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條件: 提到「僉都御史」 |
Total 15 |
《卷17 經部·詩類存目一》
1 ![]() | 明錢天錫撰。天錫字公永,竟陵人。天啟壬戌進士,官至僉都御史。是編大抵推敲字義,尋求語脈,為程式制藝之計。首載馮元颺《序》,謂其書「不但存朱子,存《毛詩》,並可以存齊、存魯、存韓,祧衛宏而禰子夏,其功不在鄭、孔下」。亦誇之甚矣。 |
《卷24 經部·禮類存目二》
1 ![]() | 明湯道衡撰。道衡字平子,丹陽人。萬歷丙辰進士,官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其父三才,嘗作《禮記新義》三十卷,已著於錄。此本乃道衡居憂之時,自採陳浩《集說》、徐師曾《集注》,掇其所長,裒為一編,而以己所偶得,附載書之下方,故名《纂注》。與《新義》截然二書。卷首標題,亦不名《新義》。 |
《卷50 史部·別史類》
1 ![]() | 明鄭汝璧撰。汝璧,縉雲人,隆慶戊辰進士,官至兵部侍郎,兼僉都御史,總督宣大。是編專紀明代帝後即位、冊立年月,及生辰、壽數、謚號、山陵之類,而不載其事跡,故云《紀略》。上自德祖、懿祖、熙祖、仁祖四代,下迄穆宗而止。首冠以《帝系圖》,末以藩封附焉。諸王惟錄其有國者,餘則一見其名於《帝系》而已。 |
《卷56 史部·詔令奏議類存目》
1 ![]() | 明毛伯溫撰。伯溫字汝厲,吉水人,正德戊辰進士,官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山西、順天,晉工部尚書,改兵部尚書。天啟初,追謚襄懋。事跡具《明史》本傳。是集乃其歷任奏疏,以一官為一集。凡《台中》、《撫台》、《內台》、《總邊》、《宮賓》、《平南》、《總憲》、《樞垣》八集。其籌邊諸議,頗詳晰當時利弊云。 |
1 ![]() | 明王以旂撰。以旂字士招,江寧人,正德辛未進士,官至兵部尚書,總督三邊,卒謚襄敏,事跡具《明史》本傳。當嘉靖時,徐、呂二洪水竭,運船膠滯,命以旂以兵部右侍郎兼僉都御史,總理河漕。逾年,渠水通,晉秩一等。是編其督漕時題奏章疏。前後無序跋,亦無目錄,不知為完本否也。***《諫垣奏草》四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
《卷73 史部·地理類存目二》
1 ![]() | 明黃佐撰,林富參修。佐有《泰泉鄉禮》,已著錄。富,莆田人。弘治壬戌進士,官至兵部侍郎,兼僉都御史,總理兩廣。是編凡圖經二卷,表八卷,志三十卷,列傳九卷,外紀十一卷,大致頗謹嚴。其《沿革》、《分野》、《職官》、《選舉》皆作表,以省簡牘,體例亦善。惟《土官》已隸職方,命以爵秩,而列之外紀,非大一統之義。《寺觀》亦列外紀,云闢異端。然《仙釋》則入之列傳中。不外其人而外其人之所居,傎矣。藝文苟無關於土風則可不錄,既以其有關錄之,而列之於外紀中,尤不允也。 |
《卷74 史部·地理類存目三》
1 ![]() | 明戴璟撰。璟字孟光,號石屏,奉化人。嘉靖丙戌進士,官至僉都御史巡撫廣東。是書乃璟於嘉靖乙未以臨代之時兩月而成,未免涉於潦草。其門類亦多未當,如《人物》之外別立《道學》一門,介於《學校》、《風俗》之間。雖本之《宋史》,而於地志為創聞。位置先後,亦非其所。又《政紀》一門,凡歷代竄流嶺表之人皆備書之。此自朝政,何與輿圖。又《行次》一門,惟紀宋末崖山之事。此在史氏為大綱,在地志則軼事矣。別為標目,更未允愜也。 |
1 ![]() | 明曹金撰。金,祥符人。嘉靖丁未進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兼僉都御史,巡撫陝西。是書與他志體例略同。惟以《仙釋》居前,《宦跡》居後。而《仙釋》、《宦跡》之間又介以《藝文》,編次殊為無法。 |
《卷75 史部·地理類存目四》
1 ![]() | 不著撰人名氏。前有序略云:「海鹽地勢卑下,與海沙平。每潮水漲,高出平地丈餘。恃以障蔽者,僅石塘,石塘之內有裹土塘,然猶不能御潮。必有內河以納過塘之水,而後洩其橫流之勢。」萬歷五年海溢,鹽邑受害特甚,是年遂開內河。此編即詳記是役。其說撮舉大要,而圖則甚詳。蓋海鹽知縣所刊,稱於時巡撫浙江僉都御史為徐拭。拭字世寅,常熟人。嘉靖丁未進士,以劾趙文華坐謫者,即其人。後官至南京工部尚書,《題名碑錄》作栻,《明史》本傳亦作栻。 |
《卷105 子部·醫家類存目》
1 ![]() | 明王化貞撰。化貞字肖乾,諸城人。萬歷癸丑進士,官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以僨事伏誅。事跡附見《明史熊廷弼傳》。是編摘錄《本草綱目》諸方,參以諸家論述,詳列病証,分類匯編。每門冠以總論,但有証候而不載診法。其凡例謂是書為不知醫者設,然望、聞、問、切,猶或審証未真,用藥多舛。況舍脈而論方,則虛、實、寒、熱之相似者,其誤必多。執影響之見而苟冀一效,其貽誤封疆,亦此學問矣。 |
《卷132 子部·雜家類存目九》
1 ![]() | 明錢繼登撰。繼登字爾先,又字龍門,嘉善人。萬歷丙辰進士,官至僉都御史。是書所採皆史籍權變之術,亦《省括編》之流也。 |
《卷137 子部·類書類存目一》
1 ![]() | 明楊信民撰。信民,江陰人。永樂中官日照縣知縣。是編以《洪武正韻》分隸諸姓,而各系古之名人於姓下。分為八十一類,各以四字標題,別為編目於卷首。書與錄絕不相符,體例極為叢脞,其中乖舛,尤不勝摘。如梁姓列梁武帝梁簡文帝。黃姓列黃帝。舜姓列舜,唐姓列唐高祖、唐明皇、唐文宗,宋姓列宋明帝、宋武宗、宋徽宗、宋山陰公主,已為無理;至揚姓首列揚雄,次列一名曰揚州鶴,注其下曰,嘗有四客,各言志,一願為揚州刺史,一願有錢十萬,一願騎鶴上升,一兼言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則殆於戲具矣。前有宣德七年王直序,稱太宗在位時,修《永樂大典》,徵天下文學之士集館閣,信民與焉。當時所用之人如是,宜二萬餘卷之書皆割裂龐雜,紛如亂絲也。考《明史列傳》,宣德中有楊信民,浙江新昌人。官至僉都御史,巡撫廣東,以循良稱。亦與王直同時。 |
《卷179 集部·別集類存目六》
1 ![]() | 明鄧渼撰。渼字遠游,自號簫曲山人,建昌人。萬厯戊戌進士,官至僉都御史,巡撫順天。忤魏忠賢,謫戍貴州。崇禎初,放還,卒。是集皆散體之文。案明版《唐文粹》之首,有渼《序》曰:文家法秦、漢,非不善也,然摹擬工則蹊徑太露;構撰富則窠臼轉多,至近日膚淺之法,畏難好易,眉山盛而昌黎、河東二氏詘云云。頗中明季古文兩派之病。其自作則未能凌跨一時也,《千頃堂書目》有《渼留夷館集》四卷、《南中集》四卷,《紅帛集》四卷,不載此集,殆偶未見歟。 |
1 ![]() | 明程正己撰。正己字道先,號澄源,長治人。萬厯丁未進士,官至僉都御史,巡撫保定,以忤奄黨削職,後終於兵部侍郎。是集為其子之璇所編,凡詩五卷,文五卷,大抵惟取自適,無意求工。 |
《卷181 集部·別集類存目八 清一》
1 ![]() | 國朝竇遴奇撰。遴奇字松濤,大名人。順治丁亥進士,官至僉都御史。是編為其友賀應旌所編,凡文五卷,詩六卷,詞一卷。「倚雉」者,其所居堂名也。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