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廿二史劄記 |
條件: 提到「今言」 |
Total 3 |
《卷三十六明史》
144 ![]() | 玉牒又云:帝父母死,無食,時年十七,入皇覺寺為僧,鄰人汪文助為之禮,事高彬為師。此即碑所云:汪氏老母為餘籌量,遣子相送,備禮馨香,空門禮佛,出入僧房。汪文蓋即汪媼之子。鴻猷錄亦謂:帝從汪媼議,托身皇覺寺,汪媼為少具儀物,師事僧高彬。鄭曉今言云:鳳陽皇陵有奉祀二人:劉氏、汪氏。徐禎卿翦勝野聞云:帝念劉大秀施地之惠,封為義惠侯,又感汪媼之意,敕授世官,令衛皇陵。明史作劉繼祖,又云:帝平淮安後,至濠,賜故人汪文、劉英粟帛 |
154 ![]() | 黃溥閑中今古錄:明祖嘗試諸子新月詩,懿文太子云「雖然未到團圞夜,也有清光照九州。」成祖云「誰將玉指甲,掏破青天痕,影落江湖裏,蛟龍不敢吞。」鄭曉今言則以「影落江湖」為建文君所作。蓋世所傳從亡錄,建文竄跡西南,終免於禍難。似其詩懺也。大明高僧傳:太祖命詠新月詩。太子吟云「昨日嚴陵失釣鉤,誰人移上碧雲頭。雖然未得團圓相,也有清光遍九洲。」太孫吟云「誰將玉指甲,掏作天上痕。影落江湖里。蛟龍不敢吞」太祖覽之不悅。蓋未得團圓、影落江湖皆非吉兆。 |
184 ![]() | 長隨本中官之次等,受役於大璫者。明史宦官何鼎傳:鼎在弘治中為長隨。又王振傳:英宗陷於土木,郕王監國,群臣既擊殺振黨馬順,又乞出王、毛二長隨,亦擊殺之。下又云:王、毛二中官。是長隨即中官也。鄭曉今言:司禮璫王岳為劉瑾所惡,謫充南京凈軍,瑾黨長隨王成等追至臨清小沙灘,縊殺之。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