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老高的博客  
你未必能看到很喜歡的觀點,但一定會進入挑戰性的視野。  
https://blog.creaders.net/u/3843/ > 複製 > 收藏本頁
網絡日誌正文
知識分子在新的時代要逐漸習慣靠邊站 2024-04-29 11:07:39

  今天互聯網發展,好像知識分子說話的空間越來越多了,但說話的方式是被更強的商業邏輯所支配。這種商業邏輯內在於互聯網之中,卻和知識分子的品格格格不入。所以知識分子唱主角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身處邊緣,能發揮什麼作用要另作思考


  老高按:當今之世,常常聽到許多知識分子埋怨:“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真正有為有守、有學問、有良知的學者,要麼被禁言,要麼沒處說話;越來越呼朋引類冒出來的偽劣專家卻信口開河,明明破綻百出,卻大行其時,處處吃得開。許多人因而很有失落感。
  我倒沒有多少失落感,因為我本算不上正兒八經的知識分子。我很有自知之明:能理解我、與我產生共鳴的讀者,多是我的同代人,隨着我們年華老去,我們所熟悉的社會場景,我們所關切的焦點話題,我們耳熟能詳的著名人物,我們習以為常的語言習慣,尤其是我們輕車熟路的操作工具……都在迅速流失,成為“過去時”。我感到冥冥之中有聲音在警告我:就是在邊緣上,你也站不了多久了。
  現在想點什麼,說點什麼,做點什麼,其實都不是出於為社會的考慮,而是為自己的考慮了:一來想不斷反芻、以求活得明白,“覺今是而昨非”;二來讓自己的腦筋、口舌和手腳,經常處在活躍狀態,據說可以推遲大限來臨。
  偶然讀到上海學者許紀霖教授接受採訪的文字,雖然是近六年前的陳貨,我讀起來還感到很新鮮,他講的,是最近幾年我反覆想過、有的也說過、但始終沒有太弄清楚的。轉載於此,供我自己,也供與我處境相似的博友、網友思考。


  知識分子唱主角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許紀霖、張文,選自“歷史學參考”,原載《齊魯晚報》2018年8月19日

  研究知識分子與近代思想史的許紀霖教授,將自己定位為“無法歸類的蝙蝠”。他一邊堅守專業,一邊面向公眾,堅持在學院與傳媒之間“兩棲”,身為華東師範大學紫江特聘教授、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長的他,在互聯網上積極發聲,關心着家事國事天下事。2018年8月,齊魯晚報張文專訪了許紀霖先生。

zzz8.jpg


  公共領域成功有它強大的商業邏輯

  齊魯晚報:您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寫過一批文化評論類的文章,反響很好。後來有意識地減少這類文章的撰寫,更專注於學術研究。現在您又主動運用微博、微信發聲,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許紀霖:我有自己的專業背景——研究知識分子和近現代史,同時又有點想法。我是紹興人,從小是讀魯迅先生的書長大的,所以很喜歡魯迅思想的穿透性。事實上,我“出道”的時候發表文章並不是在專業刊物上,而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知識界最有影響的公共刊物《讀書》雜誌上。所以,我的起點就是公共,這可能和別人正好相反。我自己的身份是“兩棲”的,既在大學裡面,同時又面向公眾。而且我始終保持這種兩棲性。

  齊魯晚報:所以您覺得自己的這種特質讓您有開放的心態,去擁抱包括新媒體在內的新變化?
  許紀霖:這和我對時代的大問題比較敏感有關係。首先是興趣,我一直重複梁漱溟先生的那句名言,“我不是學問中人,我是問題中人”。我真正感興趣的不是學問,而是由問題引導的學問。但是這個問題由我來回應的時候,我希望用學術的方式。王元化先生就講,好的東西是有思想的學術和有學術的思想。我追求的更接近於有學術的思想。

  齊魯晚報:面向公眾發文章會很快得到回應,但也很容易把一個人掏空。
  許紀霖:公共領域的成功實際上是一種誘惑。雖然你不為名利,但是它自有商業邏輯來支配。你發出了聲音,寫了很多東西,希望即刻得到鮮花和掌聲,媒體就有這種誘惑。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當時文化批評很熱,我的興趣也很廣泛,一度報紙、雜誌約稿很多。這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是個誘惑。面對這種誘惑,我當時也有迷茫,用很多精力在寫那些東西。
  王元化先生畢竟是大學者,他就“警告”我,覺得我應該好好做一些關於知識分子的大研究,而不是寫一些他眼中的“報屁股文章”。後來我在報紙上寫的文章就慢慢減少,至少是克制的,有節制的,然後回到我的專業領域做知識分子研究、思想研究。

  齊魯晚報:作為知識分子在互聯網上發聲,您有什麼樣的感受?
  許紀霖:我對互聯網不算陌生,我永遠是一個對時尚的東西比較敏感的人,也願意有參與感。所以,最早互聯網從BBS開始,我就是一個深度的參與者。我有微博賬號,也有微信公眾號。這三個階段,可謂“每況愈下”。

  齊魯晚報:為什麼說是每況愈下?
  許紀霖:影響力每況愈下,是因為BBS時代大家還是可以討論問題,彼此可以說理。知識分子的優點就是說理,缺點是只會說理。微博時代已經不是知識分子主宰的了,而是網絡大V、意見領袖的時代。知識分子和意見領袖還是不一樣的,知識分子要有知識,意見領袖不一定有知識,他要有意見,有傾向性的看法。有傾向性的看法如果能用140個字說得很漂亮、很刺激,它就有影響力,讓很多人有同感。而微信是網紅的時代。網紅追求什麼?流量。
  所以,今天互聯網的發展,一方面讓人更自由,好像知識分子說話的空間越來越多了,但另外一方面也越來越不自由。你說話的方式,是被更強的商業邏輯所支配。

  齊魯晚報:您覺得這個現象是讓您無奈,還是需要作為現實去接受?
  許紀霖:這種商業邏輯內在於互聯網之中,卻和知識分子的品格格格不入。所以我現在深切地感受到,知識分子唱主角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不要期待知識分子有多大影響,這都是老觀念。知識分子在我看來,已經身處邊緣。

  齊魯晚報:這種商業邏輯是您在接觸新媒體平台之後所有的體驗,那您是會堅持說理的方式,還是會做一些貼近讀者的改變?
  許紀霖:我會和時代妥協。我會研究它的特點,在表達上向它靠攏。但是有些底線我是不會破的,比如我不會把流量作為第一目標。我以我的知識和良知說話,不是以流量為優先,這個底線破了,就不是知識分子了,那就是網紅或者想做網紅的人。再怎麼標題黨,也不能違背原意或者核心思想。
  同時,你如果是一個面向公眾的知識分子,必須去了解公眾,必須有一種和公眾和解的姿態,而不是對抗。當然,任何和解與對抗都是有底線的。失去了這個底線,你一定就不是知識分子了,或者就不是原來意義上的知識分子。

  網絡時代已不能用傳統意義來談啟蒙

  齊魯晚報:現在您覺得啟蒙依然是一個重要的事情嗎?在互聯網的環境下啟蒙的境遇如何?
  許紀霖:我現在越來越不太願意用啟蒙這個詞了。因為,啟蒙預設了先知先覺和後知後覺兩種人,而今天是一個互動和分享的時代,是通過公共討論來澄清問題。啟蒙是一個印刷時代的產物,網絡時代已經不能用傳統意義來談啟蒙了。如果一定要說啟蒙的話,它一定是雙向的,並不存在一個等級結構。所以,我覺得需要把架子放下,不把自己放在啟蒙的位置上。現在,年輕的一代,不願意老一代以啟蒙的姿態說你應該如何、應該怎樣,他們非常反感,即使你說得對。所以,我想,知識分子是否可以把姿態放低一點,更多地和願意傾聽你聲音的人進行雙向討論。

  齊魯晚報:大部分人對知識分子的要求還是蠻高的。不管是社會責任,還是道德標準,大家老是覺得知識分子應該做點什麼。
  許紀霖:對知識分子提出比自己更高要求的人,他們在逃避自己的公民責任。現在是一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時代,每個人都是公民,都有責任。我並不認為在這個時代裡,知識分子一定要比其他人擔當更多的公民責任。
  知識分子的唯一別人不具有的責任,是在一般人搞不清楚的專業領域。比如說,三峽工程到底怎麼樣,這是大家搞不清楚的。這個時候知識分子是該出來說話的,他不是要表態,而是要通過專業知識告訴公眾事實是什麼,知識與權力的關係是什麼。

  齊魯晚報:那麼知識分子這個群體以後會怎樣?
  許紀霖:現在的知識分子,要麼是各個領域的專家,要麼就是“知道分子”。我在2002年寫文章的時候,已經預見到這兩撥人的分化,現在的分化越來越明確了。有一些人就守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做研究,他不想也不願意思考公共的問題。然後,在傳媒就有一批專業的傳媒人員、撰稿人,他們負責發表意見,他們的知識博雜也很敏感,但很難說是某個專業領域的專家。知識分子本來應該在知識性和公共性上能保持某種平衡,但這種人越來越少,也沒有人願意做。
  知識分子只是一個想象的共同體,並不是一個實體。具有某種批判精神、超越意識,具有家國天下情懷的,在今天已經不是知識分子的專利了。所以說,每一個人,接受過知識教育的人,都可以甚至應該成為知識分子。因為一個人有知識分子精神,才有可能成為知識分子。不是因為你具有知識分子這種身份,就能成為知識分子。所以說如果你從事知識分子職業而不具備知識分子精神,依然不是知識分子。倒過來,你不是知識分子職業,但是你具有這種精神品質,也可以說你是知識分子。

  年輕人越來越致力於制定小目標

  齊魯晚報:回到您自己的研究上來,您比較迷戀民國、五四時期的知識分子。他們更具有家國天下的情懷。同時,您不太喜歡過於關注現在的事情。
  許紀霖:當下要關注,也要有距離感。與現實貼得太近,只會停留在現實表層。現在社會太浮躁,缺乏節制感。我們的大眾文化表達都是很囂張的,各種表現都加碼。我畢竟是在歷史系,所以更喜歡看和我們有些距離的知識分子。太近的東西看不清楚,只有有一定距離了才看得清楚。有距離的歷史看清楚了,對現實反而了解更透徹。很多人缺乏現實的深度,是因為他們缺乏歷史感。所以我更願意以一種歷史的方式,來看今天的一切。因為,今天依然在歷史的延長線上。

  齊魯晚報:可能有一些年輕學子會困惑,說了解以前的知識分子,跟當下有什麼樣的關係?
  許紀霖:這是一個閱歷的體驗,不僅僅是知識的體驗。同樣講知識分子的故事,我現在給大學生講的效果,遠比不上給社會人士講的效果。因為這和知性沒關係,後者他們已經有人生經歷了。現在大學裡教授的大多是純知識,它背後不一定有思想,甚至是去思想化的知識。所以他無法了解知識背後的內涵和意義,而是去摳那些很細的知識點。但知識分子的故事不是靠知識去體會的,而是靠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經歷去感受。
  看書、吸收知識需要對話。但資訊不會和你對話。而且,知識是系統的,資訊是破碎的。現在的問題是很多人以了解資訊的方式去讀書,他獲得的是支離破碎的資訊,而不是具有某種價值觀、世界觀和整體感的知識。知識和資訊的差別就在這裡。資訊不能提供世界觀,不能構成三觀。所以,今天很多人一肚子資訊,卻沒有自己的三觀。這樣的人格是最容易被操控的。

  齊魯晚報:您以前提到過知識分子的三種關懷,社會層面、文化層面與知識層面。
  許紀霖:今天就是知識關懷。我的學生裡面,大部分是以知識關懷為主調。這是一個無可奈何的大趨勢,你不可能改變它。用王元化先生的話來說,這世界不再令人着迷。至少我有這個同感,你不能期望年輕一代走老一代的路。

  齊魯晚報:會有新的東西被創造出來嗎?
  許紀霖:有可能。他們的表現方式是不一樣的。未來,年輕人會越來越致力於小目標。他們會有各種各樣的小目標,傳統知識分子那種整體性的東西,年輕人那裡不會再有。年輕人都會設定一定的小目標,而且這些小目標有時候還會互相衝突。

  齊魯晚報:所以現在是一個小時代?
  許紀霖:大時代、小時代如果從這個意義上理解,大時代一定有一個整體的、共鳴的、烏托邦式的東西,從這個意義上大時代不可能了,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目標、小的烏托邦,這個一定會有。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整個世界屬於大轉折的時代,以後變化可能會更快。技術的創新太厲害了,任何技術革命都會帶來文化的變化。我們現在正處於文化的變革之中。從印刷媒體到網絡時代,網絡時代還在不斷產生新變化。我們難以想象,至少我是跟不上這個時代了。但是,我願意去理解。知識分子實際上未必能夠改變世界。他唯一能做的,是為世界提供一種解釋。
  因為,大部分人對於變化的世界是不理解的,或者只是看到支離破碎的樣貌。知識分子能做的就是提供一個整體的、清晰的解釋。世界在變動,我也在理解。我現在的理解還不是整體性的,只是抓住了一些現象性的東西,試圖深入理解它。


  近期文章:

  清明時節雨紛紛,推薦一篇緬懷故人的文章
  一部童話引發圖書界難得一見的翻譯奇觀
  書裡的烏托邦是曙光,現實的烏托邦是噩夢
  一個青年幹部的婚姻危機怎樣惹翻了鄧穎超
  李大釗“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背面的悲劇
  我的兒子,你的秘書:《進出中組部》作者沒來得及的訪談
  奪得了令舉世振奮的“大捷”?來,咱們對一對賬  
  文革最大受害者劉少奇的另一個身份:文革幫凶  
  不實之詞無處不在,《革命烈士詩抄》也不能倖免  
  文革多少殺人犯,他是懺悔第一人  
  讀書要讀有趣的書:走這一條捷徑重返童心  
  連周恩來都承認:蔣介石還算一個戰略家  
  
  
  
  

瀏覽(3494) (13) 評論(7)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作者:cosomo123 回復 fangbin 留言時間:2024-05-03 13:51:24

因為中國沒有宗教, 歷史上,中國知識分子擔任了基督教牧師的社會角色。

回復 | 0
作者:fangbin 回復 fangbin 留言時間:2024-05-01 19:00:08

我倒沒有多少失落感,因為我本算不上正兒八經的知識分子。我很有自知之明:能理解我、與我產生共鳴的讀者,多是我的同代人,隨着我們年華老去,我們所熟悉的社會場景,我們所關切的焦點話題,我們耳熟能詳的著名人物,我們習以為常的語言習慣,尤其是我們輕車熟路的操作工具……都在迅速流失,成為“過去時”。我感到冥冥之中有聲音在警告我:就是在邊緣上,你也站不了多久了。
  現在想點什麼,說點什麼,做點什麼,其實都不是出於為社會的考慮,而是為自己的考慮了:一來想不斷反芻、以求活得明白,“覺今是而昨非”;二來讓自己的腦筋、口舌和手腳,經常處在活躍狀態,據說可以推遲大限來臨。

回復 | 0
作者:fangbin 留言時間:2024-05-01 18:58:59

其實你的這段話倒是比許紀霖講得更直白。中國人的“想錢看”是這個民族的劫數,歷史必須這樣走一遭。所以我對於此生來講,也是抱着一種:活得明白的態度。人類社會向哪裡走?從大憲章以來的歐洲文明,早已對過往的歷史與人性的本質做出了詳盡的探討。應該說,中國該如何走路,歐洲人早已為我們做好了鋪路。而中國是至今還沒有對自己的文化釐清的國家。尤其是秦以來的專制文化,儒法兩家的交替使用,都沒有至今明確的否定與肯定,我這裡說的是全面的,而不是個別的。更不用說作為全民覺醒的意識了。更為可怕的是,這些專制文化早已成為中國人坦然的行為方式,似乎是一種天經地義,而從未反思過。

坦率地說,中國無非那點破事,沒有什麼複雜的,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不能解決的問題。所有的問題都是處在“解決問題的人,恰恰是製造問題的人”,逆向淘汰的政權法則,致使國家的權力掌握在一群毫無治國能力的人的手中,尤其是到了習近平這個權力集團一代,去數一數那七個所謂“常委”,哪一個是治理國家的人才?沒有一個!比如王滬寧,嫣然成為了所謂“智囊”,除了塗抹了一些所謂研究西方文化的油彩,我總是把他與“搖唇鼓舌的”當年的姚文元羅列起來,但是論文筆,他哪裡有姚文元的文學基礎功力。這個民族的思想,配得上他們所受的苦難。巴金這個文學家能總結出這樣一句社會科學的思想真諦,真可謂厚積而薄發!抒發了老先生的多少積鬱的心聲。


讓我們活的明白,今日的中國,我們這一代人也只好做出這樣的選擇。




回復 | 0
作者:cosomo123 留言時間:2024-04-30 14:46:10

過去識字人少, 書不多(就四書五經,二十四史), 所以識字者被稱為“知識分子”, 能夠引據用典。

據說中國二十年後就會有一億多博士碩士畢業者。

以後大家都是“專業人士 professionals" , 不存在具有通用價值的知識分子。大家也不用整天”家國情懷“, 杞人憂天。 即便偶爾出個獨裁者, 也不可能翻天覆地。

回復 | 0
作者:俞先生 回復 liucarl 留言時間:2024-04-29 14:29:36

你講話總有粗俗之氣。希望你多些修養。

回復 | 3
作者:liucarl 回復 gugeren 留言時間:2024-04-29 12:56:11

只有在中國,因為普遍是低知識人群,這些讀了點書的成了稀缺品,才能在鼻子裡插兩個棍棍,滿街跑地充大象。其實都是些狗屁了。


看看人家日本當年,武士都有知識,上馬可以打仗,坐下可以寫詩,那才是完人。

回復 | 0
作者:gugeren 留言時間:2024-04-29 12:46:18

如果一個知識分子自以為多讀了幾本書,就認為自己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想插一嘴,那就走上了所謂“知識分子的歧路”。

一個人多讀了幾本書,是可能比其他人多一點知識。

但是,一是這個多出來的知識是否正確,二是那些知識是否已經過時,這些都是知識分子在知識層面上的弱點。

毛澤東的話有時是有些道理的。他從知識分子堆里走出來,接觸了很多大小知識分子。他有一句名言:

“知識分子有時比較是沒有什麼知識的”。

如果這句話也包括他自己這位小知識分子在內,還是有道理、正確的。

再比如,關於對美國的川普的看法,知識分子(包括美國和中國的知識分子),與美國一般民眾的看法就迥然不同,甚至是兩個極端。

究竟是誰正確?需要由實踐來檢驗了!



回復 | 1
我的名片
高伐林
註冊日期: 2010-05-22
訪問總量: 17,391,529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文章歡迎轉載,請注作者出處
最新發布
· 秦暉剖析西方左派依賴身份政治,
· 這次大選民主黨輸在哪裡?權威重
· 世界可以重置,正義不可出局——反
· 他如何重掌美國:關於權力、法律
· 龍應台現場描述宛如預言:所有殘
· 川普在一驚一乍嚇唬世界的聲浪下
· 中國的第一次文革是悲劇,美國的
友好鏈接
· 虎貓:張石的博客
· 姜克實:姜克實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懷斯:懷斯的博客
· 雲鄉客:雲鄉客的博客
· 吳言:吳言的博客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藝萌:藝萌的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島
· 馬黑:馬黑的博客
· 郭家院子:郭家院子
· 暗夜尋燈:暗夜尋燈的博客
· 史語:史語的博客
· 王清和:《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
· 晚秋心情:不繫之舟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解濱:解濱
· 汪翔:汪 翔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歐陽峰:歐陽峰的blog
· 壹嘉出版:壹嘉出版的博客
分類目錄
【詩】
· 《愛是如此憂傷》記錄了我們一代
· 2024這一年經歷了什麼?藉助這篇
· 她的文字,是可以交到嬰兒面前的
· “雖九死其猶未悔”?十死呢,該不
· 一部童話引發圖書界難得一見的翻
· 讀書要讀有趣的書:走這一條捷徑
· 《長安三萬里》藏着大國由盛轉衰
· 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是不受瘟疫侵襲
· 推薦三部中國作家描寫瘟疫的優秀
· 橫跨美國之旅(後記):來,享受
【識】
· 秦暉剖析西方左派依賴身份政治,
· 他如何重掌美國:關於權力、法律
· 川普在一驚一乍嚇唬世界的聲浪下
· “如果我生活在美國,可能也會支
· 精英與大眾的撕裂如此嚴重,該站
· 或許還維持世界霸主的地位,卻已
· 人工智能可能給人類帶來的最大問
· 許多摯友被或左或右極端潮流裹挾
· 對“白左”的非正式研究:標籤的後
· 沒想到這部俄羅斯小說竟成為習近
【史】
· 龍應台現場描述宛如預言:所有殘
· 中國的第一次文革是悲劇,美國的
· 孫中山逝世一百周年,介紹老友一
· 第二次文革爆發了?——並非在中國
· 衡量一國史學水平最重要標誌之一
· 關於對宋彬彬如何蓋棺論定的大爭
· 專訪高伐林(下):他是好人,但
· 專訪高伐林(上):胡錦濤二十大
· 阮銘詳細披露中共“洗腦工程”指揮
·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悼念中共黨
【事】
· 俄烏在打,美歐在吵,中國這個“
· 被戲稱為“中國普利策”的草根新聞
· 特朗普要對外國徵收更高關稅,你
· 過去的這一年,難忘那些逝去的人
· 同窗說:民主黨輸了,我贏了一百
· 大選倒計時最後一天:假信息意在
· 大選倒計時第五天:一位華人計票
· 這垃圾劇本,怎麼被拍成了電影史
· 一位中國醫生娓娓講述他職業生涯
· 閻淮新回憶錄交待中國和新加坡兩
【視】
· 好萊塢科幻題材電影大盤點
· 橫跨美國之旅(第17天續):如何
· 橫跨美國之旅(第17天):在“911
· 橫跨美國之旅(第16天):見識了
· 橫跨美國之旅(第15天續):地平
· 橫跨美國之旅(第15天):第一位
· 橫跨美國之旅(第14天續):一所
· 橫跨美國之旅(第14天):不期而
· 橫跨美國之旅(第13天):在造物
· 橫跨美國之旅(第12天):把開胃
【拾】
· 這次大選民主黨輸在哪裡?權威重
· 世界可以重置,正義不可出局——反
· 世界頭號強國正以肉眼可見速度衰
· 美國與俄羅斯兩位重量級政治思想
· 川普再次進白宮,與八年前首次進
· 下一代人若想有出息,就別聽我們
· 寫回憶錄儘量讓被追憶的人物和事
· 特朗普看到了美國真的病狀,但他
· 人工智能:民主追求者的噩夢,獨
· 俄烏那片地方確實麻煩,川普是不
存檔目錄
2025-04-01 - 2025-04-01
2025-03-03 - 2025-03-31
2025-02-03 - 2025-02-24
2025-01-02 - 2025-01-27
2024-12-02 - 2024-12-30
2024-11-01 - 2024-11-25
2024-10-07 - 2024-10-31
2024-09-03 - 2024-09-30
2024-08-05 - 2024-08-29
2024-07-08 - 2024-07-29
2024-06-03 - 2024-06-27
2024-05-06 - 2024-05-30
2024-04-29 - 2024-04-29
2024-03-04 - 2024-03-31
2024-02-17 - 2024-02-28
2024-01-02 - 2024-01-02
2023-12-04 - 2023-12-26
2023-11-06 - 2023-11-27
2023-10-02 - 2023-10-30
2023-09-04 - 2023-09-25
2023-08-01 - 2023-08-28
2023-07-03 - 2023-07-28
2023-06-02 - 2023-06-30
2023-05-01 - 2023-05-31
2023-04-03 - 2023-04-28
2023-03-01 - 2023-03-31
2023-02-01 - 2023-02-27
2023-01-02 - 2023-01-30
2022-12-07 - 2022-12-30
2022-10-03 - 2022-10-17
2022-09-02 - 2022-09-30
2022-08-01 - 2022-08-31
2022-07-01 - 2022-07-29
2022-06-01 - 2022-06-29
2022-05-03 - 2022-05-30
2022-04-06 - 2022-04-29
2022-03-01 - 2022-03-31
2022-02-01 - 2022-02-28
2022-01-02 - 2022-01-27
2021-12-02 - 2021-12-31
2021-11-04 - 2021-11-23
2021-10-01 - 2021-10-30
2021-09-04 - 2021-09-30
2021-08-01 - 2021-08-24
2021-07-01 - 2021-07-28
2021-06-02 - 2021-06-28
2021-05-06 - 2021-05-27
2021-04-02 - 2021-04-26
2021-03-01 - 2021-03-31
2021-02-02 - 2021-02-25
2021-01-01 - 2021-01-30
2020-12-01 - 2020-12-30
2020-11-01 - 2020-11-30
2020-10-07 - 2020-10-29
2020-09-02 - 2020-09-30
2020-08-03 - 2020-08-31
2020-07-04 - 2020-07-29
2020-06-02 - 2020-06-24
2020-05-01 - 2020-05-31
2020-04-02 - 2020-04-30
2020-03-01 - 2020-03-30
2020-02-03 - 2020-02-29
2020-01-01 - 2020-01-27
2019-12-05 - 2019-12-27
2019-11-08 - 2019-11-26
2019-10-01 - 2019-10-29
2019-09-02 - 2019-09-27
2019-08-01 - 2019-08-30
2019-07-17 - 2019-07-31
2019-06-01 - 2019-06-29
2019-05-01 - 2019-05-31
2019-04-01 - 2019-04-30
2019-03-01 - 2019-03-29
2019-02-01 - 2019-02-28
2019-01-01 - 2019-01-31
2018-12-01 - 2018-12-31
2018-11-05 - 2018-11-30
2018-10-01 - 2018-10-18
2018-09-03 - 2018-09-28
2018-08-01 - 2018-08-31
2018-07-02 - 2018-07-31
2018-06-01 - 2018-06-29
2018-05-01 - 2018-05-31
2018-04-02 - 2018-04-30
2018-03-01 - 2018-03-30
2018-02-01 - 2018-02-28
2018-01-01 - 2018-01-31
2017-12-01 - 2017-12-29
2017-11-01 - 2017-11-30
2017-10-02 - 2017-10-31
2017-09-01 - 2017-09-28
2017-08-01 - 2017-08-31
2017-07-03 - 2017-07-31
2017-06-01 - 2017-06-30
2017-05-01 - 2017-05-31
2017-04-03 - 2017-04-16
2017-03-01 - 2017-03-30
2017-02-02 - 2017-02-28
2017-01-02 - 2017-01-31
2016-12-03 - 2016-12-31
2016-11-01 - 2016-11-30
2016-10-03 - 2016-10-22
2016-09-01 - 2016-09-30
2016-08-01 - 2016-08-31
2016-07-14 - 2016-07-29
2016-06-01 - 2016-06-22
2016-05-02 - 2016-05-31
2016-04-04 - 2016-04-28
2016-03-01 - 2016-03-31
2016-02-01 - 2016-02-29
2016-01-01 - 2016-01-31
2015-12-01 - 2015-12-31
2015-11-01 - 2015-11-30
2015-10-09 - 2015-10-31
2015-09-01 - 2015-09-28
2015-08-01 - 2015-08-28
2015-07-01 - 2015-07-31
2015-06-01 - 2015-06-30
2015-05-01 - 2015-05-28
2015-04-02 - 2015-04-30
2015-03-02 - 2015-03-31
2015-02-07 - 2015-02-28
2015-01-01 - 2015-01-29
2014-12-01 - 2014-12-23
2014-11-03 - 2014-11-26
2014-10-01 - 2014-10-29
2014-09-01 - 2014-09-30
2014-08-01 - 2014-08-29
2014-07-01 - 2014-07-30
2014-06-03 - 2014-06-30
2014-05-03 - 2014-05-31
2014-04-02 - 2014-04-29
2014-03-02 - 2014-03-31
2014-02-02 - 2014-02-28
2014-01-01 - 2014-01-31
2013-12-01 - 2013-12-30
2013-11-01 - 2013-11-29
2013-10-01 - 2013-10-31
2013-09-02 - 2013-09-30
2013-08-01 - 2013-08-28
2013-07-01 - 2013-07-29
2013-06-02 - 2013-06-28
2013-05-03 - 2013-05-31
2013-04-02 - 2013-04-30
2013-03-04 - 2013-03-31
2013-02-04 - 2013-02-27
2013-01-02 - 2013-01-31
2012-12-02 - 2012-12-31
2012-11-03 - 2012-11-30
2012-10-01 - 2012-10-28
2012-09-10 - 2012-09-27
2012-08-01 - 2012-08-27
2012-07-01 - 2012-07-31
2012-06-01 - 2012-06-29
2012-05-01 - 2012-05-31
2012-04-01 - 2012-04-30
2012-03-02 - 2012-03-29
2012-02-01 - 2012-02-27
2012-01-02 - 2012-01-31
2011-12-01 - 2011-12-31
2011-11-02 - 2011-11-30
2011-10-01 - 2011-10-29
2011-09-01 - 2011-09-29
2011-08-01 - 2011-08-31
2011-07-01 - 2011-07-31
2011-06-01 - 2011-06-30
2011-05-01 - 2011-05-31
2011-04-01 - 2011-04-29
2011-03-02 - 2011-03-31
2011-02-02 - 2011-02-28
2011-01-02 - 2011-01-31
2010-12-01 - 2010-12-30
2010-11-01 - 2010-11-30
2010-10-04 - 2010-10-31
2010-09-03 - 2010-09-30
2010-08-01 - 2010-08-31
2010-07-01 - 2010-07-30
2010-06-01 - 2010-06-30
2010-05-21 - 2010-05-31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