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367159"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橫渠易說
Total 3

卷2 經部·易類二

經部二·易類二·橫渠易說》三卷內府藏本

1
張子撰。《宋志》著錄作十卷。今本惟《上經》一卷,《下經》一卷,《繫辭傳》以下至《雜卦》為一卷,末有《總論》十一則,與《宋志》不合。然《書錄解題》已稱《橫渠易說》三卷,則《宋志》誤也。楊時喬《周易古今文》稱今本祇六十四卦,無《繫辭》,實未全之書。則又時喬所見之本偶殘缺耳。是書較程《傳》為簡,往往經文數十句中一無所說。末卷更不復全載經文,載其有說者而已。董真卿謂《橫渠易說》發明二程所未到處。然考《宋史》,張子卒於神宗時。程子《易傳序》則作於哲宗元符二年,其編次成書則在徽宗崇寧後,張子不及見矣。真卿謂發明所未到,非確論也。其說《乾彖》用「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說《文言》用「谷神」字,說「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用「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語,皆借《老子》之言,而實異其義。非如魏晉人合《老》、《易》為一者也。惟其解《復卦》「後不省方」,以後為繼體守成之主,以「不省方」為富庶優暇,不甚省事,則於義頗屬未安。此又不必以張子故而曲為之辭矣。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