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Wiki ->
宋元學案 -> Search for "ctext:835462"
Search details: |
---|
Scope: 宋元學案 |
Condition : References 「集韻」 |
Total 1 |
---|
67  | 次讀《楚辭》。讀《楚辭》。正以朱子《集註》,詳其音讀訓義,須令成誦,緣靠此作古賦骨子故也。自此他賦止看不必讀也。其學賦次第見于後。一、分日倍溫玩索《四書經》、《註》、《或問》、本經傳註、諸經正文,溫看史,夜閒讀看玩溫性理書,如前法。性理畢,次考制度。制度書多兼治道,有不可分者,詳見諸經註疏、諸史志書、《通典》、《續通典》、《文獻通考》、鄭夾漈《通志略》、甄氏《五經算術》、《玉海》、《山堂考索》、《尚書中星閏法詳說》、林勳《本政書》、朱子《井田譜》、夏氏《井田譜》、蘇氏《地理指掌圖》、程氏《禹貢圖》、酈道元《水經注》、張主一《地理沿革》、《漢官考職源》、陸農《師禮書》、《禮圖》、陳祥道《禮書》、陳暘《樂書》、蔡氏《律呂新書》及《辯證律準》、《禋典郊廟奉祀禮文》、呂氏《兩漢精華》、唐氏《漢精義》、《唐精義》、陳氏《漢博議》、《唐律註疏》、《宋刑統》、《大元通制》、《成憲綱要》、《說文》、《五音韻譜》、《字林》、《五經文字》、《九經字樣》、戴氏《六書考》、王氏《正始音》、陸氏《音義》、牟氏《音考》、賈氏《群經音辯》、丁度《集韻》、司馬公《類篇》、《切韻指掌圖》、吳氏《詩補音》及《韻補》、《四聲等子》、楊氏《韻譜》。先擇制度之大者,如律歷、禮樂、兵刑、天文、地理、官職、賦役、郊祀、井田、學校、貢舉等,分類如《山堂考索》所載歷代沿革,考覈本末得失之後,斷以朱子之意,及後世大儒論議,如朱子《經濟文衡》、呂成公《制度詳說》。每事類鈔,仍留餘紙,使可續添,又自為之著論。此皆學者所當窮格之事。以夫子之聖,猶必問禮問樂而後能知,豈可委之以為名物度數之細而略之!平日誠能沉潛參伍,以求其故,一旦在朝,庶免禮官不識禮、樂官不識樂之誚,而和胡、阮、李、范、馬、劉、楊不能相一之論可決,禘袷廟制可自我而定如韓子、朱子矣,豈特可放源流。至論及呂成公、錢學士百段錦,作成策段,為舉業資而已。《通鑑》、韓文、《楚辭》既看既讀之後,約纔二十歲或二十一二歲,仍以每日早飯前循環倍溫玩索《四書經》、《註》、《或問》、本經傳註、諸經正文,溫看史、溫讀韓文、《楚辭》之外,以二三年之功,專力學文。既有學識,又知文體,何文不可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