七年七月,礼部言:「先年本部议拟雩坛祈祷礼仪,己经撰有乐章,而仪物未备,宜命所司制造,并选乐舞生教习歌舞。得㫖,报罢。迎神中和之曲》。
258
于穆上帝,爰处瑶宫。咨按《史志》误作资照乐,律志》改。尔黎庶,覆悯曷穷,旗幢戾止。委蛇云龙霖,泽斯万宝。有终奠帛,《肃和之曲》:
259
神之格思,奠兹文纁。盛乐斯举,香气氤氲。精禋孔熯,彻于紫㝠。恳祈膏泽,渥我嘉生。
260
进俎,《咸和之曲》:
261
百川委润,名山出云。愆𤾉孔炽,膏泽斯屯。祈年于天,载牲于俎。神之格思,报以甘雨。
262
初献,《夀和之曲》:
263
有严崇祀,日吉辰良。酌彼按《史志》误作被照,乐律志改罍洗。椒馨飶香,元功溥济。时雨时旸,惟神是听。绥以多福,亚献《景和之曲:
264
皇皇禋祀,孔惠孔明。瞻仰来歆,拜首钦承。有醴惟醽,有酒维清。云韶侑献,肃雍和鸣。圣灵有赫,鉴享精诚。终献,《永和之曲》:
265
灵承无斁,骏奔有容。嘉玉以陈,酌鬯以供。礼三再称,诚一以从。备物致志,申荐弥恭。神昭景贶,佑我耕农。彻馔,《凝和之曲》:
266
有赫旱暵,民劳瘁斯。于牲于醴,载舞载时。礼成三献,敬彻不迟。神之听之,雨我公私。
267
送神,《清和之曲》:
268
爰迪寅清,昭事昊穹。仰祈甘雨,惠我三农。既歆既格,言归太空。式沾下土,万方其同。
269
望燎,《太和之曲》:
270
赤龙旋驭,礼洽乐成。燔燎既举,昭格精禋。维帝降康,雨施云行。登我黍稌,溥受厥明。
271
祭毕,乐舞,童羣歌《云门之曲》:
272
景龙精兮时见,测鹑纬兮宵悬。肆广乐兮铿鍧,列皇舞兮蹁跹。祈方社兮不莫,荐圭璧兮孔䖍。需宻云兮六漠,霈甘澍兮九元。慰我农兮既渥,锡明始兮有年。洪武元年,太社稷异坛,同壝乐章。
273
迎神,《广和之曲》:
274
五土之灵,百谷之英。国依土而宁,民以食而生。基图肇建,祀礼修明。神其来临,肃恭而迎。
275
奠币,《肃和之曲》:
276
有国有人,社稷为重。昭事之初,玉帛䖍奉。维物匪竒,敬实将之。以斯为礼,兾达明祗。
277
进俎,《凝和之曲》:
278
崇坛北向,明禋方阐。有洁牺牲,礼因物显。大房载设,中情以展。景运既承,神贶斯衍。
279
初献,《夀和之曲》,《武功之舞》
280
太社云高为山林,深为川泽。崇邱广衍,亦有原隰。惟神所司,百灵效职。清醴初陈,顒然昭格。
281
句龙配云平治水土,万世神功。民安物遂,造化攸同。嘉惠无穷,报祀宜丰。配食尊严,国家所崇。
282
太稷云:黍稷稻粱,来牟降祥,为民之天,丰年穰穰,其功甚大,其恩正长。乃登芳齐,以享以将。
283
后稷配云皇皇后稷,克配于天。诞降嘉种,树艺大田。生民粒食,功垂万年。建坛于京,歆兹吉蠲。
284
亚献,《豫和之曲》、《文徳之舞》。
285
太社云:广厚无偏,其体𢎞兮。徳侔坤顺,万物生兮。锡民地利,神化行兮。恭祀告䖍,国之祯兮。
286
句龙配云,周览四方,伟烈昭彰。九州既平,五行有常,坛位以妥牲醴之将。是崇是严,焕然典章。
287
太稷云亿兆林林,所资者谷,雨旸应时,家给人足。仓庾坻京,神介多福。祗荐其仪,昭事维肃。
288
后稷配云躬勤稼穯,有相之道。不稂不莠,实坚实好。农事开国,王基永保。有年自今,常奉苹藻。
289
终献,《豫和之曲》:《文徳之舞》,词同亚献。
290
彻豆,《雍和之曲》:
291
礼展其勤,乐奏其节。庶品苾芬,神明是达。有严执事,俎豆乃彻。穆穆雍雍,均其欣悦。
292
送神,《安和之曲》:
293
维坛洁清,维主坚贞。神之所归,依兹以宁。土宇靖安,年谷顺成。祀事昭明,永致升平。
294
望瘗《时和之曲》:
295
晨光将发,既侑既歆。瘗兹牲币,达于幽隂。神人和悦,实获我心。永乆禋祀,其始于今。
296
等谨按《明史乐志》第一云:「圜丘奏迎神、中和等九曲,方丘同太社、太稷,易迎神曰广和省奉牲。馀并与方丘同」。曲词各异。今此九曲即乐志第二所载现有进俎凝和一曲,与二丘奉牲奏凝和同,并未尝省也。志一殆以奉牲、进俎为两事耶?且志二详载洪武元二年及八年二丘乐章,皆不称奉牲而称进俎,又宁可云省奉牲」也。
297
洪武十一年,合祭太社稷乐章。
298
迎神,《广和之曲》:
299
予惟土谷兮造化工,按王圻续通考㑹典,俱作「功」为民立命兮当报崇民,歌且舞兮朝按王圻续通考作期雍雍,备筵率职兮候迓迎,想圣来兮祥风生,钦当稽首兮告按㑹典、王圻续通考俱有「拜」字年丰。
300
初献,《夀和之曲》:
301
氤氲气合兮物遂䝉。民之立命兮荷隂功。予将玉帛兮,献㣲衷,初斟醴荐兮民福洪。
302
亚献,《豫和之曲》:
303
予令乐舞兮再捧觞,愿神昭格兮军民康。思必穆穆兮灵洋洋,感恩厚兮拜祥光。
304
终献熙按王圻《续通考乐律志俱作「宁」和之曲干。羽飞旋兮酒三行,香烟缭绕兮云旌幢。予今稽首兮忻且惶,神顔悦兮霞彩彰。
305
彻馔,《雍和之曲》:
306
粗陈㣲礼兮神喜将,琅然丝竹兮乐舞扬。愿祥普降兮遐迩方,烝民率土兮尽安康。
307
送神,《安和之曲》:
308
氤氲氤氲兮祥光张。龙车辇兮驾飞扬。遥瞻稽首兮去何方,民福留兮时雨旸。
309
望瘗,《时和之曲》:
310
捧淆羞兮诣方,鸣銮率舞兮声铿锵。思神纳兮民福昻。予稽首兮谢恩光。
311
等谨按:是时罢句龙弃配位,以仁祖配享,其配位更不制乐章者四年,己有配位,不别奏乐之诏也。至奠币、进俎未见改作,亦不云仍用旧词。后嘉靖十年乐章亦阙,此二奏将省之耶,抑史略之耶?观初献有予将玉帛云云,而嘉靖十年乐章初献,亦有菲币在笥」云云。似属并省。
312
嘉靖十年,初定帝社稷乐章。隆庆元年,罢迎神《时和之曲》:
313
东风兮地脉以融,首务兮稼穑之工秋祭云:金风兮万宝以充,忻成兮稼穑之工。。祀神于此兮苑中,愿来格兮慰予衷。初献《夀和之曲》:
314
神兮临止,礼荐清醇。菲币在笥,初献式遵。神其鉴兹,享斯藻苹。我祀伊何,祈报是因。神兮锡祉财按史志作则照㑹典改阜吾民。
315
亚献,《雍和之曲》:
316
二觞载举,申此殷勤。神悦兮以纳,祥霭兮氤氲,终献《宁和之曲》:
317
《礼终兮酒《三》行,喜按《乐律志》作嘉茂实兮黍稷,梁农事待兮丰康,予稽首兮以望。
318
彻馔,《保和之曲》。
319
祀事告终,三献既周,彻之罔迟,惠注田畴,迓以休贶,庇兹有秋。
320
送神,《广和之曲》:
321
耕耨伊首秋祭云:「耕耨告就」,力事豆笾,粢盛頼之,于此大田。予将以祀,神其少延。愿留嘉祉,副我洁䖍,肃驾兮云旋,普予兮有年。
322
望曲同送神。
323
《明史礼志》曰:「隆庆元年,礼部言:帝社稷之名,自古所无,嫌于烦数,宜罢」。从之。
324
等,谨按嘉靖实録云帝社帝稷坛不设奠玉,此初献所以,但云菲币在笥也。至二十二年八月,以得瑞麦,嘉禾遣宫摄祭钦降乐章,命奏奠玉帛,乃借太社稷、玉奠献。据此当有续制奠玉帛一章,今不可考矣。
325
洪武二年,分祀天神、地祗、乐章。
326
迎天神,奏《中和之曲》:
327
吉日良辰,祀典式陈,太嵗尊神,雷雨风云按王圻《续通考》此处有「京畿山川城隍之神」。二句明㑹典同,濯濯厥灵,昭鉴我心,以候以迎,来格来歆。
328
奠帛以后,咸同朝日。
329
迎地祗,奏《中和之曲》:
330
吉日良辰,祀典式陈。惟地之祗,百灵缤纷。岳镇海渎,山川城隍。内而中国,外及四方。濯濯厥灵,昭鉴我心,以候以迎,来格来歆。
331
奠帛以后,咸同朝日。
332
洪武六年,合祀天神地祗乐章。
333
迎神,《保和之曲》:
334
吉日良辰,祀典式陈。太嵗尊神,雷雨风云。岳镇海渎,山川城隍。内而中国,外及四方。濯濯厥灵,昭鉴我心。以候以迎,来格来歆。
335
奠帛以后,咸同朝日。
336
等谨案明史乐志第一云:祭太嵗、风雷、岳渎迎神奏中和,奠帛奏安和,初献奏保和,亚献奏肃和,终献奏凝和,彻豆奏夀和,送神奏豫和,望燎奏熙和,此即合祀天、神地祗乐章也。乃乐志第二载此除迎神改保和外,馀并同朝日、朝日则奠币保和,初献安和,亚献中和、终献肃和,彻馔、凝和送神夀和望燎、豫和曲名节奏殊别。
337
嘉靖九年,复分祀天神地祗乐章。 隆庆元年罢按《礼志》云:「礼臣言天神地祇已从祀南北郊,其仲秋神祗之祭不宜复举。令罢之」。迎天神《保和之曲。
338
吉日良辰,祀典式陈。景云甘雨,风雷之神。赫赫其灵,功著生民。参赞元化,宣布苍仁。爰兹报祀,鉴斯藻苹。奠帛以后,俱如旧。
339
迎地祗,《保和之曲》:
340
吉日良辰,祀典式陈。灵岳方镇,海渎之神。京畿四方,山泽羣真。毓灵分隅,福我生民。荐斯享报,鉴我恭寅,奠帛以后,亦如旧。
341
洪武四年祀周天星辰乐章。
342
迎神,《凝和之曲》:
343
星辰垂象,布列元穹。择兹吉日,祀礼是崇。濯濯厥灵,昭鉴我心。谨候以迎,庶几来歆。
344
奠帛,《保和之曲》,词同朝日。
345
初献,《保和之曲》:
346
神兮既留,品物斯荐。奉祀之初,醴酒斯奠。仰惟灵耀,以享以歆。何以侑觞,乐奏八音。
347
亚献《中和之曲》:
348
神既初享,亚献再升。以酌醴齐,仰荐于神。洋洋在上,式燕以宁。庶表㣲衷,交于神明。
349
终献,《肃和之曲》:
350
神既再享,终献斯备。不腆菲仪,式将其意。荐兹酒醴,成我常祀。神其顾歆,永言乐只。
351
彻豆,《豫和之曲》:
352
祀事将毕,神既歆只,彻兹俎豆,以成其礼,惟神乐欣,无间始终。乐音再作,庶达㣲悰。
353
送神,《雍和之曲》,词同朝日。
354
望燎,《雍和之曲》:
355
神既享祀,灵驭今旋,燎烟既升,神帛斯焚。巍巍霄汉,倐焉以适。拳拳余衷,瞻望弗及。
356
嘉靖八年祀太嵗月将乐章。
357
迎神
358
吉日良辰,祀典式陈,辅国佑民,太嵗尊神,四时月将,功曹司辰,濯濯厥灵。昭鉴我心,以候以迎。来格来歆,奠帛以后,俱与神祗坛同。
359
㑹典曰神祗坛。隆庆元年议罢,惟太嵗月将特祭于山川坛如初。
360
洪武元年宗庙乐章。
361
迎神,《太和之曲按王圻续通考作中和明㑹典同庆源发祥,世徳惟崇,致我眇躬,开基建功京都之中,按㑹典,王圻续通考俱作内。亲庙在东,惟我子孙永懐祖风,按㑹典,王圻续通考乐志作风者,岂永乐后改𦕈躬为祖宗,因又改宗为风,以避重复耶?气体则同,呼吸相通,来格来崇,皇灵显融。
362
奉册宝,《熙和之曲》时享不用
363
维水有源,维木有根。先世积善,福垂后昆。册宝镂玉,徳显名尊。祗奉礼文,仰答洪恩。
364
进俎,《凝和之曲》时享不用
365
明明祖考,妥神清庙。荐以牲牷,匪云尽孝,愿通神明,愿成治效。此帝王之道,亦祖考之教。
366
初献,《夀和之曲》、《武功之舞》按《乐志》一云:初献则徳懿、熙仁,各奏乐舞。亚、终献,则四庙共之
367
徳祖庙云:「思皇高祖穆然,深元其逺,厯年其神在天。尊临太室,馀庆绵绵,歆于几筵,有永其传」。
368
懿祖庙云:「思皇曽祖,清勤纯古,田里韬光,天笃其祜,佑我曽孙,宏开土宇,追远竭䖍,勉遵前矩」。
369
熙祖庙云:「维我皇祖,淑后贻谋,盛徳灵长,与泗同流,发于孙枝,明禋载修,嘉润如海,恩何以酬?」
370
仁祖庙云维我皇考,既淳且仁。弗耀其身,克开嗣人。子有天下,尊归于亲。景运维新,则有其因」。
371
亚献,《豫和之曲》、《文徳之舞》:
372
对越至亲,俨然如生。其气昭明,感格在庭。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爱而敬之,发乎中情。
373
终献,《熙和之曲》,《文徳之舞》
374
承先按㑹典、王圻《续通考俱作「前」人之徳,化家为国,母曰予小子,基命成绩,欲报其徳,昊天罔极,殷勤三献,我心悦怿,彻豆《雍和之曲。
375
乐奏具,按㑹典、王圻续通考俱作仪。肃神其燕嬉,按王圻续通考同㑹典,乃作「娯」,恐当作「娭」。告成于祖,亦右皇妣,敬彻不迟,以终祀礼,祥光焕扬,锡以嘉祉。
376
送神,《安和之曲》:
377
显兮幽兮,神运无迹。銮驭逍遥,安其所适。其灵在天,其主在室。子子孙孙,孝思无斁。
378
王圻《续通考》曰:朝享太庙诸乐章,诏梁寅等分撰。二十一年更定,初献合奏馀并同思皇先祖,耀灵于天,源衍庆流,由高逮元,元孙受命,追逺其先。明禋世崇,亿万斯年。
379
等谨案永乐以后改迎神章「致我眇躬」句为助我祖宗」又改终献章首四句,为「惟前人之功,肇膺天厯,延及予史志误作于照㑹典改小子爰受方国馀并同,嘉靖十五年孟春九庙特享乐章。
380
太祖庙迎神,《太和之曲》:
381
「于皇于皇兮,仰我圣祖,乃武乃文,攘夷正华,为天下大君,粤按粤字史志脱,照㑹典添。比隆于古,越比放勋,肇造王业,佑啓予小,按史志作「子」照,㑹典改。孙功徳超迈,太室攸尊,首称春祀,诚敬用申,维神格思,万世如存。
382
初献,《夀和之曲》:
383
荐帛于篚,洁牲于俎,嘉我黍稷按《㑹典》作「稷黍,酌我清酤。愚孙毖祀,奠献初举。翼翼精诚,对越我皇祖。居然顾歆,永锡纯祜。
384
亚献,《豫和之曲》:
385
龠舞既荐按㑹典乐律志俱作「迁」八音洋洋,工歌喤喤。醇醴载羞,齐明其将之。永佑于子孙,嵗事其承之。俾嗣续克承,百世其保之。
386
终献,《宁和之曲》:
387
三爵既崇,礼秩有终。盈溢孚顒,显相肃雍。惟皇祖格哉,以绎以融,申锡无穷。暨于臣民,万福攸同。彻馔,《豫和之曲》:
388
礼毕乐成,神悦人宜。笾豆静嘉,敬彻不迟。穆穆有容,秩秩其仪。益祗以严,矧敢斁于斯。
389
还宫,《安和之曲》:
390
于皇斯祖,陟降在天。清庙翼翼,禋祀首䖍。明神既留,寝祏按《史志》误作「佑」,照㑹典改。静渊介福绥禄,锡䕃绵绵,以惠我家邦,于万斯年。
391
成祖庙迎神,《太和之曲》:
392
于维文皇,重光是宣。克戡内难,转坤旋乾。外讋百蛮,威行八埏。贻典则于子孙,不忘不愆。圣徳神功,格于皇天。作庙奕奕,百世不迁。祀事孔明,亿万斯年。三献彻馔还宫,俱与太祖庙同。
393
仁宗庙迎神,《太和之曲》
394
明明我祖,盛徳天成。至治吁谟,遹骏有声。専奠致享,惟古经是程。春祀有严,以迓圣灵。惟陟降在庭,以赉我思成。
395
初献,《夀和之曲》:
396
币牲在,按:《㑹典作「载」。陈金石在悬,清酒方献百,执事有䖍。明神洋洋,降歆自天,俾我孝孙,徳音孔宣。亚献,《豫和之曲》:
397
中诚方殷,明神如存。醴齐孔醇,再举罍尊。福禄穰穰,攸介攸臻。追逺报酬,罔极之恩。
398
终献,《宁和之曲》:
399
乐比声歌,佾舞婆娑。称彼玉爵,酒㫖且多。献享维终,神听以和。孝孙在位,受福不那。
400
彻馔,《雍和之曲》:
401
牷牲在俎,稷黍在簠。孝享多仪,格我皇祖。称歌进彻,髦士膴膴。孝孙受福,以敷锡于下土。
402
还宫,《安和之曲》:
403
犆享孔明,物备礼成,于昭在天,以莫不聴神明按《会典》作「明神」。即安维华寝,是凭肇祀,迄今百世,祗承宣庙。英庙、宪庙,俱与仁庙同。
404
孝庙。迎神,《太和之曲》:
405
列祖垂统,景运重熙,于维孝皇,敬徳允持,用光于大烈,化被按史志》作彼,照㑹典改。烝黎,专庙以享,经礼攸宜,俎豆式陈,庶几来思。
406
初献,《夀和之曲》:
407
粢盛孔蠲,腯肥牷牲。考鼓渊渊,万舞跹跹。清醑初酌,对越在天。明神居歆,式昭厥䖍。
408
亚献,《豫和之曲》:
409
祀事孔勤,精意未分。乐感凤仪,礼䖍骏奔。醖齐挹清,载奠瑶尊。神其格思,福禄来臻。
410
终献,《宁和之曲》:
411
乐舞既成,献享维终。明明对越,弥笃其恭。笃恭维何?明徳是崇。神之听之,万福来同。
412
彻馔,《雍和之曲》:
413
牲牢醴陈,我享我将。黍稷苹藻,洁白馨香。彻以告成,降禧穰穰。神锡无强,佑我万方。
414
还宫,《安和之曲》:
415
礼享既洽,神御聿兴,庙寝煌煌,以凭以宁,维神匪遐,上下在庭,于寝孔安,永底我烝民之生,武庙迎神,《太和》之曲按《史志》脱下四字,照㑹典添。列祖垂统,景运重熙。于维武皇,昭徳敕威,用剪除奸凶,大业弗隳。专庙以享,经礼攸宜,俎豆式陈,庶几来思。
416
三献及彻馔、还宫,俱与孝庙同。
417
等谨按明㑹典,直以睿庙六章列武庙,前跻僖之逆,史志正之。
418
睿庙。迎神,《太和之曲》:
419
于穆神皇,秉徳凝道,仁厚积累,配于穹昊,流庆显休,萃于眇躬,施于无穷,以似以续,以光绍我皇宗,惟兹气始,俎豆是供。循厥典礼,式敬式崇,神其至止,以鉴愚衷。
420
初献,《夀和之曲》:
421
制帛牲牢,庶羞芬膫。玉戚朱干,协于韶箫。清醑在筵,中情纒绵。神之格思,仪形僾然。
422
亚献,《豫和之曲》:
423
瑶爵再陈,侑以工歌。龠舞跄跄,八音谐和。孝思肫肫,感格圣灵。致慤则存,如闻其声。
424
终献,《宁和之曲》:
425
仪式弗逾,奠爵维三。乐舞雍容,以雅以南。仰仁源徳泽,岳崇海渊。愿啓我子孙,缉熙光明。维两仪是参,彻馔《雍和之曲》:
426
嘉馔甘只,亦既歆只。登歌迅彻,敬终维始。惟神孔昭赉,永成于孝矣。
427
还宫,《安和之曲》:
428
幽显莫测,神之无方,祀事既成,神返诸帝乡,申发休,祥俾按「俾」字史志脱,照㑹典𣷹。䕃嗣蕃昌宜君兮宜王,厯世无强」。嘉靖十五年,定九庙时祫乐章。
429
孟夏迎神,《太和之曲》:
430
序届!夏首兮风气薰,礼严时祫兮戞击钟。鼖迎羣主,来合享交,歆于皇列。圣正南面,以申崇报。皇勲。初献,《夀和之曲》:
431
瞻曙色,方昕仰。列圣在上,奠金觥而捧币纹。小孙执盈兮,敢不惧殷。
432
亚献,《豫和之曲》:
433
思皇祖,仰圣神,来列主,㑹太宸时,祫修循古伦,惟圣鉴歆,愚孙忱、恂。
434
终献,《宁和之曲》:
435
齐醴清兮麦熟新。笾豆洁兮孝念申。仰祖功兮宗徳,愿降佑兮后人。
436
彻馔,《雍和之曲》:
437
乐终兮礼成,告玉振兮讫金声。彻之弗违,以肃精诚。还宫《安和之曲》:
438
三献就兮祖宗鉴享,一诚露兮念维长,思弗尽兮思弗忘,深荷徳泽之启佑,小孙惟愿以馀光。神返宫永安,保家国益昌。
439
孟秋。迎神,《太和之曲》:
440
时兮孟秋火西流,感时毖祀兮爽气回。喜金风兮飘来,仰祖宗兮永慕哉。秋祫是举兮希鉴歆,小孙恭迓兮捧素裁。
441
初献,《夀和之曲》:
442
皇祖降筵,列圣灵聫,执事恐蹎,乐舞蹁跹,小孙捧盈兮敢弗䖍。
443
亚献,《豫和之曲》:
444
再酌兮玉浆,洁浄兮馨香。祖宗垂享兮锡允,昌万嵗兮此礼行。
445
终献,《宁和之曲》:
446
进酒三觥,歌舞雍韺,钟鼓轰铮。皇祖列圣,永享愚诚。彻馔,《雍和之曲》:
447
秋尝是举,稌黍丰农。三献既周,圣灵显容。小孙时思,恩徳兮惟𢥞。
448
还宫《安和之曲》:
449
仰皇祖兮圣神功,祀典陈兮报莫穷。尝祫告竣,鸾驭旋宫。皇灵在天主在室,万陟降何有终?孟冬迎神,《太和之曲》。
450
时兮孟冬,凛以凄,感时毖祀兮气潜回。遡朔风兮北来,仰祖宗兮永慕哉。冬祫是举兮希鉴歆,小孙恭迓兮捧素裁。
451
三献俱同孟秋。
452
彻馔,《雍和之曲》:
453
冬烝是举,俎豆维丰。三献既周,圣灵显容。小孙时思,恩徳兮惟𢥞。
454
还宫同孟秋,但改「尝祫」为「烝祫」。
455
嘉靖十五年定大祫乐章。
456
迎神,《太和之曲》:
457
仰庆源兮大发祥,惟世徳兮深长。时惟嵗残大祫,洪张祖宗圣神明明,皇皇遥瞻兮顿首,世徳兮何以忘,初献夀和之曲。
458
神之格兮慰我思。慰我思兮捧玉巵。捧来前兮栗栗。仰歆纳兮是幸已而。
459
亚献,《豫和之曲》:
460
再举瑶浆,乐舞羣张。小孙在位,陪助贤良。百工罗从,大礼肃将。惟我祖宗,显锡恩光。
461
终献,《宁和之曲》:
462
思祖功兮深长,景宗徳兮馨香。报嵗事之既成兮,典则先王,惟功徳之莫报兮何以量。
463
彻馔,《雍和之曲》:
464
三酌既终,一诚感通。仰圣灵兮居歆。万禩是举兮,庶乎酬报之衷。
465
还宫,《安和之曲》:
466
显兮幽兮,神运无迹,神运无迹兮化无方,灵返天兮主返室。愿神功圣徳兮啓佑无终,按:终字于韵,不叶疑误。元孙拜送兮以谢以祈。
467
嘉靖十年定大禘乐章。
468
迎神,《元和之曲》:
469
于维皇祖,肇创丕基。锺祥有自,曰本先之。奄有万方,作之君师。追报宜隆,以申孝思。瞻望稽首,介我休禧。初献,《夀和之曲》:
470
木有本兮水有源,人本祖兮物本天。思报徳兮礼莫先,仰希鉴兮敢弗䖍。
471
亚献,《仁和之曲》:
472
中觞载升,于此瑶觥,小孙奉前,愿歆其诚。乐舞在列,庶职在庭,祖鉴孔昭,锡佑攸亨,按史志误作「享」。照,㑹典改。终献,《徳和之曲》:
473
于维兮先祖,延庆兮深髙。追报兮曷能三进兮香醪彻馔《太和之曲》:
474
芬兮豆𥸅,洁兮黍粢。祖垂歆享,彻乎敢迟。按《史志误作「违」,照㑹典改。《礼》云:告备以讫,陈词永裕。后人亿世丕而送神,永和》之曲。
475
禘祀兮具张,佳气兮郁昂。皇灵锡纳兮喜将,一诚通兮万载昌。祈鉴佑兮天下康,仰源仁浩徳兮曷以量。小孙顿首兮以望,遥瞻冉冉兮。圣灵皇皇嘉靖二年御制改题兴献帝家庙祭告乐章迎神《太和之曲》。
476
秉徳奉藩,仁孝谦恭。委祉冲人,入绍大宗。故国绵邈,新此閟宫。以安明灵,万世攸崇。祀事孔严,精神感通。来格洋洋,风云景从。
477
初献,《夀和之曲》。
478
明灵在天,陟降于庭,声容肃然,顾兹尝烝,舞以八佾,庶将其诚,于万斯年,禋祀永按:王圻《续通考》作「承」承亚献《豫和之曲》。
479
裳衣既设,笾豆更新。惟祭之丰,至养莫伸。再酌清酤,以荐明禋。有秩斯祜,锡我后人。
480
终献,《宁和之曲》:
481
荷勤劳以生深,恩罔极举。追崇之典,万舞有奕。礼以三成,䖍恭无斁。江汉汤汤,延我世泽。
482
彻馔,《雍和之曲》:
483
菲荐具陈,既歆既享。敬彻不迟,顾瞻下上。濯濯厥灵,式慰遐想。嘏告以慈,锡之景贶。
484
还宫,《安和之曲》:
485
倏来忽往,神化无方。风驭云軿,返于帝乡。祥光奕奕,旌斾央央。衣冠在庙,孝思不忘。
486
嘉靖五年,御制世庙乐章。
487
迎神,《永和之曲》:
488
初献,《清和之曲》:
489
亚献,《康和之曲》:
490
终献,《冲和之曲》:
491
彻馔,《太和之曲》:
492
送神,《宁和之曲》词俱阙
493
嘉靖十七年九月,上成祖、睿宗庙号乐章成祖庙。迎神,《太和之曲》:
494
天眷不迟,诞降我皇祖,夙秉文徳,聿昭圣武。攘除奸凶,戢宁寰宇,维典章未备,翳孝孙是补。大号鸿名,卓絶千古。宝册攸跻,精禋斯举。将降休兮圣灵腾,炉烟兮燎炬尚来格来,歆以笃天之祜。
495
举册宝,《熙和之曲》:
496
于穆文祖,贻我丕基。昊天罔极,永言孝思。爰荐徽称,以协民彝。勒贲琬琰,昭哉厥词。以诏于万世,神其聴之。
497
初献,《夀和之曲》:
498
制帛孔纯,涤牲腯肥。黍稷醴羞,蠲洁芬馡。穆穆孝孙,敬徳渊微。献享初陈,仰威顔其靡违。
499
亚献,《豫和之曲》:
500
干戚武成,于昭神功。文治太平,沕穆皇风。乐舞既迁,礼仪肃雍。奠献载将,致其孚顒。愿申佑我孝孙,万福攸同。
501
终献,《康和之曲》:
502
三爵既登,礼秩斯成。骏奔就列,虎拜盈庭。匪臣工之䖍,孝孙之徳孔明。锡皇厘于普天,奠邦家兮永宁。彻馔,《永和之曲》:
503
古礼之经,有仪有节,将享既终,登歌以彻,祀事利成,神人胥悦。惟孝孙之衷情,犹纒绵其纠结,送神安和之曲。
504
髙皇谟烈,我祖是成。诞垂裕于后昆,孝孙是徵。稽古酌今恭,荐兹尊称。奕奕閟宫,嵗事有恒。子子孙孙,百世其承。按㑹典衍之字,照乐《律志》,删睿宗庙。。迎神,《太和之曲》:
505
于皇烈考,浚发庆源,钦明宣哲,敦徳允元,克昌厥祚,以厘我子孙。筮荐徽称,惟大徳是尊,惟烈考鉴兹,临享如存。
506
举册宝,《熙和之曲》:
507
月吉兮良辰,荐鸿号兮受命溥将。日星赫奕兮,玊册辉煌。啓中兴兮七叶,颂贞符兮万方。
508
初献,《夀和之曲》:
509
载清酤兮,牺尊瑟笙。喤喤兮,钟鼓于论乐,一奏兮爵一献。灵来享兮鉴兹熏熏。
510
亚献,《豫和之曲》:
511
瑶觞濯兮元酒登,懐明徳兮荐椒馨。翳昭考兮陟降在庭,顾孝享兮灵心载宁。
512
终献,《康和之曲》:
513
三献毕,陈八音。举百辟,相予祀事。毖爱敬极兮,扬名始。兾皇考兮,绥孝子。
514
彻馔,《永和之曲》:
515
笙镛止豆笾彻,礼莫愆,孝靡竭。神具醉兮,以莫不怿。赉我思成兮,纯嘏是锡。
516
降座,《安和之曲》。
517
神之来,思天路,修神之去思路寝。幽幽既安,既妥兮靡淹留。奠宗祊兮,永锡洪庥。
518
嘉靖十七年九月,睿宗升祔,九庙合享乐章,迎神《太和之曲》:
519
太室巍巍,九庙肇祀,皇圣居歆,惟昭按:㑹《典》衍《考字》照《乐律志》删假只昭假维何欣。天伦攸叙,宗祏有严。开万禩伊始初献,《夀和之曲》:
520
酌彼郁鬯,玉瓉是将。敬哉捧盈,有飶其香。俨皇祖在上,八圣在旁。合享交欣,天容洋洋。
521
亚献,《豫和之曲》:
522
乐奏既和,礼严再献。黄流载觞,玉露斯湛。烝畀祖考,式衎以宴。神其醉止,用嘉我明荐。
523
终献,《宁和之曲》:
524
玉齐维醑,万舞盈廷。尊祖享亲,乐奏礼行。式序式和,祀事孔明。于赫圣灵兮,赉我思成。
525
彻馔,《雍和之曲》:
526
笾豆有践兮,敬彻不遑。礼仪卒度兮,既敕既匡。神之聴之兮,昭格洋洋。保我子孙兮,惠锡无疆。《送神《安和之曲》:
527
按㑹典作灵照,乐律志改。。舆肃肃兮灵驾归,閟宫侐兮瞻依我。其夙夜兮敬敢违,愿言顾歆兮,俎豆光辉。嘉靖十七年十一月,加上太祖諡号,乐章。迎神,《太和之曲》:
528
繄中夏之遘艰兮,污膻羣皇。天厌乱兮眷求大君,降锡元命兮挺生圣。神惟我太祖兮,首出人伦一戎衣奄四海兮为帝王真。
529
举册宝,《鸿和之曲》:
530
皇祖受命兮辟乾坤,驱逐异物兮复中,原陈常时夏按《乐律志》作「立纲陈纪兮佑元元,克配彼天兮功髙业。尊寅荐册宝兮鉴我曽孙。
531
初献,《崇和之曲》:
532
苾彼玉瓉兮酌黄流,敬而将之兮冕凝旒。有赫在上兮,右享羊牛。按《乐律志》作「俨圜丘」三字保我子孙兮,永荷鸿庥」。亚献《豫和之曲》:
533
于皇祖兮,帝中华廓。清气氛兮,一统为家。除凶雪耻兮,功蔑以加,视汤武兮,徳音不瑕。
534
终献,《永和之曲》:
535
爵三献兮㫖酒熏,乐和鸣兮万舞肃。陈率百辟兮偕骏奔,衎我祖兮神忻忻。
536
彻馔,《彰和之曲》:
537
孝享毕兮礼弗愆,幂牲俎兮彻豆笾。于昭对越兮神在天,益笃皇祜兮万斯年。
538
还宫,《绥和之曲》:
539
荐鸿号兮大礼成,仰瞻威赫兮陟降在庭。列圣左右兮欢忻合,并钟鼔响答兮祀事孔明。粤有大徳兮必得其名,天地罔极兮欲执奚能,庶几鉴享兮寸草微。诚永赖祉福兮用保我后人。
540
嘉靖十八年,献皇后祔庙乐章。
541
迎神,《太和之曲》:
542
肃肃清庙,骏奔在焉。奉我母慈,升祔告䖍。百礼有壬,八音在宣。惟列圣降灵,临享一筵。
543
初献,《夀和之曲》。
544
清酤载酌,筐帛既陈。肴核维旅,有飶其芬。玉瓉初举,翼翼钦钦。以衎我祖考,庶几格歆。
545
亚献,《豫和之曲》:
546
苾彼黄流,酌言至再。以烝以享,必敬必戒。惟九圣在天,景福是介。伊嘏考妣,俾式昌以大。
547
终献,《宁和之曲》:
548
爵献既终,镛鼔有翼。济济跄跄,率我百辟。于皇圣神,既歆既怿。惠我无疆,保子孙千亿。
549
彻馔,《雍和之曲》:
550
享礼既备,豆彻敢违。终事有严,敬而将之。肇祀孔明,式永我孝思。
551
送神,《安和之曲》:
552
瞻云驾兮翩翩,神洋洋兮在天。清庙兮肃肃。奉烝尝兮,于万斯年。
553
洪武七年,御制祀歴代帝王乐章。
554
迎神,《雍和之曲》:
555
仰瞻兮圣容,想銮舆兮景从,降云衢兮后先,来俯鉴兮微衷,荷圣灵兮苍生,有崇睠诸帝兮,是临予顿首兮幸䝉。
556
奠帛,《安和之曲》按《史志作保和,照王圻《续通考乐律志改。秉微诚兮动圣躬,来列坐兮殿庭。予今愿兮効勤,奉礼帛兮列酒尊。鉴予情兮忻享,方旋驾兮云程。初献《保和之曲》、《武功之舞》
557
酒行兮爵盈,喜气兮雍雍。重荷蒙兮,载瞻载崇。羣臣忻兮跃从,愿覩穆穆兮圣容。
558
亚献,《中和之曲》,《文徳之舞》:
559
酒斟兮礼明,诸帝熙和兮悦情。百职奔走兮满庭。陈笾豆兮数重,亚献兮愿成。
560
终献,《肃和之曲》、《文徳之舞》
561
献酒兮至终早。整云鸾兮将还宫。予心眷恋兮神圣。欲攀留兮无从。蹑云衢兮缓行。得遥瞻兮达九重。彻馔《凝和之曲:
562
纳淆羞兮领陈。烝民乐兮幸生。将何以兮崇报。惟嵗时兮,载瞻载迎。
563
送神,《夀和之曲》:
564
旛幢缭绕兮导来踪,銮舆冉冉兮归天宫。五云拥兮祥风从,民歌圣佑兮乐年丰。
565
望燎,《豫和之曲》:
566
神机不测兮造化功,珍羞礼帛兮荐火中。望瘗庭兮稽首,愿神鉴兮寸衷。
567
洪武六年定祀先师孔子乐章。
568
明史乐志》曰:「释奠,孔子初用大成登歌旧乐」。洪武六年,始命詹同、乐韶鳯等更制乐章」。
569
迎神,《咸和之曲》:
570
大哉宣圣,道徳尊崇!维持王化,斯民是宗。典祀有常,精纯益隆。神其来格,于昭圣容。
571
奠帛,《宁和之曲》:
572
自生民来,谁底其盛。惟王神明,度越前圣。粢帛具陈,礼容斯称。黍稷非馨,惟神之聴。
573
初献,《安和之曲》:
574
大哉圣王,实天生徳。作乐以崇,时祀无斁。清酤惟馨,嘉牲孔硕。荐羞神明,庶几昭格。
575
亚终献,《景和之曲》:
576
百王宗师,生民物轨。瞻之洋洋,神其宁止。酌彼金罍,惟清且旨。登献惟三,于戏成礼。
577
彻馔,《咸和之曲》:
578
牺象在前,豆笾在列。以享以荐,既芬既洁。礼成乐备,人和神悦。祭则受福,率遵无越。
579
送神,《咸和之曲》:
580
有严学宫,四方来宗,恪恭祀事,威仪雍雍,歆格惟馨,神驭旋复,明禋斯举,咸膺百福。按王圻《续通考》、《乐律志》并云望燎同送神㑹,《典史志》俱无之。
581
嘉靖十年,改宣圣曰孔圣,惟王曰惟师圣王曰圣师。等。谨按《明㑹典》所载六曲,与《明史乐志》同。据《乐志》云云,应是詹同等所更制矣。考之《宋元乐志》,则迎神咸和一曲,即元袭宋旧迎神凝安》曲词奠帛宁和》一曲,即宋元奠帛《明安》曲。词初献安和》一曲,即宋元正位酌献《成安》曲、词亚终献景和》一曲,即宋元亚终献文安》曲词。彻馔《咸和》一曲,即宋元彻豆《娱安》曲词。送神《咸和》一曲,即宋元送神《凝安》曲词。其《迎神》等五曲,皆大晟乐府所撰。而《彻馔》一曲则又《大晟》袭景佑之旧也。然则终明世用《大晟》旧乐,洪武所定嘉靖所改,皆是物也。詹同等所制,竟安在耶?此与元制新曲而不用正同,殊不可解。洪武二年享先农乐章。
582
迎神,《永和之曲》:
583
东风啓蛰,地脉奋然。苍龙挂角,奕奕天田。民命惟食,创物有先。圜锺既奏,有降斯筵。
584
奠帛,《永和之曲》按王圻续通考乐律志》俱作「夀和」。帝出乎震,天发农祥。神降于筵,蔼蔼洋洋。礼神有帛,其色惟苍。岂伊具物,诚敬之将。
585
进俎,《雍和之曲》按此章㑹典王圻《续通考乐律志》俱阙,未详所以。制帛既陈,礼严奉牲。载之于俎,祀事孔明。簠簋攸列,黍稷惟馨。民力普存,先啬之灵。
586
初献,《夀和之曲》按王圻《续通考乐律志》俱作豫和」。九谷未分,庶草攸同。表为嘉种,实在先农。黍稌斯丰,酒醴是供。献奠之初,以祈感通。
587
配位云,厥初生民,粒食其天,开物惟智,䆳古奚传思文后稷农官之先,侑神作主,初献惟蠲。按配位三章,㑹典,王圻续通考》俱无之,岂四年有配位不别奏乐之诏,故减去耶?亚献《夀和之曲》按王圻《续通考》、《乐律志》俱作「安和」倬彼甫田其隰,其原耒耜云:「载御之间,报本思享,亚献惟䖍,神其歆之,自古有年。
588
配位云后稷配天,兴于有邰。诞降嘉种,有栽有培。俶载南亩,祇事三推。佑神再献,歆我尊罍。
589
终献,《夀和之曲》按王圻《续通考》、《乐律志》俱作「宁和」。帝耤之典,享祀是资。洁丰嘉栗,咸仰于斯。时维亲耕,享我农师。礼成于三,以讫陈词。
590
配位云「嘉徳之荐,民和嵗丰,帝命率育,报本之功,陈常时夏,其徳其功。齐明有格,惟献之终」。
591
彻馔,《永和之曲》按王圻《续通考》、乐律志》俱作雍和。于赫先农,歆此洁修。于篚于爵,于馔于羞。礼成告彻,神惠敢留。餕及终亩,丰年是求。
592
送神,《永和之曲》按王圻《续通考乐律志》俱作「景和」神无不在、于昭于天,曰迎,曰送于享之筵,冕衣按《㑹典》、王圻《续通考》《乐律志》俱作冠裳。在列金石在悬,往无不之。其佩翩翩,望太和之曲。
593
祝帛牲醴先农,既歆不留。不䙝瘗之,厚深有幽,其有赫其临。曰礼之常,匪今斯今。
594
嘉靖九年,定享先𧖟乐章。
595
迎神,《贞和之曲》:
596
于穆惟神,肇啓蚕桑。衣我万民,保我家邦。兹举旷仪,春日载阳。恭迎霞驭,灵气洋洋。
597
奠帛,《夀和之曲》:
598
神其临只,有苾有芬。乃献玉齍,乃奠文纁。仰祈昭鉴,淑气氤氲。顾兹𧖟妇,祈祈如云。
599
初献,曲同奠帛。
600
亚献,《顺和之曲》:
601
载举清觞,𧖟事孔明。以格以享,鼔瑟吹笙。隂教用彰,坤仪允贞。神之聴之,鉴此禋诚。
602
终献,《宁和之曲》:
603
神之格思,桑土是宜。三缫七就,惟此茧丝。献礼有终,神不我遗。锡我纯服,藻绘皇仪。
604
彻馔,《安和之曲》:
605
俎豆具彻,式礼莫愆。既匡既敕,我祀孔䖍。我思古人,葛覃惟贤。明灵歆只,永顾桑阡。
606
送神,《恒和之曲》:
607
神之升矣,日霁霞蒸,相此女红,杼轴其兴,兹返元宫,鸾鳯翔腾,瞻望弗及,永锡嘉徵。
608
望燎,曲同送神。
609
祀海神乐章
610
迎神:
611
金节晃兮缤翻,翥翠华揺兮葳㽔。举沆瀣兮驾旬始。屏翳驱兮丰隆驶,鞭雷霆兮叱风雨。逆惟怒兮惠惟喜。香芬茀兮景凄靡。羌洋洋兮如谇。语神兮神兮斯戾止。
612
礼神
613
鼓钟奏兮镗镗,箫管扬兮琅琅。帛有元兮玉有璜。羌煜煜兮烂盈厢。黍稷芬兮,有苾其芳。簠簋饰兮,厥文孔章。肃元端兮敛衣裳。俨诚敬兮靡不将。神兮神兮假有光。
614
初献
615
爵初献兮诚已萃,鼻欲嚏兮志不悖。衣冠肃兮容体懿。昭对越兮凝念虑。答元功兮靡自媚。了予鉴兮飨予意。时雨旸兮醖和,气蓊穰穰兮育羣类。神兮神兮民所庇。
616
亚献
617
爵再献兮诚正精,虚室白兮灵府澄。澄震雷迅兮神靡惊,匕鬯安兮端不倾。牺尊圭瓉兮两楹,太羮元酒湛且明。民与嘉贶国与祯,千古万古恒不撄。神兮神兮予尔盟。
618
终献
619
爵终献兮诚弥笃,神安娯兮光耀烛。宥灾𤯝兮降厘禄。柄予奋兮梮祸福。失恒道兮殃品物。陵为波兮川为陆,稼不登兮人不育。苦垫溺兮慉怨讟,神兮神兮尔之辱。
620
承厘。
621
膳膏芬兮酹酒温,罍尊彛俎罗缤纷。明禋杰制全本文,既醉既饱神载欣嘉贶蕃厘乃尔分。惕息受命如有闻,锡尔人民锡尔馨。
622
乐神
623
拥灵姬兮侍元女蠵吹笙兮鼍击鼔,长鲸清歌,老蛟舞河伯行酒御龙脯。百神效顺,恩湛溥嘘为清风噀为雨,风雨维时泽下土神兮神兮乐何许,终国家兮万万古。
624
送神
625
飈轮展兮云为衢,羽葆张兮霓化旗,雷公跸道俾雨师,电母举鞭驱封夷,千骑万骑鱼龙随山为烈兮,川为移去矣。直与元㝠期神不厌兮,民永禧年年嵗嵗春秋祠。
626
等谨按:此与代祀《大济乐章乐志》不收,《会典》亦未之见。考之《礼志,洪武二年,命官十八人《罪惟録》曰:都督孙遇儛等,祭天下岳镇海渎之神。三年,诏定岳镇海渎神号,遣官以更定神号告祭尽去前代所封名号如四海,直称某海之神。济渎直称北渎,大齐之神也。十年,又命官十八人分祀此乐章,不知何时所定。祭海者固可通用,祭渎者又不知何以惟济有之也?
627
代祀《大济乐章》:
628
降神:
629
太行之西兮王屋之东,危巅宻岫兮实神所按王圻《续通考》作「兮」,照《乐律志》改」。「宫发」为「沇兮,注按下有注字,或应作溢,为荥注流显,伏势愈雄,出云致雨兮,灌济千秋万嵗兮。报祀同迎神。
630
隂雨飕飕寒景流,神之来兮骖两虬。蠙珠结佩,琅玕球。湘灵作傧原胥俦先驱欲至妖氛。收䕫魖敛迹,魍魉愁。
631
礼神
632
招揺转兮,夜未央庭。燎举兮天有光。象在陛兮,登歌在堂。庶羞盈俎兮醖酒盈觞。神兮神兮尔惟尝。玉帛煌煌兮诚所将。
633
初献
634
神兮至止御法宫,缟衣元裳蟠两龙。元精耿兮贯白虹,休徵应兮来清风。骏奔走兮严百工,爵一奠兮诚始通。
635
亚献
636
彩云宻畴流苏敷,锦裀重匝鹦武铺。明灵妥兮欢且娯,慰我明兮锡以符。和气畅兮甘霖煦,爵再献兮诚已孚。
637
终献
638
冯蠵鼔舞,忻且拚蜿蜒嬉逰隠。无见羣灵,百怪歘变幻。神载歆兮乐昭鉴。福我君兮夀无算,爵终献兮诚靡间。
639
承厘:
640
天子夀考民物休。降神祉兮,该九州。尊神和气迎神庥,虎拜稽首诚愈修。神兮神兮,良厥猷。作神羞兮,予尔尤。
641
乐神
642
吹管兮鸣箫,鼔钟兮伐鼛都卢曼衍腾。神鳌元㝠起舞黔雷跳,神再欢兮何所昭。休嘉砰隠,妖祥消送神。
643
膏鳯辇兮排龙马霓,旌羽盖兮纷布野,赭鞭鞭山兮山为赭,金戈指天兮天亦挎按挎,音枯,持也。又音彄,与抠同于此处音义俱不合,恐是马韵「扯」,字之误。扯,裂开也。九垓八埏兮恣上下,云旗飞兮神去也。
644
洪武七年,定祭祀囬銮乐歌。
645
《神降祥等曲三十九首,词阙。
646
王圻续通考》曰:洪武癸丑,按癸丑是六年,与大政记不合。翰林院进回銮乐歌。先是,帝以祭祀还宫,宜用乐舞生前导,遂命翰林院儒臣撰乐章,以致敬慎戒鉴意谕之曰:「古人诗歌乐曲,皆寓讽谏之意,后世乐章,惟闻颂美,无复古意矣。常闻讽谏,则使人惕然有警,若颂美之词,使人闻之,意怠而自恃,自恃者日骄,自警者日强。朕意如此,卿等其撰述,毋有所避」。至是,儒臣上所撰神降祥、神贶惠、酣酒、色荒、禽荒诸曲凡三十九章,曰回銮乐歌,按明乐志云命曰御銮歌。其词皆存规諌。其乐舞分为八队,队皆八人,上命礼部付乐工肄习之。
647
《明史乐韶凤传》曰:「洪武七年,帝以祭祀驾还,应用乐舞前导,命韶凤等撰词,因撰《神降祥》、《神贶惠》、《酣酒》、《色荒》《禽荒》诸曲以进。
648
太庙时享回銮乐歌
649
《敬祖宗之曲》词阙
650
等谨按此曲,不知何时所定,或与神欢之曲,皆即在三十九首中耶?
651
洪武二十六年定祭祀传制乐章。
652
《万嵗乐》与朝贺同
653
典祀之曲:
654
氤氲满殿香,八音丝竹弄,笙簧金石音韵彰匏。土革木度,铿锵,髙捧降明香。吾皇诚念,诣神方,神不妄祸淫福,善理之常。
655
成化元年,视学还宫《导驾《御銮歌》。
656
神欢之曲
657
臣闻古帝王受天命统,四方宵衣,旰食治道,章一心诚,敬感昊苍,龙翔凤舞,神心乐康,臣民讃时皇,万夀无疆。
658
明㑹典曰:凡大祀天地、祭社稷、山川、幸太学,耕耤田,礼毕,囬銮教坊乐,俱奏《神欢之曲。
659
驾至奉天门升座,百官行礼,奏《万嵗乐》、《朝天子》之曲》,还宫,奉万嵗乐与朝贺同
660
隆庆三年,大閲礼成,回銮乐章。
661
《武成》之曲》
662
吾皇閲武成,简戎旅,壮帝京。龙旗照耀虎豹营,六师云拥甲胄明。威灵广播,蛮夷震惊。稽首颂升平,四海澄清。
663
洪武十八年,定王国祭社稷乐章。
664
迎神,《广清之曲》:
665
初献,《夀清之曲》,《武功之舞》:
666
亚献,《豫清之曲》、《文徳之舞》:
667
终献,《熈清之曲》,《文徳之舞》。
668
彻馔,《雍清之曲》:
669
送神,《安清之曲》:
670
《望时清之曲》词俱阙
671
祭山川仪与社稷同,但改诣位为燎位及乐歌不同词亦阙
672
洪武十八年定王国宗庙乐章。
673
迎神,《太清之曲》:
674
仰祖考兮徳容,陈时祝兮奉迎。思眷顾兮一气感通。神其格兮,鉴此微衷。
675
初献,《夀清之曲》:
676
胙土于兹兮,宗祀是承。庙奕奕兮安神灵。荐常祀兮以享以宁,礼初献兮心屏营。
677
亚献,《豫清之曲》:
678
祖有徳兮垂至今,享恩封兮皇恩深。仰神眷兮酒重斟,嵗烝尝兮具来歆。
679
终献,《熙清之曲》:
680
礼三献兮酒在尊,思形容兮想声音。频瞻聴兮若见闻,神其享兮佑兹后人。
681
饮福,彻馔,《雍清之曲》:
682
祀礼兮既终,奏乐兮雍容。𥸅豆兮斯彻,仪物兮匪丰。祥光兮昭焕,神心兮感通。
683
送神、望燎,《安清之曲》:
684
惟祖考兮有灵,植厚徳兮深仁。惠子孙兮世相承,再拜送神兮鉴此衷情。
685
《明实録》曰:𢎞治十三年,命各王府宗庙礼乐,悉遵国初颁降定制。先是,宁王宸濠奏:「本国社稷、山川坛礼乐俱有旧制,惟庙祀礼乐未有定式,乞敕该部查国初曽赐王国宗庙礼乐,则申明施行,倘当时未遑,则创制颁赐,得㫖所司看详以闻」。礼部以洪武先年学士宋濂等奏,准诸王国祭祀乐章用清字,迎神用太清等,凡六曲,今但有曲名而无曲词,请下各王府查考。至是,靖江王府长史司具上迎神等六曲云云,礼部覆准颁行各王府一体遵守。
686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十五
URN: ctp:ws927423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