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一百二

《卷一百二》[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该资料的标点符号由人工智能制作。此过程难免引入错误;若遇到标点错误,敬请自行修改。
1
钦定四库全书
2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二
3
乐考
4
歴代乐制:
5
元太祖初年,以河西髙智耀言,徴用西夏旧乐。《金史》外国。西夏传赞》曰:「唐节度使有鼓吹,故夏国声乐清厉顿挫,犹有鼓吹之遗音焉」。
6
叶子竒草木子》曰:「元郊祀天地,祭宗庙,祀先圣,大朝㑹,用雅乐,盖宋徽宗所制《大晟乐》也。曲宴用细乐、胡乐。驾行,前部用胡乐,驾前用《清乐》、《大乐》。太宗六年九月,宴宋使用女乐俳优详见《俗部乐》。十年十一月,徴金太常遗乐。
7
宣圣五十一代孙衍圣公元措来朝,言于帝曰:「今礼乐散失,燕京、南京等处亡金太常故臣及礼册、乐器多存者,乞降㫖收录」。于是降㫖,令各处管民官,如有亡金知礼乐旧人,可并其家属徙付东平,令元措领之,于本路税课所给其食。明年,元措奉㫖至燕京,得金掌乐许政、掌礼王节及乐工翟刚等九十二人。十六年按:十三年太宗已崩,是时六皇后称制。太常用许政所举大乐令苗兰诣东平,指授工人,造琴十张,一弦、三弦、五弦、七弦、九弦者各二。
8
十二年四月,始命制登歌乐,肄习于曲阜宣圣庙。宪宗二年八月,始用登歌乐,祀昊天上帝于日月山。先是,三月五日,命东平万户严忠济立局,制冠冕、法服、钟磬、笋虡、仪物肄习。五月十三日,名太常礼乐人赴日月山。八月七日,学士魏祥卿、徐世隆、郎中姚枢等以乐工李明昌、许政、吴徳、段楫、寇忠、杜延年、赵徳等五十馀人见于行宫。帝问制作礼乐之始,世隆对曰:「尧、舜之世,礼乐兴焉」。时明昌等各执钟、磬、笛、箫、篪,埙巢笙,于帝前奏之,曲终复合奏之,凡三终。十一日,始用登歌乐祀昊天上帝于日月山,祭毕,命驿送乐工还东平。
9
祭祀志》曰:宪宗二年八月八日,始以冕服拜天于日月山。其十二日,又用孔氏子孙元措言,合祭昊天后土,始大合乐。
10
等谨按:徐世隆传曰:严实招致东平幕府,实时得金太常登歌乐,世祖遣使取观世隆典领以行。其说与礼乐志互异,而与张孔孙传合。详后世祖中统元年七月,用新制雅乐,享祖宗于中书省。自宪宗三年世祖居潜邸,命勾当东平府公事宋周按本传名子,贞志称其字,兼领大乐礼官、乐工人等,常令肄习,仍令万户严忠济督之。六年五月,世祖以潜邸次滦州,下教命严忠济督宋周臣以所得礼乐旧人肄习,毋忽十一月勅乐,工老不堪任事者,以子孙代之,不足者以他户补之。至是年正月,命宣抚亷希宪等召太常礼乐人至燕京。六月,命许唐臣等制乐器、公服、法服,七月七日工毕。十一日,用新制雅乐,享祖宗于中书省。礼毕,赐预祭官及礼乐人百四十九人钞有差。八月,命太常礼乐人复还东平。
11
等谨按祭祀志云:世祖元年七月,设祖宗神位于中书省,用登歌乐,遣笔且齐致祭,嗣后常遣官摄事焉」。 摄事乐 祀日晨,祼,有司请行事,宫县乐奏《思成之曲》九成,文舞九变。初献诣盥洗位,宫县乐作无射宫《肃宁之曲》,洗瓒授执事,乐止。登歌乐作,奏夹钟宫《肃宁之曲》。升自东阶,乐止,祼鬯讫,降自东阶。登歌乐作,奏夹锺宫《肃宁之曲》。复位,乐止。馈食初献,既祼馔入,宫县乐作,奏无射宫《嘉成之曲》。奠馔讫,乐止。酌献初献诣盥洗位,宫县乐作,奏无射宫《肃宁之曲》,洗爵授执事,乐止。登歌乐作,奏夹锺宫《肃宁之曲》,升自东阶,乐止。诣太祖酒尊所,酌尊宫县乐作,奏无射宫《开成之曲》,献爵出户,立,乐止。次诣每室酌献如上仪,各奏本室之乐。献毕,宫县乐止。降自东阶,登歌乐作,奏夹锺宫《肃宁之曲》。初献复位,立定,文舞退,武舞进,宫县乐作,奏无射宫、《肃宁之曲》,舞者立定,乐止。亚献诣太祖酌尊所,宫县乐作,奏无射宫《肃宁之曲》。献爵讫,次诣每室酌献,并如上仪。献毕,乐止。终献如亚献之仪。祭马湩,宫县乐作,同进馔之曲,拜讫,退,登歌乐作,降阶,乐止。彻笾豆,登歌乐作,奏夹锺宫《丰宁之曲》按此处阙乐止之节。送神乐作,奏黄锺宫《保成之曲》,一成止。
12
十二月,立仙音院,复改为玉宸院,括乐工立仪鳯司。百官志曰:仪鳯司掌乐工供奉祭享之事,至元八年立玉宸院,二十年,改置仪鳯司,按此与本纪不合。隶宣徽院。二十五年,归隶礼部大徳。十一年,改玉宸乐院。至大四年,复为仪鳯司。其属五:云和署,掌乐工调音律及部籍更畨之事,至元十二年始置。至大二年,拨𨽻玊宸乐院。安和署职掌与云和同,至元十三年始置常和署,初名管勾司,管领回回乐人。皇庆元年,初置天乐署,初名昭和,署管领河西乐人,至元十七年始置。至大四年,改为天乐,署广乐库,掌乐器等物。皇庆元年始置。
13
二年十二月,命太常少卿王镛教习。大乐初,大司农姚枢奏,曲阜有太常雅乐,宪宗尝命东平守臣辇其歌,工舞郎与乐色俎豆至日月山。帝亲临观,饬东平守臣员阙充补,无辍肄习。今请以东平府详议官王镛兼充礼乐提举。诏以镛特兼太常少卿,领东平乐工,常加督视肄习,以备朝廷之用。至是命镛教习大乐。
14
三年,备宫县钟磬、乐舞、龠翟,凡用三百六十二人等。谨按此条见王圻《续通考》,未详所出。惟《元史礼乐志》大乐职掌》有云:「宫县工二百六十一人,登歌工五十一人,二乐用工三百一十二人,代事故者五十人」。其数与此相合。然本文逈别,且并无中统三年之说,不知《续通考》何以系之是年也。是时未应明备如此,辨证详后。
15
五年当作「至元元年,作《大成乐》等。谨按《大成乐成于至元四年,《世祖纪》及耶律铸传所载并同,《礼乐志》则系之中统五年中统亦无五年,是年八月改元,即称至元元年也,彼此互异,如果成于中统之末,何以至元元年以来方?且括乐器,选石材,教新工,制冠服,则其为制乐未成,灼然可见。然必谓至元四年始成,则又与志载三年庙享宫县登歌二舞咸备之说不合,岂有今年制作完备用之,以昭大典矣,而犹待明年始云告成耶?若谓中统制乐,先定其名,至至元而乐始成,则志于中统五年,已云中书省上表称贺贺表固庆成之作表云八音克谐,三岁始就也,又未可以此和㑹其说。大抵乐成于至元三年,是冬即用以享庙详志,但尚未定名,明年乃定名大成耳表云既完雅器,未锡嘉名也。纪、传并以命名之时为乐成之日,故与志载乐成享庙年分小差。至志载中统五年乐成称贺于前,复载至元三年乐成用享于后,则重出而自相抵牾矣。王圻未及深考,姑依文录之今,以正史本文亦未敢遽删,仍前后并列,特为摘发其端,用资参订。
16
至元元年十一月,括金乐器散在寺观民家者。先是,括到燕京锺磬等器凡三百九十有九事,下翟刚辨验给价。至是,大兴府又以所括钟、磬、乐器十事来进,太常因言:「若止于燕京拘括,似为未尽,合于各路各官民家括之,庶省铸造」。于是奏檄各道宣慰司括到钟三百六十有七,磬十有七,錞一,送于太常。又中都、宣徳、平滦、顺天、河东、真定、西京、大名、济南、北京、东平等处括到大小钟、磬五百六十有九,其完者景钟二、鎛钟十六,大声钟十、中声钟一、小声钟二十有七、编钟百五十有五、编磬七。其不完者,景锺四、鎛钟二十有三,大声钟十有三,中声钟一、小声钟四十有五,编钟二百五十有一、编磬十有四。
17
三年十一月,初用宫县登歌乐、文武二舞于太庙。先是,中统三年九月,东平万户严光范按本传应作忠范」,奏太常登歌乐器乐工已完,宫县乐、文武二舞未备,凡用人四百一十二,请以东平漏籍户充之,合用乐器,官为置备。制可,命中书省臣议行。于是中书命左三部、太常寺、少府监于兴禅寺置局,委官杨天佑、太祝郭敏董其事,大乐正翟刚辨騐音律,充收受乐器官。丞相耶律铸又言:「今制宫县大乐内编磬十有二虡,宜于诸处选石材为之」。太常寺以新拨宫县乐工、文武二舞四百一十二人,未习其艺,遣大乐令许政往东平教之。至元二年闰五月,大乐署言:「堂上下乐舞官员及乐工合用衣服、冠冕、鞾履等物,乞行制造」。中书礼部移凖太常博士议定制度。七月,中书吏部再凖太常博士议定,行下所司制造宫县乐器。既成,大乐署郭敏开坐名数以上。九月,省臣言:「太庙殿室向成按《祭祀志》云:中统四年三月,诏建太庙于燕京,至元三年十月太庙成,宫县乐器咸备。请徴东平乐工赴京师肄习,以俟享庙」。制可。是年七月《礼乐志》乐服作九月新乐服成,乐工至自东平勅翰林院定撰八室乐章按《礼乐志》,中统四年至至元三年,皆以太祖为第一室,故仅有七室乐章。是年始追尊烈祖为第一室,故至元四年至十七年有八室乐章大乐署《百官志》曰:大乐署,中统五年始置令二员,丞一员,掌管礼生礼工四百七十九户,编运舞节,俾肄习之。十一月,有事于太庙宫县登歌乐,文武二舞咸备。其迎送神曲曰《来成之曲送神或作保成,降神文武九成,黄锺宫三成,大吕角二成,太蔟徴二成,应锺羽二成,送神黄锺宫一成,烈祖曰《开成之曲》,无射宫一成以下七室同,太祖曰武成之曲》,太宗曰《文成之曲》,皇伯考术赤曰弼成之曲,皇伯考察合带曰《协成之曲》,睿宗曰《明成之曲》,定宗曰《熈成之曲》,宪宗曰《威成之曲》,初献盥洗曰《肃成之曲》至大以后名顺成,无射宫初献升降登歌肃成之曲,夹锺宫、司徒奉俎曰嘉成之曲,文舞退,武舞进曰《和成之曲》,亚终献酌献曰《顺成之曲》,并无射宫彻豆登歌丰成之曲,夹锺宫文舞曰《武定文绥之舞》,武舞曰内平外成之舞,武舞六成。第一成象灭王汗二成破西夏,三成克金,四成收西域,定河南,五成取西蜀平。南诏六成,臣高丽服交趾详见乐舞门臣》等谨按礼乐志载亲祀禘祫乐章注云:未详年月太常。集礼云别本所录,以时考之,疑至元三年以前拟用,今附录于此。皇帝入门,宫县奏顺成之曲,无射宫升殿奏顺成之曲,夹锺宫诣罍洗,宫县奏《顺成之曲》至元四年名肃成诣酌尊所,宫县奏顺成之曲》,并无射宫迎神,宫县奏《思成之曲》至元四年名来成。司徒奉俎,宫县奏《嘉成之曲》,酌献始祖宫县奏庆成之曲,无射宫诸庙奏熈成昌成、鸿成乐成、康成明成等曲》,文舞退,武舞进,宫县奏肃成之曲至元四年名和成。亚终献,宫县奏《肃成之曲》至元四年名顺成。皇帝饮福,登歌奏《厘成之曲》,彻豆,登歌奏《丰成之曲》。并夹锺宫、送神,奏《保成之曲》:黄锺宫
18
《祭祀志》曰:太庙雅乐库在宫城西南东向。四年三月勅中都路建习乐堂,使乐工肄业其中,丞相耶律铸制宫县成。诏赐名大成。
19
耶律铸《传》曰:「初清庙雅乐,止有登歌」,诏铸制《宫县八佾》之舞。至元四年三月,乐舞成,表上之。仍请赐名《大成》。制曰「可」。
20
《礼乐志》曰:「世祖命王镛作《大成乐》。
21
《徐世隆传曰:「中统三年,世隆请増宫县大乐、文武二舞,令旧工教习,以备大祀。制可,除世隆太常卿以掌之」。
22
张孔孙传》曰:「辟东平万户严忠范府议事官。时汴梁既下,太常乐师流寓东平,旧章缺落,止存登歌一章而已。世祖居潜邸,尝召乐师至日月山观之。至是,徐世隆奏帝宜增设宫县及文武二舞,以备大典。因诏世隆为太常卿,而张孔孙以奉礼郎为之副,以董乐师,肄成,献之京师。
23
六年,太保刘秉忠起朝仪,奏访教坊旧工,秉忠侍帝藩邸,即上书言:「近代礼乐器具靡散,宜令刷㑹,徴太常旧人教引后学,使器备人存,渐以修之,实太平之基,王道之本」。帝嘉纳之,至是,奉㫖与许衡、徐世隆等肄习朝仪,百日而毕,秉忠复奏曰:「无乐以相须,则礼不备」。奉㫖搜访旧教坊乐工,得杖鼓色杨皓笛色曹楫、前行色刘进、教师郑忠,依律运谱,被诸乐歌,六月而成,音声克谐,陈于万夀山便殿,帝聴而善之。明年二月,奏以丙子观礼,前期一日,布绵蕝金帐殿前,帝及皇后临观于露阶,礼文乐节悉无遗失。七年,元正受朝,班首进酒,用教坊乐。
24
天夀、圣节、受朝、郊庙礼成受贺,并如元正仪,元正用乐音王队,天夀节用夀星队,凡朝㑹用礼乐队。八年二月,迎白伞盖游皇城,用教坊司仪鳯司乐,以帝师帕克斯巴之言于大明殿御座上置白伞盖一顶,每岁二月十五日,于大殿启建白伞盖佛事,用诸色仪仗、社直迎引伞盖、周游皇城内外,云与衆生祓除,不详导迎福祉。教坊司云和署,掌大乐鼓、板杖鼓、筚篥、龙笛、琵琶筝𥱧七色,凡四百人。兴和署掌妓女杂扮队戏一百五十人,祥和署掌杂把戏男女一百五十人,仪鳯司掌汉人、回回、河西三色细乐,每色各三队,凡三百二十四人。
25
阿锡页传》曰:世祖尝诏都城大作佛事,集教坊伎乐及仪仗以迎导阿,锡页奏曰:「高丽新附,山东初定,江南未下,天下疲弊,此无益之费,甚无谓也」。帝嘉纳之。
26
十年三月,皇后、皇太子受册寳,并用教坊乐。十一年八月,制内庭曲舞。
27
十二年十二月,皇帝受尊号,用教坊乐,中书以上皇帝册寳」,下太常大乐署,编运无射宫大宁等曲及上夀曲谱,当时议殿庭用雅乐,后不果用等。谨按世祖纪云:至元十二年十二月,羣臣请上帝后尊号,不许。然祭祀志云:是年十二月,以受尊号,遣使预告天地,行一献礼,祭告一献仪,由此而定。礼乐志复有上皇帝册寳,编运曲谱云云,则本纪不许之说殊不然也。
28
十三年三月,平宋得其乐器。
29
宋主㬎举国内附,诏凡太常寺祭器、乐器、法服、乐工、卤簿、仪卫等物,尽仰收拾。伯顔入临安,遣郎中孟祺籍宋太庙四祖殿、景灵宫礼乐器,暨太常寺祭器、乐器等物。至十七年四月,以宋太常乐付太常寺。十九年,王积翁又请徴亡,宋雅乐器至京师,置于八作司。二十一年,大乐署言,宜付本署收掌中书,命八作司与之:鎛钟二十有七,编钟七百二十有三,特磬二十有二,编磬二十有八,铙六、单铎、双铎各五,钲、錞各八。十六年十月,帝御香阁,命大乐署令完顔椿等肄文武乐。
30
先是,召用东平乐工凡四百一十二人,中书以东平地逺,惟留其户九十有二,馀尽遣还,复入民籍。至元三年十二月,乃籍近畿儒户三百八十四人为乐工。十三年,以近畿乐户多逃亡,仅得四十有二,复徴用东平乐工。是年十月,命太常卿呼图克约蘓召太常乐工。是月十一日,大乐令完顔椿等以乐工见于香阁,文郎魏英舞迎神黄锺曲,武郎安仁舞亚献无射宫曲。
31
十八年十月,皇后祔庙,制昭睿顺圣皇后室曲舞。二十一年二月,括江南乐工。
32
至明年正月,徙江南乐工八百家于京师。二十二年九月,真腊、占城贡乐工十人。十二月,议皇太子庙乐。
33
时皇太子薨,太常博士议曰:「金世宗太子允恭薨,諡曰宣孝」。又建别庙以奉神主,准中祀以陈登歌。中书翰林诸老臣亦议宜加諡,立别庙奉祀,遂諡曰明孝太子。至三十年十月,祔于太庙。成宗即位,追尊皇考为皇帝,庙号裕宗室,奏《昭成之曲》。
34
二十七年十月,新作太庙登歌宫县乐。先是,二十二年闰十一月,太常卿呼图克约蘓奏:「大乐见用石磬,声律不协,稽诸古典,磬石莫先于泗滨,女直未尝得此。今泗在封疆之内,宜取其石以制磬」。从之。选审聴音律大乐正赵荣祖及识辨磬材、石工、牛全诣泗州采之,得磬璞九十,制编磬二百三十,命大乐令陈革等料简应律者百有五。二十三年,呼图克约蘓,又奏太庙乐器、编钟、笙匏,岁乆就壊,音律不协,遂补铸编钟八十有一,合律者五十,造笙匏三十有四。至是,乃新作太庙登歌、宫县乐。至二十九年四月,太常太卿香山又请采石增制编磬,遣孔铸往泗州,得磬璞五十八,制磬九十,大乐令毛庄等审聴之,得应律磬五十有八,于是编磬始备。
35
等谨按《世祖纪》云:「二十六年闰十月,取石泗滨为磬,以补宫县之乐」。与《礼乐志》年分先后不同。三十年六月,初立社稷乐,用登歌。
36
命大乐许徳良运制曲谱,翰林国史院撰乐章,其降送神曰《镇宁之曲》:降神八成,林锺宫二成,太蔟角二成,姑洗徴二成。南吕羽二成,送神林锺宫一成。初献盥洗、升坛、降坛、望瘗位皆《肃宁之曲》,盥洗、望瘗太蔟宫升降,应锺宫正配位奠玉币曰《亿宁之曲》。太蔟宫、司徒奉俎彻豆曰《丰宁之曲》,奉俎、太蔟宫彻豆应锺宫正配位酌献曰《保宁之曲》,亚终献曰《咸宁之曲》,并太蔟宫。明年八月时成宗已即位,初祀社稷用堂上乐,岁以为常。
37
礼乐志曰:「按祭社稷、先农及大徳,六年祀天地、五方帝,乐章皆用金旧名。释奠宣圣亦因宋不改。祭祀志曰:社稷坛有雅乐库,有大乐署,有乐工房。三十一年五月时成宗已即位,世祖、裕宗祔庙,命大乐署编运曲谱舞节,翰林定撰乐章,世祖室曰《混成之曲》,裕宗室曰《昭成之曲》。
38
成宗大徳六年三月,合祭昊天上帝、皇地祗、五方帝于南郊,撰定乐章。
39
降神,奏《咸宁之曲》,六成。圜锺宫三成,黄锺角一成,太蔟徴一成,姑洗羽一成。初献盥洗,奏《肃宁之曲》。黄锺宫初献升降,奏《肃宁之曲》。大吕宫奠玉弊奏。大吕宫迎俎奏《丰宁之曲》。黄锺宫酌献,奏《嘉宁之曲》,大吕宫亚终献,奏《咸宁之曲》。黄锺宫彻豆,奏《丰宁之曲》。大吕宫送神奏。圜锺宫望燎,奏。黄锺宫八年正月,升教坊司三品。
40
教坊司,秩从五品,掌承应乐人及管领兴和等署五百户。中统二年始置。至元十二年,升正五品。十七年,改提㸃教坊司,𨽻宣徽院,秩正四品。二十五年,𨽻礼部大徳。八年,升正三品。延佑七年,复正四品。其属三:兴和署,祥和,署、广乐库、教坊司。散官。十五:云韶大夫、仙韶大夫,从三品。长宁大夫、徳和大夫,正四品。协律大夫,从四品。嘉成大夫,正五品。纯和郎、从五品调音郎,正六品。司乐郎、从六品,协乐郎、正七品。和乐郎,从七品,司音郎、司律郎,正八品。和声郎、和节郎,从八品。张圭传曰:延佑二年,教坊使曹耀珠拜礼部尚书,平章政事张圭曰:「伶人为宗伯,按武宗初年,且尝以仪鳯司大使、教坊、司达噜噶齐并加平章政事,为玉宸乐院使,见本纪,何以示后世?」力谏止之。
41
曹元用传曰:「泰定二年,转礼部尚书,大朝会为纠仪官」,谓太医、仪鳯、教坊等官不当序正班,当自为一列」,后皆行之。
42
九年十一月,祀昊天上帝于南郊,其文舞曰《崇徳之舞》,武舞曰《定功之舞》。
43
时新建郊坛既成,命大乐署编运曲谱舞节,翰林撰乐章。十一月二十八日,亲祀圜丘用之。 《亲祀乐》皇帝入中壝黄锺宫皇帝盥洗黄锺宫皇帝升坛、降坛、大吕宫、降神奏《天成之曲》,圜锺宫三成,黄锺角一成,太蔟徴一成,姑洗羽一成。初献盥洗奏《隆成之曲》,黄锺宫初献升降,并奏《隆成之曲》,大吕宫正配位奠玉币并奏《钦成之曲》,黄锺宫司徒奉俎奏《宁成之曲》。黄锺宫昊天上帝位酌献奏《明成之曲》。黄锺宫皇地祇位、酌献大吕宫、太祖位酌献黄锺宫,皇帝饮福大吕宫,皇帝出入小次,黄锺宫文舞退,武舞进奏《和成之曲》,黄锺宫亚、终献奏《和成之曲》。黄锺宫彻豆,奏《宁成之曲》,大吕宫、送神奏《天成之曲》。圜锺宫望燎,奏《隆成之曲》。黄锺宫皇帝出中壝黄锺宫。 摄祀乐 祀日,有司请行事,宫县乐作降神《天成之曲》六成。内圜锺宫三成,黄锺角、太蔟徴、姑洗、羽各一成,文舞《崇徳之舞。太尉诣盥洗位,宫县乐奏黄锺宫《隆成之曲。盥讫,诣坛,升自午陛至大三年改升自夘升。登歌乐作大吕宫《隆成之曲》,诣正位神座前,北向立,宫县乐作,奏黄锺宫《钦成之曲》,次诣皇地祇位,配位奠献,并如上仪。降自午陛,登歌乐作,如升坛之曲。司徒奉馔入门,宫县乐奏黄锺宫《宁成之曲。太尉诣盥洗位,宫县乐作,奏黄锺宫隆成之曲》,盥手、洗爵讫,诣坛,升自午升。按原注云:一作夘陛殆,亦至大中改。登歌乐作,奏黄锺宫《明成之曲,酌尊讫,诣正位神座前,宫县乐作,奏黄锺宫《明成之曲》,文舞崇徳之舞,读祝、宫、县乐奏如前曲,次诣皇地祇位,并如上仪,惟乐奏大吕宫,次诣配位,并如上仪,惟乐奏黄锺宫降自午陛一作卯陛,登歌乐作如前降神之曲,文舞退,武舞进,宫县乐作,奏黄锺宫《和成之曲》。亚献升诣正位神座前,宫县乐作,奏黄锺宫熈成之曲、武舞定功之舞,奠爵讫,次诣皇地祇位、配位并如上仪。终献升诣正位神座前,宫县乐作,奏黄锺宫熈成之曲,武舞定功之舞,酌献并如上仪。彻笾豆,登歌乐作大吕宫《宁成之曲。送神宫县乐作,奏圜锺宫天成之曲一,成止。三献官诣望位,乐作,奏黄锺宫隆成之曲。等。谨按:是年因右丞相哈喇哈斯等奏,屡讲郊祀之礼,初议访求深知音律之人,审五声八音,以司肄乐。既又检讨唐、宋、金亲祀、摄行仪注并杂乐节次,集议去取,盖其始亦有亲郊之意,故拟撰乐章云云。后仍遣官摄祭也。
44
祭祀志》曰:「郊坛雅乐库十间,在外垣西门之内少南,东向。演乐堂七间,在外垣内之西南隅,东向」。十年八月,京师文宣王庙成,行释奠礼,乐用登歌,命翰林院定乐名乐章。
45
帝初即位,集贤学士阎复疏言京师宜首建宣圣庙学,定用释奠雅乐,乃命建宣圣庙于京师。是年秋,庙成,命江浙行省制造宣圣庙乐器,以宋旧乐工施徳仲审较应律运至京师。秋八月,用于庙祀宣圣,先令翰林新撰乐章,命乐工习之,降送神曰凝安之曲,初献、盥洗、升殿、降殿、望瘗皆同安之曲,奠帛曰明安之曲,奉俎曰《丰安之曲》,酌献曰《成安之曲》,亚终献曰《文安之曲》,彻豆曰《娯安之曲,盖旧曲也。新乐章不果用礼乐志曰宣圣乐章,迎神奏凝安之曲,黄锺宫三成,大吕角二成,太蔟徴二成,应锺羽二成,初献盥洗奏同安之曲,姑洗宫升殿奏同安之曲。南吕宫奠币奏《明安之曲,南吕宫奉俎奏《丰安之曲,姑洗宫文宣王位酌献奏《成安之曲》,南吕宫、兖国复圣公、郕国宗圣公、沂国述圣公、邹国亚圣公位酌献,并奏《成安之曲,南吕宫、亚终献奏《文定之曲》,姑洗宫饮福、受胙与盥洗同惟国学释奠、亲祀用之,摄事则不用外路,州县皆用之,彻豆奏《娯安之曲》,南吕宫送神奏《凝安》之曲,黄锺宫望与盥洗同。右释奠乐章皆旧曲。元朝尝拟撰易而未及用,今并附于此。迎神奏《文明之曲》,盥洗奏《昭明之曲》,升殿、降殿奏《景明之曲》,奠币奏《徳明之曲》。文宣王酌献奏《诚明之曲》。兖国公、邹国公酌献同郕国公、沂国公酌献俱阙。亚、终献奏《灵明之曲》,送神,奏《庆明之曲》。
46
虞集传曰:大徳中,除国子博士,大成殿,新赐登歌乐,其师世居江南,乐生皆河北田里之人,情性不相能,集亲教之然后成,曲复请设司乐一人掌之,以俟考正。
47
孙承泽春明梦馀录》曰:元成宗时宣圣庙乐歌,仍宋之旧。
48
十一年七月时武宗已即位,祭告天地,命大乐署编运皇地祗酌献大吕宫一曲及舞节翰林撰乐章,用三献仪,降神乐作六成止。
49
九月,顺宗、成宗祔庙,顺宗室,奏《庆成之曲》,成宗室,奏《守成之曲》。
50
武宗至大二年正月,以受尊号,恭谢太庙,备宫县登歌二舞。
51
皇帝入门,奏《顺成之曲》。盥洗升殿,用至元中初献升降《肃成之曲》,亦曰《顺成之曲》。出入小次,奏《昌宁之曲》。无射宫迎神,用《至元中来成之曲》,改曰《思成》。黄锺宫三成,大吕角二成,太蔟徵二成,应锺羽二成。初献摄太尉盥洗升殿,奏《肃宁之曲》,酌献太祖室,仍用旧曲,改名《开成》《开成本至元中烈祖曲名,其词则太祖旧曲也,睿宗室仍用旧曲,改名《武成》此亦至元中太祖曲名,其词则神祖创业以下仍旧。皇帝饮福,登歌奏《厘成之曲》新制曲。夹锺宫文舞、退武舞进,仍用旧曲,改名《肃宁》旧名和成。其词「天生五材,谁能去兵以下是也,亚终献酌献仍用旧曲改名《肃宁》旧名《顺成》其词,幽明精禋以下是也,彻豆曰《丰宁之曲》旧名丰成,词语亦异,送神曰《保成之曲》,皇帝出庙廷,亦曰《昌宁之曲》,无射宫。
52
《太常集礼》曰《乐章》,据孔思逮《本録》之,国朝乐章,皆用「成」字。凡用「宁」字者,金曲也。
53
等谨按礼乐志,又载武宗至大以后,祀庙乐章,皇帝入门,奏《顺成之曲云云,与上畧同。其诸室之乐,则太祖奏开成之曲,睿宗奏《武成之曲,世祖奏《混成之曲,裕宗奏《昭成之曲》,顺宗奏庆成之曲,成宗奏守成之曲,武宗奏威成之曲,仁宗奏歆成之曲,英宗奏《献成之曲》。庙室至英宗止,葢泰定时所定,今附録于此。至十室中独阙第五室,当是显宗乐奏德成之曲,见礼乐志。泰定十室乐舞,以文宗毁其庙室,后遂阙焉。亲谢仪,享日,摄太尉行晨祼礼,宫县乐作思成之曲,以黄锺为宫,大吕为角,太蔟为徵,应锺为羽,作文舞九成止。太尉诣盥洗位,宫县乐作《肃宁之曲》,盥洗讫,升殿,宫县乐作。升自阼阶,登歌乐作,太尉祼将毕,进馔乐节如亲祀时享仪详后,皇帝行酌献礼,宫县《顺成之乐》作。皇帝诣盥洗位,宫县乐作,升殿,宫县乐作,升自西阶,登歌乐作,诣太祖室尊彝所,宫县乐作,奏《开成之曲》,次诣各室,奏各室之乐,酌献并如上仪。诣饮福位,登歌乐作,宫县《厘成之乐作,饮福受胙讫,登乐乐作,降自西阶,宫县乐作,彻笾豆,宫县《丰宁之乐》作,送神乐作《保成之曲》作,一成止。礼毕,皇帝还大次,宫县《昌宁之乐》作,车驾还宫,教坊乐鼓吹振作等。谨按摄行告谢仪,降神乐作九成,止馀未详。
54
六月,以大都𨽻儒籍者四十户,充文庙乐工。十二月,始制先农乐章,以太常登歌乐祀之。先是,有命祀先农以登歌乐,如祭社稷之制。大乐署言「礼祀先农如社,《遂録、祭社林锺宫镇宁》等曲以上,葢金曲也。
55
祀日,赞者请行事,乐作三成,止送神之曲,一成止。《礼乐志》曰:「先农乐章,降神奏《镇宁之曲》,林锺宫二成,大蔟角二成。姑洗徵二成,南吕羽二成。初献盥洗奏《肃宁之曲》。太蔟宫初献升坛奏《肃宁之曲》,应锺宫正配位奠玉币奏《亿宁之曲》,司徒奉俎奏《丰宁之曲》。正配位酌献奏《保宁之曲》。并太蔟宫亚终献奏《咸宁之曲》。阙宫彻豆,奏《丰宁之曲》。应锺宫送神,奏《镇宁之曲》。林锺宫望瘗位,奏《肃宁之曲》。阙宫词详乐章门
56
太常集礼曰:「国初礼乐之事,悉用前代旧工,循习故常,遂有用其旧者,亦有不用其词而冒以旧号者,如郊祀先农等乐是也」。
57
等谨按《祭祀志》云:「祀先农、降神乐作三成」。《礼乐志》则详列八成,未知孰是。
58
三年十月,置曲阜、宣圣庙登歌乐。
59
先是,宣圣五十四代孙左三部照磨思逮言,阙里宣圣祖庙释奠行礼久阙,祭服登歌之乐,乞命江浙行省制造登歌乐器及祭服,以备祭祀。中书允其请,令江浙制造。至是,乐器成运赴阙里用之。十一月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南郊,配以太祖,令大乐署运制配位及亲祀曲谱舞节、翰林撰乐章。皇帝出入中壝黄锺宫曲二,盥洗黄锺宫曲一,升殿登歌大吕宫曲一,酌献黄锺宫曲一,饮福登歌大吕宫曲一,出入小次,黄锺宫曲一,皆无曲名。四年六月时仁宗已即位,武宗祔庙,乐奏威成之曲,命乐正谢世宁等编曲谱舞节,翰林侍讲学士张士观撰乐章。仁宗皇庆初,命太常补拨乐工。
60
二年九月,用登歌乐,祀睿宗于真定玉华宫。自是嵗用之,至延佑七年三月奏罢。
61
玉华宫孝思殿在真定世祖所立,延佑四年,始用登歌乐,行三献礼。七年九月,勅议玉华宫嵗享,睿宗登歌大乐,太常博士言影堂用太常礼乐,非是。十月,制罢之。
62
等谨按史载用乐年分,《礼乐志》,与《祭祀志》互异。其停罢之月,《礼乐志》又与英宗纪不合。延佑五年,命各路府宣圣庙置雅乐,选择习古乐师,教肄生徒。
63
七年三月时英宗已即位,册尊太皇太后,用教坊乐。八月,仁宗祔庙,乐奏《歆成》之曲》,命乐正、刘琼等编运酌献乐谱舞节,翰林撰乐章。
64
英宗至治元年正月,始以四孟月时享,亲祀太室,备宫县登歌二舞。
65
祀日,有司请行事宫县,乐作《思成之曲》,以黄锺为宫,大吕为角,太簇为徵,应锺为羽,作文舞九成止。皇帝入门,宫县《顺成之乐》作。皇帝诣盥洗位,宫县乐作。皇帝升自西阶,诣诸室祼鬯,还版位。登歌乐作,皇帝降自西阶,奏请还小次。皇帝祼将毕,司徒出迎馔,俱宫县乐作,奏无射宫《嘉成之曲》。奏请诣盥洗位。皇帝出次,宫县乐作。盥洗讫,升殿,宫县乐作,升自东阶,登歌乐作,诣太祖室尊彝所,诣太祖神位前,宫县乐作,奏《开成之曲》。酌献讫,次诣各室,各奏本室之乐,酌献并如上仪。奏请诣饮福位,登歌乐作,至位,登歌《厘成之乐》作,饮福受胙讫,还版位。登歌乐作,降自西阶。宫县乐作。奏请还小次,宫县乐作,文舞退,武舞进。先是,皇帝酌献讫,将至小次,亚、终献继进,各如上仪。终献毕,彻笾豆,登歌《丰成之乐》作。赐胙讫,奏「请诣版位。皇帝出次,宫县乐作,送神《保成之乐》作,一成止。礼毕,皇帝还大次,宫县《昌宁之乐》作,车驾还宫,教坊乐鼓吹振作。
66
等谨按,此后顺帝至元六年十月亲祀太庙,车驾还宫,教坊乐振作,其馀乐节未详。
67
二年十月,用登歌乐于太庙。
68
以修庙工役未毕,妨陈宫县,止用登歌」。是月,英宗祔庙,乐奏《献成之曲》。
69
等谨按,英宗以至治三年八月被弑,泰定元年二月祔庙庙,乐当作于此时。志云是月,殊误。三年十二月时泰定帝已即位显宗祔庙,乐奏《德成之曲》。文宗天厯二年三月,明宗祔庙,乐奏《永成之曲》等。谨按文宗纪云:「天厯二年八月,明宗崩,十月祔庙庙」。乐当作于此时,志作三月,误。其载宗庙乐章,则系之天厯三年又自相参错也。
70
至顺元年十月,始祀昊天上帝于南郊,以太祖皇帝配,备宫县登歌二舞。
71
祀日,皇帝入门,宫县乐作,降神乐作《天成之曲》六成,奏请行事,宫县乐作,诣盥洗位,升阶,登歌乐作。至坛上宫县,《钦成之乐》作,还版位,登歌乐作,降阶,宫县乐作,还小次,司徒奉馔如常仪。皇帝出次,宫县乐作。诣盥洗位,升阶,登歌乐作,诣正位酒尊所,酌尊、宫县乐作,《奏明成之曲。诣正位酌献讫,诣配位前,宫县乐作。酌献讫,诣饮福位,饮福受胙讫,登歌乐作,降自午陛,宫县乐作,还小次,文舞退,武舞进,宫县乐作,奏和成之曲,亚终献行礼如常仪。彻笾豆,登歌乐作,奏宁成之曲。皇帝出次送神乐作天成之曲一成,止。礼毕,还大次,宫县乐作。车驾还宫,教坊乐鼓吹振作。富珠哩翀传曰:文宗亲祀天地、社稷、宗庙,翀为礼仪使,竣事上天厯大庆诗三章,帝命藏之奎章阁等。谨按:此后顺帝至正三年十月亲郊,车驾出宫,教坊乐鼓吹不作还宫,教坊乐鼓吹皆作,其馀乐节未详。
72
顺帝元统二年四月,奉文宗神主祔太庙,行三献礼,乐用宫县。
73
至正十年九月,祭三皇,如祭孔子礼,翰林撰乐章》。先是,以江西亷访使文殊讷建言,三皇开天立极,功被万世,京师每嵗春秋纪事,命太医官主祭,揆礼未称,请于国子学、宣圣庙春秋释奠。于是命太常定仪式,工部范祭器,浙江行省制雅乐器,复命太常博士定乐曲名,翰林国史院撰乐章十有六曲。至是,祭仪乐器俱备,以医籍百四十有八户充庙户礼乐生。御药院大使卢亨素习音律,受命教乐工四十有二人,各执其技。季秋九月九日蒇事,前一日,内降御香,三献官以下公服备大乐仪仗迎香,至开天殿庋置。其乐章降神奏咸成之曲,黄锺宫三成,賔成之曲,大吕角二成顾成之曲,太蔟徵二成,临成之曲,应锺羽二成。初献盥洗奏蠲成之曲,姑洗宫升殿奏恭成之曲,奠币,奏祇成之曲。并南吕宫降殿,与升殿同。奉俎奏成之曲。姑洗宫初献盥洗升殿,并与前同。太皥、伏羲氏位,酌献,奏成之曲。炎帝神农氏位酌献,奏成之曲。黄帝,有熊氏位酌献,奏成之曲。配位酌献,奏成之曲。并南吕宫初献降殿,与前同。亚献奏成之曲。姑洗宫,终献同彻豆,奏成之曲。南吕宫送神奏成之曲,黄锺宫望瘗,奏成之曲:姑洗宫。
74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二
URN: ctp:ws934405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