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宋史紀事本末 |
條件: 提到「何繼筠」 |
Total 4 |
《卷二收兵權》
12 ![]() | 帝既定計盡收諸宿將兵柄而削藩鎮權,尤注意命將分部守邊,具得要領。以趙贊屯延州,姚內斌守慶州,董遵誨屯環州,王彥昇守原州,馮繼業鎮靈武,以備西夏。李漢超屯關南,馬仁瑀守瀛州,韓令坤鎮常山,賀惟忠守易州,何繼筠領棣州,以拒北狄。又以郭進控西山,武守琪戍晉州,李謙溥守隰州,李繼勛鎮昭義,以禦太原。其家族在京師者,撫之甚厚。郡中管榷之利悉與之,恣其圖回貿易,免所過徵稅。令召募驍勇以為爪牙。凡軍中事,許從便宜。每來朝,必召對,命坐,賜以飲食,錫賚殊異。由是邊臣皆富於財,得以養募死士,使為間諜,洞知蕃情。每入寇,必能先知預為備,設伏掩擊,多致克捷。自此累年無西北之虞,得以盡力東南,取荊、湖、川、廣、吳、楚之地。 |
《卷十二平北漢》
14 ![]() | 北漢主初立,宋兵已入其境,乃遣劉繼業、馬峰等領軍扼團柏谷。峰至銅鍋河,李繼勳前鋒將何繼筠擊破之,斬首三千餘級,遂奪汾河橋,薄太原城下,焚延夏門。 |
19 ![]() | 夏四月,契丹復救北漢,帝度其必由鎮、定救太原,使韓重贇倍道兼行赴之。又聞其分道,一自石嶺關入,召何繼筠逆擊,授以方略。繼筠遇契丹兵於陽曲,大敗之,斬首千餘級。重贇亦先陣於嘉山,契丹兵自定州西入,見旗幟,大駭欲遁,重贇急擊,大破之,擒其首領三十餘人。帝命以所獲契丹俘示於城下,城中喪氣。憲州判官史昭文、嵐州刺史趙文度各以城降。 |
《卷二十一契丹盟好》
5 ![]() | 錢若水上疏曰「孫武著書,以伐謀為主。漢高將將,以用法為先。伐謀者,以將帥能料敵制勝也。用法者,以朝廷能賞罰不私也。今傅潛領雄師數萬,閉門不出,坐視邊寇俘掠生民,上孤委注之恩,下挫銳師之氣,蓋潛輩不能制勝,朝廷未能用法使然也。軍法,臨陣不用命者斬。今若斬潛以徇,然後擢如楊延朗、楊嗣者五七人,增其爵秩,分授兵柄,使將萬人,間以強弩,分路討除,孰敢不用命哉。敵人聞我將帥不用命,退則有死,豈獨思遁,抑亦來歲不敢犯邊矣。如此則可以坐清邊塞,然後鑾路還京,天威懾於四海矣。臣嘗讀前史,周世忠即位之始,劉崇結契丹入寇,契丹遣其將楊袞領騎兵數萬,隨崇至高平。當時懦將樊愛能、何徽等臨敵不戰,世宗大陳宴會,斬愛能等,拔偏將十餘人,分兵擊太原。劉崇聞之,股慄不敢出,即日遁去。自是兵威大振,其後收淮甸,下秦、鳳,平關南,特席卷爾。以陛下之神武,豈讓世宗乎。此今日禦敵之奇策也。若將來安邊之術,請以近事言之。太祖朝制置最得其宜,止以郭進在邢州,李漢超在關南,何繼筠在鎮、定,賀惟忠在易州,李謙溥在隰州,姚內斌在慶州,董遵誨在通遠軍,王彥昇在原州,但授緣邊巡檢之名,不加行營部署之號,率皆十餘年不易其任,立邊功者,厚加賞賚,其位皆不至觀察使。蓋位不高則朝廷易制,任不易則邊事盡知,然後授以聖謀,來則掩殺,去則勿追。所以十七年中,北邊、西蕃不敢犯塞,以至屢使乞和。此皆陛下之所知也。苟能遵太祖故事,慎擇名臣,分理邊郡,罷部署之號,使不相統轄,置巡檢之名,俾遞相救應。如此則出必擊寇,入則守城,不數年間,可致邊烽罷警矣」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