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358206"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呂氏家塾讀詩記
Total 3

卷15 經部·詩類一

1
朱子撰。《宋志》作二十卷。今本八卷,蓋坊刻所並。朱子注《易》,凡兩易稿。其初著之《易傳》,《宋志》著錄。今已散佚,不知其說之同異。注《詩》,亦兩易稿。凡呂祖謙讀詩記》所稱「朱氏曰」者,皆其初稿,其說全宗《小序》。後乃改從鄭樵之說朱子攻《序》用鄭樵說見於《語錄》。朱升以為歐陽修之說,殆誤也,是為今本。卷首《自序》,作於淳熙四年,中無一語斥《小序》,蓋猶初稿。《序》末稱時方輯《詩傳》,是其証也。其注《孟子》,以《柏舟》為仁人不遇。作《白鹿洞賦》,以《子衿》為刺學校之廢。

經部十五·詩類一·呂氏家塾讀詩記》三十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1
段昌武撰。昌武子武,廬陵人。焦竑國史經籍志》作段文昌,蓋因唐段文昌而誤。朱睦㮮授經圖》作段武昌,則傳寫倒其文也。其始末無考,惟書首載其從子維清《請給據狀》稱「先叔朝奉昌武以《詩經》而兩魁秋貢,以累舉而擢第春官」而已。其書舊本題《叢桂毛詩集解》,蓋以所居之堂名之。其書首為《學詩總說》,分《作詩之理》、《寓詩之樂》、《讀詩之法》三則。次為《論詩總說》,分《詩之世》、《詩之次》、《詩之序》、《詩之體》、《詩之派》五則。餘皆依章疏解,大致仿呂祖謙讀詩記》而詞義較為淺顯。原書三十卷。明代惟朱睦㮮萬卷堂有宋槧完本,後沒於汴梁之水。此本為孫承澤家所鈔,僅存二十五卷。其《周頌清廟之什》以下,並已脫佚。朱彞尊經義考》載是書三十卷,注曰「闕」。又別載《讀詩總說》一卷,注曰「存」。《讀詩總說》今未見傳本,而卷首《學詩總說》、《論詩總說》今在原目三十卷之外,疑即所謂《讀詩總說》者。或一書而彞尊誤分之,或兩書而傳寫誤合之,則莫可考矣。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