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508906"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正字通
Total 5

卷41 經部·小學類二

1
康熙五十五年聖祖仁皇帝御定。古小學存於今者,惟《說文》、《玉篇》為最舊。《說文》體皆篆籀,不便施行。《玉篇》字無次序,亦難檢閱。《類篇》以下諸書,則惟好古者藏弆之,世弗通用。所通用者,率梅膺祚之《字彙》、張自烈之《正字通》。然《字彙》疏舛,《正字通》尤為蕪雜,均不足依據。康熙四十九年,乃大學士陳廷敬等刪繁補漏,辨疑訂訛,勒為此書。仍兩家舊目,以十二辰紀十二集,而每集分三子卷,凡一百一十九部。冠以《總目》、《檢字》、《辨似》、《等韻》各一卷。殿以《補遺》、《備考》各一卷。部首之字,以畫之多寡為序,部中之字亦然。每字之下,先列《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之音。《唐韻》久佚,今能一一徵引者,徐鉉校《說文》所用即《唐韻》之翻切也。次訓釋其義,次列別音、別義,次列古音。均引証舊典,詳其始末,不使一語無稽。有所考辨,即附於注末。又每字必載古體,用《說文》例。改從隸書,用《集韻》例。兼載重文、別體、俗書、訛字,用《干祿字書》例。皆綴於注後,用《復古編》例。仍從其字之偏旁,別出於諸部,用《廣韻》互見例。至於增入之字,各依字畫多寡,列於其數之末,則《說文》之新附、《禮部韻略》之續降例也。其《補遺》一卷,收稍僻之字。《備考》一卷,收不可施用之字。凡古籍所載,務使包括無遺。盖拘泥古義者,自《說文》九千字外,皆斥為僞體。遂至「音韻」必作「音均」,「衣裳」必作「衣尚」,「韓愈」書為「韓瘉」,「諸葛亮」書為「諸葛諒」。動生滯礙,於事理難通,固為不可。若夫孫休之所自造,王起之所未識,傅奕之稱埿人,段成式之作
ctextchar:2157
字,皆考之古而無徵,用之今而多駭。存而並列,則通儒病其荒唐;削之不登,則淺識疑其挂漏。別為附錄,等諸外篇,尤所謂去取得中、權𢖍盡善者矣。御製《序》文謂:「古今形體之辨,方言聲氣之殊,部分班列,開卷了然。無一義之不詳,無一音之不備。信乎六書之淵海,七音之准繩也。」

卷43 經部·小學類存目一

經部四十三·小學類存目一·正字通》十二卷通行本

1
國朝姜日章撰。日章旦童,如皋人。是編成於康熙丁酉。分《日》、《月》、《水》、《火》、《木》、《金》、《土》七部,又冠以首部曰《字說》,綴以末部曰《韻說詩易》二葉。《日》、《月》二部為字書。不以偏旁分部,而以筆畫多寡分部,自一畫至四十八畫止。《水》、《火》、《木》、《金》四部為韻書。並為天、星、風、山、官、上、地、支、郊、階、州、波、夫、下十四韻,每韻分為中、平、上、去、入五音。《土部》則古文奇字也。自明以來字畫莫陋於《字彙》、《正字通》,而日章遵以講字畫;韻書莫乖於《洪武正韻》,而日章執以分韻等;收字之妄濫無稽莫甚於《篇海》,而日章據以談奇字。其餘偶有援引,不過從此四書採出而已。宜其不合於古義也。

卷119 子部·雜家類三

1
國朝徐文靖撰。文靖有《禹貢會箋》,已著錄。此其筆記也。自經史以至詩文,辨析考証,每條以所引原書為綱,而各系以論辨,略似《學林就正》之體,而考訂加詳,大致與《箋疏》相近。若其讀《易》據梁武以解文言,而王應麟所輯鄭注尚未之見。讀史引証乃及於潘榮之《總論》,劉定之之《十科策略》,蔡方炳之《廣治平略》,廖文英之《正字通》,陰時夫之《韻府群玉》,斯皆未免汨於俗學。要其推原詩禮諸經之論,旁及子史說部,語必求當,亦可謂博而勤矣。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