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506551"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北史
條件: 提到「領軍將軍
Total 14

卷五魏本紀第五

2
永安元年夏四月戊戌,帝南濟河,即皇帝位。以皇兄彭城王劭為無上王,皇弟霸城公子正為始平王。以爾朱榮為使持節、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將軍尚書令領軍將軍、領左右,封太原王己亥,百僚相率,有司奉璽綬,備法駕,奉迎於河梁。西至陶渚,榮以兵權在己,遂有異志。乃害靈太后及幼主,次害無上王劭、始平王子正,又害丞相、高陽王雍已下王公卿士二千人,列騎衛帝,遷於便幕。榮尋悔,稽顙謝罪。

卷十六列傳第四 道武七王 明元六王 太武五王

34
叉字伯俊,小字夜叉。靈太后臨朝,以叉妹夫,除通直郎。叉妻封新平君,後遷馮翊君,拜女侍中。叉女夭,靈太后詔贈鄉主。叉累加侍中、領軍將軍。既在門下,兼總禁兵,深為靈太后所信委。太傅、清河王懌以親賢輔政,每欲斥黜之。叉遂令通直郎宋維,告司染都尉韓文殊欲謀逆立懌,懌坐禁止。後窮案無實,懌雖得免,猶以兵衛守於宮西別館。久之,叉恐懌終為己害,乃與侍中劉騰密謀,詐取主食中黃門胡度、胡定列,誣懌云:「貨度等金帛,令以毒藥置御食中以害帝。」騰以具奏。明帝信之,乃御顯陽殿。騰閉永巷門,靈太后不得出。懌入,遇叉於含章殿後,命宗士及直齋執懌衣袂,將入含章東省。騰稱詔集公卿議,以大逆論。咸畏叉,無敢異者。唯僕射游肇執意不同。叉、騰持公卿議入奏,夜中殺懌。於是假為靈太后辭遜詔,叉遂與太師、高陽王雍等輔政。常直禁中,明帝呼為姨父。自後百寮重跡。後帝徙御徽音殿,叉亦入居殿右,曲盡佞媚,遂出入禁中,恒令勇士持刀劍以自先後。叉於千秋門外廠下施木闌檻,有時出入,止息其中,腹心防守,以備竊發。

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一

22
忠與吏部尚書元暉、度支尚書元匡、河南尹元萇等推定代方姓族。高肇忌其為人,乃言於宣武,稱中山要鎮,作捍須才,乃出忠為定州刺史。既而帝悔,復授衛尉卿、領左衛將軍、恒州大中正,密遣使詣忠,慰勉之。延昌初,除都官尚書,領左衛、中正如故。又加散騎常侍。嘗因侍宴,賜之劍杖,舉酒屬忠曰:「卿世執貞節,故恒以禁衛相委。昔以卿行忠,賜名曰忠。今以卿才堪禦侮,以所御劍杖相錫。循名取義,意在不輕,出入恒以自防也。」遷侍中領軍將軍。忠辭無學識,宣武曰:「學識有文章者不少,但心直不如卿。欲使卿劬勞於下,我當無憂於上。」

卷四十一列傳第二十九

50
永安二年,兼吏部尚書。元顥內逼,莊帝將親出討,以津為中軍大都督,兼領軍將軍。未行,顥入。及顥敗,津乃入宿殿中,掃灑宮掖,遣第二子逸封閉府庫,各令防守。及帝入也,津迎於北芒,流涕謝罪。帝深嘉慰之。尋以津為司空,加侍中。爾朱榮死,使津以本官為兼尚書令、北道大行臺、都督並州刺史,委以討胡經略。津馳至鄴,將從滏口而入。遇爾朱兆等已克洛,相州刺史李神等議欲與津舉城通款,津不從。以子逸既為光州刺史,兄子昱時為東道行臺,鳩率部曲,在於梁、沛,津規欲東轉,更為方略。乃率輕騎望於濟州度河。而爾朱仲遠已陷東郡,所圖不果,遂還京師。普泰元年,亦遇害於洛。太昌初,贈大將軍,太傅都督雍州刺史,謚曰孝穆。將葬本鄉,詔大鴻臚持節監護喪事。長子遁。

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六

7
及莊帝即位,詔以榮為使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將軍、開府、尚書令領軍將軍、領左右、太原王。及度河,太后乃下髮入道,內外百官皆向河橋迎駕。榮惑武衛將軍費穆之言,謂天下乘機可取,乃譎朝士共為盟誓,將向河陰西北三里。
12
五月,榮還晉陽,乃令元天穆向京,為侍中太尉公錄尚書事京畿大都督,兼領軍將軍,封上黨王,樹置腹心在列職,舉止所為,皆由其意。七月,詔加榮柱國大將軍。

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

2
洛,字受洛干,隨孝武入關,除尚書左僕射。天平中,隨父東歸,封建昌郡公,再遷領軍將軍。初,神武以其父普尊老,特崇禮之,嘗親扶上馬。洛免冠稽首,願出萬死力以報深恩。及河陰之戰,諸軍北度橋,洛以一軍不動,謂西人曰:「萬俟受洛干在此,能來可來也!」西人畏而去之。神武名其所營地為迴洛。洛慷慨有氣節,勇銳冠世。卒,贈太師、大司馬太尉錄尚書,謚曰武。
95
後除特進,封廣漢郡公,遷領軍將軍。瑯邪王之殺和士開,兵指西闕,內外莫知所為。景和請後主出千秋門,自號令。事平,除尚書右僕射。

卷五十四列傳第四十二 孫騰 高隆之 司馬子如子消難 裴藻 兄子膺之 竇泰 尉景 婁昭兄子睿 厙狄干孫士文 韓軌 段榮子韶孝言 斛律金子光羨

42
從破爾朱兆於廣阿,封安喜縣伯,改濟北公,又徙濮陽郡公,授領軍將軍。魏孝武將貳於神武,昭以疾辭還晉陽。後從神武入洛。兗州刺史樊子鵠反,以昭為東道大都督討之。子鵠既死,諸將勸昭盡捕誅其黨。昭曰:「此州無狀,橫被殘賊,其賊是怨,其人何罪?」遂皆捨焉。後轉大司馬,仍領軍。遷司徒,出為定州刺史。昭好酒,晚得偏風,雖愈,猶不能處劇務。在州,事委僚屬,昭舉其大綱而已。薨於州,贈假黃鉞、太師太尉,謚曰武。齊受禪,詔祭告其墓,封太原王。皇建初,配享神武廟庭。

卷六十一列傳第四十九

5
勱弟懋,字小興。盟之西征也,以懋尚幼,留在山東。永安中,始入關,與盟相見,遂從征伐。大統初,賜爵安平縣子。後進爵為公,累遷右衛將軍。于時疆場交兵,未申喪紀,服齊斬者並墨縗從事。及盟薨,懋上表辭位,乞終喪制,魏文帝不許。累遷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左衛將軍領軍將軍。懋溫和,小心敬慎,宿衛宮禁十有餘年,勤恪當官,未嘗有過。廢帝二年,除南岐州刺史,賜爵安寧郡公。
23
尋拜領軍將軍。仍從復弘農,破沙苑,改封河內郡公。俘虜中有信親屬,始得父凶問,乃發喪行服。尋起為大都督,與馮翊王元季海入洛陽,潁、豫、襄、廣、陳留之地並款附。四年,東魏將侯景等圍洛陽,信據金墉城,隨方拒守然有餘日。及周文帝至瀍東,景等退走。信與李遠為右軍,戰不處,東魏遂有洛陽。六年,侯景寇荊州,周文令信與李弼出武關,景退。即以信為大使,尉撫三荊。尋除隴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闇弱,政令乖方,人有冤訟,歷年不能斷決。及信在州,事無擁滯。示以禮教,勸以耕桑,數年之中,公私富實,流人願附者數萬家。

卷六十二列傳第五十

32
尉遲迥,字薄居羅,代人也。其先,魏之別種,號尉遲部,因而氏焉。父俟兜,性弘裕有鑒識,尚周文帝姊昌樂大長公主,生迥及綱。迥年七歲,綱年六歲,俟兜病且卒,呼二子,撫其首曰:「汝等並有貴相,但恨吾不見耳,各勉之。」武成初,追贈柱國大將軍、太傅長樂郡公,謚曰定。迥少聰敏,美容儀。及長,有大志,好施愛士。尚魏文帝女金明公主,駙馬都尉,封西都侯。大統十一年,拜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魏安郡公。十五年,遷尚書左僕射,兼領軍將軍

卷八十列傳第六十八 外戚

90
集弟度,字文亮,封安縣公,累遷尚書左僕射,領左衛將軍。度頑蔽,每與人言,自稱僕射,時人方之毛嘉。正光初,元叉出之為都督瀛州刺史。度不願出,頻表固辭,乃除右光祿大夫。孝昌元年,為司空領軍將軍,加侍中。元叉之見出也,恐朝夕誅滅,度與妻陳氏,多納其貨,為之左右。度無子,養兄集子子熙為子。

卷一百序傳第八十八

47
還京,除河南邑中正,遷領軍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孝莊初,授特進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又進號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永安三年薨,年七十四,贈侍中、驃騎大將軍太尉公、都督冀定瀛三州諸軍事、冀州刺史,謚宣景。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