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魏書 |
條件: 提到「著作佐郎」 |
Total 10 |
《列傳第四 道武七王》
23 ![]() | 慶遵弟慶智,美容貌,有幾案才。著作佐郎、司徒中兵參軍。卒於太尉主簿。 |
《列傳第十二 燕鳳 許謙 張袞 崔玄伯 鄧淵》
52 ![]() | 苻融牧冀州,虛心禮敬,拜陽平公侍郎,領冀州從事,管征東記室。出總庶事,入為賓友,眾務修理,處斷無滯。苻堅聞而奇之,徵為太子舍人。辭以母疾不就,左遷著作佐郎。苻丕牧冀州,為征東功曹。太原郝軒,世名知人,稱玄伯有王佐之才,近代所未有也。堅亡,避難於齊魯之間,為丁零翟釗及司馬昌明叛將張願所留縶。郝軒嘆曰:「斯人而遇斯時,不因扶搖之勢,而與雀飛沉,豈不惜哉!」慕容垂以為吏部郎、尚書左丞、高陽內史。所歷著稱,立身雅正,與世不群,雖在兵亂,猶勵志篤學,不以資產為意,妻子不免饑寒。 |
《列傳第四十四 鄭羲 崔辯》
14 ![]() | 嚴祖弟敬祖,性亦粗疏。起家著作佐郎。鄭儼之敗也,為鄉人所害。 |
《列傳第四十八 韓麒麟 程駿》
55 ![]() | 性介直,不競時榮。太和九年正月,病篤,乃遺令曰:「吾存尚儉薄,豈可沒為奢厚哉?昔王孫裸葬,有感而然;士安蘧嘧,頗亦矯厲。今世既休明,百度循禮,彼非吾志也。可斂以時服,器皿從古。」遂卒,年七十二。初,駿病甚,高祖、文明太后遣使者更問其疾,敕御師徐謇診視,賜以湯藥。臨終,詔以小子公稱為中散,從子靈虯為著作佐郎。及卒,高祖、文明太后傷惜之,賜東園秘器、朝服一稱、帛三百匹,贈冠軍將軍、兗州刺史、曲安侯,謚曰憲。所制文筆,自有集錄。 |
60 ![]() | 弟子靈虯幼孤,頗有文才,而久淪末役。在吏職十餘年,坐事免。會駿臨終啟請,得擢為著作佐郎。後坐稱在京無緦親,而高祖知其與駿子公義為始族,故致譴免。至洛無官。貧病久之,崔光啟申為羽林監,選補徐州梁郡太守,以酗酒為刺史武昌王鑒所劾,失官。既下梁郡,志力少衰,猶時為酒困。久去官祿,不免饑寒,屢詣尚書乞效舊任。僕射高肇領選,還申為著作郎,以崔光領任,敕令外敘。 |
《列傳第五十二 郭祚 張彞》
18 ![]() | 景尚弟慶禮,字叔,為祚所愛。著作佐郎、通直郎。卒,贈征虜將軍、瀛州刺史。 |
29 ![]() | 始均,字子衡,端潔好學,有文才。司徒行參軍,遷著作佐郎。世宗以彞先朝勛舊,不幸疹廢,特除始均長兼左民郎中,遷員外常侍,仍領郎。始均才幹,有美於父,改陳壽《魏志》為編年之體,廣益異聞,為三十卷。又著《冠帶錄》及諸賦數十篇,今並亡失。初,大乘賊起於冀瀛之間,遣都督元遙討平之,多所殺戮,積尸數萬。始均以郎中為行臺,忿軍士重以首級為功,乃令檢集人首數千,一時焚爇,至於灰燼,用息僥幸,見者莫不傷心。及始均之死也,始末在於煙炭之間,有焦爛之痛,論者或亦推咎焉。贈樂陵太守,謚曰孝。 |
34 ![]() | 仲瑀弟氏,著作佐郎。 |
《列傳儒林第七十二》
13 ![]() | 平恆,字繼叔,燕國薊人。祖視,父儒,並仕暮容為通宦。恆耽勤讀誦,研綜經籍,金句深致遠,多所博聞。自周以降,暨於魏世,帝王傳代之由,貴臣升降之緒,皆撰錄品第,商略是非,號曰《略注》,合百餘篇。好事者覽之,咸以為善焉。安貧樂道,不以屢空改操。徵為中書博士。久之,出為幽州別駕。廉貞寡欲,不營資產,衣食至常不足,妻子不免饑寒。後拜著作佐郎,遷秘書丞。 |
14 ![]() | 時高允為監,河間邢祜、北平陽嘏、河東裴定、廣平程駿、金城趙元順等為著作佐郎,雖才學互有短長,然俱為稱職,並號長者。允每稱博通經籍無過恆也。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