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資治通鑑 |
條件: 提到「同平章事」 |
Total 6 |
《卷二百四十八》
20 ![]() | 郭誼既殺劉稹,日望旌節;既久不聞問,乃曰:「必移他鎮。」於是閱鞍馬,治行裝;治,直之翻。及聞石雄將至,懼失色。雄至,誼等參賀畢,敕使張仲清曰:「郭都知告身來日當至;郭誼為昭義都知兵馬使,故稱之。諸高班告身在此,晚牙來受之!」諸高班,謂諸將。凡方鎮及州縣率早晚兩牙,將校吏卒皆集。乃以河中兵環毬場,河中兵,石雄所統入潞州者。環,讀如宦。晚牙,誼等至,唱名引入,凡諸將桀黠拒官軍者,黠,下八翻。悉執送京師。加何弘敬同平章事。丁未,詔發劉從諫尸,暴於潞州市三日;石雄取其尸置毬場斬剉之。 |
76 ![]() | 壬申,以門下侍郎、同平章政事李德裕同平章事,充荊南总部设江陵府節度使。考異曰:實錄、新表、傳皆云:「德裕自守太尉檢校司徒為荊南節度使。」按制辭皆無責降之語,豈可遽自守太尉檢校司徒!今從舊紀。又貞陵遺事曰:「上初即位於太極殿,時宰相李德裕與行冊禮。及退,上謂宦侍云云。聽政之二日,遂出為荊門。」舊德裕傳曰:「五年,武宗上徽號,累表乞骸,不許。德裕病月餘,堅請解機務,乃以本官平章事兼江陵尹、荊南節度使。數月,追復知政事。宣宗即位,罷相,出為東都留守。」按舊紀、新表及諸書,武宗朝德裕未嘗罷免。此年九月,方自江陵除東都留守。舊傳謬誤,今從實錄。德裕秉權日久,位重有功,眾不謂其遽罷,聞之莫不驚駭。甲戌,貶工部尚書、判鹽鐵轉運使薛元賞為忠州刺史,弟京兆少尹、權知府事元龜為崖州司戶,皆德裕之黨也。 |
110 ![]() | 秋八月丙申,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李回同平章事、充西川总部设成都府節度使。 |
124 ![]() | 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崔元式罷為戶部尚書;以兵部侍郎,判度支,戶部周墀、刑部侍郎,鹽鐵轉運使馬植并同平章事。「并」,當作「並」 |
134 ![]() | 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韋琮為太子賓客、分司。 |
141 ![]() | 河東总部设太原府節度使王宰入朝,以貨結權倖,求以使相領宣武总部设汴州;刑部尚書、同平章事周墀上疏論之,宰遂還鎮。駙馬都尉韋讓求為京兆尹;墀言京兆尹非才望不可為,讓議竟寢。墀又諫上開邊,開邊,謂經略河西{ 甘肃省中部西部也。}由是忤旨。忤,五故翻。夏四月,以墀為東川总部设梓州節度使。以御史大夫崔鉉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兵部侍郎、判戶部魏扶同平章事。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