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新唐書 |
條件: 提到「太原尹」 |
Total 11 |
《本紀第五 睿宗 玄宗》
53 ![]() | 十四載三月壬午,安祿山及契丹戰於潢水,敗之。五月,天有聲於浙西。八月辛卯,降死罪,流以下原之。免今載租、庸半。賜侍老米。十月庚寅,幸華清宮。十一月,安祿山反,陷河北諸郡。范陽將何千年殺河東節度使楊光翽。壬申,伊西節度使封常清為范陽、平盧節度使,以討安祿山。丙子,至自華清宮。九原郡太守郭子儀為朔方軍節度副大使,右羽林軍大將軍王承業為太原尹,衛尉卿張介然為河南節度採訪使,右金吾大將軍程千里為上黨郡長史,以討安祿山。丁丑,榮王琬為東討元帥,高仙芝副之。十二月丁亥,安祿山陷靈昌郡。辛卯,陷陳留郡,執太守郭納,張介然死之。癸巳,安祿山陷滎陽郡,太守崔無詖死之。丙申,封常清及安祿山戰於甕子穀,敗績。丁酉,陷東京,留守李憕、御史中丞盧弈、判官蔣清死之。河南尹達奚珣叛降於安祿山。己亥,恆山郡太守顏杲卿敗何千年,執之,克趙、鉅鹿、廣平、清河、河間、景城、樂安、博平、博陵、上谷、文安、信都、魏、鄴十四郡。癸卯,封常清、高仙芝伏誅。哥舒翰持節統領處置太子先鋒兵馬副元帥,守潼關。甲辰,郭子儀及安祿山將高秀巖戰於河曲,敗之。戊申,榮王琬薨。壬子,濟南郡太守李隨、單父尉賈賁、濮陽人尚衡以兵討安祿山。是月,平原郡太守顏真卿、饒陽郡太守盧全誠、司馬李正以兵討安祿山。 |
《列傳第四十一 二瑋 陸二李杜》
36 ![]() | 濟,開元初調鄄城令。或言吏部選縣令非其人,既眾謝,有詔問所以安人者,對凡二百人,惟濟居第一,不能對者悉免官。於是擢濟醴泉令,侍郎盧從願、李朝隱並貶為刺史。濟四遷戶部侍郎,為太原尹。著《先德詩》四章,世服其典懿。天寶中,授尚書左丞,凡三世居之。濟文雅,頗能脩飾政事,所至有治稱。終馮翊太守。子奧,夏令,亦以能政聞。 |
《列傳第四十三 張韋韓宋辛二李裴》
18 ![]() | 遷右衛大將軍,玄宗謂曰:「故事,諸衛大將軍與尚書更為之,近時職輕,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辭!」尋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會洛陽主薄王鈞以賕抵死,詔曰:「兩臺御史、河南尹縱吏侵漁,《春秋》重責帥,其出湊曹州刺史,侍御史張洽通州司馬。」久之,遷太原尹,兼北都軍器監,邊備修舉,詔賜時服勞勉之。及病,遣上醫臨治。卒,年六十五,贈幽州都督,謚曰文。子見素。 |
《列傳第五十一 魏盧李杜張韓》
23 ![]() | 開元四年,以監察御史覆屯磧西。會安西副都護郭虔瓘與西突厥可汗阿史那獻、鎮守使劉遐慶更相訟,詔暹即按。入突騎施帳,究索左驗。虜以金遺暹,暹固辭,左右曰:「公使絕域,不可失戎心。」乃受焉,陰埋幕下。已出境,乃移文畀取之。突厥大驚,度磧追,不及,去。遷給事中,以母喪解。會安西都護張孝嵩遷太原尹,或言暹往使安西,虜伏其清,今猶慕思,乃奪服拜黃門侍郎兼安西副大都護。明年,於闐王尉遲朒約突厥諸國叛,暹覺其謀,發兵討斬之,支黨悉誅,更立君長,於闐遂安。以功加光祿大夫。守邊四年,撫戎練士,能自勤勵,為夷夏所樂。 |
24 ![]() | 十四年,召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遣中使往迎。謁見,賜絹二百、馬一匹、第一區。與李元紘輕重不得,罷為荊州都督長史,歷魏州刺史、太原尹。帝幸北都,進戶部尚書,許扈蹕。還,復東幸,以暹為京留守。暹率當番衛士繕三宮城,浚池,督役不少懈。帝聞嘉之,數賜書褒勞,進禮部尚書,封魏縣侯。 |
《列傳第五十五 裴陽宋楊崔李解》
5 ![]() | 舉拔萃,為河南丞,遷長安尉。宇文融為侍御史,括天下田,奏為江東覆田判官。改太常博士。禮部建言忌日享廟應用樂,寬自以情立議曰:「廟尊忌卑則作樂,廟卑忌尊則備而不奏。」中書令張說善之,請如寬議。遷刑部員外郎。萬騎將軍馬崇白日殺人,而王毛仲方以貴幸,將鬻其獄,寬固執不肯從。河西節度使蕭嵩表為判官,歷兵部侍郎。宰相裴耀卿領江淮運,列倉河陰,奏寬為戶部侍郎自副。遷吏部。出為蒲州刺史,州久旱,寬入境輒雨。徙河南尹,不屈附權貴,河南大治。由金吾大將軍授太原尹,玄宗賦詩褒餞。天寶初,由陳留太守拜范陽節度使。時北平軍使烏承恩,虜酋也,與中人通,數冒賄,寬以法繩治。檀州刺史何僧獻生口數十,寬悉歸之,故夷夏感附。 |
29 ![]() | 孫佺敗績于奚,擢隱甫並州司馬護邊,會兄逸甫疾甚,未及行,詔責逗留,下除河南令。累拜華州刺史、太原尹,入為河南尹。居三歲,進拜御史大夫。初,臺無獄,凡有囚則系大理。貞觀時,李乾祐為大夫,始置獄,由是中丞、侍御史皆得系人。隱甫執故事,廢掘諸獄。其後患囚往來或漏洩,復系之廚院云。臺中自監察御史而下,舊皆得顓事,無所承諮。隱甫始一切令歸稟乃得行,有忤意輒劾正,多貶絀者,臺吏側目,威名赫然。帝嘗詔校外官歲考。異時必委曲參審,竟春未定。隱甫一日會朝集使,詢逮檢實,其暮皆訖,議者服其敏。帝嘗謂曰:「卿為大夫,天下以為稱職。」 |
《列傳第六十六 崔鄧魏衛李韓盧高》
4 ![]() | 王思禮在太原,儲廥贏衍,請輸半以實京師。會卒,管崇嗣代之,政弛不治,數月,為下盜費略盡。帝聞,即以景山為太原尹,封南陽郡公。至則振核紀綱,檢覆幹隱,眾大懼。而景山清約,子弟饌不過草具,用器止烏漆,待上賓惟豚、魚而已,取倉粟紅腐者食之,兼給麾下,麾下怨訕。左右白景山,景山曰:「此不食,留將安用邪?」因慢罵,士皆羞忿。有裨校抵死,諸將請贖,不許;其弟請代,不許;請納一馬贖,景山乃許減死。眾怒曰:「吾屬命才一馬直乎?」景山護失,叱遣之。少將黃抱節因眾怒作亂,景山遇害,時寶應元年也。肅宗以其統馭失方,不復究驗,遣使喻撫其軍,軍中請辛云京為節度,詔可。景山與劉晏善,其後家寒窶,晏屢經紀之,嫁其孤女。謚曰敬。 |
《列傳第七十二 三王魯辛馮三李曲二盧》
16 ![]() | 太原軍亂,帝惡鄧景山繩下無漸,以云京性沉毅,故授太原尹,進封金城郡王。云京治謹於法,下有犯,雖絲毫比不肯貸,及賞功亦如之,故軍中畏而信。回紇恃舊勛,每入朝,所在暴鈔,至太原,云京以戎狄待之,虜畏不敢惕息。數年,太原大治。加檢校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
《列傳第八十四 鮑李蕭薛樊王吳鄭陸盧柳崔》
1 ![]() | 鮑防,字子慎,襄州襄陽人。少孤窶,強志於學,善辭章。及進士第月。未完稿。編入《列寧全集》第30卷。本文闡述從資本主,歷署節度府僚屬。入為職方員外郎。薛兼訓帥太原,被病,代宗授防少尹、節度行軍司馬,召見,慰遣之。俄知留後,兼太原尹、節度使。人樂其治,詔圖形別殿。入為御史大夫,歷福建、江西觀察使,召拜左散騎常侍。從德宗奉天,進禮部侍郎,封東海郡公。 |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
16 ![]() | 時兵暴起,州縣發官鎧仗,皆穿朽鈍折不可用,持梃斗,弗能亢,吏皆棄城匿,或自殺,不則就禽,日不絕。禁衛皆市井徒,既授甲,不能脫弓襡、劍䌘,乃發左藏庫繒帛大募兵。以封常清為范陽、平盧節度使,郭子儀為朔方節度、關內支度副大使,右羽林大將軍王承業為太原尹,衛尉卿張介然為汴州刺史,金吾將軍程千里為潞州長史,以榮王為元帥,高仙芝副之,馳驛討賊。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