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981305"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西夏紀事本末
條件: 提到「明道
Total 3

西夏紀事本末卷七

19
丁未,定難節度使、西平王趙德明遣使來獻馬七十匹,乞賜佛經一藏。從之。明道元年冬十一月壬辰,延州言:夏王趙德明卒,詔輟視朝三曰,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命度支員外郎朱昌符為祭奠使,賻絹甚厚。帝與皇太后為德明成服苑中,百官奉慰。

西夏紀事本末卷十

6
明道元年冬十一月,德明薨,延州以聞,詔輟朝三日,命度支員外郎朱昌符為祭奠使,賻絹甚厚。帝與皇太后為德明成服苑中,百官奉慰。癸巳,以元昊為檢校太師兼侍中、定難軍節度使、西平王,命司封員外郎楊吉為旌節官告使。制曰:胙土受氏,維王所以褒有功;建國承家,非賢不能保厥世。乃眷西陲之守,方疇外禦之勞,式涓剛辰,庸告列位。故定難軍節度、夏、銀、綏、宥、靜等州管內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守太傅、尚書令、持節、都督夏州諸軍事、行夏州刺史、上柱國、夏王,食邑二萬二千戶,食實封七千戶趙德明男元昊,器懷英達,義節堅明,孝恭盡於事親,恩信長於御眾。惟乃先正,奉于本朝,嘉捍難于邊衡,賜同姓於宗籍,象賢繼世,爾實宜之。於戲!書盟府之勛,既載山河之誓;瞻元侯之略,豈無弓矢之傳。 顧懷勿忘欽率。可特授特進、檢校太師、兼侍中、持節、都督夏國諸軍事、夏州刺史、充定難軍節度使、夏、銀、綏、宥、靜等州管內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上柱國、西平王,食邑六千戶,食實封一千戶,仍賜推忠保順亮節翊戴功臣。使者至其國中,元昊遷延遙立,屢促之,然後至前受詔。及拜起,顧其左右曰:先王大錯,有國如此,而乃臣屬于人,設席自尊大。吉命徙坐,即賓位,不為屈。既而饗吉於廳事,其東屋後若有千百人鍛聲。吉陰知其必叛,還朝,祕不敢言。元昊既襲,即陰為叛計。時改元明道,而元昊避父名,輒稱顯道。於國中始明號令,凡六日,九日則見官屬,仿中國,置文武班,立蕃漢學,自中書令至宰相、樞密使以下,皆命蕃漢。人為之以衣冠采色,別士庶貴賤。每舉兵,必率酋豪與獵,有獲則下馬環坐飲,割鮮而食,各問所見,擇取其長。西夏舊俗,凡出兵先卜。卜有四:一、炙勃焦,以艾灼羊髀骨,卜師謂之廝乩,必定切。視其兆謂之死跋焦。其法兆之上為神明,近脊處為坐位,坐位者,王位也;近傍處為客位。蓋西戎之俗,所居正寢,常留中一閒,以奉鬼神,不敢居,謂之神明。主人乃坐其傍,以此占主客勝負。二擗竹,擗竹於地以求數,若揲蓍然。三咒羊,先咒粟以食羊,羊食其粟,則自搖其首。其夜牽羊焚香禱之,又焚穀火于野。次晨屠羊,視其五臟,羊腸胃通則吉,羊心有血則敗,謂之生跋焦。四矢擊弦,聽其聲知勝負。及敵至之期,病者不用醫藥,召巫者送鬼。西夏語以巫為廝也,或遷他室,謂之閃病。喜報仇,有喪則不伐人,負甲葉于背識之。仇解,用雞、豬、犬血和酒,貯於髑髏中飲之,乃誓曰:若復報仇,穀麥不收。男女禿癩,六畜死蛇入帳。有力小不能復仇者,集壯婦,享以牛羊酒食,趨仇家,縱火,焚其廬舍。俗曰敵女兵不祥,輒避去。訴於官,官擇舌辯氣直之人為和斷,官聽其屈直。殺人者納命價錢百二十千。

西夏紀事本末卷二十八

26
明道元年冬十一月丙戌,夏國遣使賀遼應聖節。辛卯,夏國王李德明薨,冊其子夏國公元昊為夏國王。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