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Search details: |
---|
Scope: 御定淵鑑類函 |
Condition : References 「耿國」 |
Total 4 |
《卷九十三》
8 ![]() | 増杖,乃奏。唐書曰:常宏機擢司農少卿,主東都營田苑。宦者犯法,杖乃奏,髙宗嗟賞,賜絹五十匹,曰:「後有犯,治之,毋奏」。遷司農卿。 倒用印。唐書曰:朱泚反,偽迎天子,遣將韓旻領鋭師三千,疾馳奉天,段秀實諭大吏岐靈岳竊取姚令言印,不獲,乃倒用司農印追其兵。旻至駱驛,得符還。 安車徵鄭。《續漢書》曰:鄭𤣥公車徵為大司農,給安車一乘,所過,長吏送迎。 天子器耿。《續漢書》曰:耿國字叔慮,為大司農,曉邊事,能議論,數上便宜事,天子器之。 置綾梁閣。《唐書》曰:初,宰相楊炎欲城原州,詔中使白段秀實。秀實言方春不可興土功,請須農隙。炎謂沮已,遂召為司農卿。秀實自涇州被召,戒其家曰:「若過岐,朱泚必致贈遺」。慎毌納至岐,泚果致大綾三百,家人拒不納,遂致都。秀實怒曰:「吾終不以汙吾第」。以置司農治堂之梁間。吏後以告泚,泚取視封帕如故。 六宮餐錢唐書曰:度支度六宮餐錢,移司農、司農季一出付吏大吏盡舉所給於人,權其子錢以給之。既不以時,黄門來,督責慢罵。杜中立為司農卿,取錢納帑舍,率五日一出,吏不得為姦,後遂以為法。 鄙其聚斂,《唐書》曰:竇靜,字元休,檢校并州大總管。太宗即位,授司農卿。趙元楷為少卿,靜鄙其聚斂,因㑹官屬大言曰:「如煬帝奢侈,竭四海自奉,司農湏公矣。今天子躬節儉,屈一人安兆,庻惡用公哉!」元楷大慚。 不貴文學。唐書曰:薛珏入為司農卿,是時詔舉堪刺史、縣令者且百人,延問民間疾苦得失,取尤通逹者什二。宰相欲校以文詞,珏曰:「求良吏不可貴文學,宜以上愛人之本為心也」。宰相多其計,所用皆稱職。 即薦於朝,唐書曰:武宗時,蕭祜字祐之,少貧窶,隠居以孝養聞,司農卿李實督官租,祜居喪未及輸,召至,將責之,㑹有賜與,倩、祜為奏,實稱善,即薦於朝,終制為左拾遺。 六遷少卿,唐書曰:韋湊為相王府屬,時姚崇兼府長史,嘗曰:「韋子識逺文詳,吾恨晚得之」。六遷司農少卿。 四遷司農《宋史》曰:「寧宗時,李大性四遷為司農卿」。,謹始五箴《宋史》曰:「寧宗即位,劉光世除侍御史,改司農少卿,入對,獻《謹始》五箴」。又論人主有六易六難,上悚然嘉納」。。 士人除授《宋史》曰:莫濟除司農少卿,自禮部員外郎除,魏杞奏曰:「濟嘗中詞科,且掌南宮牋奏,恐議者以為蹊徑未是」。上曰:「中都官初不分清濁,如司農責任亦甚,重以士人除授,亦無害也」。 斥賣祠廟。宋史曰:新法行鬻河渡坊場、司農并斥賣天下祠廟,宋閼伯、微子廟皆為賈區。張方平上言:「宋王業所基,閼伯封於商丘,以主六火㣲子為始封之君,是二祠者亦不得免乎?」帝震怒,批牘尾曰:「慢神辱國,莫甚於斯!」於是天下祠廟皆得不鬻。 原鄭宏科遣徒《後漢書》:鄭宏字巨君,遷大司農,在位一月,科遣諸徒七百人。宏舉吏范固為尚書,謂宏曰:「舊常一歲不遣數百,明府一月遣近千人,何其多也!」宏曰:「不應遣一人為多,如是,遣萬人為少也」。。 鄭莊言長者《漢書》曰:「鄭當時為大司農,每朝候上說,未嘗不言天下長者。其推轂士及官屬、丞史、山東諸公,以此翕然稱鄭、莊也」。。 鄭衆諌改弊,華嶠《後漢書》曰:鄭衆,字仲師,為左馮翊,政有明迹。建初六年,代鄧彪為大司農。是時朝議欲改弊農田、鹽鐵事,衆諫以為不可。詔數切責,至被奏劾,衆執之不移。 左雄諫加捶,謝承《後漢書》曰:「劉據為大司農,以職事被譴召,將加捶撲。左雄諫曰:「九卿位亞三公,班在大臣,行有佩玉之節,動有庠序之儀。孝明皇帝始有撲罰,皆非古典」。帝從而改之。其後九卿無復捶撲者。。 増司農,尤叢劇,《唐書》曰:文宗朝,杜中立以駙馬都尉遷司農卿。繩吏急,反為中傷,左徙慶王傅。久之,復拜司農卿。入奏,帝曰:「卿用法深,信乎?」對曰:「轂下有司,養名不肯事,如司農尤叢劇,陛下無信流言,假臣數月,事可濟」。帝許之。 司農不繳奏,宋史曰:鄧綰上書諛佞,王安石以侍御史判司農寺。時常平、水利、免役、保甲之政皆出司農,故安石藉綰以威衆。富弼在亳不散青苗錢,綰請付吏究治。畿縣民訴助役,詔詢其便否,兩行之,綰與曽布輙上還堂帖,中丞楊繪言未聞司農得繳奏者,不報。 原仲卿居處節儉,《漢書》曰:朱邑字仲卿,為大司農,居處節儉,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 子優,居職脩治。《東觀漢記》云:牟融,字子優,遷大司農,居職脩治,又善議論,朝廷皆服其能。帝數嗟歎,以為才堪宰相。 湛重家貧,妻裾穀食。謝承《後漢書》曰:「湛重字文疊,補大司農。在位歷載家,至貧妻子裾,穀給之食也」。 王思苛碎,下吏嗷然。魏畧》云:王思正始中為大司農,為人苛碎而喜怒無度,下吏嗷然不知所如。 |
《卷一百二十一》
41 ![]() | 原子馮出居於鄭。《史記宋世家》云:宋穆公和既立而病,召大司馬孔父謂曰:「先君宣公舎太子,與夷而立我,我不敢忘我,死必立與夷也」。乃使子馮出居鄭。 晏子都昌辭而不受。《晏子春秋》:景公封晏子以都昌,晏子辭不受,曰:「富而不驕者,未嘗聞之。貧而不恨者,嬰是也。所以貧而不恨者,以善為師也」。 増非孝,非公非仁」。彚苑詳注獨孤氏論吳季札曰:「李子三以吳國讓也,《春秋》褒之,愚竊謂其廢先君之命非孝,附子臧之義,非公執禮全節,使國篡君弑,非仁。 原魯連辭謝者三《史記魯連傳》云:連既說秦軍為卻,平原君欲封魯連,魯連辭謝使者三曰:「吾與富貴而屈于人,寧貧賤輕世而肆志也」。 叔敖謂子無受肥饒,《淮南子》云:椘莊王封孫,叔敖辭而不受。病,將死,謂其子曰:「吾死,王必封無受肥饒之地,受沙石之間」。果封其子肥饒,固辭。 子在襁褓,何敢受封!」《漢衛青傳》云:上封青,三子固辭謝曰:「臣幸得待罪行間,賴陛下神靈,軍大捷,皆諸校力戰之功也。今益封臣,青臣,青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勞,上幸裂地,封為三侯,非臣待罪行間,所以勸士力戰之意也。伉等三人,何敢受封」。 增朱鮪不受膠東王,《文獻通考》云:更始二年,既誅王莽,遷都長安,李崧、趙萌說更始宜悉王諸功臣。朱鮪爭之,更始封朱鮪為膠東王,辭不受。 憲固辭封。《太平御覽》云:大將軍竇憲封武陽侯,食邑二萬戶。憲固辭封。 原遁亡七年。《後漢書劉愷傳》:和帝詔曰:「故居巢侯劉般嗣子愷,當襲般爵而稱父遺意,致國弟憲遁亡七年,所守彌駡。蓋王法崇善成人之羙,其聽憲嗣爵」。乃徵愷為郎。 丁鴻挂絰而逃,《後漢書》:丁鴻字孝公,父綝,封陵陽侯。鴻與弟盛居,憐其幼少,及綝卒,鴻當襲封,上書致國于弟盛,不報。既葬,乃挂絰于冢廬,留書託疾而逃。初,鴻與鮑駿交,乃佯狂不識駿,駿乃止而諫曰:「今子以兄弟私恩而絶父不滅之基,可謂知乎!」鴻乃感悟就國。 起受侯印,死有餘罪。漢書平當傳云:上使使者召,欲封當當病篤,不應召室家。或謂:「當不可強起受侯印,為子孫耶?」當曰:「吾居大位,已有素餐之責矣,起受侯印,還臥而死,死有餘罪。今不起者,所以為子孫也」。 呂強都郷,辭讓懇惻。《後漢書》:呂強為小黃門,再遷中常侍。為人清忠奉公。靈帝時,例封宦者,以強為都郷侯,強辭讓懇惻,固不敢當,帝乃聽之。 鄧騭間闗上疏,後漢書鄧騭傳:永初元年,騭以定策功,増益三千戸,騭辭讓不獲,遂避使者,間闗詣闕上書自陳。 延壽上書請減戸邑,《漢書》:張延壽國在陳留别邑,在魏郡租入歳十餘萬,延壽自以身無功徳,何以久堪先人大國!數上書減戸邑。 致國于弟劉愷、丁鴻見前 歸功叅佐。《魏志》:王基淮南初定,轉基為征東將軍,封東武侯。基上疏固讓,歸功㕘佐。 固讓歴年《晉書羊祜傳》:「祜遺令不得以南城侯入柩。祜喪,既引帝于大司馬門南臨,送祜甥齊王攸,表祜妻不以侯斂之意。帝乃詔曰:祜固讓。歴年」云云。詳第一條」。。 増前後十餘讓晉書張華傳云:論平吳之功,封華郡公,三千戶。華前後十餘讓,詔不聼。 固讓封邑,《太平御覽》云:恵帝永平元年,詔曰:「中常侍董猛固讓封邑,其封為武安侯」。 原馮恢,讓弟。晉馮恢父愛少子淑,欲以爵傳之。恢父終,還郷,結草為廬,佯瘖不言。淑得襲,恢乃仕為祭酒。翟嬰薦恢于崔洪良,伯以恢不敦儒素,雖有小善,不足稱也。 耿國讓弟耿國字叔慮,上疏以父況愛少子霸請譲,詔許之。 衛瓘讓弟,衛瓘六男,無爵,悉讓二弟,逺近稱之。大夫讓爵于朝。 農夫讓畔于野。 |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 | 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5.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 | 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