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 二十六日,清吳三桂兵至保寧。 |
519  | 二月二十五日,吳三桂破嘉定州,總兵白文選預遁。 |
534  | 吳三桂破石泉縣,巡撫詹天顏及曹湛等俱被獲。 |
550  | 吳三桂兵至龍安邊堡。 |
552  | 文秀自綿州出攻保寧;十日,吳三桂至,文秀撤圍退。 |
622  | 冬十月,蜀鎮胥登榮降于吳三桂。 |
632  | 冬十月,夔州巡撫鄧希明、總兵張元凱降于吳三桂。 |
643  | 是年,文秀遣總兵王俊臣、姚之貞等統兵三萬人攻保寧,為吳三桂所敗。俊臣、之貞俱死,喪卒千餘。 |
693  | 光祿寺少卿盧桂生降于清,吳三桂授大理府知府。 |
694  | 時晉王遣應奇說桂生歸正,應奇被執送吳三桂,殺之。 |
728  | 冬十月,郝承裔以嘉定、邛、眉等州叛降于吳三桂。 |
730  | 蜀鎮寧侯王友進遣官降于吳三桂。 |
736  | 三月初一日,潁國公楊武叛降于吳三桂。 |
752  | 二月,吳三桂破為乃麻衣。 |
754  | 咸陽侯祈三昇降于吳三桂。 |
759  | 御前總兵馬寶降于吳三桂。 |
764  | 先是,御前總兵馬寶降于吳三桂,即使為間至緬王,備言吳三桂所以遣之故。且曰:苟能送帝出,則富貴可立至也。緬酋于是令寶至孟坑,居上左右。上以寶為舊臣,弗之疑也。緬酋既受三桂命,遂決計出獻。其親兄知之,謂曰:不可;因人之危而為之利,不義。且彼兵至也,天之所立、中土之所戴,我不能助而反為之害,是逆天也。逆天不祥,不如且全之,任彼後圖。緬酋即縛其兄弒之。 |
778  | 冬十一月初八日,吳三桂兵至木邦。 |
782  | 吳三桂兵至錫波,白文選奔茶山。 |
784  | 二十四日,吳三桂入緬甸境。 |
786  | 十二月□□朔,吳三桂兵駐舊晚坡。 |
789  | 是日未刻,二、三緬官來見曰:此地不便,請移別所。爾國兵將近我城,我處發兵必由此過,恐為驚動。言未畢,數蠻子將上連杌子抬去。太后等悲聲震天,行至二百步,乃有轎三乘至。太后等上轎,大、小、男、女毫未收帶,步行約五里,渡河到岸,暗黑不識何兵。二更到營,始知為吳三桂矣。初四日,歸老營。初五日曉,鄧凱匍匐上帳前曰:今日事至此,皇上當行一烈,使老臣得其死所。上曰:固然;有太后在。且洪某、吳某世受我家恩,未必毒及我母子。初六日,拔老營,複轉啞哇;欲攻緬城,未遂。初九日晨,發還淇,一路大小俱與馬匹。進御膳,用金碗,不用銀碗。上與東宮俱進鮮服、鋪蓋,內官、宮女、各官妻妾均與衣被。 |
790  | 吳三桂以車駕還南。 |
791  | 施氏曰:吳三桂兵亦出境,將入緬,路遇鞏昌王白文選。是時,文選兵尚強,因山路窮僻,斥堠不通,猝遇無計,不敢戰,遂降。自是,三桂無所忌憚矣。緬恐,遂令馬寶誘上曰:晉王兵去此未遠,臣欲從間道奉駕奔其軍。上從之。緬使人從上,所至則吳軍矣。 |
800  | 雜錄曰:吳三桂標將有商于吳者,問以舊晚坡之事。據云:十二月初二日,三桂至舊晚坡,檄緬送駕,緬亦遣人相聞。薄暮,緬人送人首十七至三桂營,營中訛言駕崩。及三鼓,讙言駕至矣。隨眾出迎,見二艘渡江來,一為上及太后、中宮、東宮、公主,一為遇害諸臣家屬,有緬相及蠻兵二百餘人俱至。三桂送上及宮眷于公所,上南面坐,達旦。三桂標下各官相繼入見,或拜、或叩首而退。少頃,三桂進見。初甚倨傲,見上長揖。上問為誰?三桂噤不敢對。再問之,遂伏地不能起。及問之數至,始稱名應詔。上切責良久,三桂緘口伏地若死人。上卒曰:今亦已矣。朕本北京人,欲還見十二陵死,爾能任之乎?對曰:臣能任之。上令之去。三桂伏,不能起;左右挾之出,則色加死灰、汗流浹背。自後,不復敢見。 |
801  | 吳三桂以總兵鄧凱隸滿州鑲黃旗;不受,為僧去。 |
802  | 秋七月,吳三桂遣藩下蝦護送皇后、公主至北京,奉旨命禮部養贍于別室,仍撥宮女二人奉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