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續資治通鑑 |
條件: 提到「趙世延」 |
Total 17 |
《卷第二百十三》
245 ![]() | 丁巳,以御史中丞趙世延為中書右丞,以中書參議傅巖起為吏部尚書。御史韓鏞言:「吏部掌天下銓衡,巖起從吏入官,烏足知天下賢才!尚書三品秩,巖起累官四品,於法亦不得升。」制可。鏞,濟南人也。 |
256 ![]() | 癸丑,命中憶右丞趙世延、參議韓讓、左司郎中姚庸提調國子監。 |
《卷第二百十四》
41 ![]() | 是日,推前湖廣行省左丞相拜布哈為中書左丞相,太子詹事塔斯哈雅為中書乎章政事,前湖廣行省右丞蘇蘇為中書左丞,前陜西行省參知政事王布璘濟達為樞密副使,與中書右丞趙世延、翰林學士承旨伊勒齊、通政院使達什分典機務。調兵守禦關要,以諸衛兵屯京師,出府庫犒軍士。諸衛軍無統屬者,又有謁選及罷退軍官,皆給之符牌以待調遣,既受命,未知所謝,乃指使南向拜,眾皆愕然,始知有定向。 |
66 ![]() | 戊午,懷王以蘇蘇為中書平章政事,前御史中丞曹立為中書右丞,江浙行省參知政事張友諒為中書參知政事,河南行省左丞相巴延為御史大夫,中書左丞趙世延為御史中丞。 |
169 ![]() | 御史中丞趙世延以老疾辭職,不許。用故中丞崔彧故事,加平章政事,居前職。 |
《卷第二百十五》
40 ![]() | 大都立奎章閣學士院,秩正三品,以翰林學士承旨呼圖魯都爾、集賢大學士趙世延並為大學士,侍御史薩題、翰林直學士虞集並為侍讀學士;又置承制、供奉各一員,遣使以除目奏於行在,帝並從之。 |
83 ![]() | 皇太子入臨,哭盡哀。雅克特穆爾以皇后命,奉皇帝璽寶授皇太子。皇太子疾驅而還,雅克特穆爾從行,晝則率宿衛士以扈從,夜則躬擐甲胄,繞幄殿巡護。壬辰,次博囉察罕,以巴延為中書左丞相,依前太保;奇徹臺、阿爾斯蘭哈雅、趙世延並中書平章政事;甘肅行省平章多爾濟為中書右丞,中書參議阿榮、太子詹事丞趙世安並中書參知政事;前右相相達實特穆爾、知樞密院事特穆爾布哈及上都留守特穆爾圖並為御史大夫。 |
150 ![]() | 詔諭群臣臣:「皇姑魯國大長公主早寡守節,不從諸叔繼尚,鞠育遺孤,其子襲其王,女配予一人。朕思庶民若是者猶當旌表,況在懿親乎!趙世延、虞集等可議封號以聞。」 |
《卷第二百十六》
3 ![]() | ◎至順元年春正月丙辰,命趙世延、趙世安領纂修《經世大典》事。 |
10 ![]() | 趙世延請致仁,不允。 |
17 ![]() | 庚寅,以修《經世大典》久無成功,專命奎章閣學士阿鄰特穆爾、和塔拉、都哩默色等譯國言所紀典章為漢語,纂修則趙世延、虞集等,而雅克特穆爾如國史例監修。 |
58 ![]() | 六月辛巳朔,雅克特穆爾言:「嚮有旨,惟許臣及巴延兼領三職。今趙世延以平章政事兼翰林學士承旨、奎章閣大學士,世延引疾以辭。」帝曰:「朕重老成人,其令趙世延仍視事中書,果病。無預銓選可也。」 |
68 ![]() | 閏月,癸未,監察御史葛明誠言:「中書平章政事趙世延,年踰七十,志慮耗衰,固位茍容,無補於事,請斥歸田里。」詔中書議之。雅克特穆爾言:「世延向日陳致仕,不允所請。御史之言,蓋不知有旨。」帝曰:「如御史言,世延固難任中書矣,其仍任以翰林、奎章之職。」 |
《卷第二百十七》
4 ![]() | 雅克特穆爾自文宗復辟,遂秉大權,挾震主之威,肆意無忌,一宴或宰十三馬。取泰定帝后為夫人,前後尚宗室之女四十人,或有交禮三日遽遣歸者。後房充斥,不能盡識,一日宴趙世延家,男女列坐,名為鴛鴦會,見坐隅一婦色甚麗,問曰:「此為誰?」 |
173 ![]() | 趙世延自至順中移疾歸,旋有詔徵還朝,不能行,仍徐奎章閣大學士、翰林學士承旨、中書平章政事。 |
215 ![]() | 是月,中書平章政事趙世延卒,年七十七,追封魯國公,謚文忠。世延歷官省、臺五十餘年,凡軍國利病,生民休戚,知無不言,而於儒者名教尤拳拳焉。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