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明史 |
條件: 提到「吳阿衡」 |
Total 7 |
《本紀第二十四 莊烈帝二》
1 ![]() | 十一年春正月丁丑,洪承疇敗賊於梓潼,賊還走陜西。丁亥,裁南京冗官。二月甲辰,改河南巡按御史張任學為總兵官。三月戊寅,賀逢聖致仕。是月,李自成自洮州出番地,總兵官曹變蛟追破之,復入塞,走西和、禮縣。夏四月辛丑,張獻忠偽降於穀城,熊文燦受之。戊申,張至發致仕。己酉,熒惑逆行,諭廷臣修省。五月癸亥朔,策試考選官於中左門。六月癸巳,安民廠災,壞城垣,傷萬餘人。壬寅,孔貞運致仕。乙卯,兵部尚書楊嗣昌、戶部尚書程國祥、禮部侍郎方逢年、工部侍郎蔡國用俱禮部尚書,大理少卿范復粹為禮部侍郎,並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嗣昌仍掌兵部。是月,兩畿、山東、河南大旱蝗。秋七月乙丑,少詹事黃道周以論楊嗣昌奪情,謫按察司照磨。八月戊戌,以災異屢見,齋居永壽宮,諭廷臣修省。癸丑,傅冠致仕。戊午,停刑。流賊羅汝才等自陜州犯襄陽。九月,陜西、山西旱饑。辛巳,大清兵入牆子嶺,總督薊遼兵部侍郎吳阿衡死之。癸未,京師戒嚴。冬十月癸巳,盧象昇入援,召對於武英殿。甲午,括馬。盧象昇、高起潛分督援軍。是月,洪承疇、曹變蛟大破賊於潼關南原,李自成以數騎遁。十一月戊辰,大清兵克高陽,致仕大學士孫承宗死之。戊子,罷盧象升,戴罪立功。劉宇亮自請視師,許之。是月,羅汝才降。十二月庚子,方逢年罷。盧象昇兵敗於巨鹿,死之。戊申,孫傳庭為兵部侍郎督援軍。征洪承疇入衛。是年,土魯番、琉球入貢。 |
《列傳第一百四十 楊嗣昌 吳甡》
12 ![]() | 我大清兵入墻子嶺、青口山,薊遼保定總督吳阿衡方醉,不能軍,敗死。京城戒嚴,召盧象升帥師入衛。象升主戰,嗣昌與監督中官高起潛主款,議不合,交惡。編修楊廷麟劾嗣昌誤國,嗣昌怒,改廷麟職方主事監象升軍,而戒諸將毋輕戰。諸將本恇怯,率藉口持重觀望,所在列城多破。嗣昌據軍中報,請旨授方略。比下軍前,則機宜已變,進止乖違,疆事益壞云。象升既陣亡,嗣昌亦貶三秩,戴罪視事。 |
《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14 ![]() | 時樞輔諸臣多下獄者,宗周言:「國事至此,諸臣負任使,無所逃罪,陛下亦宜分任咎。禹、湯罪己,興也勃焉。曩皇上以情面疑群臣,群臣盡在疑中,日積月累,結為陰痞,識者憂之。今日當開示誠心,為濟難之本,御便殿以延見士大夫,以票擬歸閣臣,以庶政歸部、院,以獻可替否予言官。不效,從而更置之,無坐錮以成其罪。乃者朝廷縛文吏如孤雛,而視武健士不啻驕子,漸使恩威錯置。文武皆不足信,乃專任一二內臣,閫以外次第委之。自古未有宦官典兵不誤國者。」又劾馬世龍、張鳳翼、吳阿衡等罪,忤帝意。 |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楊鎬李維翰周永春袁應泰薛國用熊廷弼王化貞袁崇煥毛文龍趙光抃範志完》
79 ![]() | 崇禎初,服闋,除工部都水主事,歷兵部職方郎中。十年秋,遣閱薊、遼戎務,盡得邊塞形勢,戰守機宜,列十二事以獻。明年冬,大清兵入密雲,總督吳阿衡敗歿,廷議增設巡撫一人,駐密雲,遂擢光抃右僉都御史任之。至即發監視中官鄧希詔奸謀。帝召希詔還,而令分守中官孫茂霖核實。茂霖為希詔解,光抃反得罪,遣戍廣東。 |
《列傳一百四十九》
11 ![]() | 九月,大清兵入牆子嶺、青口山,殺總督吳阿衡,毀正關,至營城石匣,駐於牛蘭。召宣、大、山西三總兵楊國柱、王樸、虎大威入衛,三賜象昇尚方劍,督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誓師及郊,馳疏報曰:「臣非軍旅才。愚心任事,誼不避難。但自臣父奄逝,長途慘傷,潰亂五官,非復昔時;兼以草土之身踞三軍上,豈惟觀瞻不聳,尤虞金鼓不靈。」已聞總監中官高起潛亦衰絰臨戎,象昇謂所親曰:「吾三人皆不祥之身也。人臣無親,安有君。樞輔奪情,亦欲予變禮以分諐耶?處心若此,安可與事君。他日必面責之。」當是時,嗣昌、起潛主和議。象昇聞之,頓足歎曰:「予受國恩,恨不得死所,有如萬分一不幸,寧捐軀斷脰耳。」及都,帝召對,問方略。對曰:「臣主戰。」帝色變,良久曰:「撫乃外廷議耳,其出與嗣昌、起潛議。」出與議,不合。明日,帝發萬金犒軍,嗣昌送之,屏左右,戒毋浪戰,遂別去。師次昌平,帝復遣中官齎帑金三萬犒軍。明日,又賜御馬百,太僕馬千,銀鐵鞭五百。象昇曰:「果然外廷議也,帝意銳甚矣。」決策議戰,然事多為嗣昌、起潛撓。疏請分兵,則議宣、大、山西三帥屬象昇,關、寧諸路屬起潛。象升名督天下兵,實不及二萬。次順義。 |
《列傳第一百五十八》
30 ![]() | 子宗文承廕。崇禎中,以薊鎮副總兵為總督吳阿衡中軍。十一年冬,牆子嶺失事,與阿衡並力戰死。 |
《列傳第一百六十六》
3 ![]() | 其冬,京師戒嚴。廷麟上疏劾兵部尚書楊嗣昌,言:「陛下有撻伐之志,大臣無禦侮之才,謀之不臧,以國為戲。嗣昌及薊遼總督吳阿衡內外扶同,朋謀誤國。與高起潛、方一藻倡和款議,武備頓忘,以至於此。今可憂在外者三,在內者五。督臣盧昇以禍國責樞臣,言之痛心。夫南仲在內,李綱無功;潛善秉成,宗澤殞命。乞陛下赫然一怒,明正向者主和之罪,俾將士畏法,無有二心。召見大小諸臣,咨以方略。諭象昇集諸路援師,乘機赴敵,不從中制。此今日急務也。」時嗣昌意主和議,冀紓外患,而廷麟痛詆之。嗣昌大恚,詭薦廷麟知兵。帝改廷麟兵部職方主事,贊畫象昇軍。象升喜,即令廷麟往真定轉餉濟師。無何,象升戰死賈莊。嗣昌意廷麟亦死,及聞其奉使在外,則為不懌者久之。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