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 ->
天中記 -> 檢索 "ctext:974240"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天中記 |
條件: 提到「虞翻」 |
Total 2 |
---|
42  | 庭樹宅法: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與太原郭林宗游學,同稚還家,林宗庭有一樹欲伐去之,稚乃問其故,林宗曰:「為宅之法,正方如口,口中有木困字,不祥也,是以去之稚難」。林宗曰:「為宅之法,正方如口口中有人囚字,豈可居之?」林宗黙然無對,稚時十一嵗為郎,不就。黃琬,字子琰,早而辨慧,年七嵗,桓帝建和初,為祖瓊對日食狀,瓊深竒愛之。後瓊為司徒,琬以公孫拜童子郎,辭病不就,知名京師,時司空盛允有疾,瓊遣琬候問,㑹江夏上蠻賊事,副府允發書視畢㣲戯,琬曰:「江夏大邦,而蠻多士少?」琬奉手對曰:「蠻夷猾夏,責在司空」。因拂衣辭去。允甚竒之。瓊,香子也。了了孔融,字文舉,桓帝時,河南尹李膺以簡重自居,不妄接士賓客外,至自非當世名人及與通家,皆不得見,融年十餘嵗,欲觀其為人,乃造膺門,語門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門者言之,膺請融問曰:「髙明祖父嘗與僕有舊恩乎?」融曰:「然。先君孔子與君先人李老君同徳比義,而相師友,則融與公累代通家也」。衆坐莫不歎息,僉曰:「異童子也」。膺引坐謂曰:「卿欲食乎?」融曰:「須食」。膺曰:「教卿為客之禮,但讓不須謝主」。融曰:「不然,教公為主之禮,但置食不須問客」。膺慙,乃歎曰:「吾乃將死,不見卿富貴也」。融曰:「公殊未死。膺問何故?」荅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向來公所言,未有善也,是故知未死」。膺竒之,時大夫陳煒後至,坐中以告煒,煒曰:「夫人小時了了,大未必竒?」融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煒大踧踖,舉坐大笑不已。恨年已過崔琰,字季珪,清河元方為冀州刺史,舉秀才,琰時九嵗入其選,元方曰:「不道,卿是金枝玉葉,但卿年幼,未合此舉」。琰曰:「昔項橐七嵗為孔子師,今之自恨,年已過矣」。元方曰:「卿與崔杼近逺」。琰曰:「如公與陳恒相似」。追與客書。虞翻字仲翔,㑹稽餘姚人也。少好學,有髙氣,年十二,客有候其兄者,不過翻。翻追與書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鍼,過而不存,不亦宜乎?」客得書竒之,由是見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