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Wiki ->
皇朝通志 -> Search for "ctext:674140"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Search details: |
---|
Scope: 皇朝通志 |
Condition : References 「儀禮圖」 |
Total 1 |
---|
8  | 《儀禮士冠禮》「主人元冠朝服」。《疏》證此元冠朝服,而筮者是諸侯之士監本冠作冕」。按士服至「爵弁」而止無「冕」也,今校改。 筮人執筴疏》引《少牢、大夫禮文》亦云三人占」二句。按《少牢禮》無此文,朱子蓋嘗疑之。 賛者盥於洗西升疏,賛者盥于洗西,無正文。按經文明言之,乃云「無正文何也?蓋誤。 冠者升筵坐,《疏聘禮》注云糟醴不卒故也。監本,「卒」作「啐」。按,卒謂不卒爵也。《經》言啐醴」則非不啐明矣。 再醮兩豆疏云:「螔蝓醢者」,蚹「蠃螔蝓」,監本脫「蚹」,「蠃螔蝓」,四字據爾雅補。 繼世以立諸侯,象賢也」。按朱子云:「此下三節,於冠義無當疑錯,簡也,疏義亦非是。 《士昏禮》,「主人迎賔於廟門外」。疏引有司徹注云:「拂者,外拂之也」。按今有司徹注》,無此文。 主人爵弁疏,天子諸侯為尊則尊矣,不須攝盛監,本作尊則衮矣」。按諸侯惟上公則服袞,侯伯以下不得也,賈氏常有尊則尊矣」之語,今從之。 凡「行事必用昏听」注:「壻悉計反,從士從胥,俗作婿女之夫」。按此十四字不類康成語,且東漢未有反切之法。且此節記無「壻」字,康成何縁以注,蓋後人攙入者耳。對曰「某之子憃愚疏,賔告之辭」句下,監本有「下經致命」四字。按此四字無著,蓋以上有「下經致命」之文而誤。 壻授綏,姆辭曰:「未教不足與為禮也」。注姆教人者,經文及注共十九字,監本脫落,據石經及楊復儀禮圖本補。 《士相見禮,擯者對曰:「注還贄者,請使受之」句下,監本有「今按某也」,蓋主人之名九字,本朱子《儀禮經傳通解》中語,不應攙入注疏。今從刪。 鄉飲酒禮坐祭,遂飲卒觶,疏「主人辭賔降賔辭」,監本脫「賔辭」二字,據通解補。 坐祭,坐飲不拜,既爵疏衆賔之長也五字。監本錯在故上,賔介之上,今校改。 尊者降席席東南面句監本脫一「席」字,據石經補。 《鄉射禮》,「賔卒洗揖讓如初,升疏」,釋曰「言如初」,則亦一揖一讓也。十二字。監本譌列於下節之下,今校改。 皆當其物句「疏」釋「曰」皆左足履物者」以下二十七字監本譌列於下節之下,今校改。 「執觶者受觶」注,「執觶」以下共二十字。又疏內此《經》曰:執觶者」以下共三十字。監本誤。列於卒受者,以虛觶降奠於篚節」下,按此數句於彼經無當,今校改。 「士鹿中翿旌以獲」及。注謂小國之州長也。以下二十九字監本皆脫,其經文、石經》及敖繼公本並有之,注則依朱子《通解》及楊復《儀禮圖》本補。 《燕禮》:「設洗篚於阼階東南當東霤」。按敖繼公謂諸篇設洗無連言篚者,下別云篚在洗西,則不可以東霤為節,此係衍文。 「享于門外東方」句上,按《石經》及楊復本、敖繼公本俱有「其牲狗也」四字,此蓋有脫文。 《大射儀》工人士與梓人升自北階」疏,則《鄉射記》「長與距隨是也。鄉射記長」四字,「監」本作上文,「横」三字。按上文既無其文,而「橫」字與下三字亦不屬。今據《鄉射記》校改,蓋謂長其縱距,隨其橫也。 「若與諸公卿大夫之耦不勝」句,按敖繼公云:「比耦時大夫有與士為耦者,諸公卿無與士為耦者」,諸公卿三字誤。 《聘禮夫人使下大夫韋弁歸禮」句下,監本有小注云:「今文歸作饋,下及記同九字」。按此非鄭注,又非釋文,唯《通解》有此,今從刪。 宗人授次句朱子云:「周禮,幕人掌朝㑹,共帷幕,掌次,掌張幕」。此作宗人誤。 《公食大夫禮公降一等」疏解經辭曰:「一段」,監本誤「列于賔西,階東,北面答拜」之下」,今校改。 先者反之由門入,升自西階監本析《經》文為二節,以《疏》誤作注。列於「先者反之」句下。今依朱子《通解》訂正,而合經文為一節。 《喪服》「出妻之子為父後者」句,顧炎武謂此節經文疏,以為傳中引《傳》而誤連之,當別為一節,今從之,而疏則仍其舊。 傳曰:「嫁者,其嫁於大夫者也」。疏:「女子子為祖父母,《傳》不言不敢降其祖」。監本於為祖父下,《重衍傳》亦不敢言降「其祖父」九字。今從刪。 《傳》曰:「何以大功也?尊,同也」。疏此鄭疊傳。文句監本於「此」字下有謂「祖禰但不得祖禰先君也」。此謂十四字,蓋縁上文而誤衍,今從刪。 夫之諸祖父母報疏夫之所為小功者妻服之降一等句下「監」本誤,複上節疏文,據《續通解》刪。 夫之所為兄弟服妻降一等䟽釋曰「妻從夫服,其族親一段,「監」本誤「列」下節經文之下,今校改。 《士喪禮》為銘,各以其物注今文銘皆為名,末為斾也。監本脫皆為名末四字,據《續通解》校補。 《既夕記》有彌節焉,亦張可也。監本張可譌可張。據《石經校改士虞禮哀薦祫事,注今文曰「合事句,監本合作「古」。按:祫之為言合也」作「合」。字文義方協合與古以形近而譌。 哭止告事畢賔出」此七字,監本全脫,據石經補。 《特牲饋食禮》:衆賔答再拜句,敖繼公云:「衆賔答一拜,作再拜誤」。按鄊飲鄊射禮,主人三拜,衆賔,衆賔皆答一拜。 「祝命挼祭」注:監本脫今文改「挼」皆為綏,古文,此皆為挼祭也」十五字。《士虞禮「尸取奠節」䟽,引此注有之,今據補。 舉觶者祭,卒、觶、拜,長皆答拜。監本脫此十一字,據石經補。 少牢饋食禮》「以授尸坐取簞興監」本脫此七字,據石經本補。 「主人出立於阼階上西面」疏釋曰:「自此盡廟門」以下數句,監本誤列,在下文「祝先尸從節」之下,今校改。 「有司徹酌獻侑侑,拜受三獻,北面答拜。監本於此下重衍受爵酌獻侑侑、拜受三獻,北靣答拜十四字。石經及舊本無之,今從刪。 兄弟之後生者,疏兄弟之後生者」,以下數句監本誤列於上文。二人洗觶䟽末」,今校改。 乃摭於魚腊爼」注,「今文摭為揲句,今文二字,《續通解》作古文,《禮記曲「禮國君下齊牛式宗廟」疏》引《榖梁傳》云「曹公子首僂,同時聘齊」。按「曹公子首僂」句上,脫「季孫行父禿,晉卻克𦕈衞孫良夫跛」十四字,孔《疏》引《書》斷無割裂至此,當係刋本脫誤。 涖牲》曰「盟䟽」,《春秋左氏》云:「《周禮》「有司盟之官」,按此係《左傳》說之辭,非《傳》文也。「左氏」下當有「說」字。 《檀弓》:「夫子制于中都」,疏《周禮大宰職》云:「諸侯立三卿,五大夫也」。按《大宰職》云:「設其參傅其伍」,《注》云:「參謂卿三人」,伍謂大夫。伍人」,此當作大宰職注」刋本誤脫「注」字耳。 「小斂之奠以下按此自為一章,舊本誤接《仲梁子下。 「《讀賵以下,此亦自為一章。刋本接孟獻子章,而誤録其《疏》於下。 賔客至無所館,此亦自為一章。刋本因無疏,誤接上章耳。 陳乾昔寢疾疏》,晉趙孟孝伯並將死,其語「偷」,按此引晉趙文子及魯孟孝伯」兩事也。「孝伯」上脫「魯孟」二字。 《王制》至於南嶽疏,自魏武帝以來,始徙南嶽之神於廬江。霍山按徙衡祀於霍,自漢武帝始,此作魏武帝誤。 六禮冠昏喪祭鄊相見此下自為一節,舊本誤列於諸侯之大夫不世爵祿下而以上節疏附篇末,今校改。 《月令》:「以太牢祠于髙禖,注娀簡吞之而生契」,按「簡」字下當有「狄」字。 其祀行注行在廟內外之西為軷,壤厚二寸,廣五尺。按壤當作壇,屬上句,讀周禮大馭,賈疏引此句作「為軷壇」是也。壇壤以形近而譌。 《曾子問》,「其虞也,先重而後輕也」疏,舊本誤與下章宗子雖七十經文相連而疏一段,誤脫在下章之末,今校改。 又何反於初疏舊本誤在下章,今校改。 成婦」之義也。注疏舊本註誤,與經文下二章接連疏尤附麗失次,今並校改。 諸侯旅見天子》以下舊本自此至當祭而日食太廟火章、孔子答語未全,即截為十八卷。其十九卷首簡即係前章答語之半,文義割裂。今斷自此章以下為十九卷。 祝畢獻而已。注疏、舊本注與下章經文相接,而疏亦脫誤,今校改。 《郊特牲》:「社所以神地之道也」。疏引《尚書無逸篇》「大社惟松」數語。按此係《尚書逸篇》,見《後漢志》,注「無」字衍文。 天子適四方「先柴」二句舊本與前文,「祭則受福」句相接,而前疏誤刋,此節之下,今校改。 玉藻侍坐則必退席音義。「黨鄉之細也」句下釋文二十八字,「監」本誤作鄭注,今校改。 《少儀幼則曰:「能負薪未能負薪」,注下應接疏二叚,下節執玉,執龜筴不趨,又自為一節,不相連也。 《樂記》「咸池備》矣」,《疏》熊氏引《五行鈎命決》云:「伏羲樂為立基,神農樂為下謀,祝融樂》為祝績。按鈎命,決《孝經》緯也。《周禮》、《大司樂》賈《疏》亦引此文作《孝經緯》,此作五行,誤也。又疏引《樂緯》「帝嚳曰《六英》,《顓頊》曰「《五莖》,《顓頊》宜敘帝嚳之前」,文亦倒置。 今夫新樂進俯退俯以下,此卷分卷未合,不應截子夏答魏文侯語強割為二,應從前篇「魏文侯問于子夏」二節為此節之首。 《雜記》有三年之練冠,則以大功之麻《易》之疏先師解。此凡有三義,引聖證論范宣子以下」云云。按三義即范宣子及賀瑒、庾蔚之三說,而孔氏斷從庾說者也。《聖證論》是魏時王肅所撰范宣子即東晉范宣在肅之後,何縁得引之?觀後文為「妻父母在,不杖不稽顙」,《疏》引《禮、論》范宣子申語,知聖證論當係禮論》之譌。孔子曰:「伯母叔母」注,按此節注下無疏,舊本誤以上章「國禁灾」及「童子哀不偯」二節之疏接於注下,今移置上章。 泄栁之徒為之也疏按此疏誤在下章注下,今校改。 君子上不僣上下「不逼下疏舊本誤列。此疏二段,于下章「婦人非三年之喪」下,今校改。 《中庸》子曰:「好學近乎知」。注《疏》以此下另為一章,朱子云「子曰」二字衍。《家語》載此章於「成功一也」之下有「公曰」,子之言美矣至矣,寡人實固不足以成之也,故其下復以子曰起詞,今無此問而猶有「子曰」二字,當為衍文。 「惟天之命」注《易》曰:「君子以慎徳,積小以成髙大」,舊本「慎」作「順」,今改正,以成「髙大,易無成」字係衍文。 投壺司射庭長及冠士立者以下王氏謂司射至主黨」二十四字,與上文魯令弟子若是者,浮相屬。陳澔從其說,移此一節於鼓字之上。 《大學楚書》曰「疏」。按疏于此書兩引王孫圉及昭奚恤事,止以鄭《注》,謂楚書是楚昭王時書,未嘗指定,是楚語也。但疏引《楚語》,僅列觀射父脫《楚史》「倚相」一段,又引劉向《新序》司馬子「反」訛作「子發」。 《燕義》:「升成拜疏為拜,故下賔未拜也,下不敢輙拜,禮殺也」,按儀禮注》原文「賔」作「實」,下不輙「拜」句無「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