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Wiki ->
唐會要 -> Search for "ctext:87430"
Search details: |
---|
Scope: 唐會要 |
Condition : References 「薛戎」 |
Total 2 |
---|
14  | 潤州金壇縣。垂拱四年七月十八日置。 上元縣。武德七年,置蔣州金陵縣。八月又廢蔣州。九年移於白下縣屬潤州。貞觀七年改為江寧縣。至德二年正月十六日置江寧郡,貞元元年改為昇州。寳應元年四月十五日州廢。上元三年二月六日改為上元縣也。 曲阿縣。武德二年六月置雲州。五年四月,改為簡州,以崔順為刺史。八年四月,州廢,屬潤州。天寳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為丹陽縣。 常州武進縣。武德四年置。貞觀元年廢。垂拱二年三月三日又置。 蘇州長洲縣。通天元年七月四日分呉縣置。 嘉興縣武德元年置,貞觀元年廢。景雲二年又置,先天二年又廢。開元五年七月又置。 華亭縣。天寳十載置。 海鹽縣貞觀元年廢,景雲二年置,先天二年廢,開元五年七月又置之。 湖州開元七年置,又及烏程縣。 臨溪縣。天授二年,析置武源縣。景雲元年,改臨溪縣。天寳元年,改為德清縣。 安吉縣武德七年廢。麟德元年八月五日又置。 杭州武德六年六月置於潛縣。武德六年六月置潛州。至其年八月以來路不通州,廢來屬。 新城縣。永亨元年五月二日分富陽縣置。 臨安縣。垂拱二年置。 紫溪縣。聖厯元年正月三十日改為崇德縣,神龍元年三月改為唐山縣。大歴三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廢。 宣州太平縣。天寳十載三月九日析涇縣置之。 涇縣武德元年置南徐州,其年改猷州。八年州廢,來屬。 溧陽縣,乾元元年六月十六日割屬昇州,二年六月十三日割屬宣州,其年十一月十六日又屬昇州。上元元年七月十三日𨽻宣州,十二月七日又屬昇州,寳應元年四月五日昇州廢,屬焉。 旌德縣。寳應二年二月析太平縣置。 寧國縣。隋置。武德六年廢,天授三年置。 婺州烏傷,武德七年,改為義烏縣。 武義縣。天授二年置。 東陽縣。垂拱二年二月三日分義康縣置。 蘭溪縣。咸亨五年八月十五日,割金華縣。 永康縣。武德八年置。 衢州武德四年,割婺州置,八年廢。垂拱三年三月十三日復置。 湏江縣。武徳四年八月分信安縣置,八年廢。永昌元年又置。 玉山縣。證聖二年,置龍丘縣。貞觀八年,置婺州。垂拱二年,廢盈川縣。如意元年,分龍丘縣置。元和七年正月,廢入龍丘、信安縣。 常山縣。咸亨五年置。 台州象山縣。神龍三年六月六日置。至德二年十二月九日割屬明州始豐縣。貞觀八年置。上元二年二月六日改唐興縣。寧海縣。永昌二年二月置。 永寧縣,貞元二年四月一日析臨海縣置。天寳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為黃岩縣。明州,開元二十六年七月十三日析越州鄮縣置,以秦昌順為刺史,仍置奉化、慈谿、翁山等縣。慈谿以房琯為縣令,翁山以王叔通為縣令。大厯六年三月,因袁晁賊廢。長慶元年三月,浙東觀察使薛戎上言:「明州北臨鄞,江山阻隘,今請移明州於鄮縣,置其舊城,近南高處置鄮縣」。從之。 越州山隂縣,武德四年置,貞觀元年廢。垂拱二年三月十三日,分㑹稽置。大厯二年十二月七日權廢。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刺史陳少逰又奏置。元和七年五月,𨽻入㑹稽、蕭山兩縣,十年二月復置之剡縣。武德四年置嵊州,八年廢,依舊為縣。 永興縣儀鳯二年割㑹稽置,天寳元年八月二十四日又改為蕭山縣。 餘姚縣。武德年置姚州。七年五月州廢,來屬。饒州新昌縣。武德五年析鄱陽置,後廢。開元四年又置。天寳元年八月十四日改為浮梁縣。 福州隋泉縣。武德八年,改為豐州都督府。貞觀元年,廢為泉州。久視元年,置武榮州。景雲二年,改為閩州。開元十三年,復改為福州 侯官縣。長安三年析閩縣置。元和三年三月并侯官、長樂入閩縣。福唐兩縣并長樂縣入建安、邵武兩縣。初,觀察使陸淮例省之,於舊縣各置場官,一刻木為印,徴其租稅,居人不便,至五年四月又復置。 萬安縣聖厯二年置。天寳八載八月二十四日,改為福唐縣。溫麻縣,長安四年置,天寳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為長溪縣。 泉州景雲二年,分武榮州置。 南安縣武德三年置豐州,貞觀元年州廢,並來屬。 莆田縣。武德六年三月置。 清源縣。天寳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為仙遊縣。汀州,大厯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移於長縣白石鄉黃連縣改寧化縣。 漳州垂拱二年九月置漳浦縣,新羅縣改為龍岩縣,並天寳元年八月二十四勅置懷㤙縣,垂拱二年置。 潮州潮陽縣,永徽四年廢,先天二年置。 建州武德四年置。 浦城縣。武德四年,為興呉縣。天授二年,改寧縣。神龍元年,改為唐興縣。天寳元年八月,改浦城縣。 邵州武德六年置梁州。貞觀十年,改為邵州。 邵陽縣。武德四年,置建州。貞觀元年,改為縣。 武岡縣。隋為武攸。武德四年,改為武岡。 郴州義章縣,武德四年廢。八年又依舊。 南平縣。武德七年,改為武縣。咸亨二年,又析置南平縣。天寳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藍山縣。 高平縣長壽二年置。 安陵縣。開元十三年置。 廬陽縣。天寳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為義昌縣。 潭州劉陽縣。景龍元年置。 湖潭縣,天寳八年八月三十日移於路口置。 岳州昌江縣。神龍三年,置華容縣。垂拱三年,改為容城縣。神龍元年二月,復為華容縣。 衡州衡陽縣。武德初,蕭鋭改為臨烝縣,因兹不改,至貞觀元年,復改為衡陽縣。 茶陵縣。武德七年置。貞觀七年省。聖厯元年復置吉州安福縣。武德五年置潁州,後改為安福縣。十年州廢。 永新縣。顯慶四年置䖍州南安縣,永淳元年析南安置,天寳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為信豐縣。 大庾縣神龍元年置。 安遠縣,貞元四年八月四日置。 道州貞觀元年,初置南榮州,至七年改為道州,十七年六月十七日並入永州。上元二年十月八日又置。 唐興縣蕭鋭置梁興,貞觀八年改為唐興縣。天寳元年八月二十四日,復為延唐。 江華縣。文明元年改為雲谿縣。神龍元年二月復舊焉。 𢎞道縣。天寳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置。 大厯縣,大厯二年七月二十六日置。 括州,括蒼縣。大厯十四年夏五月,改括州為處州,括蒼縣為麗水縣。 洪州分寧縣,貞元十六年二月置鄷城縣。天祐二年十二月改為呉高縣。撫州南豐縣。開元八年三月置之。 信州貴溪縣。永泰九年十月分七陽縣置。 永豐縣。元和七年正月廢入上饒縣。 歙州歸德縣。大厯二年二月廢入休寧縣北野縣。大歴四年二月廢入歙縣。 婺源縣。開元二十八年正月十日置。 睦州清溪縣,舊名上字,與憲宗廟諱同。永貞元年十二月改清溪縣。 池州永泰元年十月,分宣州、饒州、歙州戶口於清秋浦縣置,以秋浦、青陽、至德並析置。石埭等四縣𨽻於溫州。上元二年四月,析括州永嘉、安固二縣置。 樂安縣永寧縣。上元二年四月析臨海縣置。 |
98  | 其月,山南東道觀察使孟簡,舉均州鄖鄉縣鎮遏兵馬使趙絜,充本縣令,有紊條章,罰一月俸料。其年四月,命中官五人為京西和糴使,諫議大夫鄭覃、右補闕高釴等同上疏論,上覽之,即日罷其使。其年八月,以侍省姚文夀充京西京兆行營宣慰計會使。六月,制以左金吾衛大將軍胡證充京西京北巡邊使,所經過州鎮,與節度防禦使勅詳審商量利害,具事實聞奏,因程异之請也。七月,罷晉州防禦使。八月,浙東觀察使薛戎奏:「準勅,諸道所管支郡,別置鎮遏守捉兵馬者,宜並属刺。其邊徼溪洞接連蠻夷之處,時建城鎮者,則不在此限。合當道望海鎮、明州去七十里餘,俯臨大海,東與新羅、日本諸蕃接界,諸度支不屬明州」。許之。十五年十二月,中書門下奏:「因外六品已下正員官、諸道、諸使奏充掌職,比限兩考及授官,經二年已上,方許奏請,然後依資改轉,有才在下位者,不免留滯。請今後諸道、諸使應奏請正員官充職掌,經一周年,即與依資改轉,未一周年,與同𩔖試官」。從之。長慶三年三月勅,諸道軍府大將帶監察己上官者,三周年與改轉。如是加勅,合非時與改者,不在此限。其大將未曾奏官者,即亦仰奏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