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條件: 提到「易酌」 |
Total 5 |
《卷6 經部·易類六》
《經部六·易類六·《易酌》十四卷直隸總督採進本》 |
《卷37 經部·四書類存目》
1 ![]() | 國朝刁包撰。包有《易酌》,已著錄。是編凡《大學》五卷、《中庸》三卷、《論語》二十卷、《孟子》十四卷。於《大學》三綱八目,詮解特備。又以《中庸》、《論》、《孟》為格物之書,《五經》、諸史皆條貫於其中,故於格物條目尤為曲盡。其他闡發義理,於史傳事跡、先儒議論,亦多所徵引。然其去取是非,總以朱子之說為斷,不必自有所見也。卷首有黃越所作《綱領》一篇,其孫顯祖所作《緣起》一篇,敘述著書大旨及刊刻始末。 |
《卷97 子部·儒家類存目三》
1 ![]() | 國朝刁包撰。包有《易酌》,已著錄。其書以平日所見隨筆札記。王士禎《池北偶談》,嘗稱其中為蓋世豪傑易,為愜心聖賢難一條;又稱其趨吉避凶蓋言趨正避邪,若認作趨福避禍便誤一條。然所言心性及格致誠敬,類多拾前人緒餘。其謂讀《春秋》而不知胡傳之妙,不可以言《春秋》。亦不出里塾拘墟之見。 |
《卷181 集部·別集類存目八 清一》
1 ![]() | 國朝刁包撰。包有《易酌》,已著錄。是集包所手編,自謂有得於《易》,故取永貞之義,以「用六」為名,其中如《寄魏環極書》,稱砥礪躬行,不欲以議論爭勝;《希聖堂學規》,多留意於灑掃應對,語皆平易近人。又謂時文之士,不知考究史事,昧於治亂之原。每舉《春秋綱目書法》,風諭學者,在講學家中,較空談心性者,特為篤實,然持論每多苛刻,如裴度、韓愈皆懸度其事,力加詆毀,殊失《春秋》善善從長之意。又如《重修秦王廟疏》,多引委巷無稽之言,不知折衷於古,亦其所短也。 |
《卷194 集部·總集類存目四》
1 ![]() | 國朝刁包編。包有《易酌》,已著錄。是編所錄歷代理學諸儒之文凡二百一十有六篇。其凡例稱專以品行為主,若言是人非,雖絕技無取。蓋本真德秀《文章正宗》之例,持論可雲嚴正。然三代以前,文皆載道。三代以後,流派漸分。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