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ctext:897050"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清史紀事本末
條件: 提到「吳三桂
Total 5

卷十二

4
四年春正月,水西蠻酋安坤作亂,吳三桂討擒之。彗星見女宿度。三月金星畫見。夏六月,雲南省城迤東土酋王耀祖據新興,僭號大慶,吳三桂破擒之。冬十月,江南獻玉璽。溧陽縣民顧起龍撈獲玉璽,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十六字,總督郎廷佐以獻,命貯內庫。
6
六年春二月吳三桂進征烏撒女酋隴氏,討擒之。秋七月,帝親政,御太和殿受賀,頒詔赦。鰲拜矯殺太子太堡內大臣蘇克薩哈。蘇克薩哈既與鰲拜不合,奏求守陵,鰲拜必欲置之死,奏言其有異心,列其二十四大罪,應置极典。帝悉其情,持不下,鰲拜攘臂強奏。累日,竟予絞決,並滅其族。九月,詔停本年秋決。
21
二十二年春二月,帝幸五臺山。終帝之世,凡幸五臺山者五,不備紀。三月,還京師。夏四月,命邊疆提鎮官有應入覲者,奏聞。時邊陲將士,不習國家法度,帝嘗降勅廣西將軍馬承胤軍中,承胤跪受,諸將驚曰:「我將軍亦跪人耶?!」至是憲臣禧佛疏稱:「海內大定,宜令提鎮次第入覲。」帝因語羣臣曰:「提鎮久握兵權,心意驕縱,故每致生亂。常來朝見,則心生敬畏,如吳三桂輩亦不令來朝,始至於此也。」羣下皆拜服。六月,帝奉太皇太后出古北口避暑,自是每年五六月出口,不備紀。秋七月,還京師。
24
二十五年春二月,詔嗣後武官照文職例丁憂,從四川提臣何傳請也。先是,下廷議時,帝語閣臣曰:「武官不宜久任,在昔唐室藩鎮,驕蹇跋扈,皆由久典兵權耳。乃丁憂之例既定,自不致任久矣。」夏四月,詔訪求遺書。帝欲統一天下之言論思想,飭令直隸巡撫、學道,購收民間藏書祕錄,務期搜訪罄盡,送部進呈,以免異端詖說流播民間云。閏月江蘇巡撫湯斌奏毀蘇州城上方山五通滛洞,同時閩督郭世隆亦檄毀五顯廟。秋七月,帝獵於邊外,自後每歲能秋冬農隙講武之時,出邊行獵,不備紀。八月,還京師。冬十二月,發遣兵部侍郎蔡毓榮於黑龍江,因前在雲南隱匿吳三桂家口也。毓榮前官綏遠將軍,平三桂大有功,諸滿帥忌之甚,相與構陷,遂獲罪。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