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3076165"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舊五代史
條件: 提到「李鏻
Total 1

高祖紀二

7
三月甲寅,制北京留守、太原尹、皇子重貴封食邑三百戶,刑部侍郎張鵬改兵部侍郎。己未,御史臺奏:「唐朝定令式,南衙常參文武百僚,每日朝退,於廊下賜食,謂之常食。自唐末亂離,常食漸廢,仍於入閣起居日賜食。每入閣禮畢,閣門宣放仗,群官俱拜,謂之謝食。至偽主清泰年中,入閣禮畢,更差中使至正衙門口宣賜食,百官立班重謝,此則交失唐朝賜食之意,於禮實為太煩。臣恐因循,漸失根本。起今後入閣賜食,望不差中使口宣,準唐明宗朝事例處分。」從之。《五代會要》載:其年四月,御史臺奏:「文武百官,每月朔望入閣禮畢,賜廊下食。在京時只於朝堂幕次兩廊下,今在行朝,於正衙門外權為幕次,房廊隘狹,伏恐五月一日朝會禮畢,準例賜食於幕次,難為排比。伏見唐明宗時,兩省官於文明殿前廊下賜食,今未審入閣日權於正衙門內兩廊下排比賜食,為復別有處分?」敕:宜依唐明宗時舊規,廊下賜食。中書奏:「準敕。故庶人三月七日以王禮葬,其妻男等並以禮葬,請輟其日朝參一日。」從之。以宣徽南院使楊彥詢為左監門衛上將軍,依前充宣徽使。兗州李從溫奏,節度副使王謙構軍士作亂,尋已處置。丙寅,詔:「王者省方設教,靡憚於勤勞;養士撫民,必從其宜便。顧惟涼德,肇啟丕圖。常務去於煩苛,冀漸臻於富庶。念京城俶擾之後,屬舟船焚爇之餘,饋運頓虧,支費殊闕。將別謀於飛挽,慮轉困於生靈。以此疚心,未嘗安席。今以夷門重地,梁苑雄藩,水陸交通,舟車畢集,爰資經度,須議按巡。寧免暫勞,所期克濟。取今月二十六日巡幸汴州」云。《通鑒》:範延光聚卒繕兵,悉召巡內刺史集魏州,將作亂。會帝謀徙都大梁,桑維翰曰:「大梁北控燕、趙,南通江、淮,水陸都會,資用富饒。今延光反形已露,大梁距魏不過十驛,彼若有變,大軍尋至,所謂疾雷不及掩耳也。」丙寅,下詔,托以洛陽漕運有闕,東巡汴州。以前貝州刺史史圭為刑部侍郎,充諸道鹽鐵轉運副使;前澤州刺史閻至為戶部侍郎。詔:「車駕經過州府管界,所有名山大川、帝王陵廟、名臣祠墓,去路十里者,宜令本州排比祗候。駕經過日,以酒脯祭告。」左僕射劉句等議立宗廟,以立高祖已下四親廟,其始祖一廟,伏候聖裁。御史中丞張昭遠議,請依隋、唐之制,立四廟,推四世之中名位高者為太祖。詔下百官定議。百官請依唐廟,追尊四廟為定。從之。甲戌,以右龍武統軍楊思權為左衛上將軍。乙亥,前鄜州節度使張萬進加檢校太傅,前宋州節度使李從敏加檢校太尉。以吏部郎中侍御史、知雜事薛融為左諫議大夫,以兵部郎中段希堯為右諫議大夫。戊寅,以戶部尚書王權兵部尚書工部尚書崔居儉戶部尚書兵部尚書李鏻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致仕裴皞部尚書,東上閣門使李守貞為右龍武將軍充職。庚辰,車駕離京。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