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156902"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清史稿
條件: 提到「王夢齡
Total 4

本紀二十 文宗本紀

139
閏三月癸卯,四川官軍克復蒲江,賊陷名山。丙午,命曹澍鍾督軍四川,以劉長佑廣西巡撫丁未,賊陷溧水,連陷句容。以張玉良廣西提督,留蘇督軍,尋令折回杭州。庚申和春等奏陳玉成率眾突犯大營,城賊出而合犯,官軍力不能支,退守鎮江。壬戌,以王夢齡漕運總
141
五月甲午朔,以薛煥江蘇巡撫,暫署總督。己亥,江蘇常熟縣知縣周沐潤招募沙勇,克復江陰。辛丑,賊陷浙江長興,圍湖州,蕭翰慶赴援失利,死之。甲辰曾國藩奏陳三路進兵,規蘇保浙,並調沈葆楨差遣。上嘉允之。以東純兼署四川總督丙午,賊陷吳江、昆山及浙之嘉興。玉明奏金州、岫巖海口有洋船六十餘停泊,劫掠牲畜。庚戌,敕王夢齡督同喬松年開辦江北糧臺。辛亥,恤殉難在籍侍郎戴熙,贈尚書,予世職,建專祠,謚文節。甲寅,命毛昶熙辦河南團練,杜辦山東團練。戊午,李若珠奏薛成良投誠復叛,捕誅之。己未曾國藩奏隨調鮑超、朱品隆進駐祁門,鄂軍不宜再調。從之。玉明奏洋船到金州海面一百餘艘,文煜奏英、法兵到煙臺者約有萬人,探聞有由海豐大山北犯之說,均下僧格林沁知之。
147
十一月辛卯勝保奏以大順廣道聯英專辦河防,準其奏報,從之。癸巳翁同書奏陳謹天戒,固邦本,收人才,練京營,爭形勢。得旨:「收人才一條,利少弊多。餘留覽。」甲午,浙江賊陷新城、臨安、富陽。乙未王夢齡奏剿賊獲勝,三河肅清,並請節制黃開榜水師,從之。庚子曾國藩鮑超等克復黟縣。辛丑,李若珠乞養親,以曾秉忠代之。癸卯,以杭州解嚴,優賚瑞昌、王有齡等。瑞昌奏陳慶端力保浙疆,請加優獎。得旨:「不分畛域,皆爾大吏分內之事。甄敘督撫,出自朝旨,非汝所得擅請。」戊申,命成琦會景惇查勘俄羅斯東界。癸卯,浙軍張玉良攻復嚴州。甲寅官文胡林翼陳玉成圖犯懷、桐,多隆阿會合李續宜迎剿,大敗之,殺賊萬餘。多隆阿賜黃馬褂李續宜加二品銜。

志六十二

9
咸豐三年,更定血阜典,文四品、武三品官得再入京祠,並獲祀陣亡所在地。其文五品、武四品以下,凡贈職銜及當例血阜者,並祀之。是時軍興,死事揚烈者踵起,略舉其所入者。都統烏蘭泰、霍隆武,將軍佟鑒、祥厚、蘇布通阿、扎拉芬、和春,總督吳文鎔陸建瀛,提督長瑞、長壽、董光甲、邵鶴齡、恩長、福珠洪阿、陳勝元、雙福、王錦繡、常祿、雙來、瞿騰龍、佟攀梅、鄧紹良、德安、周天培史榮椿張國樑周天受、王浚、樂善、褚克昌,一等男阿爾精阿,一等子左炘,侍郎呂賢基、戴熙,巡撫常大淳、江忠源、陶思培、鄒鳴鶴、吉爾杭阿、徐有壬,學政孫銘恩張錫庚,副都統伊勒東阿、哲克東阿、達洪阿、貴升、繃闊、博奇、常壽、西林布、多隆武、托克通阿、格繃額、伊興額、舒明安,頭等侍衛達崇阿,布政使嶽興阿、劉裕珍、塗文鈞、李續賓李孟群、王友端,按察使李卿穀、周玉衡,贊善趙振祚,郎中宋蔚謙,總兵博春、福諴、馬濟美、玉山、程三光、劉開泰、桂林、王國才、蔣福長、虎坤元、羅玉斌、邱聯恩田興奇、承惠、陳大富、滕家勝、郭啟元、王之敬,道員羅澤南、朱鎮、金光箸、帥遠燡、溫紹原何桂珍、王訓、趙印川、郭沛霖黃淳熙、繆梓,知府謝子澄、劉騰鶴、江炳琳,副將謝升恩、膺保、李成虎、彭三元、周云耀、龍汝元。同治朝,則親王僧格林沁,大學士曾國藩,都統海全、舒通額,將軍多隆阿,統領舒保,參贊大臣錫霖、武隆額,領隊大臣色普詩、惠慶、達春泰、穆克登額,辦事大臣扎克當阿,頭等侍衛隆春、奇克塔善,內閣學士金順,提督占泰、李臣典、向榮、塔齊布林文察、蕭河清、周顯承、羅朝雲、蕭德揚、楊得勝、曹仁美、毛福益、張仁泗、劉松山、譚玉龍、羅雨春、張紹武、胡良作、姚連升、饒得勝、劉長槐、榮維善、楊春祥、張萬美、魯光明、閻定邦、劉祥發、曹德喜,巡撫王有齡羅遵殿、鄧爾恆,副都統錫齡阿、蘇倫保、恆齡,按察使黃運昌,總兵郝上庠、雷升、熊建益、林向榮、餘際昌、郎桂芳、江福山何建鼇、羅應貴、毛芳恆、張樹珊唐殿魁、周兆麒、李大櫆、陳清彥、鄧鴻超、江登雲、傅先宗,道員福咸、俞焜、趙景賢、張同登、趙國澍、瑞春、周縉、秦聚奎、彭毓橘、葛承霖、鄧子垣,知府朱鈞、姜錫恩、竇天灝、於醇儒,副將劉神山、黃金友、周學貴、羅春鵬、王夢齡、張起鳳、劉勝龍。光緒間,則大學士左宗棠,總督恆春、曾國荃,將軍明緒,領隊大臣崇熙、烏勒德春、托克托布、博勒果素、托克托奈、喀爾莽阿,參贊大臣額騰額、覺羅奎棟,辦事大臣奎英、薩凌阿,提督朱南英、李秀山、湛其英、楊世俊、王子龍、文德盛、陳忠德、滕學義、何明海、魏金闕、文德昌、李登第、王慶福、楊萬義、楊必耀、李大洪、鍾興發、張宗久、楊玉科、劉思河、李其森、梁善明,鹽運使陶士霖,總兵石紹文、陳登雲、鄧仁和、黃應斗、周友山、朱希廣、王茂連、王春和、譚聲俊、達年、剛安泰、向集梧、鄧承恩、韋和禮、劉節高、陳嘉、左寶貴、周康祿、黃鼎、葉維藩、侯雲登,戶部主事玉潤,知府龔秉琳、侯學云、馬椿齡、張瀚中,副將王世晉、李天和、章茂、張定邦、尤正廷、楊隆輝、張玉秋、王碧庭、徐安邦、李啟榮、裕廉、王宗高。二十六年,尚書崇綺,將軍延茂,總督李秉衡,並入祀。尋罷秉衡。凡祠祭諸臣,大都效命戎行,守陴徇義,或積勞沒身。褒忠節,勸來者,會典綦詳。茲錄什一,以見例焉。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