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二百二十三·經籍考五十

《卷二百二十三·經籍考五十》[View] [Edit] [History]

1
○子醫家

·《太平聖惠方》一百卷》

1
晁氏曰:太宗皇帝在潛邸日,多蓄名方異術。太平興國中,內出親驗者千餘首,乃詔醫局各上家傳方書,命王懷隱、王祐、鄭彥、陳昭遇校正編類,各篇首著其疾證。淳化初書成,御製序引。

·慶歷善救方》一卷》

1
兩朝藝文志》:詔以福州奏獄醫林士元,藥下蠱毒,人以獲全,錄其方,令國醫類集附益。八年頒行。

·皇祐簡要濟眾方》五卷》

1
《兩朝藝文志》:皇祐中,仁宗謂輔臣曰:「外無善醫,民有疾疫或不能救療。其令太醫簡《聖惠方》之要者頒下諸道,仍敕長史按方劑以時拯濟。」令醫官使周應編以為此方。三年頒行。

·太醫局方》十卷》

1
鼂氏曰:元豐中,詔天下高手醫,各以得效秘方進,下太醫局驗試,依方製藥鬻之。仍模本傳於世。

·和劑局方》十卷》

1
鼂氏曰:大觀中,詔通醫刊正藥局方書。閱歲書成,校正七百八字,增損七十餘方。
2
陳氏曰:庫部郎中陳師文等校正。凡二十一門,二百九十七方。其後時有增補。

·《王氏博濟方》五捲》

1
鼂氏曰:皇朝太原王袞撰。袞慶歷間,因官滑臺,暇日出家藏七十餘方,擇其善者為此書。名醫云:其方用之無不效,如草還丹治大風,太乙丹治鬼胎,尤奇驗。

·《藥準》一卷》

1
陳氏曰:潞公文彥博寬夫撰。所集方才四十首。以為依《本草》而用藥則有準,故以此四十方為處方用藥之準也。

·沈存中良方》十卷》

1
鼂氏曰:皇朝沈括存中撰。存中博學通醫術,類其經驗方成此書。用者多驗。或以蘇子瞻論醫藥雜說附之。
2
陳氏曰:不知何人所錄。其閒辯雞舌香一段,言《靈苑》所辯猶有未盡者。《館閣書目》別有《沈氏良方》十卷、《蘇沈良方》十五卷,而無《靈苑方》。

·靈苑》二十卷》

1
鼂氏曰:亦存中編。本朝士夫如高若訥、林億、孫奇、龐安常,皆以善醫名世,而存中尤善方書。此書所載多可用。

·孫氏傳家秘寶方》三卷》

1
陳氏曰:尚藥奉御太醫令孫用和集。其子殿中丞兆,父子皆以醫名。自昭陵時迄于熙、豐,無能出其右者。元豐八年,兆弟宰為河東漕,屬呂惠卿帥并,從宰得其書,序而刻之。自言為思邈之後。晁氏《讀書志》作《孫尚秘寶方》,凡十卷。

·養生必用方》十六卷》

1
鼂氏曰:皇朝初虞世撰。序謂:「古人醫經行於世者多矣,所以別著者,古方分劑與今銖兩不侔,用者頗難。此方其證易詳,其法易用,茍尋文為治,雖不習之人,亦可無求於醫也。虞世本朝士,一旦削髮為僧,在襄陽與十父遊從甚密。

·《尊生要訣》二卷》

1
陳氏曰:即初虞世《四時常用要方》。有廬山陳淮者復附益焉。

·楊子護命方》五卷,《通神論》十四卷》

1
鼂氏曰:皇朝楊退修撰。以岐伯論五運六氣以治百病,後世通之者,惟王︸一人而已,然猶於遷變行度,莫知其始終次序,故著此《方》、《論》云。

·龐氏家藏秘寶方》五卷》

1
陳氏曰:蘄水龐安時安常撰。安時以醫名世,所著書傳於世者,惟《傷寒論》而已。此書南城吳炎晦父錄以見遺。
2
山谷黃氏《龐安常傷寒論後序》:安常自少時善醫方,為人治病,處其生死多驗,名傾江、淮諸醫。然為氣任俠,鬥雞走狗,蹴踘擊球,少年豪縱事無所不為。博弈音技,一工所難,而兼能之。家富,多後房,不出戶而所欲得。人之以醫聘之也,皆多陳其所好以順適其意。其來也,病家如市;其疾已也,君脫然不受謝而去之。中年乃屏絕戲弄,閉門讀書,自神農、黃帝經方,扁鵲《八十一難經》、《靈樞》、《甲乙》,葛洪所綜緝百家之言,無不貫穿。其簡策紛錯,黃素朽蠹,先師或失其讀;學術淺陋,私智穿鑿,曲士或竄其文,安常悉能辯論發揮。每用以視病,如是而生,如是而不治,幾乎十全矣。然人以病造之,不擇貴賤貧富,便齋曲房,調護以寒暑之宜;珍膳羹饘,時節其饑飽之度。愛其老而慈其幼,如痛在已也。未嘗輕用人之疾,常試其所不知之方。蓋其輕財如糞土而樂義,耐事如慈母而有常。似秦、漢間游俠而不害人,似戰國四公子而不爭利。所以能動而得意,起人之疾不可縷數,他日過之,未嘗有德色。其所論著《傷寒論》,多得古人不言之意。其所師用而得意於病家之陰陽虛實,今世所謂良醫,十不得其五也。餘始欲掇其大要,論其精微,使士大夫稍知之,適有心腹之疾,未能卒業。然未嘗游其庭者,雖得吾言而不解。若有意於斯者,讀其書,自足攬其精微。故特著其行事以為後序云。其前序,海上道人諾為之,故虛右以待。
3
宛丘張氏跋《傷寒論》曰:張仲景《傷寒論》,論病處方纖悉必具,又為之增損進退之法以預告人。嗟夫,仁人之用心哉!且非通神造者,不能為也。安常又竊憂其有病證而無方者,續著為《論》數卷,用心為術,追儷古人。淮南謂安常能與傷寒說話,豈不信哉。

·錢氏小兒方》八卷》

1
鼂氏曰:皇朝錢乙仲陽撰。神宗時擢太醫丞。於書無所不窺。他人勤勤守古獨度越縱舍,卒與法合。尤邃《本草》,多識物理,辯正闕誤。最工療嬰孺病。年八十二而終。閻季忠方附其後。

·《錢氏小兒藥證真訣》三卷》

1
陳氏曰:錢仲陽撰,閻季忠集。上卷言證,中卷敘嘗所治病,下卷為方。季忠亦頗附以巳說,且以劉斯立所作仲陽傳附于末。宣和元年也。

·嬰童寶鏡》十卷》

1
鼂氏曰:題曰棲真子,不著姓名。錄世行應驗方成此書。

·小兒靈秘方》十三卷》

1
鼂氏曰:不題撰人。辯小兒疾證及治療之方,多為歌訣。

·小兒玉訣》一卷》

1
鼂氏曰:未詳撰人名氏。為韻語以記小兒疾證治法,凡二十三。

·《醫說》十卷》

1
陳氏曰:新安張景季明撰。

·《食治通說》一卷》

1
陳氏曰:東虢婁居中撰。臨安藥肆「金藥臼」者,有子登第,以恩得初品官。趙忠定丞相跋其後。書凡十六篇,大要以食治則身治,此上工醫未病之一術也。
2
趙丞相序略曰:君自幼業醫,至是歷八十一寒暑矣。錢唐行都多貴人,君未嘗出謁。卿相王侯之家屢迎之不可致。每旦肩輿至藥肆,群兒已四集,悲啼叫號,囂然滿室,君皆調護委曲。坐良久,徐起枚視之,一以至之,先後為序。輒為言:兒本無疾,愛之者害之也。如言兒下利時,此為脾虛,乳食過傷所致,惟苦節其乳食,微以參、木藥溫其胃即愈矣。而愛之者曰,兒數利,氣且乏,非強食莫補其所喪。於是胃虛不能攝化,其氣重傷,參、木弗效,增以姜、附,姜、附不巳重以金石,而兒殆矣。胡不以身喻之,方吾曹盛壯時,日食二升米飯,幾不滿欲一,日意中微不佳,則粒米不堪向口,何況兒乎?予每視君持藥欲授時,必諄諄為人開說,口幾欲破。又為紙囊貯藥,各著其說於上,使歸而勿忘焉。

·《治病須知》一卷》

1
陳氏曰:不知名氏。專論外證,以用藥之次第,為不能脈者設也。

·《正俗方》一卷》

1
陳氏曰:知虔州長樂劉彞執中撰。以虔俗信巫,無醫藥,集此方以教人。

·《奉親養老書》一卷》

1
陳氏曰:泰州興化令陳真撰。元豐中人。

·《小兒班疹論》一卷》

1
陳氏曰:東平董汲及之撰。錢乙元祐癸酉題其末。

·《腳氣治法》一卷》

1
陳氏曰:董汲撰。

·《指迷方》三卷》

1
陳氏曰:考城子王貺子亨撰。吳丞相敏為之序。貺為南京名醫宋毅叔之婿,宣和中以醫得幸,至朝請大夫。

·九籥衛生方》三卷》

1
陳氏曰:宣和宗室忠州防禦使士紆撰。

·治風》一卷》

1
陳氏曰:張耒文潛所傳,凡三十二方。

·《小兒醫方妙選》三卷》

1
陳氏曰:成安大夫、惠州團練使張渙撰。凡四百二十方。渙五世為小兒醫,未嘗改科。靖康元年自為之序。

·《雞峰備急方》一卷》

1
陳氏曰:太醫教授張銳撰。紹興三年為序。大抵皆單方也。

·《產育保慶集》一卷》

1
陳氏曰:濮陽李師聖得《產論》二十一篇,有其說而無其書。醫學教授郭稽中以方附諸論之末,遂為全書。近時括蒼陳言嘗評其得失於《三因方》,婺醫杜荍者又附益之,頗為詳備。

·《本事方》十卷》

1
陳氏曰:維揚許叔微知可撰。紹興三年進士第六人。以藥餌陰功見於夢寐,事載《夷堅志》。晚歲取平生巳試驗之方,併記其事實,以為此書,取本事詩詞之例以名之。

·《傷寒歌》三卷》

1
陳氏曰:許叔微撰。凡百篇,皆本仲景法。又有《治法》八十一篇,及《仲景脈法三十六圖》、《翼傷寒論》二卷、《辯類》五卷,皆未見。

·《指南方》二卷》

1
陳氏曰:蜀人史堪載之撰。凡三十一門,各有論。

·《楊氏方》二十卷》

1
陳氏曰:樞密楊人炎子靖以家藏方一千一百十有一首刻之當塗,世多用之。

·《本草單方》三十五卷》

1
氏曰:工部侍郎宛邱王俁碩父撰。取《本草》諸藥條下所載單方,以門類編之,凡四千二百有六方。

·《何氏方》六卷》

1
陳氏曰:太常博士括蒼何偁德揚撰。

·《洪氏方》一卷》

1
陳氏曰:鄱陽洪氏。

·《莫氏方》一卷》

1
陳氏曰:邢部郎中吳興莫伯虛致道刻《博濟方》於永嘉,而以其家藏經驗方附于後。

·《備急總效方》四十卷》

1
陳氏曰:知平江府溧陽李朝正撰。大抵皆單方也。

·《是齋百一選方》三十卷》

1
陳氏曰:山陰王璆孟玉撰。「百一」,言其選之精也。

·《三因極一方》六卷》

1
陳氏曰:括蒼陳言無擇撰。「三因」者,內因、外因、不內外因。其說出《金匱要略》。其所述方、論,往往皆古書也。

·《小兒保生方》三卷》

1
陳氏曰:左司郎姑孰李檉與幾撰。

·《傷寒要旨》二卷》

1
陳氏曰:李檉撰。列方於前而類證于後,皆不外仲景。

·《漢東王氏小兒方》二卷》

1
陳氏曰:不著名。

·《幼幼新書》五十卷》

1
陳氏曰:直龍圖閣、知潭州劉昉方明撰集。刊未畢而死,徐璹壽卿以漕攝郡,趣成之。

·《大衍方》十二卷》

1
陳氏曰:朝散大夫孫紹遠稽仲撰。凡藥當預備者四十九種,故名「大衍」,所在易得者不與焉。諸方附于後。

·《海上方》一卷》

1
陳氏曰:不著姓名。括蒼刻本。《館閣書目》有此方,云乾道中知處州錢竽編。

·《集效方》一卷》

1
陳氏曰:南康守李觀民集。

·《胎產經驗方》一卷》

1
陳氏曰:陸子正撰集。

·《葉氏方》三卷》

1
陳氏曰:太社令延平葉大廉撰。

·《胡氏方》一捲》

1
陳氏曰:不著名。

·傳道適用方》二捲》

1
陳氏曰:稱拙菴吳彥夔。淳熙庚子。

·《陳氏手集方》一卷》

1
陳氏曰:建安陳抃。

·《選奇方》十卷,《後集》十卷》

1
陳氏曰:青田余綱堯舉撰。

·《傷寒瀉痢要方》一卷》

1
陳氏曰:直龍圖閣長樂陳孔碩膚仲撰。

·《湯氏嬰孩妙訣》二卷》

1
陳氏曰:東陽湯衡撰。衡之祖民望,精小兒醫,有子曰麟,登科。衡,麟之子,尤邃於祖業,為此書也十九篇。

·《諸家名方》二卷》

1
陳氏曰:福建提舉司所刊,市肆常貨而局方所未收者。

·《易簡方》一卷》

1
陳氏曰:永嘉王碩德膚撰。增損方三十首,㕮咀藥三十品,市肆常貨圓子藥十種,以為倉卒應用之備。其書盛行于世。

·《四時治要方》一卷》

1
陳氏曰:永嘉屠鵬時舉撰。專為時疾、瘧痢、吐瀉、傷寒之類,雜病不與焉。

·《治奇疾方》一卷》

1
陳氏曰:夏子益撰。凡三十八道,皆奇形怪證,世間所未見者。

·《傷寒證類要略》二卷,《玉鑒新書》二卷》

1
陳氏曰:汴人平堯卿撰。專為傷寒而作,皆仲景之舊也,亦別未有發明。

·《瘡疹證治》一卷》

1
陳氏曰:金華謝天錫撰。

·《產寶諸方》一卷》

1
陳氏曰:不著名氏。集諸家方,而以《十二月產圖》冠之。

·《纂要備急諸方》一卷》

1
陳氏曰:不知何人集。皆倉卒危急所須藥及雜術也。

·《摘要方》一卷》

1
陳氏曰:《傷寒十勸》及《危證十病》,末載《托裏十補散方》。

·《劉涓子神仙遺論》十卷》

1
陳氏曰:東蜀刺史李頔錄。按《中興書目》引《崇文總目》云宋龔慶宣撰。劉涓子者,晉末人,於丹陽縣得《鬼遺方》一卷,皆治癰疽之法,慶宣得而次第之。今按《唐志》有慶宜《劉涓子男方》十卷,未知即此書否。卷或一板,或止數行,名為十卷,實不多也。

·《衛濟寶書》一卷》

1
陳氏曰:稱東軒居士,不著名氏。治癰疽方也。

·《外科保安方》三卷》

1
陳氏曰:知興化軍毫社張允蹈家藏方。龔參政茂良、劉太史夙為之序、跋。

·《五發方論》一卷》

1
陳氏曰:不知名氏,亦吳晦父所錄。

·《李氏集驗背疽方》一卷》

1
陳氏曰:泉江李迅嗣立撰。凡五十二條,其論議詳盡曲當。

·皇帝醫相馬經》三卷》

1
晁氏曰:唐穆蠡集伯樂、王良等六家書成此編。「皇帝」斥神農也。

·育駿方》三卷》

1
晁氏曰:未詳撰人。相馬術及醫治畜牧之方。

·《相馬經》一卷》

1
晁氏曰:未詳撰人。相馬法式,並著馬之疾狀及治療之術。《李氏書目》有之。
URN: ctp:ws938200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5.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