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562146"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新唐書
條件: 提到「溫造
Total 7

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

26
孟州,望。建中二年,以河南府之河陽、河清、濟源、溫租賦入河陽三城使,又以汜水租賦益之。會昌三年遂以五縣為州。土貢:黃魚差。縣五:有河陽軍,建中四年置。河陽,望。武德四年,析懷州之河陽、集城、溫於河陽宮置盟州。八年州廢,省集城入河陽,溫隸懷州。顯慶二年隸洛州。有河陽關。有回洛故城。有池,永徽四年引濟水漲之,開元中以畜黃魚。汜水,望。本隸鄭州,武德四年析置成皋縣,貞觀元年省,顯慶二年隸洛州,垂拱四年曰廣武,神龍元年復故名。有虎牢關,東南有成皋故關,西南有旋門故關;有牛口渚;西一里伏龜山有昭武廟,會昌五年置。河陰,望。開元二十二年析汜水、滎澤、武陟置,隸河南府,領河陰倉,會昌三年來屬。有梁公堰,在河、汴間,開元二年,河南尹李傑因故渠浚之,以便漕運。溫,望。武德四年,隋令周仲隱以縣去王世充來降,置平州,名縣城曰李城;是年州廢,隸懷州。顯慶二年隸洛州。濟源。望。武德二年,王世充將丁伯德以縣來降,置西濟州,又析置溴陽、蒸川、邵原三縣。四年州廢,省溴陽、蒸川、邵原,以濟源隸懷州。貞觀元年省懷州之軹縣入焉。顯慶二年隸洛州。有枋口堰,大和五年,節度使溫造浚古渠,溉濟源、河內、溫、武陟田五千頃;有濟瀆祠、北海祠;西有故軹關。

志第四十九 藝文三

389
溫造瞿童述》一卷大歷辰溪童子瞿柏庭升仙,造為朗州刺史,追述其事。

列傳第七十九 李晟

37
王廷湊之亂,詔聽悉兵屯貝州,史憲誠懼聽因取道襲之,衷甲候諸郊。聽敕士櫜兵野次,魏人乃安。憲誠既請朝,魏人怨,詔聽兼帥魏博。聽遷延不即赴,魏遂亂,殺憲誠,共推大將何進滔乘城拒守。聽不得入,乃屯館陶。又不設備,魏人襲之,師驚潰,死失殆半,輜械盡棄之,聽晝夜馳以免。於是御史中丞溫造等劾奏魏州亂,憲誠死,職繇於聽,請論如法。天子不罪也,罷為太子少師。

列傳第八十五 徐呂孟劉楊潘崔韋

32
敬宗初,還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收貸錢萬七千緡,為御史劾奏,詔刑部郎中趙元亮、大理正元從質、侍御史溫造以三司雜治。元略素事宦人崔潭峻,頗左右之,獄具,削兼秩而已。俄授戶部侍郎,譏謗大興,諫官斥元略方劾而遷,有助力,元略自解辨,乃止。京兆劉棲楚又劾元略前造東渭橋,縱吏增估物不償直,取工徒贓二萬緡。詔奪一月俸。於是棲楚規相位,疑元略妨己路,故舉疑似衊染之。太和三年,以戶部尚書判度支,出為東都留守,改義成節度使。卒,贈尚書左僕射。子鉉。

列傳第八十九 歸奚三崔盧二薛衛胡丁二王殷

65
六年,徙天平節度。自李師道亂,朝廷雖析三鎮,然務安反側,賦入盡為軍貲,無輸王府者。侑以餉軍有贏,當上送官,乃裁制經費,歲以錢十五萬緡、粟五萬石歸有司。加檢校尚書右僕射。御史大夫溫造劾侑違制,擅賦斂民為無名之獻,詔以庾承宣代還。會濮州掾崔元武受吏賕,又率屬邑奉錢,增私馬估售官,疊三罪計絹百二十匹。大理以入私馬一重,削三官,刑部覆訊當流,未決。侑奏:「三犯不同,坐所重。律,頻贓者累論。元武犯皆枉法,當死。」詔用覆訊,流元武賀州。帝嘉侑守法,進刑部尚書,以造所奏不直,復用為天平節度。

列傳第九十八 裴度

27
八年,徙東都留守,俄加中書令。李訓之禍,宦官肆威以逞,凡訓、注宗婭賓客悉收逮,訊報苛慘。度上疏申理,全活數十姓。武德縣主藏史盜錢亡命,捕不得。河陽節度使溫造獄其令王賞責負,系三年,母死弗許喪。度為帝言之,賞得釋。

列傳第一百七 二李崔蕭二鄭二盧韋周二裴劉趙王

1
李固言,字仲樞,其先趙人。擢進士甲科,江西裴堪、劍南王播皆表署幕府。累官戶部郎中。溫造御史中丞,表知雜事,進給事中。將作監王堪坐治太廟不謹,改太子賓客固言上還制書曰:「陛下當以名臣左右太子,堪以慢官斥,處調護地非所宜。」詔改它王傅。固言再遷尚書右丞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