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866554"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三國志
條件: 提到「初平
Total 4

魏志一

8
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兾州牧韓馥英雄記》曰:字文節,潁川人。為御史中丞董卓舉為兾州牧。于時兾州民人殷盛,兵糧優足。袁紹之在勃海,恐其興兵,遣數部從事守之,不得動搖。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京師三公移書與州郡,陳卓罪惡,云「見逼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國患難。」得移,請諸從事問曰:「今當助袁氏邪,助董卓邪?」治中從事劉子惠曰:「今興兵為國,何謂袁、董!」自知言短而有慙色。子惠復言:「兵者凶事,不可為首;今宜往視他州,有發動者,然後和之。兾州於他州不為弱也,他人功未有在兾州之右者也。」然之。乃作書與,道之惡,聽其舉兵。豫州刺史孔伷英雄記》曰:字公緒,陳留人。張璠漢紀》,載鄭泰說云:「孔公緒能清談高論,噓枯吹生。」兖州刺史岱,劉繇之兄,事見吳志。河內太守王匡、英雄記》曰:匡字公節,泰山人。輕財好施,以任俠聞。辟大將軍何進府進符使,匡於徐州發彊弩五百西詣京師。會進敗,匡還鄉里。起家,拜河內太守。謝承《後漢書》曰:匡少與蔡邕善。其年為軍所敗,走還泰山,收集勁勇得數千人,欲與張邈合。匡先殺執金吾胡母班。班親屬不勝憤怒,與太祖并勢,共殺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英雄記》曰:字元偉,族子。先為兖州刺史,甚有威惠。山陽太守袁遺遺字伯業,從兄。為長安令。河間張超甞薦遺于太尉朱儁,稱遺「有冠世之懿,幹時之量。其忠允亮直,固天所縱;若乃包羅載籍,管綜百氏,登高能賦,覩物知名,求之今日,邈焉靡儔。」事在超集。《英雄記》曰:後用遺為揚州刺史,為袁術所敗。太祖稱「長大而能勤學者,惟吾與袁伯業耳。」語在文帝典論。濟北相鮑信信事見子勛傳。同時俱起兵,衆各數萬,推為盟主。太祖行奮武將軍。

蜀志五

4
劉表長子琦,亦深器。表受後妻之言,愛少子琮,不恱於琦。琦每欲與謀自安之術,輒拒塞,未與處畫。琦乃將游觀後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荅曰:「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寤,陰規出計。會黃祖死,得出,遂為江夏太守。俄而表卒,琮聞曹公來征,遣使請降。先主在樊聞之,率其衆南行,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母。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魏略曰:先名福,本單家子,少好任俠擊劒。中平末,甞為人報讎,白堊突靣,被髮而走,為吏所得,問其姓字,閉口不言。吏乃於車上立柱維磔之,擊鼓以令於市鄽,莫敢識者,而其黨伍共篡解之,得脫。於是感激,棄其刀戟,更踈巾單衣,折節學問。始詣精舍,諸生聞其前作賊,不肯與共止。福乃卑躬早起,常獨掃除,動靜先意,聽習經業,義理精孰。遂與同郡石韜相親愛。初平中,中州兵起,乃與韜南客荊州,到,又與諸葛亮特相善。及荊州內附,孔明劉備相隨去,福與韜俱來北。至黃初中,韜仕歷郡守、典農校尉,福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逮大和中,諸葛亮出隴右,聞元直、廣元仕財如此,嘆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後數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今猶存焉。

吳志一

6
初平三年,術使征荊州,擊劉表。表遣黃祖逆於樊、鄧之間。擊破之,追渡漢水,遂圍襄陽,單馬行峴山,為祖軍士所射殺。典略曰;悉其衆攻表,表閉門,夜遣將黃祖潛出發兵。祖將兵欲還,逆與戰。祖敗走,竄峴山中。乘勝夜追祖,祖部兵從竹木間暗射堅,殺之。吳錄曰:時年三十七。英雄記曰:初平四年正月七日死。又云:劉表將呂公將兵緣山向堅,輕騎尋山討公。公兵下石。中頭,應時腦出物故。其不同如此也。兄子賁,帥將士衆就術,術復表賁為豫州刺史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