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周書 |
條件: 提到「黃門侍郎」 |
Total 16 |
《卷十五 列傳第七 寇洛李弼于謹》
6 ![]() | 李弼字景和,遼東襄平人也。六世祖根,慕容垂黃門侍郎。祖貴醜,平州刺史。父永,太中大夫,贈涼州刺史。 |
《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九》
49 ![]() | 太祖為丞相,以測為右長史,軍國政事,多委任之。又令測詳定宗室昭穆遠近,附於屬籍。除通直散騎常侍、黃門侍郎。 |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四》
30 ![]() | 大統二年,至長安。封容城縣男,邑二百戶。太祖重其才,引為行臺郎中,加平東將軍,除從事中郎,與蘇綽對掌機密。時沙苑之後,大軍屢捷,汝、潁之間,多舉義來附。書翰往反,日百餘牒。柔隨機報答,皆合事宜。進爵為子,增邑三百戶,除中書舍人。遷司農少卿,轉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後拜黃門侍郎。文帝知其貧,解衣賜之。魏廢帝元年,加軍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中書監。 |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
2 ![]() | 厙狄峙,其先遼東人,本姓段氏,匹磾之後也,因避難改焉。後徙居代,世為豪右。祖凌,武威郡守。父貞,上洛郡守。峙少以弘厚知名,善騎射,有謀略。仕魏,位高陽郡守。為政仁恕,百姓頗悅之。孝武西遷,峙乃棄官從入關。大統元年,拜中書舍人,參掌機密,以恭謹見稱。遷黃門侍郎。 |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49 ![]() | 尋徵為行臺郎中。時欲廣置屯田以供軍費,乃除司農少卿,領同州夏陽縣二十屯監。又於夏陽諸山置鐵冶,復令善為冶監,每月役八千人,營造軍器。善親自督課,兼加慰撫,甲兵精利,而皆忘其勞苦焉。加通直散騎常侍,遷大丞相府從事中郎。追論屯田功,賜爵龍門縣子,遷黃門侍郎,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
《卷三十八 列傳第三十》
17 ![]() | 岳為侯莫陳悅所害,趙貴等議遣赫連達迎太祖,思禮預其謀。及太祖為關西大都督,以思禮為府長史,尋除行臺右丞。以迎魏孝武功,封汝陽縣子,邑四百戶,加冠軍將軍,拜黃門侍郎。魏文帝即位,領著作郎,除安東將軍、都官尚書,兼七兵、殿中二曹事。從擒竇泰,進爵為侯,邑八百戶。大統四年,以謗訕朝政,賜死。 |
30 ![]() | 昶性峻急,不雜交遊。幼年已解屬文,有聲洛下。時洛陽創置明堂,昶年十數歲,為明堂賦。雖優洽未足,而才制可觀。見者咸曰「有家風矣」。初謁太祖,太祖深奇之,厚加資給,令入太學。太祖每見學生,必問才行於昶。昶神情清悟,應對明辨,太祖每稱歎之。綏德公陸通盛選僚寀,請以昶為司馬,太祖許之。昶雖年少,通特加接待,公私之事,咸取決焉。又兼二千石郎中,典儀注。累遷都官郎中、相州大中正、丞相府東合祭酒、中軍將軍、銀青光祿大夫。昶雖處郎官,太祖恒欲以書記委之。於是以昶為丞相府記室參軍、著作郎,修國史。轉大行臺郎中、中書侍郎。頃之,轉黃門侍郎,封臨黃縣伯,邑五百戶。 |
33 ![]() | 時有高平檀翥,字鳳翔。好讀書,善屬文,能鼓瑟。早為琅邪王誦所知。年十九,為魏孝明帝挽郎。其後司州牧、城陽王元徽以翥為從事,非其好也。尋謝病,客遊三輔。時毛(遯)〔遐〕為行臺,鎮北雍州,表翥為行臺郎中。會爾朱天光東拒齊神武,翥隨赴洛。除西兗州錄事參軍,歷司空田曹參軍,加鎮遠將軍,兼殿中侍御史。臺中表奏,皆翥為之。尋副毛鴻賓鎮潼關,加前將軍、太中大夫。魏孝武西遷,賜爵高唐縣子,兼中書舍人,修國史,加鎮軍將軍。後坐談論輕躁,為黃門侍郎徐招所駁,死於廷尉獄。 |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29 ![]() | 魏廢帝元年,拜使持節、大都督,行瓜州事。子直性清靜,務以德政化民,西土悅附。魏恭帝初,徵拜黃門侍郎。卒於位。子宣禮,柱國府參軍事。 |
31 ![]() | 杲學涉經史,有當世幹略。其族父瓚,清貞有識鑒,深器重之。常曰:「吾家千里駒也。」瓚時仕魏為黃門侍郎,兼度支尚書、衛大將軍、西道行臺,尚孝武妹新豐公主,因薦之於朝廷。永熙三年,起家奉朝請,累遷輔國將軍、成州長史、漢陽郡守。世宗初,轉修城郡守。屬鳳州人仇周貢等構亂,攻逼修城,杲信洽於民,部內遂無叛者。尋而開府趙昶諸軍進討,杲率郡兵與昶合勢,遂破平之。入為司(命)〔會〕上士。 |
34 ![]() | 及華皎來附,詔令衛公直督元定等援之。與陳人交戰,我師不利,元定等並沒。自是,連兵不息,東南騷動。高祖患之,乃授杲御正中大夫,〔使於陳,論保境息民之意。陳宣〕〔帝遣其黃門侍郎徐陵謂杲曰:「兩國通好,本欲救患分災,彼朝受我叛人,何也?」杲答曰:「陳主昔在本朝,非慕義而至,上授以柱國,位極人臣,子女玉帛,備禮將送,遂主社稷,孰謂非恩。郝烈之徒,邊民狂狡,曾未報德,而先納之。今受華氏,正是相報。過自彼始,豈在本朝。」陵曰:「彼納華皎,志圖吞噬。此受郝烈,容之而已。且華皎方州列將,竊邑叛亡。郝烈一百許戶,脫身逃竄。大小有異,豈得同年而語乎?」杲曰:「大小雖殊,受降一也。若論先後,本朝無失。」陵曰:「周朝送主上還國,既以為恩;衛公共元定渡江,敦雲非怨。計恩之與怨,亦足相埒。」杲曰:「元定等兵敗身囚,其怨已滅。陳主負扆馮玉,其恩猶在。且怨繇彼國,恩起本朝,以怨酬恩,未之聞也。」陵乃笑而不答。杲因謂之曰:「今三方鼎立,各圖進取,茍有釁隙,實啟敵心。本朝與陳,日敦鄰睦,輶軒往返,積有歲年。比為疆埸之事,遂為仇敵,構怨連兵,略無寧歲,鷸蚌狗兔,勢不俱全。若使齊寇乘之,則彼此危矣。孰與心忿悔禍,遷慮改圖,陳國息爭桑之心,本朝弘灌瓜之義,張旃拭玉,修好如初,共為掎角,以取齊氏。非唯兩主之慶,實亦兆庶賴之。」陵具以聞,陳宣帝許之。遂遣使來聘。 |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二》
20 ![]() | 宣政元年,轉司武上大夫。高祖親戎北伐,令神舉與原國公(如)〔姬〕願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至雲陽,疾甚,乃班師。幽州人盧昌期、祖英伯等聚眾據范陽反,詔神舉率兵擒之。齊黃門侍郎盧思道亦在反中,賊平見獲,解衣將伏法。神舉素欽其才名,乃釋而禮之,即令草露布。其待士禮賢如此。屬稽胡反叛,入寇西河。神舉又率眾與越王盛討平。時突厥與稽胡連和,遣騎赴救。神舉以奇兵擊之,突厥敗走,稽胡於是款服。即授并潞肆石等四州十二鎮諸軍〔事〕、并州總管。 |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四》
2 ![]() | 蕭撝字智遐,蘭陵人也。梁武帝弟安成王秀之子也。性溫裕,有儀表。年十二,入國學,博觀經史,雅好屬文。在梁,封永豐縣侯,邑一千戶。初為給事中,歷太子洗馬、中舍人。東魏遣李諧、盧元明使於梁,梁武帝以撝辭令可觀,令兼中書侍郎,受幣於賓館。尋遷黃門侍郎。出為寧遠將軍、宋寧宋興二郡守,轉輕車將軍、巴西梓潼二郡守。 |
38 ![]() | 太祖既納蕭循之降,又許其反國。循至長安累月,未之遣也。璠因侍宴,太祖曰:「我於古誰比?」對曰:「常以公命世英主,湯、武莫逮;今日所見,曾齊桓、晉文之不若。」太祖曰:「我不得比湯、武,望與伊、周為匹,何桓、文之不若乎?」對曰:「齊桓存三亡國,晉文不失信於伐原。」語未終,太祖撫掌曰:「我解爾意,欲激我耳。」於是即命遣循。循請與璠俱還,太祖不許。以璠為中外府記室,尋遷黃門侍郎、儀同三司。 |
《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
51 ![]() | 及吳明徹為寇,巋出頓紀南,操撫循將士,莫不用命。明徹既退,江陵獲全,操之力也。遷侍中、中衛將軍、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參掌選事,領荊州刺史。操既位居朝右,每自挹損,深得當時之譽。巋之十四年,卒。巋舉哀於朝堂,流涕謂其群臣曰:「天不使吾平蕩江表,何奪吾賢相之速也。」及葬,親祖於瓦官門。贈司空,進爵為公。謚曰康節。有七子。次子衡最知名。有才學,起家秘書郎。歷太子洗馬、中書、黃門侍郎。 |
66 ![]() | 王漩,琅邪臨沂人。祖琳,侍中、太府卿。父錫,侍中。漩少有令譽,尚詧妹廬陵長公主。歷秘書郎、太子舍人、宣成王友、廬陵內史。詧踐位,授侍中、吏部尚書。巋之四年,使詣闕,卒於賓館。贈侍中、右光祿大夫。子瓘,有文詞,黃門侍郎。漩弟湜,方雅有器識。位至都官尚書。巋之二十年,卒。子懷,秘書郎,隋沔陽令。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