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一百九十九·經籍考二十六

《卷一百九十九·經籍考二十六》[View] [Edit] [History]

1
○史傳記

·《魏公語錄》一卷》

1
陳氏曰:與《別錄》小異而實同。《別錄》分四卷,此總為一篇。先後次第亦不同,而末一則《別錄》所無,姑並存之。

·《魏公別錄》四卷》

1
鼂氏曰:其門人王巖叟記其言論事實。然以《國史》考之,其歲月往往抵牾,蓋失之誣也。

·《杜祁公語錄》一卷》

1
陳氏曰:不知何人作。

·《文潞公私記》一卷》

1
鼂氏曰:皇朝文彥博所撰。元豐初,王堯臣之子同老,以其父至和中所撰立英宗為皇子詔草上之,且曰:「時宰相文彥博、富䦟知狀。」神宗以問彥博,彥博具以實對。至元祐中,賈易為言官,為韓忠彥爭辨其事,彥博乃著此。其後云:自古惟霍禹云「縣官非我家將軍不得至此」,楊復恭自稱「定策國老」,謂昭宗為「門生天子」,鞅鞅不道之言,卒被夷滅。
2
陳氏曰:記至和請建儲及元豐褒賞事。

·潛德錄》一卷》

1
鼂氏曰:皇朝呂誨獻可之孫撰。記其祖乞立英宗言章。

·嘉祐名臣傳》五卷》

1
鼂氏曰:張唐英傳仁宗朝賢臣五十餘人。
2
王氏《揮麈錄》曰:唐英,天覺同胞兄,仕至殿中侍御史,嘗述《仁宗政要》上於朝。所謂《嘉祐名臣傳》,特《政要》中一門耳。

·《孔子編年》三卷》

1
鼂氏曰:皇朝孔傳取《左氏》、《國語》、《公羊》、《史記》及他書所載孔子事,以年次之,自生至卒。

·東家雜記》二卷》

1
鼂氏曰:亦孔傳撰。孔子四十七代孫也,纂其家舊聞軼事于此書。
2
陳氏曰:歷代追崇先聖故事,及孔林古跡。

·鼂以道《揚雄別傳》一卷》

1
鼂氏曰:從父詹事公撰。雜取諸書所載雄逸事為一編,係之以贊。

·《唐質肅遺事》一卷》

1
陳氏曰:無名氏所記唐介子方事也。

·《韓莊敏遺事》一卷》

1
陳氏曰:秘書丞韓宗武文若撰。記其父丞相縝玉汝事,未亦雜載他事。宗武即少年遇洋客者也,年八十二乃卒。此編亦載其詩,云熙寧閒得異疾,與神物遇。

·《范忠宣言行錄》二十卷》

1
陳氏曰:不著名氏,其家所錄也。

·《范太史遺事》一卷》

1
陳氏曰:翰林學士范沖元長記其父事。

·傅獻簡佳語》一卷》

1
陳氏曰:不知何人所作,記傅堯俞所談。

·《杜公談錄》一卷》

1
陳氏曰:雷繹杜師益等錄其父務滋之言。王廣淵作序。

·豐清敏遺事》一卷》

1
陳氏曰:給事中章貢李朴先之撰。記豐稷相之事。朱熹為之後序。

·宗忠簡公遺事》三卷》

1
陳氏曰:不著名氏,錄留守開封宗澤汝霖事。亦其家子孫所為。
2
後村劉氏序曰:公《遺事》行世已久,今連帥寶謨王公鎔,公之外孫,復稍採摭舊聞,以傅翼之。

·《呂忠穆家傳》一卷,《逢辰記》一卷,《遺事》一卷》

1
陳氏曰:記建炎丞相呂頤浩元直事。孫昭問刻之廣德軍。

·《褒德集》二卷,《易學辨惑》一卷》

1
陳氏曰:邵伯溫撰。錄其父告命、謚議、行狀、誌志之屬。《辯惑》述傳授源流,辯鄭之妄。

·《呂氏家塾記》一卷》

1
陳氏曰:侍講呂希哲原明撰。

·桐陰舊話》十卷》

1
陳氏曰:吏部尚書潁川韓元吉無咎撰。記其家世舊事。以京師第門有桐木,故云。元吉,門下侍郎維之四世孫也。

·《趙康靖日記》一卷》

1
陳氏曰:參政雎陽趙概叔手所記治平乙巳丙午閒在政路初事。

·劉忠肅公行年記》一卷》

1
陳氏曰:丞相東平劉摯莘老撰。

·文昌雜錄》六卷》

1
陳氏曰:主客郎中南京龐元英懋賢撰。官制初行,元英為郎,在省四年,記一時見聞及古今典故可觀覽。元英,丞相莊敏公籍之子。

·聞見近錄》一卷》

1
陳氏曰:宗正丞三槐王鞏定國撰。

·辯欺錄》一卷》

1
陳氏曰:韓忠彥記其父嘉祐末命事,與文、富諸公辯。

·《回天錄》一捲》

1
陳氏曰:宣教郎秦湛處度撰。記呂好問圍城中事。好問除右丞,訓詞有「回天之力」語,故以名錄後有好問謝其祖公著復官表及遺表。

·《盡忠補過錄》一卷》

1
陳氏曰:修職郎穆伯芻撰。記張孝純在偽齊時所上本朝書。

·《吳丞相手錄》一卷》

1
陳氏曰:吳敏元忠撰。記靖康初元事。

·《岳飛事實》六卷,《辯誣》五卷》

1
陳氏曰:飛之孫珂撰。

·《丁卯實編》一卷》

1
陳氏曰:成忠郎李珙撰。誅曦之功,楊巨源為多,安丙忌而殺之。珙為作傳,上之于朝,以昭其功而申其冤。

·《孔子編年》五卷》

1
陳氏曰:新安胡仔元任撰。其父待制舜陟命仔采摭經傳為之。

·《諸葛武侯傳》一卷》

1
陳氏曰:侍講張栻撰。以陳壽作史私且陋,裒集他傳及裴松之所注為此傳,而削去管、樂自許一則。朱晦翁以為不然,又為《後論》以達其意。謂其體正大而學未至,使得游洙、泗之門,所就不止此。

·韓文公曆官記》一卷》

1
陳氏曰:新安張敦頤撰。頗疏略。其最誤者,序言擒吳元濟、出牛元翼為一事,此大謬也。為裴度行軍司馬,在憲宗元和時;奉使鎮州王庭湊,在穆宗長慶時。

·歐公本末》四卷》

1
陳氏曰:呂祖謙編。蓋因觀《歐陽公集》,考其歷仕歲月、同官同朝之人,略著其事跡,而集中詩文亦隨事附見。非獨歐公本末,而時事時賢之本末,亦大略可觀矣。故以入傳記類。

·皇祐平蠻記》二卷》

1
陳氏曰:殿中丞馮炳撰。記儂智高事。

·《孫威敏征南錄》一卷》

1
陳氏曰:學士雎陽滕甫元發撰。言平南之功皆本孫沔元規。「狄青之至,莫能出其右者」。余靖歸美於青,非實也。甫時通判潮州。

·唃廝囉傳》一卷》

1
陳氏曰:不著作者。

·陜西聚米圖經》五卷》

1
陳氏曰:閤門通事舍人雄州趙珣撰。珣父振,博州防禦使,久在西邊。珣訪得五路徼外山川遣里,康定二年為此書。韓魏公經略言于朝,詔取其書,召見。執政呂許公、宋莒公言用兵以來,策士之言以千數,無如珣者。擢涇原都監。定川之敗,死焉。珣勁特好學,恂恂類儒者,人皆惜之。

·《元豐平蠻錄》三卷》

1
陳氏曰:金部員外郎知鳳翔府家安國撰。記乞弟、韓存寶事。

·《元祐分疆錄》三卷》

1
陳氏曰:直龍圖閣京兆游師雄景叔撰。元祐初,議棄西邊四寨,執政召師雄問之。對曰:「先帝棄之可也,主上棄之則不可。且示弱夷狄,反益邊患。」爭之甚力,不聽,卒棄之。四寨者,葭蘆、米脂、浮屠、安疆也。夏人以事出望外,萌侵侮之心,連年犯順,皆如師雄所料。此書前三卷記當時論辨本末,後一卷行實,不知何人作也。是歲師雄被命行邊,請以便宜行事。夏人與鬼章謀寇熙河,師雄說劉舜卿出師,種誼遂破洮州,擒鬼章以獻。其功偉矣。元祐諧老固欲休兵息民,師雄言既不行,功復不賞,殆以專反熙、豐,失於偏滯,終成紹述之禍,亦有以也。師雄,治平二年進士。

·《青唐錄》一卷》

1
陳氏曰:右班殿直李遠撰。元符中取邈川、青唐,巳而皆棄之。遠,紹聖武舉人,官鎮洮,奉檄軍前,記其經歷見聞之實,燦然可觀。

·交趾事迹》十卷》

1
陳氏曰:知新州趙勰撰。

·《占城國錄》一卷》

1
陳氏曰:不著名氏。

·《雞林類事》三卷》

1
陳氏曰:不著名氏。

·《政和大理入貢錄》一卷》

1
陳氏曰:右迪功郎錢塘周邦撰。其祖穜為集賢修撰知桂州時,歸明人黃璘招來大理國入貢,詔穜考究其真偽。穜言偽妄不可憑,乞依熙寧故事支馬價發還。璘至京師,力主其事,穜落職奉祠。久而覺其詐,乃改正,復職知廣州。

·《安南表狀》一卷》

1
陳氏曰:紹興二十五年,李天祚進貢,自靖康二年以後,至是始通也。

·《邊和錄》五卷》

1
陳氏曰:承議郎河東陳伯疆撰。載胡世將承公宣撫川、陜事。

·《建炎德安守禦錄》三卷》

1
陳氏曰:郡丞東平劉荀子編次。建炎初高密陳規元則守德安禦群盜事迹功狀。規,後守順昌,與劉錡共成却敵之功者也,以樞密直學士知廬州而卒。

·《淮西從軍記》一卷》

1
陳氏曰:不著名氏。記紹興十年金虜敗盟,淮西諸帥守禦事。

·《順昌破敵錄》一卷》

1
陳氏曰:不著名氏。記劉錡信叔守禦戰勝本末。

·《滕公守台錄》一卷》

1
陳氏曰:不著名氏。雎陽滕膺子勤為台川戶曹,方臘之亂,仙居人呂師囊應之,攻城甚急,膺佐太守備禦,卒全一城。郡人德之,至今廟食。行狀事實聚見此篇。膺後至直秘閣京西漕而終。

·《二楊歸朝錄》一卷》

1
陳氏曰:楊堯弼、楊載紹興八年所與撻辣、兀朮書,時偽齊初廢也。末有探報虜事數十條。

·《逆臣劉豫傳》一卷》

1
陳氏曰:楊堯弼等撰。二楊事跡當考。前銀題銜稱宣義郎、迪功郎,並為大總管府官屬。此傳堯弼為右從事郎,載為右迪功郎。

·《許右丞行狀》一卷》

1
陳氏曰:吏部員外郎許忻撰。許公翰字崧老,襄邑人,為尚書右丞。忻,其弟也。

·《李忠定行狀》一卷》

1
陳氏曰:通判洪州李綸撰。其兄丞相綱伯紀事狀。葉適正則所作謚議附于後。

·《翟忠惠家傳》一卷》

1
陳氏曰:翟耆年伯壽述其父汝文公巽事實。忠惠者,私謚也。耆年實邢恕外孫。

·《艾軒家傳》一卷》

1
陳氏曰:莆田林成季述其季父工部侍郎光朝謙之事實。

·《夾漈家傳》一卷所著書目附

1
陳氏曰:莆田鄭翁歸述其父樵漁仲事跡。翁歸年八十歲,老貧不競。頃佐莆郡時猶識之。

·《葉丞相行狀》一卷》

1
陳氏曰:閣學廬陵楊萬里廷秀撰。丞相莆田葉顒子昂,乾道丁亥以冬雷罷,相至建寧而薨。

·謝脩撰行狀墓誌》一卷》

1
陳氏曰:昭武謝師稷務本奉使閩部,有惠愛,沒而民祠之。《行狀》,里人黃遹景聲撰;《墓誌》,永嘉陳謙撰。其廟曰「昭應」。

·《朱侍講行狀》一卷》

1
陳氏曰:奉議郎三山黃榦直卿撰。其高第弟子且子壻也。

·紫陽年》譜三卷》

1
陳氏曰:朱侍講門人通判辰州昭武李方子公晦撰。

·《篤行事實》一卷》

1
陳氏曰:丞相趙汝愚子直編其父善應彥遠事,而羅願、朱熹所撰行狀、墓銘,及諸賢哀詞、題跋之屬,萃為一編。「篤行」者,陳福公題其墓云爾。呂太史跋語有云:「處者易持,出者難工」。朱侍講取其意以為銘,所以勉其子之意深矣。

·《趙丞相行實》一卷,《附錄》二卷》

1
陳氏曰:知靜江府趙崇憲履常編集。忠定長子也。其一時諸賢祭文、挽歌,與嘉定更化之後,昭雪誣枉,改正史牒本末,皆見《附錄》。

·《趙忠定行狀》一卷,《續議》一卷》

1
陳氏曰:知光州鄱陽柴中行與之撰。其《謚議》,允濟全之、楊方子直所為也。

·《倪文節言行錄》三卷,《遺奏志狀碑銘謚議》一卷》

1
陳氏曰:戶部郎中倪祖常子武輯其父尚書遺事。行狀,錫山蔣重珍良貴撰;碑銘臨魏了翁華甫撰。

·《趙華文行狀》一卷》

1
陳氏曰:文林郎趙山李燔敬子撰。忠定之子,吏部宗憲履常也。

·八朝名臣言行錄》二十四卷》

1
陳氏曰:侍講朱熹撰。以近代文集及傳記載本朝名臣言行,掇取其要,輯為此錄。前五朝五十五人,後三朝四十二人。

·中興志議忠錄》三卷》

1
陳氏曰:龔頤正撰。自建炎至紹興辛巳,上自李若水、劉韐貴臣名士,下及一婦人卒伍之微,皆錄之。

·《孝史》五十卷》

1
陳氏曰:太學博士新喻謝諤昌國撰集。曰君紹五,后德一,宗表五,臣傳三十五,文類二,夷附一。諤後至御史丞,淳熙名臣,樂易君子也。

·孝行錄》三卷》

1
陳氏曰:京兆胡訥撰。始得此書,不知訥何人也。所記多國初人。已而知其為安定先生翼之之父,仕為寧海節度推官。

·《古今孝悌錄》二十四卷》

1
陳氏曰:廬陵王紹圭唐卿撰。

·廉吏傳》十卷》

1
陳氏曰:成都費樞伯樞撰。自秦至唐,凡百十有四人。宣和乙巳為序。

·《南陽先民傳》二十卷》

1
陳氏曰:題南陽王襄元祐癸酉歲序。所記鄧州人物,自百里奚、直不疑而下,至唐范傳正、韓翃,凡一百六十人。

·《典刑錄》十二卷》

1
陳氏曰:苕溪吳宏編。凡五十二門,大略於《言行錄》中抄出。

·《近世厚德錄》四卷》

1
陳氏曰:題百煉真隱李元綱國紀編。沈濬道原為作序。

·救荒活民書》三卷》

1
陳氏曰:從政郎鄱陽董煟編進。煟,紹熙五年進士,嘗知瑞安縣。

·仁政活民書》二卷》

1
陳氏曰:秀州司戶會稽丁銳集。

·《好還集》一卷》

1
陳氏曰:秀水婁伯高元龍編報應之事。為十門。

·《先賢施仁濟世錄》一卷》

1
陳氏曰:奉化丞山陰諸葛興編。凡十門,皆本朝諸賢事實也。

·《莆陽人物志》三卷》

1
陳氏曰:知興化軍永嘉林紘文伯撰。以圖志不叙人物,故特為是編。莆壤地褊小,而人物特盛。

·臥遊錄》一卷》

1
陳氏曰:呂祖謙撰。晚歲病廢臥家,取史傳所載古今人境勝處錄之,時以宗少文「臥遊」之語實諸卷首。

·《上庠錄》十卷》

1
陳氏曰:光州助教呂榮義撰。雜記京師太學故事。

·《上庠後錄》十二卷》

1
陳氏曰:三山周士貴撰。記中興太學事,頗疏略。

·《昭明太子事實》二卷》

1
陳氏曰:知池州趙彥博富文編。昭明廟食於池,頗著靈響元祐始賜額曰「文孝」。

·祠山家世編》一卷》

1
陳氏曰:詹仁澤、曾樵編。輯廣德橫山神張王事跡。

·《海神靈應錄》一卷》

1
陳氏曰:永嘉貢士陸維則撰。太守韓彥直子溫為之序。初,元祐中,守直龍圖閣范峋夢海神曰:「吾唐李德裕也。」郡城東北隅海仙壇之上有廟,初不知其為何代人,峋明日往謁其像,即夢中所見。自是多響應。然封爵訓詞惟曰「海神」而已。

·鄂國金佗粹編》二十八卷,《續編》三十卷》

1
陳氏曰:岳珂撰。

·宋登科記》三卷》

1
鼂氏曰:皇朝登科人名氏,未詳何人所撰。

·唐宋科名分定錄》三卷》

1
鼂氏曰:不題撰人,元符間所著書也。序云:己卯歲得張君房所誌唐朝科場故事,今續添五代及本朝科名分定事,迄於李常寧云。

·《大宋登科記》三十二卷》

1
陳氏曰:洪適編。始,吳興郡學有鋟板,不分卷第,止述進士一科。適始仿姚康錄制舉詞科,自建隆庚申,迄紹興庚辰,二萬三千六百人有奇,為二十一卷,自後皆續書之。

·《中興登科小錄》三卷,《姓類》一卷》

1
陳氏曰:通判徽州江都李椿撰。新安舊有《登科記》,但逐榜全錄姓名而已。椿家藏《小錄》,自建炎戊申,至嘉熙戊戌,節次取名字、鄉貫、三代諱刊之,後以韻類其姓,凡一萬五千八百人有奇。太守吳興倪祖常子武刻之,以備前記之闕文。

·乘軺錄》一卷》

1
陳氏曰:知制誥祁陽路振子發撰。祥符中,使契丹歸,進此錄。事見其傳。

·《奉使別錄》一卷》

1
陳氏曰:河南富弼彥國撰。慶歷使契丹,歸為《語錄》以進,機宜事節。則具于此錄。又一本有兩朝往來書附于末。

·《劉氏西行錄》一卷》

1
陳氏曰:直昭文館保塞劉渙中章撰。按康定二年,朝廷議遣使通河西唃氏,渙以屯田郎知晉州請行。以十月十九日出界,慶曆元年三月十日回泰州。此其行紀也。唃氏自此與中國通,而元昊始病於牽制矣。渙後擢刺史,歷典數州,至留後,以工部尚書致仕。

·《契丹講和記》一卷》

1
陳氏曰:不著名氏。載契丹初講和本末,末有慶曆增幣後北虜誓書。

·慶曆正旦國信語錄》一卷》

1
陳氏曰:余靖慶曆三年使虜所記。

·《熙寧正旦國信錄》一卷》

1
陳氏曰:天章閣待制竇卞熙寧八年使虜所記。

·《接伴送語錄》一卷》

1
陳氏曰:集賢校理沈季長熙寧九年接伴送虜使耶律運所記。

·《使遼見聞錄》二卷》

1
陳氏曰:尚書膳部郎中李罕撰。

·《宣和使金錄》一卷》

1
陳氏曰:太常少卿安陸連南夫鵬舉弔祭阿骨打奉使所記,時宣和六年。

·《奉使雜錄》一卷》

1
陳氏曰:紹興十二年,何鑄使虜所錄禮物各銜表章之屬。

·館伴目錄》一卷》

1
陳氏曰:無名氏。紹興二十四年。

·《隆興奉使審議錄》一卷》

1
陳氏曰:左奉議郎雍希稷堯佐撰。隆興二年,編脩官胡昉、閣門祇候楊由義使金虜軍前,審議海、泗、唐、鄧等事,不屈而歸。希稷,其禮物官也。所抗辯應對之語多出由義。

·《攬轡錄》一卷》

1
陳氏曰:吳郡范成大至能乾道六年使虜所記聞見。

·《北行日錄》一卷》

1
陳氏曰:參政四明樓鑰大防乾道已丑待次溫州教授,以書狀官從其舅汪大猷仲嘉使虜紀行。

·《乾道奉使錄》一卷》

1
陳氏曰:參政諸暨姚憲令則乾道壬辰使虜日記。

·《奉使執禮錄》一卷》

1
陳氏曰:進士鄭儼撰。淳熙已酉,中書舍人莆田鄭僑惠叔使虜賀正,會其主病篤,欲令於閤門進國書,僑不可。已而殂殂。遂回。

·《使燕錄》一卷》

1
陳氏曰:尚書戶部郎龍游余嶸景瞻撰。嘉定辛未,嶸使虜賀生辰,會有北師,行至涿州定興縣而回。
URN: ctp:ws94253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5.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