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舊五代史 |
條件: 提到「王權」 |
Total 4 |
《明宗紀二》
7 ![]() | 戊戌,樞密使安重誨加檢校太保,行兵部尚書事如故。以太子詹事劉岳為兵部侍郎,以太子右庶子王權為戶部侍郎,以太子左庶子任贊為工部侍郎。庚子《明卦適變通爻》、《明象》、《辨位》、《略例下》、《卦略》等,荊南節度使、檢校太師、兼尚書令、南平王高季興加守太尉、兼尚書令,澤潞節度使、檢校太傅、同平章事孔勍加兼侍中。汴州屯駐控鶴指揮使張諫等謀叛伏誅,以樞密使孔循權知汴州軍州事。甲辰,樞密使孔循加檢校太保、守秘書監,依前充使。己巳,秘書少監姚顗為左散騎常侍,以太子左諭德陸崇為右散騎常侍,以兵部郎中蕭希甫為左諫議大夫,前幽州節度判官呂夢奇為右諫議大夫,以鄴都副留守孫岳為潁州團練使。詔曰:「古者酌禮以制名,懼廢于物;取其難犯而易避,貴便于時。況『征』『在』二名,抑有前例。以太宗文皇帝自登寶位,不改舊稱,時即臣有世南,官有民部,靡聞曲避,止禁連呼。朕猥以眇躬,託于人上,止遵聖範,非敢自尊。應文書內所有二字,但不連稱,不得迴避。如是臣下之名,不欲與君親同字者,任自改更。」丁未,中書門下奏:「京城潛龍舊宅,望以至德宮為名。」從之。 |
《明宗紀九》
12 ![]() | 十二月戊申朔,供奉官丁延徽、倉官田繼勳並棄市,坐擅出倉粟數百斛故也。教坊伶官敬新磨受賄,為人告,帝令御史臺徵還其錢而後撻之。癸丑,幸龍門,觀修伊水石堰,賜丁夫酒食。後數日,有司奏:「丁夫役限十五日已滿,工未畢,請更役五日。」帝曰:「不惟時寒,且不可失信于小民。」即止其役。甲寅,以太子賓客歸藹卒廢朝。戊午,以前宣徽使朱宏昭為襄州節度使;康義誠為河陽節度使,充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壬戌,以吏部侍郎姚顗為尚書左丞,以尚書左丞王權為禮部尚書,以兵部侍郎藥縱之為吏部侍郎,以翰林學士、中書舍人程遜為戶部侍郎,依前充職。戊辰,帝畋於近郊,射中奔鹿。是冬無雪。 |
《列傳七 姚顗 呂琦 梁文矩 史圭 裴皞 吳承範 盧導 鄭韜光 王權 韓惲 李懌 》
12 ![]() | 王權,字秀山,太原人,積世衣冠。曾祖起,官至左僕射、山南西道節度使,冊贈太尉,謚曰文懿,唐史有傳。祖龜,浙東觀察使。父蕘,右司員外郎。權舉進士,解褐授秘書省校書郎、集賢校理,歷左拾遺、右補闕。梁祖革命,御史司憲崔沂表為侍御史,遷兼職方員外郎知雜事。歲餘,召入翰林為學士,在院加戶部郎中、知制誥,歷左諫議大夫、給事中,充集賢殿學士判院事,俄拜御史中丞。唐莊宗平梁,以例出為隨州司馬,會赦,量移許州。月餘,入為右庶子,遷戶兵吏三侍郎、尚書左丞、禮部尚書判銓。清泰中,權知貢舉,改戶部尚書,華資美級,罕不由之。高祖登極,轉兵部尚書。天福中,命權使於契丹,權以前世累為將相,未嘗有奉使而稱陪臣者,謂人曰:「我雖不才,年今耄矣,豈能遠使於契丹乎!違詔得罪,亦所甘心。」由是停任。先是,宰相馮道使於契丹才回,權亦自鳳翔冊禮使回,故責詞略曰:「若以道路迢遙,即鸞閣之臺臣亦往;若以筋骸衰減,即鳳翔之冊使才回。既黷憲章,須從殿黜」云。其實權不欲臣事契丹,故堅辭之,非避事以違命也。逾歲授太子少傅致仕。六年秋,以疾卒,年七十八。贈左僕射。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