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Wiki ->
唐會要 -> Search for "ctext:204225"
Search details: |
---|
Scope: 唐會要 |
Condition : References 「鳳閣侍郎」 |
Total 3 |
---|
18  | 其年,四門博士王𤣥感云:「三年之喪,合三十六月」。鳳閣侍郎張柬之駁曰:「三年之喪,二十五月,不刋之典也。春秋:魯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乙巳,薨。文公二年冬,公子遂如齊納幣。左傳云:禮也。此則春秋三年之喪,二十五月之明騐也。尚書伊訓云:成湯既沒,太甲元年,惟元祀十有二月,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祇見厥祖。孔安國注云:湯以元年十一月崩。據此,二年十一月小祥,三年十一月大祥,故太甲中篇云: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于亳」。此尚書三年之喪,二十五月之明騐也。禮記曾子問曰:「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又小記云:「再朞之喪,三年也。九月之喪,四時也,七月之喪,三時也。三月之喪,一時也」。此禮記三年之喪,二十五月之明騐也。儀禮士虞禮云:「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中月而禫,是月也吉祭」。此禮周公所制,則儀禮三年之喪,二十五月之明騐也。此四騐並禮經正文或周公所制,或仲尼所述,吾子豈得以禮記戴聖所修,輒欲排毀也?議者以柬之所駁,頗合于禮典。 |
27  | 長安四年三月,則天與宰相議及州縣官,納言李嶠等奏曰:「安人之方,須擇刺史。竊見朝廷物議,莫不重內官、輕外職,每除牧伯,皆再三披訴。比來所遣外任,多是貶累之人,風俗不澄,實由於此。今望於臺閣寺監,妙簡賢良,分典大州,共康庶績。臣等請輟近侍,率先具寮。則天曰:誰為此行?」鳳閣侍郎韋嗣立先對曰:「㕘知機務,非臣所堪。承乏外臺,庻當盡節。儻得垂採録,臣願此行」。於是以本官兼汴州刺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