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元史 |
條件: 提到「張榮實」 |
Total 4 |
《本紀第九:世祖六》
23 ![]() | 秋七月戊子朔,罷大名、濟寧印鈔局。壬辰,敕犯盜者皆棄市。符寶郎董文忠言:「盜有強竊,贓有多寡,似難悉置于法。」帝然其言,遽命止之。丁酉,敕自今非佩符使臣及軍情急速,不聽乘傳。戊戌,申禁羊馬群之在北者,八月內毋縱出北口諸隘踐食京畿之禾,犯者沒其畜。癸卯,諸王昔里吉劫北平王於阿力麻里之地,械繫右丞相安童,誘脅諸王以叛,使通好于海都。海都弗納,東道諸王亦弗從,遂率西道諸王至和林城北。詔右丞相伯顏帥軍往禦之。諸王忽魯帶率其屬來歸,與右丞相伯顏等軍合。丙午,置行御史臺于揚州,以都元帥相威為御史大夫。置八道提刑按察司。戊申,東川都元帥張德潤等攻取涪州,大敗之,擒安撫程聰、程廣。置行中書省于江西,以參知政事、行江西宣慰使塔出為右丞,參知政事、行江西宣慰使麥術丁為左丞,淮東宣慰使徹里帖木兒、江東宣慰使張榮實、江西宣慰使李恒、招討使也的迷失、萬戶昔里門、荊湖路宣撫使程鵬飛、閩廣大都督兵馬招討使蒲壽庚並參知政事,行江西省事。壬子,榷大都商稅。丁巳,湖北宣慰司調兵攻司空山,復壽昌、黃州二郡。賜平宋將帥軍士及簡州軍士廣西死事者銀鈔各有差。回水窩淵聖廣源王加封善佑,常山靈濟昭應王加封廣惠,安丘雹泉靈霈侯追封靈霈公。以參知政事、行江東道宣慰使呂文煥為中書左丞。 |
《本紀第十:世祖七》
8 ![]() | 秋七月壬午朔,湖南制置張烈良、提刑劉應龍與周隆、賀十二起兵,行省調兵往討,獲周隆、賀十二,斬之。烈良等舉家及余兵奔思州烏羅洞,為官軍所襲,二人皆戰死。甲申,賜親王愛牙赤所部建都戍軍貧乏者鈔千二百七十七錠。行御史臺增設監察御史四員。江南湖北道、嶺南廣西道、福建廣東道並增設提刑按察司。乙酉,改江南諸路總管府為散府者七、為州者一,散府為州者二。丙戌,以江南事繁,行省官未有知書者,恐於吏治非便,分命崔斌至揚州行省,張守智至潭州行省。丁亥,詔虎符舊用畏吾字,今易以國字。癸巳,以塔海征夔軍旅之還戍者,及揚州、江西舟師,悉付水軍萬戶張榮實將之,守禦江口。丙申,以右丞塔出、左丞呂師夔、參知政事賈居貞行中書省事于贛州,福建、江西、廣東皆隸焉。丁酉,賜江西軍與張世傑力戰者三十人,各銀五十兩。以江西參知政事李恆為都元帥,將蒙古、漢軍征廣。命揚州行中書省分軍三千付李恆。復上都守城軍二千人為民。壬寅,改鑄高麗王王愖駙馬印。丙午,改開元宣撫司為宣慰司,太倉為御廩,資成庫為尚用監,皮貨局入總管府。定江南俸祿職田。戊申,濮州蝗。己酉,禁使人經行納憐驛。辛亥,改京兆府為安西府。詔江南、浙西等處毋非理征科擾民。建漢祖天師正一祠於京城。以參知政事李恆為蒙古、漢軍都元帥,忙古帶為福建路宣慰使,張榮實、張鼎並為湖北道宣慰使,也的迷失為招討使。 |
《卷九十九:兵二》
77 ![]() | 十五年三月,分揚州行省兵於隆興府。初,置行省,分兵諸路調遣,江西省軍為最少,至是以南廣地闊,阻山谿之險,命鐵木兒不花領兵一萬人赴之,合元帥塔出軍,以備戰守。四月,詔以伯顏、阿术所調河南新簽軍三千人,還守廬州。六月,命荊湖北道宣慰使塔海調遣夔府諸軍士。七月,詔以塔海征夔軍之還戍者,及揚州、江西舟師,悉付水軍萬戶張榮實將之,守禦江中。八月,命江南諸路戍卒,散歸各所屬萬戶屯戍。初,渡江所得城池,發各萬戶部曲士卒以戍之,久而亡命死傷者眾,續至者多不著行伍,至是縱還各營,以備屯戍。安西王相府言:「川蜀既平,城邑山寨洞穴凡八十三所,其渠州禮義城等處凡三十三所,宜以兵鎮守,餘悉撤去。」從之。九月,詔發東京、北京軍四百人,往戍應昌府,其應昌舊戍士卒,悉令散歸。十一月,定軍民異屬之制,及蒙古軍屯戍之地。先是,以李鋋叛,分軍民為二,而異其屬,後因平江南,軍官始兼民職,遂因之。凡以千戶守一郡,則率其麾下從之,百戶亦然,不便。至是,令軍民各異屬,如初制。士卒以萬戶為率,擇可屯之地屯之,諸蒙古軍士,散處南北及還各奧魯者,亦皆收聚。令四萬戶所領之眾屯河北,阿术二萬戶屯河南,以備調遣,餘丁定其版籍,編入行伍,俾各有所屬,遇征伐則遣之。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