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475664"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文獻通考
條件: 提到「鴻臚卿
Total 2

卷二十八·選舉考一

87
尚書左僕射沈約論曰:「漢末喪亂,魏武始創,軍中倉卒,權立九品。蓋以論人才優劣,非謂代族高卑。因此相沿,遂為成法。自魏至晉,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舉代人才,升降蓋寡。徒以憑籍代資,用相凌駕,都正俗士,斟酌時宜,品目多少,隨事俯仰,劉毅所云『下品無高門,上品無賤族』也。歲月遷訛,斯風漸篤,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已還,遂成卑庶。周、漢之道,以智役愚,臺隸參差,用成等級。魏晉以來,以貴役賤,士庶之科,較然有辨。夫人君南面,九重懸絕,陪奉朝夕,義隔鄉士,階闥之任,宜有司存。」武帝天監中,約又上疏曰:「頃自漢代,本無士庶之別,自非仕宦,不至京師,罷公卿、牧守,並還鄉里,小人瞻仰,以成風俗。且庠校布,傳經授受,學優而仕,始自鄉邑。本於小吏佐,方至文學、功曹,積以歲月,乃得察舉人才秀異,始為公府所辟,遷為牧守,入作台司。漢之得人,於斯為盛。今之士人,並聚京邑,其有守土不遷,見謂愚賤。且當今士子繁多,略以萬計,常患官少才多,無地以處。秀才自別是一種任官,非若漢代取人之例也。假使秀才對五問可稱,孝廉答一策能過,此乃雕蟲小道,非關理功得失,以此求才,徒虛語耳。」鴻臚卿裴子野又論曰:「《書》云:『貴貴,為其近於君也。』天下無生而貴者,是故道義可尊,無擇負販,茍非其人,何取代族?周衰禮壞,政出臣下,卿士大夫,自相繼及,非夫嗣嫡,猶等家臣。且徒步匹夫,見禮侯伯,式閭擁,無絕於時。其後四方豪勢之家,門客千數,卑身折節,比食同袍,雖相傾倚,亦成風俗。迄于二漢,尊儒重道,朝廷州里,學行是先。雖名公子孫,還齊布衣之士,士庶雖分,而無華素之隔。有晉以來,其流稍改,草澤高士,猶廁清塗。降及季年,專稱閥閱。自是三公之子,傲九棘之家;黃散之孫,蔑令長之室。轉令互爭銖兩,所論必門戶,所議莫賢能。茍且之俗成,傲慢之禍作,非所以敦弘退讓、厲德興化之道也。」

卷三百四十八·四裔考二十五

13
「回鶻盛時有冊號,今幸衰亡,又加黠戛斯,後且生患。」乃止。至大中元年,卒詔鴻臚卿李業持節冊黠戛斯為英武誠明可汗。逮咸通閒,三來朝。然卒不能取回鶻。後之朝聘冊命,史臣失傳。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